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188节

  只是最终未曾开口。

  徐阶则是转口道:“西苑并无其他消息,想来圣体并不大碍,或是近来换季,陛下略感疲倦吧。”

  聂豹却是皱眉道:“陛下久居西苑,而朝廷东宫空悬多年,不是好事。你在内阁,虽为次辅,可还是要多多进言。陛下已非壮年,该早立国本。”

  这位已经离开朝堂多年的老臣,士林大儒,王门子弟。

  心中到底还是有着一本天下账的。

  徐阶却是摇头:“陛下圣计独断,学生在朝中,也只能与一众同僚,勉为其难罢了。”

  说完这句。

  他好似是才反应过来。

  连忙又说道:“所幸上苍庇佑,朝廷的日子也渐渐有了转机。”

  聂豹点点头:“我在各地讲学,今岁不在东南,却也听闻朝政施于东南,也辛苦了你们。”

  徐阶摇着头:“老师言重,说起来这一次闻听老师正在北地讲学,念着多年不曾再见老师,自年少便少有侍奉老师。如今朝局渐稳,便想着能将老师接到京中,学生也好亲自侍奉老师。”

  聂豹虽然已经年迈,但双眼却分外清明。

  他双目闪烁,精光流转。

  面上只是淡淡一笑。

  “入京路上,听闻朝中有人,要在昌平辩经?”

  徐阶面露意外,解释道:“不过是年轻人遭人吹捧,惹出嫌隙,性子又刚强,不愿退让,这才有了这场辩经。”

  “哦?”

  聂豹喝了一口茶。

  在徐阶的注视下。

  他缓缓开口道:“听说,这个年轻人……还是严阁老的孙儿?”

  徐阶点点头:“确实如此,名叫严绍庭,字润物。在朝为官,如今倒是颇为能干。东南今年诸事,都是出自他手,亦是为朝廷添补了数百万的亏空。

  不过也正是如此,陛下屡屡厚赏,这一次更是钦点为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才惹出的麻烦。”

  聂豹却不再提及这事。

  而是看向眼前这位已经官居内阁次辅的学生。

  他面带微笑,轻声开口:“说起来,我也许久不曾见过老师了。”

  这话一出。

  徐阶心中顿时一紧。

  聂豹此时所说的老师,肯定不是大宗师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可是在嘉靖七年十一月就逝世了。

  也不可能是他少年求学时的那几位授业老师。

  而是在这京中。

  还活着的。

  那位。

  内阁首辅,严嵩。

  正德十二年二月,聂豹参加那一年的春闱会试。

  殿试上,中的进士第二百七十四名。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拜了严嵩为老师。

  其后,两人关系也算是融洽,哪怕是后来聂豹拜王守仁为师,也不曾有所影响。

  同在朝中为官,偶有归京的时候,聂豹便登门严府,与老师严嵩讨论经学以及心学。

  嘉靖二十一年,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还举荐聂豹镇守边疆。

  嘉靖二十七年,更是为当时因事入狱的聂豹平反。

  随后嘉靖三十年的时候,因为哈舟儿伏诛,严嵩奏疏报喜,因聂豹有镇守边疆的经历,便被升俸一级,另有赏赐。

  前年。

  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的时候,严嵩八十大寿。

  聂豹虽然已经不在朝中为官,但仍是上书《少师严公八十寿序》以表祝贺。

  一番心思流转。

  徐阶这才开口道:“那届时昌平之辩,老师可是要去?想来严阁老那日,也会在场。”

  聂豹面有微笑,怡然点头。

  “只是要往。”

  ……

  “姐夫fufufufu……”

  “大事不好啦!!!”

  昌平。

  夹山之下,书院里。

  一道惊吼声,从外面穿堂而过,引得严绍庭及身边众人,茫然转身看向外面。

  陆绎如同惊马一样狂奔而入。

  到了书院里。

  见到严绍庭等人。

  他也顾不上换气,便开口喊道:“京中消息,那个似乎很厉害的王门心学弟子,士林大儒,聂豹,被徐阶请到京城了!”

  不等严绍庭等人开口说话。

  陆绎便接着说道:“还有叫钱德洪和王畿的老头,也是士林大儒,也快要入京了!”

  徐渭却是面露笑容:“侍读,这可都是江右心学正统,看来都是要见见侍读经文心学的。”

  在周围,还有几名是徐渭请来的,日后要在昌平书院授业的老先生。

  如今书院已经大致建好,只剩下少许屋舍还需要修整一番,其实就可以招生开课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昌平这边的,诸如周狗蛋、马小二这帮孩子,现在每日忙完家里的农活,就会按时在书院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学习。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以前这些孩子都是农家子,哪里能有数读。

  放在那些所谓耕读人家面前,那些人家的孩子,像周狗蛋、马小二他们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开始研读四书五经,甚至有些聪慧的已经挑选好了本经。

  见在场众人听到消息,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陆绎很来还焦急万分,却是忽然安静了下来。

  他目光一转,看向众人。

  随后凑到严绍庭面前。

  “姐夫,你们是不是有法子,到时候辩经的时候,能吵的过这些人?”

  严绍庭微微一笑:“你姐夫没打算吵过他们啊。”

  “啊?”

  陆绎脸上重新浮现担忧:“姐夫你都没成算能吵赢他们,还这么平静?”

  严绍庭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

  “稳住。”

  “不要慌。”

  “你姐夫有绝招。”

  “保管这些人从此以后,再也不找你姐夫麻烦。”

  …………

  月票推荐票

第182章 昌平辩论日

  时间。

  终于是到了约定的日子。

  一早,天未亮。

  通往昌平的西直门、德胜门,就已经堵满了要出城的人。

  两条大街上,密密匝匝的挤满了人。

  以至于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骂骂捏捏的跑到现场,维持秩序。

  等到城门一开。

  人群便蜂拥而出。

  直到天色大亮,出城的人才渐渐少起来。

  而在通往昌平的官道上,却又堵了起来。

  走路的人,赶着牛车的人,骑着马的人,坐着马车的人,抬着轿子的人。

  乱七八糟的挤在一条官道上。

  最后,就连京营都出动了,骑兵出营,分开人群。

  当官的先行。

  士林名儒、学子随后。

  最后才是那些看热闹的京中百业人员。

  而在京中。

  无数的档口,也开出了赔率惊人的盘口。

  几乎很少有人看好要独自迎战各路士林名儒的严绍庭。

  以至于这些盘口,基本上是将严绍庭的胜赔率,拉到了一比二左右。

  不是这些盘口不愿意再继续拉高。

  而是基本压倒性的辨经,再拉高也没有什么用。

首节 上一节 188/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