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第132节

第155章 毒器变利器

  “陛……陛下……老臣……”

  丘正明结结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行了行了!”

  刘炎当即一挥,拍板道:“现场也就你的质疑声最大,你既然不相信,就当亲自尝试才行。再说了,武王乃是皇族,还能当着满朝文武是面,毒死你不成?”

  满朝文武,无人敢说个不字。

  丘正明也是没办法,只好拱手道:“老臣,遵旨。”

  他颤颤巍巍,来到煤炉子旁,还有些不敢下探。

  “丘尚书,不靠近点,怎么知道有没有毒啊?”刘枭上前,一把就按住了丘正明的脑袋,往煤炉子凑去。

  因为靠的太近,丘正明的长长的胡须,还被烫掉了一节。

  “王爷……”丘正明怒目圆瞪,急忙大吼。

  刘枭后知后觉,连忙拽起他来,却见丘正明的长髯已经被烧掉不少,刘枭赶忙上前安抚:

  “不好意思,手滑了,手滑了!”

  “哼!”

  丘正明怒气冲冲,瞪了刘枭一眼。

  刘炎嘻嘻一笑:“丘尚书以身试毒,当真大仁大义啊。怎么样,你闻到什么没有?”

  丘正明拱手道:“回禀陛下,老臣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味道,的的确确就是煤炭。”

  刘枭嘻嘻一笑:“那就对了,你闻的正是蜂窝煤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

  “这就是蜂窝煤的毒气!”

  “你……”丘正明自觉恼火,差点晕厥过去。

  “放心吧,丘尚书,蜂窝煤的毒气本王已经挥发了,你身子如此薄弱闻了都没事,足以可见这蜂窝煤,真的无毒。只要教导京都的老百姓,安全使用,完全可以替代木炭。”

  听了刘枭这番话,满朝文武这才幡然领悟。

  之前他们还以为武王到处收购煤矿山,是钱多到没地方花,脑子抽筋了。

  整个京都官员达官显贵们,甚至嘲讽武王“人傻钱多”。

  现在看来,武王钱多是没错,人是一点也不傻啊。

  不光不傻,还非常有前瞻性。

  他早就瞅准了京都雪灾无法避免,率先一步开发了煤炭,就等着雪灾降临,好大赚一笔呢。

  大伙现在算是看清了刘枭的真面目。

  一旁的刘景,气的是牙根痒痒啊,这十几座煤矿山,还是他外公的产业,多少年来一直当做鸡肋处理,原本仇家终于脱手,刘景还暗喜了几天。

  谁能想到,这没用的煤矿山,转眼就变成了金山啊。

  想了片刻,刘景忙道:“皇兄,你所谓的蜂窝煤,即便没毒,但若要我大乾百姓都烧煤炭,只怕也不会比木炭便宜到哪去吧?”

  煤炭看上去是便宜,但煤炭燃烧,必须得是量多管饱,之所以感觉煤炭比木炭便宜,是因为煤炭终究不贵,一户人家买一百文钱的煤炭,足足够一马车拉回家的,但燃烧煤炭想到达到供暖的效果,就得十几斤十几斤的烧。

  核算下来,也不算便宜,这也是煤炭再怎么便宜,穷苦人家也很少用的原因。

  面对刘景这么傻的问题,刘枭都懒得解释,给了孙斌一个眼神,让他前来表现。

  孙斌提着煤炉子上前道:“回禀四皇子,若是按照寻常方式,一天一户人家自然要烧掉不少煤炭,但我们武王府采用的煤炉子燃烧蜂窝煤的方式。”

  “诸位可以看得见,我们武王府旗下的煤炉子中,一共只有三枚蜂窝煤,加起来不过最多三斤的重量,而这三枚蜂窝煤,可足足燃烧一天,如此,大大减少了燃烧煤炭的数量,但依然能保证百姓生活所需。”

  这两天内,孙斌可是在煤矿那边实验了几天,的的确确证明无毒,并且可持续燃烧后,这才敢跟着刘枭来到太和殿。

  刘炎仔细瞧了瞧这煤炉子道:“就这三个蜂窝煤,可燃烧一天?不太可能吧?我看这三枚蜂窝煤,都快燃烧殆尽了。”

  刘炎是个很节俭的皇帝,更何况眼下大乾朝不保夕。

  涉及到开支的问题,他必须搞清楚。

  孙斌提起煤炉子,扭了扭煤炉子上的出口盖,低头道:“陛下,咱们这煤炉子上,可是有玄机的。陛下看到这个小铁片没有?”

  “这小铁片,有什么玄机?”

  不光刘炎一脸茫然,周围的文武百官看着这小铁片,也是一脸茫然。

  而孙青松依然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如此重要的场合,孙斌如果说错了一句话,或者蜂窝煤有半点闪失,孙家都脱不了关系。

  孙斌接着解释道:“陛下,方才武王也说了,煤炭和木炭想到达到充分燃烧,必须得有足够的空气才行。而这个小铁片,就是煤炉子用作控制空气的开关!”

  “寻常人家若是用煤炉子燃烧蜂窝煤,一旦想要烧火做饭的时候,可将这小铁片打开,蜂窝煤有足够的空气,火会燃烧的越来越旺,生火做饭,烧水熬汤,都可用这煤炉子来完成。”

  “不需要用的时候,也很简单,用这小铁片阻挡空气进入,便能很大程度上控制蜂窝煤燃烧的速度。在只需供暖的情况下,关掉小铁片,仅仅三枚蜂窝煤,便能燃烧一天。”

  “真有如此奇特?”

  刘炎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周围文武群臣,也是乍然惊舌。

  宋云州上前左右打量了许久,惊叹道:“没想到这小小的煤炉子,竟有如此大的妙用?”

  “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原本大家都以为,武王搞出来的这个煤炉子和蜂窝煤,仅仅只是用作供暖。

  没想到这个煤炉子,还能烧火做饭,这简直太奇特了。

  老百姓生火做饭,本就是一个天大的事!

  要知道这个时代取火并不容易,寻常老百姓家即便保存了火种,在寒冬季节,想要大面积引燃,都需要半个时辰的功夫,大多数时候,火种都会熄灭,普通人家都得提前一两个时辰就开始生火,为的就是保障在饭点,能够按时供饭。

  而眼前的这个煤炉子,似乎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天仅仅只需三枚蜂窝煤,就能保证一天持续燃烧,就算是要生火做饭,烧水煲汤,只怕每天也只需六枚蜂窝煤而已。

  这不仅仅是大大减少的大家的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生火做饭的时间。

  作为户部尚书,宋云州看到这个东西,一时间激动不已。

  “好,好,好!”

  刘炎当即拍手,连叫了三声好。

  也算是为刘枭此举,定下了基调,周围群臣低着头,谁都不敢再度反对。

  毕竟武王拿出来的这个蜂窝煤,的的确确能造福百姓,且无烟无毒,甚至比之木炭,都要方便不少。

  人家这哪里是来弑君夺位?这简直是来和朝廷做生意的。

  刘炎满意地回到了龙椅上,扭头看向了刘枭道:“枭儿啊,你研发的这个煤炉子和蜂窝煤,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只不过这东西虽好,但卖给老百姓如果太贵了的话,大家可是用不起啊。”

  “这蜂窝煤和煤炉子,你准备卖多少钱啊?”

第156章 慷慨解囊,武王格局满了!

  朝廷准许武王府开府建牙,也就是官方承认了武王可以合法做生意。

  今天他拿着蜂窝煤和煤炉子在朝堂好好地炫耀了一把,目的也是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借着雪灾,想好好赚一笔钱呗。

  眼下木炭被北凉人掌控,刘枭研发的蜂窝煤虽好,也是处于垄断地位。

  定多少价格,都是人家说了算。

  一时间,朝臣们都是议论纷纷。

  毕竟这个东西都已经搬到了朝堂,还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只怕一经发布,又是和羽绒服一样大规模的产业。

  武王又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面对满朝文武的风言风语,刘枭拱手上前,笑道:“父皇,蜂窝煤是个好东西,不过也是武王府花了高价在京都购买矿山而得的,京都的矿山本就不多,所以……”

  “咳……”

  没等刘枭说完,刘炎咳嗽了一声,冷冷道:“朕倒是听说,你仅仅只花了五万两就从仇家买下了十三座煤矿山。”

  这话没说完,但刘炎是明显地在点刘枭。

  蜂窝煤的价格不要定得太离谱。

  毕竟现在京都和梁州遭灾,这小子趁火打劫可不行!

  “父皇,矿山是只花了五万两银子。但开采煤矿,可是个大工程!”刘枭拱着手,继续道:“我们武王府光是每天开采煤矿的工人,就有上千个,这些工人可是冒着风寒,在山顶作业。也不容易。”

  周围群臣闻听,议论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武王这是拿糖啊,掌控了煤矿山,随便他定价多少咱们也得认啊。”

  “哎,现在的武王,哪里还有一点皇族的格局?完完全全就是个充满铜臭的商人啊。”

  “京都和梁州招灾,几位皇子都尽己所能的捐款捐物。独独武王是一分钱都没出啊,足以可见,武王已经掉进钱眼里了。”

  “不捐钱也就罢了,还趁火打劫,搞垄断煤矿。这和北凉垄断木炭的狠毒行为,有什么区别?”

  “哎,世风日下啊!”

  群臣们一个个交头接耳,是议论纷纷。

  虽然不敢指着刘枭的鼻子说他的不是,但这种议论之声,早已遍布朝堂。

  户部尚书宋云州虽然没跟着大伙一块掺和,但听了刘枭的话,也知道他想从中大赚一笔。

  “王爷,您就直说吧,到底准备定多少价?”

  “不过下官可提醒王爷,当前雪灾盛行,国库也没有过多的银子。”

  “呵呵。”

  刘枭却是呵呵一笑:“宋阁老,谁说本王要赚你国库的银子了?你国库有多少银子让我赚的?”

  “……”宋云州脸色一黑,低着头无言以对。

  国库能拿得出来的钱的确不多,怎么这武王还瞧不上了还?

  “父皇!”

  刘枭转身拱手,面相刘炎道:“眼下京都雪灾盛行,身为皇长子,儿臣只当以身作则。此次救济灾民所需多少蜂窝煤和煤炉子,皆由我武王府出!”

  “所有支出,儿臣一力承当!”

  此言一出,还在议论纷纷的朝臣们,瞬间戛然而止,全部都不说话了。

  一个个齐齐地看向刘枭。

  就连刘炎,都瞪大了眼睛,捏呆呆地问道:“你这意思,你要免费供给灾民?”

  “没错!”

  刘枭抬起头来:“山河破碎,正当是我大乾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之时,这个时候谈钱,未免太过于冷血无情!”

  “蜂窝煤成本虽高,但身为皇家长子,无数受灾百姓当前,本就当伸出援助之手。”

首节 上一节 132/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