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88节

  嘉靖落座,脸色有些不悦扫向众人。

  “想来消息你们也都知晓了,严绍庭那小子人还没到南京,刚到淮安府那马头镇水驿歇息,便立时遭到白莲教这帮逆党贼子袭杀。”

  “所幸那小子命大,有老天爷庇佑,没出什么事。可若是当真被这帮白莲逆党贼子得逞,朕便失了一位才俊之臣,首辅也就失了最为倚重的孙儿!”

  皇帝这是要在一开始就先进行问责的步骤。

  当即众人纷纷躬身弯腰。

  刑部左侍郎严世蕃更是沉着脸走了出来:“启禀皇上,此次本因涉及微臣之子,微臣按理不该议论。但此事却又与白莲逆党有关,微臣身为刑部左侍郎,兼办刑部差事,责无旁贷。此事刑部负有责任,当领罚。”

  嘉靖冷哼了一声,指向严世蕃:“你是该领罚!自己儿子在外头差点被逆党贼子刺杀,你这个刑部侍郎却不知带着刑部严查下去,早日将地方上的逆党贼子肃清,便是你的罪过!”

  对于皇帝的问责,严世蕃恭顺的低着头领罪。

  而一直佝偻着腰身的徐阶,也是缓缓走出。

  他低头沉眉,冷声道:“启禀皇上,白莲逆党贼子,去岁便在京师伙同蒙古人潜入进来,此番又在两淮地界行凶,朝廷断不能再容忍下去。微臣以为,朝堂当下严令,命地方官府严加搜捕境内逆党贼子,凡与白莲逆党有关联之人,统统拿下,严加审讯!”

  虽然遇刺的是严绍庭。

  但此刻徐阶却必须要如此说。

  有关于白莲逆党的问题,历来都是朝廷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是绝对不允许有倾向的。

  兵部尚书杨博亦是开口道:“此番淮安府马头镇生出白莲逆党行刺之时,严绍庭亦是上书,请建清江浦所。微臣以为,此番贼子胆敢行刺,想必两淮地界这几年定然是暗中滋生出诸多逆党贼子。清江浦那地方乃运河上下至关重要之地,想来正是因此,严绍庭才会请建清江浦所,微臣觉得这件事当一并照办。”

  南边的消息,最近也送到了杨博手上。

  张遐龄和严绍庭达成的约定,对于晋党来说,那自然是极好的。

  如此之下,投桃报李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只是让杨博没想到的是,他刚说完话,皇帝便已经一改先前阴沉着的脸色,满脸堆笑的站了起来。

  众人注视下。

  嘉靖大笑了两声,而后便赤果果的开口。

  “朕早先就说过。”

  “严卿乃是大大的忠臣良臣!”

  众人不禁心中生疑。

  皇帝这又是要闹哪一出?

  …………

  月票月票

第430章 小严掌军,皇帝密诏!

  “遇袭而不惧。”

  “逢变而不乱。”

  “临危不惧,徒变之中,仍能雷厉风行,于混乱之中见真解,上疏朝堂,为国家献策。”

  “此等泰山崩于前而分毫无动之性……”

  万寿宫大殿上。

  当群臣还在猜测着皇帝究竟又要做什么的时候。

  嘉靖却已经是面带笑容的朗声开口。

  然后。

  他轻咳了两声,引来伺候在一旁的吕芳默默抬头关注了一眼,随后微微皱眉。

  但嘉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一抹笑容,看向严嵩笑言道:“严阁老,你当真是有个好孙儿啊!”

  不等严嵩回应。

  嘉靖又沉声说道:“朕!也有个忠肝义胆的好臣子啊!”

  说完这句话后。

  嘉靖终于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严嵩面带笑容,坐在软凳上拱手颔首,慢吞吞的开口:“圣君临朝,诸邪退散,圣明之世,自当有无数忠肝良臣涌现,乃为君上效力。”

  嘴上规规矩矩的应付着,照例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皇帝身上。

  但严嵩心中却是揪着的。

  大孙子这一趟南下,本来图谋就会引来各方瞩目,也同样会引发诸多抵制。

  但他却如何都想不到,大孙子还没有到南京,半途却就遇到了逆党贼子行刺。

  幸好这一次什么事都没有。

  可若是还有下次呢?

  严嵩微微侧目,眼神中带着锋利看向了站在后方的刑部左侍郎严世蕃。

  严世蕃会意。

  当即再次站了出来。

  当他再次站出后,立时引来众人瞩目。

  严世蕃则是脸色肃穆,手抱笏板,躬身弯腰,沉声开口:“皇上,白莲逆党与朝廷纠缠百余年,久经肃清却如那跗骨之虫,一直未能彻底铲除。臣以为,当下朝廷屡推良善之政,朝堂更有无数肱骨大臣同心戮力,以期盛世降临。此等盛世前兆,微臣以为绝不能容许有那跳梁小丑惹人作恶。朝廷当下严令,并清剿白莲逆党贼子与诸司官员考功之列,严肃剿贼,更以整饬吏治为准,严防地方官府官吏杀良冒功,使良政化作苛政猛虎!”

  殿内,严世蕃声音洪亮,一派刚正不阿。

  众人不禁哑然。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过往素有小阁老之称的严世蕃,竟然能有如此公正谏言,且还顾头顾尾,提到了要防止地方官府杀良冒功,借良政戕害百姓。

  这还是严世蕃?

  嘉靖更是哈哈大笑起来,挥手指向严世蕃,又看向在场众人:“你们看看,严世蕃提的这个事情,倒是甚合朕意,你们都说说,是不是也该如此做了?”

  殿内众人目光转动。

  前文有言,因为种种原因,白莲逆党自大明立国以来,便是朝廷的死敌,是需要彻底剿灭,是属于大明头等的政治正确问题。

  不用思考太久。

  众人纷纷抱拳躬身附议。

  嘉靖这时便当即大手一挥:“那就内阁照拟吧,朕会让司礼监批红下旨。”

  严嵩、徐阶等人当即再次拱手颔首。

  “微臣领命。”

  如此。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之事应当是要结束的时候。

  嘉靖却又看向了兵部尚书杨博。

  “杨博。”

  被点名的杨博眉头一挑,当即躬身上前:“微臣在。”

  嘉靖说:“先前你提到严绍庭上疏请建那什么清江浦所的事情,你兵部是赞同的,想来也是有权衡考量。”

  杨博点点头,开口解释:“大运河南北近五千里,如今我朝用之,则以调运南方货物北上为主,因此朝廷于徐州、淮安、扬州三府设立诸多大仓存储南方各地调运货物。南京更设有总督粮储衙门并大臣,掌总应天府所存钱粮北上之事。

  “诸地之中,尤以漕运总督衙门所在之淮安府最为紧要,乃运河南北重镇,而那马头镇及清江浦一线,更是运河漕运所在最大的一处造船厂,每年过五百条船只下水,愈百万石粮草货物囤积转运。

  “严宾客请建清江浦所,应当是因此番于马头镇遇袭有所感。既贼子能潜入马头镇,则清江浦亦能为贼子潜入,一旦淮安地方生乱,则贼子必然会盯上囤积无数粮草船只的清江浦。

  正因如此,兵部自接到严宾客于淮安府发回讯息,便召集部员共商,皆以为严宾客所请当准允。”

  其实淮安府并不是没有朝廷卫所兵马屯驻。

  国初,朝廷就在淮安府设立了淮安卫和大河卫拱卫淮安府及运河河道。

  淮安卫更是共有八个千户所。

  但时至如今。

  朝廷诸公自然也清楚,大明除了九边边军和京营之外,地方上的屯田卫所战力根本不能和国初相比。

  其实除了因为严绍庭和张遐龄达成的那些约定之外,杨博也是有这一份考量才会以兵部的名义同意另建清江浦所。

  新建的千户所,总比陈年的卫所战力要强吧。

  而这一次白莲逆党能在马头镇制造刺杀事件,其中也说明逆党在两淮地界的潜在势力远比朝廷诸公想的更深一些。

  同样的。

  此刻殿内众人,也大致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权衡,才会无人出面反对。

  毕竟运河的重要性,他们这些在京中为官的人可是深切明白的。

  一旦运河出了事。

  朝廷在北方过半的粮草物资供应就得要出问题!

  众人不由看向了皇帝。

  等皇帝定下这件事情,今天大概也就无事了。

  在众人注视下,嘉靖神情自若。

  他甚至是淡淡一笑。

  然后便在众人期待下。

  嘉靖笑着一挥手:“一个千户所而已,不过千余人,以此应对逆党贼子是否妥当?”

  杨博当即开口:“其实……若是另建清江浦所之外,再督令淮安卫及大河卫整训补充缺额,想来也能应对逆党后续可能的动作。”

  “不够!”

  杨博的话刚说完,嘉靖便立马沉眉否决了。

  杨博顿时一愣:“这……”

  嘉靖直接开口道:“去岁白莲逆党贼子能与蒙古人串联,协其潜入京师之地。今岁又窥探朝廷钦差命官南下行程,途中设伏行刺,可见逆党贼子如今已然自觉势大,贼子野心勃勃,朝廷当严令地方清剿。然……”

  嘉靖顿了一下,环视在场众人。

  随后才接着继续往下说。

  “然,地方官府之兵丁差役,缉捕盗匪或可行,若用之清剿逆党贼子,恐会捉襟见肘。”

  杨博不禁开口询问:“依皇上之意,该当何如?”

  嘉靖冷笑一声:“朕以为,可于江南立忠勇剿贼营,听说那个戚继光练兵之法很是不错,便自他处抽调将领赴南京征募丁壮编练成军,以应对清剿白莲逆党贼子之用!”

  “这……”

  杨博愈发说不出话来。

  殿内众人更是齐齐变色。

首节 上一节 588/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