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46节

  望着昌平方向,兰永震的脸上带着一份感激。

  而被称之为大将军的男人,则正是这一次奉旨入京述职的宣府镇总兵官马芳。

  马芳此刻亦是顺着兰永震手指方向看了过去。

  他的脸上带着一抹深意。

  “听闻严府近来将有喜事。”

  “也不知老夫能否有机会,此次入京之际,登门讨一杯喜酒?”

  一旁的兰永震面露意外,默默的看了眼大将军,心中却是哼哼了起来。

  大将军这话说的倒是含蓄了起来。

  还不如直接说,您是想见见小严阁老呢。

  不过这等话,兰永震自然是不敢说的。

  他当即笑着说道:“当下蒙古人已经开始退兵,大将军此次奉旨回京,也不必急于返回宣府,想来定然是有机会喝到这杯喜酒的。”

  经由兰永震这般附和。

  马芳的脸上方才露出一抹笑容:“那俺倒是也能见见那位名声在外的小严阁老咯……”

  …………

  月票月票

  祝大家中秋快乐!

第404章 知道错了吗?错在哪里?

  当严绍庭知道马芳已经奉旨回京的时候。

  他正被好大儿拉了一身的金黄。

  大妹子陆文燕侧卧在床上,看着这一幕父慈子孝,满脸的笑容。

  芸娘带着丫鬟们,神色紧张的接过小少爷,又开始为严绍庭更换干净的衣裳。

  徐渭和陆绎就站在门口,两个人都憋着笑打量着被拉了一身的严绍庭,想想这等模样的严绍庭,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到了。

  好一会的功夫,严绍庭才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走到同样换了一身衣裳的儿子跟前。

  严绍庭瞪着眼,恶狠狠的冲着好大儿哼了一声:“你已经是快半个月的人了,要学会控制自己!”

  对于父亲的训斥和不满。

  还没有个正经名字的严家小少爷,立马憋着嘴,两眼泪汪汪的转头看向母亲。

  陆文燕立马顺势就将一只枕头丢了出来。

  严绍庭连忙伸手接住,然后满脸讨好:“夫人息怒。”

  说完后,看着憋了半天小表情,却偏偏就是没哭出来的小崽子,严绍庭也只能是心悦诚服的退出屋子。

  现如今,自己在严家是个什么地位,严绍庭那是清清楚楚。

  虽说还不至于和严世蕃一样混到和家里看门狗论兄弟的地步,但后宅这边差不多也没多少地位了。

  出了屋子,看向憋着笑的两人。

  严绍庭翻翻白眼。

  他领头走在前面,出声询问:“马芳几时回京的?回京后都去了什么地方?”

  陆绎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开口解释:“晌午过后进的城,先去了兵部履职,又去了吏部报道,然后便在礼部的人陪同下进了会同南馆歇息,等候宫中传召。”

  徐渭亦在一旁问道:“马芳进城后有什么反应?”

  陆绎撇撇嘴:“他能有什么反应,好似没事人一样,在兵部见到不少老熟人,还很是热情呢。进了会同馆后,便叫了那个跟他一同回京的参将出门买酒买肉。”

  听到陆绎说完这话,徐渭便默默的侧目看向了严绍庭。

  严绍庭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带着几分好奇。

  明显,马芳这是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趟回京并不会出什么事情。

  又或者他是故作镇定。

  但大概率,严绍庭倾向于马芳是认定自己此次回京定然安然无恙。

  这时候。

  三人已经走出别院。

  严绍庭回头看了眼后面的夹山。

  山坡上,隐隐约约能见到功德陵的位置所在。

  “他该来这里一趟。”

  严绍庭低声念叨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徐渭和陆绎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明白,严绍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实这一次昌平算是帮了宣府镇和马芳一把。

  不然若当真让那三千多蒙古人在京师地盘上纵横,宣府镇和马芳那就真的罪责难逃了。

  至少,这些死去的昌平民壮队汉子,马芳得要认下这个人情。

  等到三人绕着书院,一路走到前面的广场上。

  徐渭这才开口:“既然马芳已经奉旨回京,郎君这时候也该要回城里了。”

  陆绎则在一旁说:“我先回城,若有什么消息,等姐夫你们回城后,我就送过去。”

  说完。

  陆绎在得了严绍庭点头同意后,便牵着马带着人往城里赶回。

  望着陆绎离去的背影,严绍庭揣起双手,同徐渭站在一起。

  “前几日世子说,裕王同皇上请求,允了我南下为官一事。”

  徐渭目光一动,虽然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他却没有太多的惊讶,而是看了眼四周:“裕王这次可是不顾规矩了。”

  严绍庭嗯了声:“恐怕还是沾了世子的光。”

  听到这话,徐渭不由的笑了起来。

  不论谁家,哪怕是天家也是如此,就如现在的严家一样,上上下下都围着才生下来还没一个月的小屁孩转。

  徐渭笑着说:“既然裕王已经替郎君办好了南下为官的事情,那杨尚书那边承下来的人情岂不是要落空了。”

  严绍庭摇摇头:“皇上的意思是要等等机会,想来应该是要放去南京。如此说来,杨博那边还是要出面,不然如何能给皇上一个机会?”

  徐渭闻言,思量片刻,最后也是点了点头。

  他小声嘀咕着:“如此说来,便只剩下郎君能谋求到何等官职的事情了。”

  说罢。

  徐渭却是皱起眉头。

  一旦严绍庭南下为官,那么自己便要独在京师,恐怕想要一同南下是很难成行的。

  毕竟自己现在不光是昌平治安司的司丞,还是詹事府右庶子。

  总不能自己也谋求个南边的官职吧。

  严绍庭自然看出了徐渭的纠结,笑着拍了拍老徐的肩膀:“文长先生放心,就算什么都不带,我也得带着你一同南下。这两年文长先生也一直留在京师,这次有机会也该回南边一趟了。”

  不由的。

  严绍庭便感叹起了如今时间过得愈发的快。

  而在京中。

  西苑万寿宫。

  嘉靖斜靠在御座上,轻叹一声:“朕如今有时常常觉得,时间过得竟是如此之快……”

  说着,嘉靖低头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马芳。

  “朕还记得,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庚戊之变啊!那时候你还只是个千户官,领兵于怀柔遭遇俺答汗,当场斩杀俺答汗的部将,迫使俺答汗暂退。”

  殿内。

  突然自会同馆中被传召入宫的马芳,静静地跪在地上,原本心中还有些不安和疑惑。

  但听到皇帝嘴里说出这些话,心中却不由的生出一丝追忆过往的情绪。

  嘉靖则是继续说道:“随后似是两月有余,蒙古人再次来犯,还是你马芳率部迎敌。先是看穿蒙古人乃是利用弱旅引诱我军,随后便反将蒙古人进入我军埋伏,一战大胜。而你却依旧稳如泰山,笃定蒙古人必然会卷土重来,便在野马川布防,再将来犯之敌杀的是丢盔卸甲,扭转胜负。”

  御座上,嘉靖一边说着话,一边轻轻的拍着桌案。

  他轻叹一声:“算起来,到现在也有十三四年了。”

  殿内。

  跪在金砖上的马芳,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臣,身负皇恩,却御边不利,还请皇上降旨严惩!”

  已经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皇帝还记得如此清楚。

  不论是真记得,还是不久前重新翻阅过。

  能有这份心思。

  对于马芳而言,那都是滔天的圣恩了。

  嘉靖却是在御座上缓缓坐起,目光似有似无的打量着跪在面前的马芳。

  这位十几年前还只是小小一介千户官的武将,却因为其在军事上的才能,便在短短半年光景中,一路升任宣府游击将军,继而破格提拔为正二品都督佥事,又在同年末加封为正一品左都督。

  马芳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多年下来,马芳能一直安稳的镇守边关,同样也是因为自己对他的信任。

  不过这份信任,是相信马芳的能力。

  有马芳在,边关便无事。

  而事实也是如此,自从马芳升任宣府总兵官后,便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带动了整个九边防线都开始转守为攻,虽然有胜有败,但总体来说这些年九边的态势还算是倾向于大明一侧的。

  哪怕是在去年,马芳主动率兵出关进攻蒙北,意图重创俺答汗主力,却被俺答汗绕开兵锋,并且转而奇袭宣府,攻破重镇隆庆,马芳也只是被夺了左都督的官职,仍旧担任宣府总兵。

  能力十足,但忠心不足。

  这是嘉靖对马芳的看法和审视。

  所谓忠心,也非是对大明和朝廷的忠心,而是还要有对自己的忠心。

  而马芳恰恰就是缺了这一点。

  嘉靖轻叹一声:“去岁尔领兵出关,致使寇入,因罪被夺左都督,是朕念及你往昔赫赫战功,命你戴罪立功。而今,又有今次之事生出,你可知此前朝中言官是何等沸腾?”

  马芳低着头,皇帝的话不可能作假。

  朝廷里言官对自己的抨击,他在来时的路上也已经有所听闻。

首节 上一节 546/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