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16节

  现在说金行要完蛋了,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

  但姓吴的却是急的脸都白了:“我刚刚从内织染局那边的亲戚得的消息,说是宫里头有人看上了金行库房里的银子,这一次借着严少保收复河套,皇上和朝廷要稳固河套、阴山新边,暗中运作,借着这个由头,将一车一车的银子都拉走了!”

  众人这时候终于是脸色惊变。

  都是生意场上的人,自然都知道,这姓吴的确实有个亲戚在内织染局当管事太监。

  而姓吴的也是靠着这个内织染局的管事太监亲戚,才将织染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见对方说的如此真切,众人再难保持脸色。

  “当真?”

  “金行真要出事了?”

  “难道户部和朝廷就没发现?”

  姓吴的脸色愈发焦急,看向外面,连连摇头:“你们都忘了,这朝廷里的官员,什么时候能斗得过宫里的太监?这么多年安稳下来,现在怕是又要再来一场八虎之祸了!”

  一提八虎之祸。

  在场的人终于是坐不住了。

  蹬蹬蹬。

  已经有人反应过来,赶忙冲下楼。

  “哎哎哎,你要去作甚?”

  “这是怎么了?”

  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满脸茫然。

  可姓吴的却是跺了跺脚:“现在赶紧趁消息出去前,快将银子取出来吧。晚了,谁都别想再把钱拿回来了!”

  说着话,这姓吴的也已经冲了出去。

  留下一屋子的人两眼呆滞。

  “这是……”

  “到底怎么回事?”

  “谁能跟我说说这是咋了嘛!”

  有人依旧没反应过来,可楼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冲了出去,往崇文门后面冲过去。

  北京金行,就设在北城方向,而非这南城。

  见还有人没有反应过来,依旧留在楼上且并没有将银子存在金行换取商票,方便在南北往来做生意的人,则是不慌不忙开口道:“诸位,不管什么事,既然都去了,你们也快些去吧。”

  “将银子取出来,就算最近做生意麻烦些,带在身上,也好过到时候拿不到银子。”

  “……”

  等到天色渐晚。

  严府后宅的高楼上。

  严绍庭独自一人站在屋檐下的阴影处,眺望着北京金行方向点燃的灯火。

  虽然不能亲眼瞧见。

  但他却看到了人头攒动,人潮汹涌。

  动了。

  只要人们动起来。

  一切就会成为势不可挡的事情。

  而自己的鱼饵,也算是喂进了鱼嘴里。

  …………

  月票月票

第588章 大明版金融战争!

  下雪了。

  虽然只是刚刚入冬,但在黄河以北、燕山南麓的顺天府,还是在漫天阴云密布中,降下了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

  今日朝中休沐。

  因为入冬降雪,气温骤降。

  李府也早早的就点上了香炭。

  书房中,温暖如春。

  脱下官袍朝服,换上居家的绸缎长衫,李春芳满脸轻松而又惬意的在几名妙龄侍女服侍下,信步走入屋中。

  推门而入,便见幕僚师爷已经等候多时。

  李春芳面露笑意,身形翩翩,踱着步子走入里间:“老夫听闻,北京金行已经暂停对外支取金银铜钱了?”

  师爷也是满脸的笑容,点着头回道:“相爷乾坤在握,昨日未曾天黑,金行就关了门贴出告示。”

  带着得意,李春芳从容坐定。

  师爷很快就为其倒了一杯茶。

  而李春芳则是从桌案上捡起一只小巧的工具,拨弄着放置在木架上的盆栽。

  青苔碧绿,水盈盈的分外可爱。

  李春芳挑眉问:“以何借口?”

  师爷回:“金行年终盘账,每日只在上午开门一个时辰,限三十人排队进入,支取银钱。”

  “支取银钱?”

  李春芳又是一挑眉,脸上露出一抹疑惑。

  旋即,他又舒展眉头,轻笑着开口:“他们是金币不够了吗?”

  师爷摇摇头又点点头:“应该不会,但他们可能是在担心这样一直被挤兑取现下去,最后会出现库存金银不足的情况。但奇怪的是……金行虽然现在假借盘账,弄出种种限制,但并没有限制支取银钱的数目。”

  这是最让师爷不明白的地方。

  若是金行现在面临取现风险,既然已经做出了种种限制,那么也该是将取现银钱的数目也做出限制才对。

  李春芳却是面色从容:“这又有何不明白的。想来是为了撑住场面,不至于弄得底子都露出来,不限银钱支取,为的是稳定人心。”

  师爷皱眉琢磨了片刻,觉得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他不由小声询问道:“宫里头现在还没有打听出有用的消息,自从先帝在位时,宫里前后经过数次动荡,好些人都被逐出宫了。但光看现在金行的举动,后续传闻是真。”

  这里指的是金行的存钱早已被暗中掏空的传闻。

  李春芳面上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细细的重新捋了一下前后,才开口说:“不论如何,既然北京这边出了问题,那南边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对我们来说,便是天大的好事。”

  师爷点头应了一声,笑着说:“属下等人也是推演了数次,不管怎么看,都是送上门的好事。属下等人也已经传信南边,要那边伺机而动。若是此事一旦办好,那么不光能将金行拖下水,甚至就连所谓的钱司和新钱制也得出大问题。等到那个时候……”

  师爷稍稍收声,脸上露出一抹兴奋,从嗓子里发出一阵冷笑。

  李春芳则已经捏起茶盏,品味着茶汤的滋味。

  他另一只手放在桌案上,轻轻的敲击着。

  “说起来,咱们还得要感谢严绍庭。”

  李春芳放下茶杯,脸上笑容更盛。

  他摇晃着脑袋:“若不是他当年弄出新钱制,哪来如今这等机会。再交代下去,传信南边,这一次必须要出全力。只要金行崩溃,钱司遭殃,那严绍庭和严家就脱不了干系。这件事仔细操办,也能顺带着将南直隶、浙江度田一事给按停下来。”

  李春芳眯着双眼,可眼里的精芒却怎么也藏不住。

  师爷笑吟吟的点头应下。

  “这一次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谁能想到,瞌睡来了,对方就将枕头送上门了。”

  ……

  又是半月时间过去。

  此时已经接近腊月。

  昌平书院。

  严绍庭在书院本学期结课典礼上,当众颁发了第一个昌平奖学金名额,价值一千两。

  而得到这笔奖学金的学生,则是昌平书院工科院的学生。

  获奖原因则是该学生,通过改进齿轮配比和组合序列,增加相应部件,大大的提高了齿轮组产生的力量。

  通过反复比对。

  新的齿轮组,比旧有的提升了五成力量。

  于是经过整个昌平书院高层投票决定,发放这笔一千两奖学金。

  作为对昌平奖学金有十万两赞助投资的大明金行,司礼监太监黄锦作为代表,亲自将价值一千两的商票交到了该生手上。

  一时间,现场瞬间沸腾。

  实实在在拿到价值一千两白银商票的学生,自然是被无数学子包围。

  欢呼声此起彼伏。

  书院的先生们亦是满怀欣慰。

  被邀请来接收新技术的工部官员,脸上更是从始至终都笑个不停。

  而黄锦则是趁着所有人都在庆祝的时候,却是独自寻上了站在角落里观望的严绍庭。

  “少保。”

  “黄公公不必多礼,今日你能过来亲自给书院学子颁奖,可是书院的荣幸。如今寒冬腊月,外面积雪深厚,黄公公不如今夜留宿书院?”

  严绍庭向寻过来的黄锦发出了邀请。

  他面露笑容,挑眉道:“前几日清塘,他们捞上来不少大鱼。提前做了几盆鱼冻,虽然寻常,但滋味确实不错,不知黄公公能否赏脸?”

  黄锦脸上也露出真挚的笑容。

  他看中的就是严绍庭这等性子。

  旁人都以为他们这些在宫里当差做事的人,眼里只有权力和金银。

  可放眼整个大明朝堂,也只有严绍庭会从来不用这些东西来拉拢自己。

  反倒是隔三差五,弄些时节里的吃食。

  虽然旁人瞧着可能觉得无甚,但自己却偏偏就喜欢这样。

  也只有这样,才显得真切。

  若是不相熟的,说要请吃一盆鱼冻,大概是要翻脸的。

首节 上一节 816/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