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19节

  嘉靖亦是面露笑容的看向了自己心爱的兵部大司马。

  胡宗宪面露笑容,拱手开口道:“得陛下隆恩,赏用定国公府、英国公府、成国公府三位小公爷于浙江道戚继光山字营。

  “去岁一年,英国公府张元功、成国公府朱时泰二人,皆在山字营统领兵马,亲赴一线与倭寇作战。

  “而定国公府徐文璧,则是被戚继光留任在中军大帐,掌管军中钱粮用度。而徐文璧亦是在闲暇之余,教授山字营官兵识文断字,兼修算术,以求军中各营队能自行掌管所部军需用度。

  若说抽调东南五省兵马组编苏松两府协防商税银催缴士卒,臣举荐以山字营徐文璧为首,抽调其中士卒为辅,坐镇苏松两府收缴协防商税银。”

  这时候。

  袁炜当即开口:“陛下,臣附议。山字营徐文璧出身定国公府,臣此前已有耳闻,徐小公爷于山字营中,掌管军中钱粮用度,可谓是能力出众,已是戚继光手下心腹之人。”

  有个能给定国公府说好话的机会。

  袁炜觉得自己不能错过。

  而徐阶却是当即转头看向袁炜。

  你袁炜连这个事也要掺和?

  然而。

  嘉靖却是眉头一挑。

  让定国公府的小子去掌管苏松两府催缴协防商税银一事,这倒是颇为稳妥可靠的建议。

  国朝勋贵。

  那可都是与国同休的。

  和眼前这帮文官相比。

  自己更相信他们。

  徐阶则是心中沉默。

  他的目光不由看向此时已经许久未曾再开口说话的严绍庭。

  难道当初严绍庭奏请,将徐文璧等人赶去东南军中,早早的就算好了今天这一件事?

  若当真如此……

  徐阶不禁心头一震。

  若当真如此,那严绍庭这人就真的是太过可怕了。

  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老成谋略,可谓是草灰伏线,决胜千里之外了。

  用徐文璧去掌管苏松两府征缴协防商税银。

  这可是谁都不曾想到的事情。

  严绍庭则是面露笑容。

  让大姐夫他们去东南戚继光手下,真以为自己只是为了日后能调动兵马进京,和这帮文官争权夺利的时候有一个可以放心的武力保障?

  刀。

  可以从胸前捅进去。

  但也可以从背后捅进去啊。

  严绍庭当即说道:“陛下,大司马所举荐之人徐文璧,可担当此重任。臣以为,若是以徐文璧掌苏松征缴协防商税银,亦可由其专事徽州府那笔六千一百四十六两协防银,由徽州府监督,徐文璧遣人征缴转运,免去徽州府还要征派百姓赋役转运税银之苦。”

  这不就是打开一个口子,就能顺带着在别的地方施行起来了。

  有了苏松两府再加上徽州府。

  日后大明税兵这个存在,就可以广而推行到整个两京一十三省。

  想逃税?

  还想和以前一样,富人不交税,而税课尽数加之于百姓之身?

  且先问一问税兵们手中的刀子锋利不锋利。

  见事情辩论到了这里,已经没有再辩论下去的要求了。

  嘉靖便一如既往的开口道:“严绍庭所请此事,胡宗宪推举之人,内阁和你们如何看?”

  这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除了偶有一些事情,是嘉靖一人圣裁独断。

  大多数时候,即便他已经认同的事情,也需要内阁和朝廷里的官员们点头。

  这样,事情就是朝廷同意做的。

  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朝廷的问题。

  和西苑无关。

  圣明无过皇帝,万般有错皆在臣子。

  户部尚书高燿最先开口:“臣以为,此事可行,但户部也该派人督查此事,以备户部每年税课征缴账目能比对上。”

  高拱亦是开口道:“臣无异议。”

  随后就是袁炜、郭朴、雷礼、欧阳必进等人跟进附议。

  如此多的人一一同意。

  严讷、潘恩等人也只能表示没有异议。

  能有异议?

  没看见徐阁老都说,他家的族人愿意缴纳这笔协防商税银吗。

  他们算什么吗喽,能和徐阁老比?

  严嵩最后开口道:“圣明无过陛下,此次徽州府免除歙县人丁丝绢税课,开征徽州府协防银以助东南五省平倭,又开苏松两府协防商税银协助东南平倭。朝野上下一心,地方百业万民一心,无人阻拦,我朝定能不日彻底平定久困我朝数代的沿海倭患!届时,陛下之功足可告祭祖庙,我大明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也必当庇佑陛下万古。”

  首辅的发言,算是做了一个工作会议总结。

  有一锥定音的作用。

  而严绍庭则是目光一闪而逝。

  老严头到底还是高手。

  这番话不忘挖坑铺垫。

  要是他的学生胡宗宪五年之内没能平定东南五省倭患,那就有可能是有人从中作梗,阻拦捣乱。

  到时候,朝廷就可以由此再行争辩,而不是直接将胡宗宪问罪。

  老严头细啊!

  心中感佩之际。

  上方。

  嘉靖已经笑着开口道:“既然诸卿皆无异议,朕岂有不准?此事,便照诸卿所谏而办。”

  严绍庭当即心中欢呼一声。

  税兵这个存在。

  总算是在今天一连串的辩论之后,应运而生。

  有了这个一。

  自己就能在以后一步步打开局面。

  而在大殿之上。

  众人却是心思不同。

  今日里,徐阶这一帮保守派,算是全线溃败。

  心中的不甘,当然是有。

  想要继续报复回来,将今日所有准允的事情推翻的心思同样有。

  只不过不是现在。

  得要再做详细的筹备,才能反攻过来。

  但现在,众人却只能是异口同声。

  “陛下圣明。”

  “我朝定能继往开来,盛世煌煌!”

  …………

  月票推荐票

第267章 张居正:我要搞事咯

  就在大明朝的衮衮诸公们,赞美着大明即将迎来盛世的时候。

  一道轻咳声。

  很不和谐的在大殿内响起。

  众人收起嘴里的赞美之声,纷纷循声看了过去。

  只见,正是崭新上任的顺天知府张居正。

  张居正迎着众人的目光,面色不改,神色沉稳,双目有神。

  他抬头,缓缓看向珠帘后久违的皇帝。

  “陛下,臣亦上疏奏事,准允陛下开议。”

  张居正举臂拱手,轻声开口。

  心中则是念头流转。

  他的目光丝毫不曾胆怯。

  当着众人的面,张居正脸上写满了,我要搞事几个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今天出了严绍庭这厮一开始奏请的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扯到了徽州府开征协防银,苏松两府开征协防商税银,建立税兵的事情。

  他们竟然都忘了。

  今天本来还是要议张居正奏请的事情。

  《顺天府奏请再议今科春闱会试考生诬告案》

  虽然今年这件可以说是荒唐的春闱舞弊诬告案,是发生在张居正上任顺天知府前发生的。

  但是那时候,刚好又是前任顺天知府徐璠被下狱,顺天府那时候一直都处于正印堂官空缺的时期。

  现在张居正上任顺天知府。

  再将这件事情拿出来提,自然是合乎情理的。

首节 上一节 319/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