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233节

  贾琏在南方也过得很好,又有皇上照顾,也不会对老太太的东西有什么想法。

  下葬的事情都好办,但最高也就是国公夫人的程度,没资格用上这些精美的东西陪葬。

  除了贾蓉之外,没有人有资格用这种级别的陪葬品。

  谁用谁死,全家跟着一起倒霉。

  贾元春和附近几个女人自然也看出了老太太对这个被子的喜欢。

  老年人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节俭,但有时候对下葬的事情又很在意,而且越老越容易迷信。

  但是大家没胆子孝顺老太太。

  别说是他们,就算是贾政也不敢这么孝顺的。

  这不是普通的经书加被子,是佛国得道高僧上贡给圣朝皇帝的贡品。

  晚上时候,贾蓉看到自己平时盖的被子换成了这个像是墙壁书籍一样的被子,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这是什么玩意儿?”

  贾蓉的语气和态度,明显是不喜欢。

  很快负责贾蓉寝宫的女官迅速跪下说:“启禀皇上!这是天竺国上贡的无量寿经被,今天刚晒过,就给皇上换上了!”

  贾蓉不喜欢,“收起来,换个别的。”

  “是!”

  女官迅速带着几个穿着高叉旗袍的宫女换了床上用品。

  贾蓉坐在一边看着几个美女撅着屁股给自己打扫卫生,心情很快又好了起来。

  如今根本不用在乎女人的数量限制,后宫佳丽三千都没问题。

  作为最富有的皇上,自从改了税收制度之后,收上来的钱比以前多了一两倍,几千万的银子进入国库,哪里还在乎多养几百个女人的事情。

  反正就算皇上不养,别人也要养。

  贾蓉当然是收别人的钱,养自己的女人,替大家生孩子了。

  在家避暑的贾蓉除了给家里没事做的女人安排考核女学生的任务外,就是研制药材,给手下制药厂和烟酒场出谋划策。

  火器和制造业的事情早就交给了手下去做,就连制药方面也在逐渐放权给皇家医院。

  工作越来越少的贾蓉又不喜欢整天和女人在一起,从十岁到现在,贾蓉实际上从来没有沉迷过女色。

  甚至是从没有展现全部实力去取悦哪个女人过。

  家里女人在床上的技巧享受中,反而不如金陵郡主和皇后这种随便玩的女奴。

  贾蓉不想整天被女人缠着,所以家里女人并不知道贾蓉的真正实力。

  缺德的贾蓉很快找到了想做的事情。

  比半夜出去闲逛更加有趣的事情。

  八月初,秋高气爽。

  闭关多日的贾蓉再次上朝。

  今天上朝的有一万人了。

  在贾蓉坐下后,一万人同时站着或者跪下磕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蓉看着站不下也快要坐不下的国务大殿。

  “朕闭关这两个月,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贾蓉没喊起身,左相跪着说道:“启禀皇上,这两月来并无急事。”

  “应天府大旱,已经赈灾。”

  “顺天府多起贼寇抢劫军需物资,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此村已被平复,参与者五十余人已经全部缉拿归案,等待皇上发落。”

  贾蓉随意说:“派御史督察去看看,确定是真的话,直接杀了,土地归公。”

  左相应道:“是。”

  很快各个官员陆续说了一些身体不行告老还乡,或者是人员任命,以及贪污腐败,或者是哪里的工厂操作不当爆炸了之类的问题。

  在现代的话应该是有不少大事情的,但是在贾蓉这里都是无所谓的小事情。

  等小事情随便解决后,贾蓉就说了自己的大事情。

  “圣人说过,教化很重要。”

  “朕如今立了圣朝,自然要教化万民,理应建立圣教。”

  几个老臣都意识到,贾蓉又要没事找事了。

  内阁大学士询问说:“请问皇上,何谓圣教?”

  贾蓉笑道:“佛教、道教、圣教,倒也不是什么鬼神之说,就是在每个县留一个两百平米的小院子,盖一个圣教大楼。”

  “平时告诉县里婆子媳妇如何正确的坐月子生孩子,或者是每月发几个鸡蛋,一起唱唱歌,按照朝廷规矩举办葬礼之事就行。”

  “以后朕会对各地一些老人妇孺发些钱财,这个钱要是经过各地官员层层下去的话,只怕早就没几个铜板了,所以用圣教徒来主持发放,圣教徒以民间乡贤担任,定九品。”

  “圣教非权力部门,也不掌兵,主要教化万民,生老病死皆可问礼,以此除掉那些巫蛊邪祟、道婆神婆之毒害!”

  贾蓉看其余人不说话,明显是不支持。

  于是贾蓉说道:“朕以忠孝立国,让百姓有子有后,让老人死后有风光下葬之体面,乃是忠孝之道!同意的起身坐下或者跪着,不同意的站起来!!”

  贾蓉很快给所有人一个没得选择的选择。

  在自愿表态之下,贾蓉发鸡蛋和制定嫁娶葬礼接生看病的圣教就这么定下来了。

  皇上都拿出忠孝来了,还能怎么和他讲道理?

第254章 反向绝户计

  要让圣教传播下去,首要有人去执行。

  作为圣朝的皇上,贾蓉不缺人。

  就算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也可以让她们乖乖听话,并不一定非要自己人干活。

  “拟旨!允许江南等地没有儿子的富婆遗孀捐钱得诰命,最低九品,最高六品。”

  “九品三百两、八品五百两、七品一千两、六品两千两。”

  “凡得诰命者,无需路引即可进京,亦可本省内自由通行,随行人员中男子不得超过五人,女子不得超过十人。”

  “捐款所得留给地方县令使用,用以建设圣教教堂,购买鸡蛋发放,下葬孤寡无儿之人。”

  “各地区诰命总数不得超过往年赋银的万分之一,一省之地最高不能超过百人,科举武举工举功勋封官者不计入内。”

  “凡得诰命者,每三年须进京一次,学得接生、嫁娶、丧葬之理,以教化民妇,赞颂圣名!”

  “朕会设置专银报销路费和期间食宿费用,可走官路,住驿馆!”

  贾蓉给江南那些要被吃绝户的寡妇们一个机会。

  有了皇权的干涉,这些有钱的寡妇自然选择依靠皇权来斗争那些吃绝户的亲戚。

  宗族要肥水不流外人田,贾蓉就要她们流水!

  贾蓉没想过成为好人,也不管宗族和别人公公婆婆死活。

  贾蓉要成为圣人,寡妇们也要成为一个卷了男人家产脱离宗族的独立女人,大家正好一拍即合。

  江南出身的文华殿大学士察觉到了这里面藏着的暗流。

  大学士迅速喊道:“皇上!此法万万不可!民间必有怨言!”

  女人是家族的财产,女人的钱和身子,也是宗族的财产。

  不论是过继一个子嗣还是直接把女人再嫁给家里亲戚,都是留住资产的正常事情。

  一旦女人带着家产跑出去,村子里的宗族男人必定会拿着武器去讨回来。

  “请皇上收回成命!一旦此令下达,各地必然民怨四起!有损圣皇知名啊!”

  这种缺德政策别说是眼下的封建时代,就算是现代社会也会一群人痛骂的。

  尤其是那些刚死了儿子的老婆子和老头,真的会把三姑六婆都喊来一起闹事情,围攻县衙的。

  为了防止被吃绝户,贾蓉硬生生搞了另外一个反向绝户计。

  这可比单纯的玩女人和杀人劲爆多了。

  直接就能激起宗族势力的剧烈反抗,把地方官和地方宗族对立起来,死的人直接超过贾蓉这些年的搞事总和。

  看到有人带头反抗了,其余官员也跟着反对。

  “皇上!买卖官职并非王道,如今国库充盈,皇上不打仗不缺军费,何苦为了这些银子损了圣名?”

  “皇上!民间有民间的公道,皇上贸然干涉民间婚嫁丧娶,倘若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损皇上圣名!”

  底下人都是朝廷精英,也早就看穿了贾蓉这个人爱名声的特点。

  原来皇上不爱名声,爱命。

  因为从小担惊受怕的关系,先皇在安全问题上绝对不会听其余人的屁话,哪怕当初逃跑时被上下官员反对,他也一定要下江南。

  就算是不当皇帝也所谓,总之就是要跑。

  如今贾蓉也要折腾起来,众人就拿贾蓉最在意的名声问题来劝他。

  他们这可就看错贾蓉了。

  贾蓉确实是想着成为圣人,会在意一点点的名声。

  但是他又不是那种爱惜名声的人。

  贾蓉坐着冷笑道:“你们这帮人只顾当下,不顾将来!不会理解朕的高瞻远瞩!”

  “朕当年发展农业、工业,还不是你们和你们的师长拼死反对?眼下稍微过了几天好日子,又觉得能指挥朕做事情了!”

  “朕意已决!明日在圣宫设宴招待那些守寡的王妃太妃和郡主,八月三日宴请一品二品三品夫人,四日邀请四品五品,五日宴请六品夫人。”

  “如果不想来,朕不勉强!诰命之衔亦可收回!”

  贾蓉直接不给别人反对的机会。

  王子特见贾蓉心意已决,就站出来说道:“皇上,若是民间起了事端该如何解决?”

  贾蓉直接说:“兵部户部根据各个县府下辖村庄乡镇数量,分出小、中、大、特大四种,分别从各地边疆退役兵卒里选拔本省邻县武卒担任县警,归于县尉管辖。”

  “小县十人、中县五十人、大县百人,特大县五百人。”

  “这些人的俸禄由朝廷发放,领取火器,除非镇压叛乱,否则火器不得离开县衙。”

  一万官员都知道贾蓉宁愿打仗,也要搞事情。

  谁反对,皇上就搞谁。

  朝堂虽说不是皇上的一言堂,可皇上这个位置本身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首节 上一节 233/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