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紫鹃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反正和自己这里也没啥关系。
贾元春也是同样的想法,“这点事情交给圣上就行了,最近许久没有练过琴了,我自己听不出来好坏,琴韵它们的漂亮话我听腻了,妹妹们来帮我看看。”
其余人微笑道:“是!娘娘~”
贾元春没有说贾蓉。
贾家四个小姐分别精通琴棋书画。
可贾蓉不喜欢这些,更喜欢欣赏下流的舞蹈。
本来大家也可以学习舞蹈的,可自从贾蓉搞出来什么宫奴歌舞团之后,贾元春自然不好意思学什么舞蹈了。
贾蓉朝堂开小会,坐在龙椅上看着六七米外的朝廷重臣。
“具体怎么回事?”
贾蓉觉得可能是为了争女人打起来,比如两大家族为了一个女人吵了起来,死了人后就收不住了,互相砍了起来。
要是这样的话,等下就把那女人抓过来,然后把那两家人的媳妇婆婆太太都抓过来,自己搂着那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让两个仇视家族的女人脱光了互相亲嘴。
她们不听,就杀了她们!
兴奋的贾蓉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理这个事情了!!
左相迅速禀告说:“启禀圣上,十多年前南征时迁徙了不少军民到闽广交界处,后来这些人在当地建立城寨,修建城池转为良民。”
“因此地多有闲田,后来安置了一些家乡闹了灾祸的人,自此以后各地身份不明的人就混迹其中,也有一些没有土地的人租山垦种,占据山田。”
“只是几年时间,这些人就从山上扩展到了乡下,并拖家带口在沿海一带私自经商务工。”
贾蓉皱起眉头,这明显不是女人的事情吧?
“长话短说。”贾蓉不高兴的提醒一句。
左相交待了历史因素,见贾蓉不高兴了,迅速不敢讲的太多。
“两任县令为了人口增加的政绩给了这些山民太多好处,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自诩为当地居民,与安置军民多有械斗。”
“今年六月科举时,因山民在文举、工举、武举中多有胜出,占了军民名额,致使发榜之日民怨沸腾,附近军县乡镇宗族和豪门都派人去山民占据的县城里打砸学校。”
“因山民开山采矿藏有大量炸药,以矿工为主的山民和以军户为主的县民展开了争斗,山民县被军户的榴弹破开城寨后死伤惨重,城破之后也被……”
贾蓉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原来是两个地方的民众为了科举名额,也就是当官当兵名额争斗,打出了人命。
好几年不征兵了,这一次为了去开发新西兰就稍微征一点,而且还是从沿海地区找会翻山渡海的那群人。
山民以矿工为核心,组织力量更强。
因为本身是死亡率奇高的短命工种,对子孙后代考试当官当兵的事情非常在意,可以拿命去拼。
军民属于第一波远征军后代,当初攻打吕宋回来享福的那群人。
当兵当官对他们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早期没什么功劳,大部分人没有封爵当官,都是一些普通士兵。
这些人形成的宗族势力,也把文举、武举、工举三种晋升路线都当作是祖业在传承维护,绝对不允许外来人抢夺资源。
土地和生意都可以谈,唯独这个不能谈,不能卖。
在发现山民在三个方向都超过自己后,以早期军户为主的地方势力想要的就是杀死那些竞争者!!
罪在当代,利在子孙!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官位和前途还做不到杀人,但是一些不当官的中老年人为了子孙后代光宗耀祖,是能狠下心杀人屠城的。
左相等人都在等着贾蓉做决定。
如今死了不止一万人了,可以说闹出了巨大的事情。
如果不严惩的话,以后其余地方必定会闹出一样的事情,老居民杀新来者。
但是严惩的话,那些军户都是要打仗的人,杀了的话影响很不好。
贾蓉一脸的无所谓,“随便派个人过去,谁先动手就杀谁,闽广那边的军户我记得是前朝的事情,和朕关系不大,不过多少也为朕攻下了吕宋。”
“让那些动手的军户自己乖乖出来受死,到时候给个全尸,自己付个子弹钱就行了。”
“把他们杀了之后,允许他们子孙一年后再考一次,祸不及妻儿。”
“不过这些人还是太可恶了,罚银五百万两,从本县之地每年选出一个漂亮女人,送给太子当奴婢吧。”
贾蓉对女人没兴趣,想了想又说:“那些山民好好安葬了,烧了之后骨灰让家属装好带去朕的新家新西兰,家里没死人的就继续在当地吧,家里死了人的就转移去新西兰安家,为朕养牛种树。”
贾蓉看向殿中众人,忽然看到了几个太监。
“找个识字懂法的宦官过去吧,朕这十年来也没怎么重用过宦官,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左相等人都不懂贾蓉这是什么意思。
附近的太监听到后,激动极了,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然而对贾蓉来说这种事情很无所谓。
这次虽然死了一两万人,参与争斗的男女民众加起来估计有十几万之多,而且多半都私藏了各种武器装备。
正常来说是法不责众,尽量低调的处理。
贾蓉不一样,贾蓉让他们死,他们自己就死了。
很快朝廷派太监坐飞机去了当地,在太监和圣旨到了之后,家家户户哭了一晚上后还是交出了家里的男人去顶罪,还自己掏了枪毙丈夫儿子的子弹钱。
造反是不可能的,有圣皇在,十几万人就算是有枪有炮、有粮有人,也不敢造反的。
好在事情两全其美的解决了。
军户们的子孙没有了竞争者,可以顺利内卷当官名额,虽然要缴纳罚款,还要送一个女人去当奴婢赎罪,但一想到钱和人都给了太子,倒也有了盼头。
山民死伤了大半,许多人家破人亡,但是能去仁慈的圣皇要去的地方为圣皇挖矿养牛盖房子。
一想到以后子子孙孙为圣皇当仆人,妻子女儿世世代代伺候圣皇,也多少有了盼头和希望。
第366章 天下太平
“给我做什么?“
太子听到贾蓉给他钱和女人后,只觉得麻烦至极。
太子妃小声询问:“父圣赏赐这些是好事情,为何不愿意?”
太子很烦,又忍着说:“金陵不缺人,也不缺钱,我拿了那些东西,今后说不定要被安排到那个地方。”
太子妃恍然大悟,原以为太子是为了收女人的事情为难,没想到是看到了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麻烦的不仅只是这些,太子越想越麻烦。
“我要的是立功的机会,那些上阵杀敌的人才好,父圣给了这次被杀的山民出海立功的机会,留下来的军民早已经没了晋升希望。”
“这些人考试都考不过那些山民,如今圣朝唯才是举,我要这群只会闹事的废物做什么?”
太子妃越听越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
圣皇将两个敌对的群体分开,一个安置到他将来要去的地方,一个交给太子管理。
这……
夫妻二人如今位高权重,不能不多想一些事情。
然而贾蓉从来没有想那么多过,他只是觉得那些矿民更适合挖矿,也能吃苦,还适合背井离乡,所以安排去给自己挖矿盖房子了。
不论是种玉米番薯的农业技术,还是养鸡鸭牛羊狗的畜牧技术,再或者是挖矿盖房子的建筑技术,以及对出人头地的迫切渴望,这些人都比县里那些过惯舒服日子的小民更中用。
正常人还需要担心这些人不服管教,聚众闹事作乱之类的问题。
贾蓉夙来是没民族和国家概念的,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甚至是异国贵族都肯用。
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也没重视过,禁枪是为了下面人少折腾,别整天死人。
他什么人都敢用,不管是前朝太监还是各种外国人和异族。
不管是什么男人,有本事就会用,就会提拔。
不管是什么女人,长得好看就会上,贾蓉没有道德洁癖,不觉得上外国女人是丢人的事情。
***
武夷山、凤凰山、玳瑁山、戴云山等多处山脉棚户里,出现了本地山民的呼喊。
“圣皇有旨!征我等为奴仆!所有人收拾东西出来,下山搬家!”
“圣皇有旨!征我等为奴仆!所有人收拾东西出来,下山搬家!”
在圣皇帝的圣旨下,一大群死了父亲、哥哥、弟弟、儿子、爷爷、兄弟的男人女人背着行李包袱从山洞棚子,甚至是地窖里爬出来。
她们像是藏在地里的老鼠一样,在一段安静的等待后,在稍微犹豫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乖乖的出去了。
这次双方光是死的就三四万人了,受伤和被吓到的人更是多达几十万人。
大量逃难的人员从各地又聚集到了曾经的家园附近,吃到了白面馒头和水果罐头,还换上了夏天穿的干净衣服。
哭闹的小孩子在糖和奶粉的安抚下,很快安静了下来。
慌乱的妇女和少女,也在食物和一些山民头子的兴奋宣讲下安静的听着。
山民们以村子和家庭为单位进行登记,拿到了能买牛羊和食物的银币,这些钱她们只在家里男人卖货交学费的时候才会看到。
山民里有不少读书人,这些人本就是这次争斗的矛盾源头,而读书学习就是为了给圣皇效命。
如今凶手被杀了,自己也能给圣皇效命了,就都站出来不断歌颂圣皇的仁慈,把各个村子不懂事的女人都骗上了前往新西兰开荒的大船。
在电话这种利器面前,周遭山脉的诸多县城都下达了劝返的命令,让各地的乡民将遇到的外地人赶回去。
贾蓉当天就派了飞机从天上丢馒头粮食,在天上五架飞机的震慑下,不管是山民还是县城的军民都在那轰鸣声中变得异常老实。
没有人会赌贾蓉不会开枪,不会杀人。
那种事情真的不可能啊……
这是封建时代。
来自至高权威的震慑力可以轻轻松松的让家家户户送男人出来受死,也可以让死了男人和顶梁柱的家族家庭都老老实实的放下仇恨。
贾蓉不当人的地方还有很多,虽然是圣皇,但是从来没有把仁慈当作自己的招牌。
不杀人是因为没有太多想杀人的时候,想的时候就杀了。
对官员好,是因为对官员坏。
对女人好,是因为对女人坏。
对王爷贵族们仁慈,是因为闲着没事就搞他们。
道德就是拿来践踏的,贾蓉从来没在乎过别人的言论,不管是娶贾元春还是把贾惜春安排出家,从来就没在乎过旁人的看法。
贾蓉真正有意识维护的只有医术牌子,再或者是一些犯蠢搞出来的事情,不想认错。
名声之类的事情反而从来没在乎过,往自家身上泼脏水的事情他没少做。
死了几万人,还有几十万人的安置和处理,在贾蓉这里就是随便几句话就安排了,很快就不管不顾。
新西兰很快就被大军拿下了,沿海各地都在往那里运输各种工业农业物资,全国支援搞建设。
六十多岁的贾政亲自给女婿建设农田牧场,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