“大乾,照会北凉!”
“我大乾无意与北凉一战,乃北凉率先挑起战争!大乾……”
“一不称臣!”
“二不纳贡!”
“三不割地!”
“四不赔款!”
“大乾疆土,一分一毫都不能少!”
“北凉若要继续挑衅,我大乾,必将奉陪到底!”
照会念完,纳兰天雄低头不语。
北凉皇帝司马锋脸色阴沉,堂下文武群臣早已暴跳如雷!
“国耻!”
“简直是国耻啊!”
“我北凉建国百年,何时受过如此屈辱?”
“他区区一个大乾,焉敢和我北凉叫板?还坑杀我三万将士,挟持我北凉誉王!”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武将一列,众人纷纷站了出来,拱手请战。
整个现场,情绪高昂。
皇帝司马锋阴着脸,看向了纳兰天雄:“丞相,你以为呢?”
纳兰天雄低着头,拱手禀报道:“陛下,北凉以武养战多年,实在是耗费不下去了,若继续大军南下,卷入战争,北凉将不会有任何获利。”
北凉兵马虽然汹涌,但汹涌的背后,也需要大量的国力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纳兰鸿雁非要死咬着大乾,必须让他们赔款割地的真正原因。
但眼下大乾的反扑,却让北凉左右为难。
“丞相的意思,任由大乾生擒朕的儿子,却不管不顾?”司马锋语气冰冷,强忍着怒火。
一月之前,北凉近乎完全吞并了大乾。
那死里逃生的刘枭,却频频破坏北凉的计划。
如今还生擒了司马泰。
这对于北凉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纳兰天雄低着头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举三十万大军,陈兵大乾边境,给大乾施加压力,但不必真的动兵!”
“另一方面,老臣会督促纳兰鸿雁,尽快结束前线战况,营救誉王!”
纳兰天雄的“尽快结束”一词,说的含糊其辞,也是为纳兰鸿雁留了后路。
司马锋瞥了他一眼,自然明白纳兰天雄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多派援军,给纳兰鸿雁打气。
但眼下,也只能按照纳兰天雄的意思做。
“韩战旗!”司马锋起身一喝。
武将行列,站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眉宇英气逼人的老将。
“朕命你亲率三十万大军,陈兵大乾边境!大乾若得寸进尺,必叫他玉石俱焚!”
“另外,即刻给纳兰鸿雁下旨!一个月内,若不能营救誉王,拿下刘枭!朕唯她试问!”
北凉皇帝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火速前往北凉大本营。
一天一夜的时间,便已赶到纳兰鸿雁帐下。
“北凉统帅,纳兰鸿雁接旨!”
日渐消瘦的纳兰鸿雁,早已听闻朝廷的动向,身穿战甲,带着将领们,出营跪接。
“臣,纳兰鸿雁,接旨!”
太监面无表情,打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王刘枭,挑衅北凉,欺我太甚!朕命尔一月之内,营救誉王,生擒刘枭!迫使大乾求和!钦此!”
纳兰鸿雁皱起美眸,双手迎接:“臣,接旨。”
说吧,她站起身来:“请公公回禀陛下,纳兰鸿雁必在一月之内,生擒刘枭!营救誉王!否则,以死谢罪!”
太监点头应答,随后转身驾马离去。
“主帅,梅林关失守,白齐又惨死京都,这会儿冯廷龙的上万兵马,只怕早就前往梅林关了,咱们如何在一月之内,生擒刘枭?”祁勇有些迫不及待。
纳兰鸿雁美眸深锁,望着西边梅林关的方位:“刘枭会出奇谋,本帅也会!”
“他能借火烧山,本帅就给他来个水漫京城!”
第68章 水患凶猛,我有一计可安天下!
太和殿。
经过北凉洗礼,大乾朝臣减少了一半。
不过朝廷总算是保住了,皇帝特命冯廷龙率领一万御林军,紧急拱卫梅林关。
京都暂时安全,许多大臣都乖乖回来上班。
金銮龙椅旁,陈洪摊开圣旨,庄重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都沦陷,武王保家卫国,护驾有功!特赐紫禁城双人抬舆,剑履上殿。此外,拔擢为兵部尚书,节制京都兵马,钦此!”
“儿臣,谢父皇!”刘枭出面拱手道谢,嘴角微喜。
这几个封赏,唯有兵部尚书掌管实权,不过京都的兵权,刘枭实际上早就掌控起来,父皇不给也得给。
至于其余两项,那都是虚的,但却是大乾绝无仅有的特例。
朝堂内议论纷纷,更多是为武王道贺的。
唯有几个皇子,阴沉着脸,没说话。
紫禁城双人抬舆,实际上就是两个人带着一副特制的太师椅,不必步行上朝。
但这份荣誉,一般都是赐予亲王和那些腿脚不便的老臣。
刘枭不过二十出头,就有这个殊荣,这是奔着亲王又进了一步。
而且特赐剑履上殿,足以说明,父皇对他的信任!
刘枭不仅掌控了兵权,还成为了几个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让刘景感觉,不能在韬光养晦了!
此时,蒋冲风尘仆仆地来到皇帝跟前,小声回禀道:“京都令王迁有要事求见陛下!”
“什么要事?”刘炎龙眼一眯道:“让他进来吧。”
京都令掌管京都大小事务,官职只是六品,并无直接面圣的权利,但他旗下掌管着京都境内的五个县令。
他忽然前来,肯定是有事。
很快,一脸慌张的京都令王迁风尘仆仆而来,因为太过着急,在门口还被扳倒,扑通跪在了地上,来不及行礼。
他忽然爆出一个惊天噩耗。
“陛下,固安江溃口了!”
“什么?!”
此言一出,朝堂耸动。
所有人瞠目结舌,一时间许多人都站不稳了。
固安江乃京都以西的一条黄河支流,河水流通京都全境。
因地势西高东低,固安江的水灌溉整个京都全境,联通以东的密云湖。
固安江也被称之为京都的母亲河,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但因固安江联通黄河,每年都会发大洪水,朝廷每年都会花费大笔的银子,巩固固安江大堤!
几年来,从未有过溃口的情况发生。
宋云州瞠目结舌:“固安江每年都会花费大笔银子固堤,去年还花费八十万两银子扩建,眼下并非汛期,为何会忽然溃口?”
满朝文武也是一脸慌张。
刘炎龙颜大怒,站起身来:“王迁,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朕说清楚!”
王迁跪着爬到了太和殿中央,哭丧着脸,掏出了两份奏折道:“陛下,具体的细则,臣也不是很清楚,昨晚固安江下游江北江南两个县令,给成发了紧急奏折,让臣务必呈奏皇上,臣才知晓此事!”
刘炎给陈洪使了个眼色,陈洪连忙亲自下去,收起了王迁的两份奏折,交给刘炎。
刘炎打开一看,触目惊心。
这两份奏折,分别是江北县令林鹤,和江南县令张儒递交的奏折,奏折内的情况,已经到了危急时刻。
王迁哭丧着脸道:“陛下。一夜之间,固安江溃口,江北县和江南县成为灾区,两县已经紧急关闭了各县的闸口,但固安江水势凶猛,关闭闸口,也仅仅只能缓解一时之急。”
“黄河接连天外,水域源源不断,若不及早商议对策,七天之内,两县将会彻底沦陷。”
“更关键的是,这两个县连接着京都,一旦这两个县挡不住,不出十日,京都即会成为泽国!”
“臣,治下无方,还请陛下降罪!”
怦然!
刘炎气得拿起奏折,砸向王迁:“混账东西!来人,立刻给我拿下,听候发落!”
禁军上前,迅速拿下了王迅。
奏折纷纷传阅,朝臣们一个个瞠目结舌,却都不说话。
刘炎沉着脸,看向诸位道:“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这些吃着朝廷俸禄的大臣,就没有应对之策吗?”
吏部尚书丘正明立马上前拱手道:“陛下,水患凶猛,当务之急,需做好最坏的打算,迁徙可能受灾的百姓,紧急赈灾!”
赈灾?
闻听此言,宋云州不免瞥了一眼丘正明。
“陛下,水患影响的并非几万百姓,而是京都城内数十万的百姓。大乾刚刚经历大战,国库空虚,已经没有银子赈灾了。”
一旦两个县溃口,整个京都都会沦陷,赈起灾来,必须得几百万两银子。
眼下国库,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丘正明瞥了他一眼道:“宋阁老,江北江南两县,牵连京都。一旦洪水如猛兽袭来,整个京都都会沦陷,不防患于未然,提前赈灾,还有何法?”
一时之间,两派朝臣争吵起来。
“行了!”
刘炎大手一挥,喝道:“国库空虚是事实,水患无情也是事实。朕现在要的是妥善的应对之法,不是要你们在这做无意义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