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01节

  将红薯王送进书院,先供奉在了孔老夫子的画像前一夜,等明日就会送入宫中,最后供奉在太庙里头,也让大明的列祖列宗瞧一瞧当下的粮食长得有多好。

  而昌平这边。

  大伙也在美食街那边欢聚了起来。

  等忙完了这一茬,其实也歇不了两天,大伙就要继续忙着田里的农活。

  正当严绍庭和徐渭喝的微醺的时候。

  却有一道马蹄声冲到了美食街外。

  陆绎尖叫着,一路拨开眼前的人群,好不容易挤到了严绍庭面前。

  严绍庭摇晃着脑袋,看向了满头大汗的小舅子。

  不等他伸手开口,拉着小舅子喝酒吃肉。

  陆绎已经是连声音都变得颤抖的开了口。

  “姐夫!”

  “大事不好了!”

  …………

  月票月票

第375章 关破

  虽然陆绎每次急急忙忙的出现,必然都是出事。

  但这一次的陆绎,却显得和过去完全不同。

  以前。

  哪怕是天大的事情,陆绎也不曾表现出如今日这等模样。

  此刻。

  昌平美食街。

  陆绎顶着满头的大汗,瞪大的双眼里藏不住的满是惊慌。

  他的肩头也在颤抖着。

  在喊出第一句话后。

  陆绎瞳孔不断的收缩,容不得喘息。

  他便强压着声音,从嗓子里挤出了两个沙哑无比的字。

  “关破!”

  瞬间。

  严绍庭眉头大震,瞬息之间便已站起身,脸上酒色全无。

  在他身边的徐渭亦是噌一下站了起来。

  不容陆绎当着在场这么多寻常百姓的面再说话,严绍庭已经是当即伸手架住陆绎的胳膊,往藏书楼走去。

  转瞬。

  未几。

  藏书楼下的茶桌前。

  陆绎抱着凉茶壶吨吨吨的往嘴里灌着凉茶水。

  因为太渴太急,茶水不断从他的嘴角流淌出来,将身前的衣裳打湿,但他却丝毫不曾在意。

  整整一壶水灌进肚子里,陆绎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茶壶,长长的打了一个饱嗝。

  然而。

  他脸上的不安,却未曾有半分削弱。

  而严绍庭和徐渭的脸上,亦是随着陆绎嘴里说出的关破二字浮现出凝重。

  打了嗝之后的陆绎,长出一口气,终于是抬头看向严绍庭。

  但严绍庭已经皱眉道:“可是宣府镇出了事?”

  他不禁联想到今日听到的官道上的马蹄声。

  陆绎猛的点点头:“宣府镇急情,俺达部三路大军南下直奔边墙,虚掩主力,趁宣府抽调兵力之际,突然杀出另一路兵马,自开平卫辖下独石堡北栅口杀入边墙内!”

  虽然已经能猜测到可能出的事情。

  但听到陆绎的解释后,严绍庭还是心头一震。

  果然。

  蒙古人到底还是再一次冲进了关内。

  徐渭更是立马跑到一旁翻箱倒柜,终于是将一份宣府镇与顺天府之间的堪舆找出,摊在了三人面前。

  而他亦是手指飞快的点在了宣府镇最东北侧,开平卫治下独石堡的位置。

  随后,徐渭的手指一路向南滑行。

  最后重重的落在了一个位置上。

  “宣府十万兵马,大半都集中在西侧,万全左右卫、怀安卫及宣府三卫,加上边墙各处戍堡的兵力,不下六万兵马。”

  “而宣府东侧,只有开平卫、龙门卫、怀来卫及龙门所、长安所加上边墙拢共才三万人马左右。”

  “蒙古破关,只要沿着独石水一路南下,再从龙门川就能绕过龙门卫和怀来卫,进逼延庆州。”

  说完这里。

  徐渭眉头皱紧,目光深深的看着自己手指按在的位置。

  “俺达部若是绕开延庆卫的防线,便能直逼居庸关!”

  此言一出。

  三人齐齐一震,皆是沉默了下来。

  居庸关。

  乃是天下第一雄关,又有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径之八的美称。

  而最为关键的是,居庸关和紫荆关、倒马关已经是京畿一带的内三关了。

  破居庸关。

  则敌军可直接从燕山之中南下冲入京师腹地。

  百余里的路。

  蒙古人骑兵南下,不过是小半天的功夫,就能直接打到北京城下。

  陆绎亦是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神色愈发不安:“当年……己巳之变瓦剌人就是从居庸关冲进来围困京师。前些年庚戌之变,则是蒙古人从古北口冲到了京师脚下。”

  己巳之变。

  就是土木堡之变。

  那可是一场让大明朝改天换地的一场变乱。

  而庚戌之变,则是嘉靖二十九年,因为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不满大明贡市,最终导致的一场战争。

  这一次。

  蒙古人似乎是又想要再一次重现昔日光景。

  严绍庭却是猛的挥手拍在桌子上:“马芳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虽然早就知道边墙已经不可靠了。

  但严绍庭还是生出火气来。

  哪怕是知道今年边墙有变,可开年后还是自己从中助力,让宣府镇那个兰永震带着三十万两的钱粮军需回去了。

  如此之下。

  竟然还是让蒙古人打到了居庸关前。

  徐渭眉头紧锁,视线不断的在堪舆上搜寻着。

  良久之后。

  徐渭摇头道:“宣府镇边墙上千里,这一次蒙古人三路佯攻,马芳恐怕也无能为力。不过开年后宣府急递,居庸关那边虽然未曾有钱粮拨付,但也定然早有防备,加之前面还有延庆卫兵马驻守,蒙古人恐怕不会这么容易从居庸关冲进来。”

  还有句话徐渭没有说。

  虽然当下只有他们三人在场,但现在也不是打击朝廷的时候。

  当年己巳之变,英宗亲征陷于土木堡,而瓦剌人之所以能从居庸关围攻京师,那也是因为当时不光是京营兵马,就连居庸关一线等地的兵马也被抽调,全都折在了土木堡。

  这才导致前线无力回援,而后方又兵力短缺。

  若不是朝廷还有一口傲气在,那时候北京城恐怕就要叫瓦剌人冲进去了。

  陆绎则是满脸不解道:“既然居庸关一线兵力齐备,想来蒙古人也该是知晓,但他们为何这一次还是三路佯攻,保全这一路兵马破关南下,当下已经直逼居庸关了。”

  他的目光不禁看向严绍庭和徐渭两人。

  让他缉捕人犯、搜罗情报,陆绎是在行的。

  但要他分析军阵谋略,那就有些欠缺了。

  徐渭倒是过去常年待在胡宗宪身边,为其总督浙直清剿倭寇也是多有献策,更是熟悉军中事务。

  他当即脸色忧虑的开口道:“恐怕蒙古人是在搞虚虚实实这一套,破关南下的这一路当下虽然看着是主力,一副强攻夺去居庸关,危及京师安危的模样。但若是马芳和宣府镇当真如此看待,调动大军回援,那么边墙外原本那三路兵马,则必然会立时成为主力,冲击边墙。”

  陆绎顿时张大嘴巴,满脸诧异道:“真要是这样,一旦马芳他们调动兵马回援,那关外的蒙古人岂不是就能席卷宣府镇境内各处?”

  徐渭无奈的苦笑着:“这是阳谋,俺达部必然清楚我们会反应过来,但马芳却不得不抽调兵力回援,不然一旦居庸关危,他马芳就真的罪责难逃了。而他回援,则边墙危矣,如今便是两难境地了。”

  说罢。

  徐渭一声轻叹。

  严绍庭此刻目光始终盯着徐渭拿出来的这份堪舆,脸上神色并不比徐渭、陆绎两人轻松多少。

  他甚至是摇了摇头。

  “文长先生说的对,当下对马芳和宣府来说,已经到了两难之时。”

  不过说到这里,严绍庭却是话锋一转:“但俺达部这四路兵马,不论是关外那三路佯攻的还是如今已经破关南下的这一路,皆实非虚……”

  他的语气远比徐渭更为凝重,满是担忧。

  徐渭立马看了过来,眼角猛的一跳。

  他当即再次俯首看向面前的堪舆。

  片刻。

首节 上一节 501/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