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倔种!”
张居正的脸上多了几分担忧。
随从却是看的满脸茫然。
自家老爷不是对那个海瑞颇为厌恶吗?
怎么这会儿……
反倒是面露担忧了?
张居正却是啐了一口:“这厮当真是糊涂!他也不怕激怒陛下啊!”
随从小声说道:“老爷……要不小的再去西苑外头打探打探消息?”
“好!”
心中担忧的张居正当即开口应允。
但是很快,他又说道:“不!”
随从愈发疑惑。
张居正则是开口道:“去严府巷!备好马车,本官现在就去严府巷!”
随从茫然不知这又是为何。
他支支吾吾道:“这个时候去严府,是不是有些……”
毕竟自家老爷和严家现在是公开的不对付。
张居正却是冷哼一声:“他严府的看门狗扰民,本府执掌顺天,岂能不加理会管束?”
随从张大嘴巴。
自家老爷这个理由……
很强大!
随后。
顺天府衙便有马车,载着他们的府尊,往严府巷过去。
而于此同时。
皇帝的口谕,也传到了各处。
徐阶满脸诧异。
“海瑞竟然以弹劾自己,促使陛下召集廷议?”
海瑞这一次奉旨入京,皇帝并不打算直接召见他入宫的事情,其实在内阁六部并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昨日海瑞未曾从运河上直接入京,反倒是被严绍庭拦下带去了昌平。
对于身在内阁的徐阶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一件值得议论严绍庭行为是否合乎规矩的事情。
这是皇帝默许的事情。
让严绍庭去见海瑞,然后内阁这边依着圣意,配合今年正在进行的整饬吏治一事,给海瑞提一提官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甚至于。
内阁这边都已经议论好了。
首辅老严头现在自然是无有不从。
于是徐阶和高拱、袁炜三人就议定,这一次可以将海瑞提到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位置上。
毕竟皇帝很是看重海瑞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
虽然海瑞现在只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南直隶巡抚衙门通判。
官职也不过是五六品的小官。
而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则是正三品的官职。
但既然皇帝喜欢海瑞。
那也就不算事了。
但任他如何都想不到,海瑞入京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弹劾自己。
徐阶满脸疑惑,甚至竟然生出了一丝不安。
现如今的他,实在是对朝局有些看不明白。
或许是因为严绍庭的缘故,他现在对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都充满了危机感。
徐阶低声询问道:“可打探到海瑞奏疏里都说了什么?”
幕僚师爷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宫里头传出来的消息不太多,只是海瑞似乎将他在徽州府强抢新安卫兵印的事情,又拿出来提了一遍……”
说这话的时候,师爷也有些犹豫。
毕竟众所周知的事情是,海瑞在这件事情上之所以未曾受到朝廷的处理,全是因为自家相爷当初出面为其说话。
现在海瑞上疏弹劾自己。
然后又将这件事情拿出来,作为佐证。
这无疑是在打自己相爷的脸啊!
徐阶此刻也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丢份啊!
自己当初为海瑞说话,现如今这个海瑞竟然旧事重提,哪来弹劾他自己。
他要做什么?
他海瑞是要说,自己这个内阁次辅有眼无珠?
“他是奔着老夫来的啊!”
半响的功夫。
徐阶终于是从嘴里蹦出了一句话。
而他的脸上,神色满是担忧。
海瑞啊。
可是一力挑起徽州府人丁丝绢之事的强人啊!
更是当初促使苏松两府清丈田亩的真正元凶!
这样的人。
他的奏疏,岂能是寻常之辈能比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仆役从外面走了进来。
“相爷,西苑传话,陛下召见廷议。”
徐阶闻言,当即目光一缩。
幕僚师爷赶忙说道:“相爷稍安勿躁,朝廷眼下是离不开相爷的,区区一个海瑞,就算他是要借机生事牵累相爷,也无关紧要。”
在说到朝廷离不开徐阶的时候。
这个幕僚的语气格外的重。
徐阶嗯了一声。
脸上亦是流露出一丝自傲。
就如同户部尚书,历来只能由北人担任一样。
内阁之中,也必须要有一个出身东南的人在。
而现如今,自己就是东南一地最合适的人物。
皇帝绝无可能这个时候因为一些小事,而将自己弄出内阁。
自己在这朝堂之上,可不光光是华亭徐。
还是东南徐!
想定之后,徐阶大袖一挥,眉头竖起。
“备轿!”
“老夫入宫!”
同一时刻。
各方收到消息之后,也是纷纷坐上车轿,往西苑赶去。
严绍庭则是绕道,先去了内阁,搀扶着昏昏入睡的老严头上了软轿,方才跟着优哉游哉的往西苑赶去。
毕竟按照规矩来说。
他的官职还不足以直接去西苑参与廷议。
但如果是从内阁这边,依着随侍老严头的名头,就能参与每一次的廷议了。
这是潜规则。
虽然大伙都清楚,但也没人会对此置喙什么。
毕竟可能在内阁另外几位,以及能参与廷议的六部尚书看来,或许有朝一日他们也能做到老首辅那个份上,也能让家中子弟随侍内阁。
那这就成了他们日后的优势。
这个时候自然不会乱说什么。
毕竟朝廷这么多年下来,有多少事情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渐渐的变成了一桩桩必须要遵循的潜规则。
因为潜规则。
从来都是维护大家的利益和好处。
从文渊阁往西苑万寿宫去的路上。
老严头是坐着轿子。
而高拱和袁炜就没有这种优待了。
两人亦步亦趋,和严绍庭一起跟在轿子后面。
出了大内,到了太液池畔。
万寿宫已经出现在对面。
严绍庭笑着说道:“最近时值中秋将至,昌平那边在议论着,要办一场中秋宴,到时候二位阁老万望得空能过去一趟,品一品昌平中秋宴究竟如何。”
办中秋宴这种事情,如今算是昌平的一个特色了。
上元节要办灯会。
清明端午要办踏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