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宁有种 第8节

  现如今社会风气还算开放,礼教对女子的束缚还不大。

  再加上又处于乱世,很多事情都没那么讲究,女子改嫁这事不足为奇。

  最典型的莫过于后周太祖郭威,娶的四任妻子都是二婚。

  周世宗柴荣的皇后大符氏也同样嫁过人,甚至前夫一家还是被现任公公郭威给灭掉的。

  皇帝尚且都是如此,更别说普通百姓家。

  李奕先前倒是没往这方面想过。

  他本意是让郭氏暂时投奔舅舅一家,却忘了很多事情时间久了都会变,人心更是如此。

  李奕叹气道:“嫂嫂已经给哥哥守寡两年,日子过得甚是凄苦,若遇到合适的人改嫁便是,今后……”

  “我不会改嫁的!”

  李奕的话还没说完,郭氏却突然打断道,情绪竟有些激动。

  “若是二郎不在了,我自会随你去的,不然活在世上还有甚意思?”

  “呃……”李奕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他没想到向来温柔如水的郭氏还有这么强硬的一面。

  只是细想之下,李奕总觉得她的话似乎有些歧义。

  郭氏是自己哥哥的妻子,什么叫“自会随你去的”?

  特别是那句“活在世上还有甚意思”,搞得郭氏要跟自己殉情似的。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才是郭氏的丈夫呢。

  就在这时,郭氏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一直有句话想要问问二郎……”

  李奕一愣:“什么话?”

  “当年你是为了避我才急着去投军的吗?”

  “啊?”

  李奕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郭氏的思路,怎么一下子把话题扯到这上面来?

  当年,李奕之所以去投军于郭威麾下,皆因他知道对方是未来的后周太祖。

  而且赵匡胤也是在那时候去投奔的郭威。

  他单纯是抱着投机的心思去的,想要先借助郭威这个跳板起家,再无缝衔接到未来的宋太祖。

  仅此而已。

  又哪里是为了避郭氏才去投军的……他自己怎么不知道这事?

  李奕有些莫名其妙,只能半真半假道:“当年投军不过为博个出路,并没有其它什么心思,嫂嫂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原来是这样……”郭氏莞尔一笑,可笑着笑着,眼角却逐渐湿润。

  “嫂嫂,你这是怎么了?”

  李奕不免吃了一惊。

  这怎么话说得好好的就开始掉小珍珠了呢?

  “没事,我很高兴。”郭氏擦了擦眼角,“原来二郎不是避我才去投军的。”

  这都哪跟哪?

  李奕倒是愈加的糊涂了,不太明白郭氏的意思。

  “二郎,你知道嘛……”

  说着,郭氏缓缓走到桌前坐下,随之眼神逐渐发散,似乎陷入了回忆。

  “当年你投军后不久阿娘病重,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郎。”

  “阿娘说,二郎是个有本事的,自小便有主见,不用人操心。可大郎愚笨憨厚,她怕自己不在了,二郎又远在军中,大郎就没了着落。”

  “那时,二郎你和瑀哥儿他们去投军,我还以为你是嫌弃我天天跟在你后面,因而厌烦我,所以都没跟我说一声就偷偷跑掉。”

  “我真傻……”

  说着说着,郭氏的泪珠又止不住的往下掉。

  “当时我以为你厌烦我,心里实在难受的紧,阿娘又那般说,我不知怎么脑袋一糊涂,便答应嫁给大郎照应他。”

  郭氏的话虽然东一句西一句,颠三倒四的没什么逻辑。

  但李奕还是听明白了,他并不傻,隐隐知晓了郭氏的心思。

  他仔细想了想,自己和郭氏青梅竹马,对她确实是存有好感的。

  但他当年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想着抱上宋太祖的大腿,儿女私情都被他暂抛脑后。

  至于瞒着家人偷跑去投军,只不过是怕家人劝阻担忧,才没有大张旗鼓的去说这事。

  没想到会造成这般误会……

  郭氏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我时常也在想,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大郎和二郎怎差别如此大。”

  “昔日在夏津时,二郎时常带着瑀哥儿他们,招摇过市惹得鸡犬不宁。可偏偏十里八村的小娘,都对奕哥儿你欢喜的很。”

  “二郎你们每次偷溜进马场,咱们这些小娘就会在外面偷瞧,最喜你骑马射箭时的那股子认真劲。”

  “村头的王婶子还私下调笑咱们,说二郎你虽顽劣了些,但却是十里八村最俊的后生,我们有人能嫁给你也不吃亏。”

  或许是想到好玩的事,郭氏捂嘴轻笑道:“那些小娘想要送你东西,又不好意思直接给你,每次都托我转交。”

  “可她们哪里知道,我从没有把东西拿给你,都是第二天还给她们,说二郎你不要。”

  郭氏嫣然一笑,思绪似乎回到了那时的青春年少。

  若不是刚才被李奕的话给刺激到了,她肯定不敢吐露这些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

  此刻,郭氏害怕有些话不讲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都说少女怀春,郭氏也不例外。

  当年尚是豆蔻年华的她,眼里心里满是那个意气风华的少年郎。

  那个相貌俊秀、才识过人,还带着几分痞性的少年郎,又有那个少女不会为之倾倒?

  然而造化弄人,那个少年郎却成了她的小叔子。

  “这算是……迟到的表白吗?”

  看着又哭又笑的郭氏,李奕的思绪很复杂。

  他心中不免暗想,自家的情况倒有点像水浒传中的武松兄弟。

  虽然他兄弟俩的差距,没有武大和武二那般鲜明,但也很有一番对比。

  郭氏心里自然有很大落差。

  可郭氏不像潘金莲那般恶毒,她只能把委屈咽在心底,这几年来过得应当很不快乐。

  与此同时,郭氏似要将心中的委屈一吐为快。

  只听她凄然道:“老天待我实在太薄,不仅让我家破人亡,尝尽人间悲苦,还要让我所嫁非爱,乃至是个天阉。”

  “为什么这一桩桩事都应在我一人身上?”

  “天阉……大哥他?”李奕闻言一愣,忍不住愕然道。

  郭氏神色一滞,沉默良久,方才叹道:“大郎他……他不能行人道。”

  “这?”李奕一脸讶异。

  难怪二人婚后几年,也没个一儿半女,原来是这般缘由?

  自己兄弟二人一起生活多年,自己竟然不知道有这事……不过李奕确实也没去关注过这些。

  就是不知阿娘她清不清楚这事?

  可惜母亲和兄长都已过世,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随风而逝。

  郭氏凄苦道,“大郎知道我并不喜欢他。为了让阿娘走的安心,他才会同意与我成亲。”

  “成亲后他却从未碰过我。我原以为大郎是埋怨我心里还惦记着二郎,所以才那般疏离我。”

  “直到大郎走之前,他才说出自己身体的暗疾。”

  说到这,郭氏忍不住捂嘴抽泣道,“我对不起大郎,我是个灾星,我克死了爹娘,克死了大郎和阿娘,我好怕又害了二郎…呜呜呜…”

  “唉——”

  千言万语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李奕走到郭氏身边,轻抚着她的背,轻声道:“生死有命,天道伦常,非人力所能更改。”

  “嫂嫂你已经做的很好,何必如此谴责自己呢?”

  “二郎!”

  郭氏抬起头泪眼朦胧。

  李奕犹豫了一下,最终将她轻揽入怀。

  灯火摇曳不定,映照两人的身形,投射到墙面上一片斑驳。

  “放心吧,我会活着回来的,你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在东京等我。”

第9章 出征!

  三月十一,皇帝柴荣正式御驾亲征,随行的禁军各部共有两万七千余人。

  再加上前几天开拔的先头部队,东京的禁军此番出动了超过三万人。

  虽然后周号称有十余万禁军,但大半都是继承自前几朝,其中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能拉出来撑场面的怕是都不足明面上人数的一半。

  这一战柴荣几乎把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带走了,可见其决心之大,打定主意要硬碰硬了。

  毕竟若是此战一旦失利,带出去的人马折损太大,很可能连翻盘的资本也没有了。

  不过柴荣确实也没得选,他才登基没多久,本身威信也不足,禁军中尚且有人和他不是一条心,更别说那些地方藩镇势力了。

  北汉选这个时候大举入侵,明显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想要趁柴荣位置没坐稳,一波推平灭了后周。

  所以柴荣坚持要御驾亲征,这一战他只能胜不能败,交给别人去指挥他不放心。

  不然要是像宰相冯道说的那样,派一员大将出征,柴荣自己坐镇东京。

  最后倘若打输了,文武百官们大不了转投新主子,反正五代时期大伙儿都是这么干的。

  可他这个皇帝就真完蛋了。

  而要是打赢了也未必就是好事,远的不说,柴荣他爹郭威干翻后汉还没几年呢……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军功积累下来的巨大威望。

  到时候把北汉给打跑了,转头领兵的大将回师途中也来一出“尔等害我不忠不义也”的戏码,那可就不好笑了。

  真要遇到那种情况,柴荣一个没威信的养子,又能得到多少人的拥护和支持?

首节 上一节 8/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