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599节

  具装甲骑横冲直撞,将金军士兵撞得人仰马翻,战斧挥舞间,不断有金军士兵倒下,营内的惨叫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惨烈至极。

  与此同时,三河镇的正面战场上,李东江正站在山头,密切关注着金军的动向。

  当他看到金军后营方向升起浓烟,且金军的进攻明显减弱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第一镇的主力已经到了。

  “兄弟们,大都护亲自率军已经攻破金军后营。”

  “金军现在腹背受敌,正是咱们进攻的时候。”

  李东江拔出腰间的弯刀,高声呐喊:“杀!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北疆士兵们瞬间沸腾起来,他们早已憋足了劲,此刻听到李东江的呐喊,朝着金军发起反冲锋。

  夹谷沙宁看着正面汹涌而来的北疆军,又听着探骑汇报,后方的北疆军中出现了一面金色的日月战旗,他的心中瞬间涌起一股绝望。

  他知道,这次麻烦大了。

  金色的日月战旗代表的是北疆大都护李骁亲临,而这些身穿黄甲红边甲胄的骑兵,更是李骁的亲军,武卫军。

  所有人都以为,李骁的主力应该在西线战场上对战完颜纲大军,但却谁都没有料到,对方竟然来了一招声西击东。

  悍然出现在了东线战场上。

  现如今,夹谷沙宁的大军被第一镇和第二镇共计四万多北疆军主力包围。

  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夹谷沙宁脸色青紫,咬牙喝道:“都给我稳住。”

  “不过是些北疆蛮子,咱们大金铁骑还怕他们不成?再调仓谷、唐州两军跟我回防后营。”

  “其他人继续守住正面,不许后退一步。”

  说着,夹谷沙宁便亲自率领着两军士兵,朝着后营疾驰而去。

  可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自我安慰。

  北疆骑兵素来以速度快、冲击力强闻名,后营的少量兵力根本挡不住上万骑兵的进攻。

  而正面的北疆军又在趁机发动猛攻,金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

  夹谷沙宁麾下的四万金军中,有将近三万大军是跟随他从中原而来,曾与宋军血战的精锐。

  堪称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军队之一。

  面对北疆军的前后夹击,这三万大军被围堵在山谷之间,并没有像那些民兵一样一战击溃。

  而是展现出了绝对的战斗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与北疆军血战了两个多时辰。

  鲜血染红了这片河谷,狂风带着黄色嘶吼在大地之上,仿佛无数战魂的呐喊。

  直到日落时分,战事才缓缓结束。

  后军被破,正面战场溃败,四万金军要么被俘被杀,要么溃逃,只剩下不到一万残兵,被北疆军分割包围,正迅速崩溃。

  夹谷沙宁知道,大势已去,想要突围已是不可能了。

  “将军,咱们投降吧!”身边的将领劝道,眼中满是绝望。

  夹谷沙宁望着远处飘扬的北疆军战旗,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低沉的声音喝道。

  “只有战死的女真人,没有投降的女真人。”

  夹谷沙宁抬起头,望向中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不甘,有悔恨,还有一丝对故土的眷恋。

  他想起出发前,完颜璟对他的嘱托,想起金军横扫辽宋的辉煌,想起自己半生征战积累的功勋……

  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他成了大金的罪人。

  “我夹谷沙宁,一生征战,从未向人低头。”

  “今日兵败,是我无能,愧对陛下,愧对大金。”

  “但我,宁死不降!!”

  说完,他猛地直起身,将弯刀横在脖颈处。

  副将见状,急忙上前想要阻拦:“将军!不可啊!”

  可已经晚了。

  鲜血如喷泉般涌出,夹谷沙宁的身体晃了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他挣扎着想要抬头,望向中都的方向,眼睛圆睁,似乎还在不甘地看着这片他未能守住的土地。

  “将军……”金军其他将领们扑倒在夹谷沙宁的尸体旁,失声痛哭。

  如血的夕阳洒在河滩上,鲜血与泥水混合在一起,染红了这片土地。

  东线战场的战事,以夹谷沙宁的自刎画上了句号,而关中的战局,也从此刻起,彻底倒向了北疆军。

第339章 北伐失败,临安政变

  东线战场的硝烟渐渐散去,河滩与河谷间满是尸体与残破的武器。

  北疆军在此休整一日,直到第二日傍晚,高忠义才将统计好的战报呈给李骁:“大都护,此战我军斩杀金军一万一千余人,俘虏两万五千余人,其中包括金军将领十七人……”

  “我军自身伤亡四千三百余人,其中阵亡两千一百人,重伤两千二百人。”

  李骁接过战报,看着上面的伤亡数字,脸庞之上满是凝重。

  “仅三万金军精锐,便让我军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

  “这金军的战斗力,果然名不虚传。”

  他抬头望向远处堆积的金军尸体,语气凝重:“这还是在野外,且我军兵力占据优势,又有骑兵与火器配合的情况下。”

  “若是换成攻城战,面对巷战的复杂环境,想要解决这样的精锐,恐怕我军的战损比会达到空前的一比一。”

  自北疆军建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遭遇如此重大的伤亡占比,有些百户甚至被直接打残了。

  这世间,恐怕也只有金军精锐才有这般强大的战斗力和意志力。

  不过大浪淘沙,经过了这次惨烈的血战,活下来的北疆将士都是当之无愧的精锐。

  每一个都有能力担任什户、甚至是都尉、百户。

  身边的瘦猴点头附和:“是啊大都护,金军精锐的单兵战力与战术配合,几乎与我六镇不相上下。”

  “好在这样的精锐,金国数量不多。”

  完颜纲麾下估计有两万多,介壕防线附近与中都各有三万左右,中原战场还有四万多,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

  剩下的几十万金军,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军,战斗力比北疆民军还略有不如。

  ……

  就在东线战场清点战果时,庆阳城下的战斗正打得如火如荼。

  金军如潮水般一次次冲向城头,云梯架满了城墙,士兵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爬。

  城头上的北疆军则用滚石、热油、火炮、神臂弩顽强抵抗,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

  林大壮拄着铁拐,站在城头最高处,犀利如苍鹰般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城外的金军。

  他的一只脚是废的,虽然不影响骑兵作战指挥,但平日里走路全靠一根铁制拐杖支撑。

  有一次,李骁称呼他为‘铁拐将军’,这个外号也由此流传开来。

  此刻他浑身沾满了鲜血,却丝毫不见疲惫,反而对着城墙上的北疆士兵高声呐喊。

  “都给我精神点,别给咱们北疆爷们丢份。”

  “金人就是一群软脚羊,撑不了多久了。”

  “大都护已经带着主力绕到金狗后方,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这群金狗全歼在这里。”

  他一边大喊,一边拄着铁拐走过士兵的身后,每当这个时候,原本疲惫的士兵们都会瞬间挺直腰杆,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一名年轻士兵被金军的箭矢擦伤了胳膊,他身上还穿着缴获的夏军残破甲胄,可以看出他并非是六镇士兵,而是灵州万户民兵。

  看到林大壮走来,立刻咬牙举起盾牌,对着城下的金军怒吼:“狗贼!来啊!爷爷不怕你们。”

  林大壮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小子,这才是我北疆的汉子。”

  “等打赢了仗,老子请你喝烧刀子。”

  得益于大量的移民进入北疆,北疆各地的土地得到了开发。

  只不过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不适合种植小麦和栗米,所以在前三年便会种植大豆和高粱改善盐碱化土壤。

  大豆可以榨油、可以做豆腐,代替肉类补充人体所需营养。

  而高粱口感较差,在不缺粮食的时候,北疆百姓则会用高粱来酿酒。

  由此产生了北疆平价酒类之一,烧刀子。

  很受底层百姓和军中将士们的欢迎。

  与此同时,城外的完颜纲看着久攻不下的庆阳,脸色越来越阴沉。

  他亲自擂鼓助威,可城头的北疆军却依旧顽强,金军的尸体在城下堆积如山,却始终无法突破北疆军的防线。

  就在日头快要下山,完颜纲正准备鸣金收兵,明日再战的时候,一名探骑从后方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

  “大帅,大帅,不好了。”

  探骑声音带着惊惶:“东路军……东路军危急~”

  “夹谷沙宁将军遭遇了北疆第一镇和第二镇主力围攻,已经快撑不住了。”

  听到这话,完颜纲如遭雷击,手中的鼓槌“啪嗒”掉在地上。

  “什么?”

  他猛地抬头,望向庆阳城头飘扬的金色日月战旗,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第一镇主力?李骁不是在庆阳城里吗?”

  下一秒,他立马反应过来;“该死,我们中计了。”

  “这……这是幌子!”

  他立马意识到庆阳城里的金色日月战旗是假的,城中只有一部分是第一镇精锐,其他则是民兵。

  李骁根本不在城中,而是带着第一镇主力从延川河谷横穿子午岭,穿插进入了东线战场。

  李骁的战略目标不是死守庆阳城,也不是绕道后方断绝完颜纲的粮道。

  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夹谷沙宁的东路军。

  “该死~”

  完颜纲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翻了身边的鼓架。

  “李骁这贼子,竟然用庆阳做诱饵,引我主力在此牵制,实则去偷袭东路军。”

首节 上一节 599/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