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郭朴,自然也当场跟进:“臣附议,胡尚书可坐镇京师兵部,运筹东南诸省平倭事!”
高拱本来是不准备参与的。
但想到今年朝廷就要开始依照考成法整饬吏治,而这件事又离不开严家的支持。
细想之后。
高拱当即拱手道:“臣亦附议,胡尚书经年功劳与经验,足可留任京师,执掌专事东南平倭之事。”
高拱都开口说话附议了。
户部尚书高燿,就没有道理不跟进的。
高拱当即抱拳道:“臣亦附议。”
有了这么多人开口。
嘉靖心中也早已意动。
就在这个时候,严绍庭则是直接站起身,躬身颔首道:“陛下,去年东南种下的桑树,今年已经开始抽芽长出新叶,去年和那西班牙商人柏富贵敲定的千万丝绸生意,今年也要办成交付。此时若东南沿海倭患不绝,恐会让外商担忧海路是否畅通安全,臣以为东南沿海各省平倭一事,亦当加紧处置。”
此言一出。
嘉靖心中已经彻底有了决定。
东南沿海的倭患,必须尽快解决!
如何解决?
用胡宗宪这个富有经验的人!
逻辑很是合理。
嘉靖当即看向胡宗宪:“胡汝贞。”
胡宗宪肩头一震,呼吸也变得急促了些。
他可是清楚记得上一次浙江新安江大堤被毁时,自己入京解释的时候,严绍庭是如何和自己说的。
“胡部堂可想再进一步?”
如今。
机会真的就来了。
胡宗宪没有丝毫的停留,当即起身抱拳,走到了圣前,躬身跪下。
“臣,胡宗宪,恭听圣言!”
嘉靖面带笑容:“朕若用你,留任京师兵部,允你专事东南诸省平倭一事,你能与朕交代几年可定东南沿海倭患?”
胡宗宪却是回道:“回陛下的话,若陛下允臣留任京师,专掌东南诸省平倭一事,臣能保证今年重新编练沿海水师,保障我朝对外贸易海路畅通无忧。
“而东南沿海,如南直隶、福建、广东等省倭患,却成因复杂,臣不敢与陛下保证几时彻底清除。但依照浙江道之成效,若朝廷上下一心,确保前线将士军需粮草用度,各方兵马充足。
臣担保,不出五年,东南沿海诸省困扰我朝多年之倭患,必将扫清!”
嘉靖目光一转。
五年,才能彻底平定东南沿海倭患。
这个时间,不是他想要的。
但胡宗宪能确保重新编练水师,保证海路畅通和安全,那么朝廷和外商敲定的丝绸生意,就不会出问题。
如此。
倒也能接受。
嘉靖当即拍案道:“好!既然你胡汝贞敢下保证,朕便允你留任京师兵部,专事东南诸省平倭事。”
“东南诸省,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卫所军营官兵,皆受尔管带,江西兵马受尔节制调度,以备沿海平倭!”
“朕再加你一个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衔,凡五省大小官吏,涉及平倭事,皆受尔调遣!”
胡宗宪心跳加速。
刹那间。
自己就成了大明朝当下,权势最是显赫的朝堂大员。
东南四省兵马皆受自己管辖。
江西道兵马,则受自己节制调度。
五省兵马尽掌于自己一人之手!
五省大小官吏,只要涉及到平倭的事情,同样需要受自己节制。
这可是滔天的信任和权柄啊。
胡宗宪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抱紧双拳。
“臣,胡宗宪,领旨谢恩!”
“定不负陛下所托,一举平定我朝沿海倭患!”
…………
月票推荐票
第241章 让海瑞 张居正夸赞的那个男人
“这一次汝贞能留任京中,也算是愿景已成,可喜可贺。”
严嵩手捏酒杯,朝向胡宗宪。
严府内厅,席间就座多人。
胡宗宪当即双手捧杯起身,面带笑容:“若非阁老厚爱,圣前推举,学生何曾能留任京中,执掌东南五省平倭事。”
说完之后。
胡宗宪便是仰头一饮而尽。
严嵩看着这个自己格外器重的学生如此豪情,也是满饮杯中酒。
严世蕃作陪在一旁,笑着说道:“爹,汝贞这一次留任京中,执掌东南五省,可谓是东南一地皆在他的肩上了。日后他在京中,也能多来府上,与您共尽师生之谊了。”
胡宗宪看向了严世蕃,目光流转。
不管自己去年开始和这位小阁老如何,但时下严家在朝中已然太平,情谊自然还是要讲的。
胡宗宪说道:“只是这一次学生留任京中,浙直总督和浙江巡抚的差事,却就空缺出来了。如今浙江刚刚平定倭患,正是革新安抚民生的时候,不知阁老对浙江可有处置?”
老胡升迁留任京中,浙江那一摊子的事情自然就空下来了。
得要有人填补上去。
正在和戚继光聊着戚家军山字营的严绍庭,这时候回过头看向上方三人。
“不如就叫南直隶那个赵贞吉接过浙江的差事。”
“依着他过去的经历和秉性,若是他接手浙江道,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人选。”
赵贞吉。
其实算是一个能臣了。
也并非是只知贪权逐利之辈。
人们对他,多少还是有些误解的。
严世蕃却是皱眉道:“这个赵贞吉,和徐家可是走的近一些。”
很显然。
小阁老不愿意让赵贞吉接手胡宗宪留任京师后,空出来的浙江官位。
严绍庭却是说道:“用人于下,总还是要看其能力和品行。时下刚好胡尚书留任京中,就算赵贞吉和徐家近一些,但此时祖父若是抢先开口,在圣前推举赵贞吉接手浙直总督、南直隶并浙江巡抚,这个人情却是实实在在的,他赵贞吉无论如何,总不能不知好歹。”
将老赵钉死在东南,至少要将其按在东南直到老胡入阁之后,才能将其松动。
这才是严绍庭的打算。
而且赵贞吉确实也是能干的人,如今负责南直隶的差事,再加一个浙江差事,也算是熟门熟路。
胡宗宪也是开口道:“阁老或许有所不知,今年初浙江新安江大堤被毁,地方百姓短缺粮草物资,赵贞吉身为南直隶巡抚,也从中出力不少,调拨粮草于浙江,为官倒也确实如严侍读所言,颇为不错。”
见到大孙子和好学生都这般说。
严嵩终于是点头道:“既如此,老夫今日便写好奏疏,明日就呈送西苑圣前,推举赵贞吉掌浙直总督、南直隶并浙江巡抚差事。”
席间。
三言两语。
东南两省的主事官人选,就这么定了下来。
严绍庭便回头看向戚继光:“戚将军,你我再饮一杯否?”
戚继光面色红润,当即举杯:“末将该敬侍读才是。”
说罢。
这条东南平倭的汉子,便是一饮而尽。
随后又觉不妥。
又连饮两杯。
并着三杯酒下了肚。
严绍庭含笑说道:“此次胡尚书留任京师兵部,执掌东南五省平倭事。而戚总兵不日也要南下重归浙江,朝廷这一次大概会下旨,命戚总兵率领戚家军山字营往南直隶或福建,协助当地平倭,如此东南平倭之事,还要辛劳戚总兵与麾下兄弟们了。”
戚继光点点头,笑着道:“不敢言辞辛劳,有朝廷和陛下信任,侍读保举,卑职自当竭心尽力,平定倭患,护佑我朝东南百姓之安宁。”
见此言论。
严绍庭则是连连摆手:“戚总兵还要年长我不少,往后不必如此卑职卑职的,若是戚总兵不嫌,日后便称我表字润物即可。若戚总兵应允,我亦称戚总兵元敬兄。”
戚继光有些意外,但还是开口道:“润物年少有才,是我厚脸了。”
严绍庭摇摇头:“都是兄弟,不分彼此。”
戚继光点点头。
两人便继续饮起酒来。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需要明说的。
就比如现在。
不论胡宗宪和戚继光走到哪里,和严家的这一层关系都不可能抹开了。
他二人在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时候,也绝不会背弃严家。
关系和根系,就是如此,一点一点的牢固。
而在千里之外,已经春雨绵绵的大山之中的徽州府。
青砖绿瓦,徽派马头墙建筑,层次有序的坐落在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