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153节

  “宝玉的问题是先天的,他携玉而生,命中注定无子。”

  袭人忽然没了力气,瘫坐在了地上。

  平儿和小红迅速把她拉起来,搀扶到了后面。

  老太太叹了口气,“果真如此啊…我们在金陵时就找了大夫,回来后也找了太医。”

  “说他好的,开了药也不见效。”

  “说他不好的,坏的地方也都一样,说他命中无子。”

  贾宝玉气恼说:“没有就没有吧,我以后当和尚去!”

  贾蓉说:“你若喜欢这花花世界,想要看男欢女爱,就去江南看看吧,若是想要出家也别跑到没人的地方,去咱们家城外寺庙里修行也行,别让你爹娘担心。”

  贾宝玉不想在这里了,不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和其余人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同情,而不是爱慕。

  “我回去了!”

  贾宝玉直接发脾气走了出去。

  贾蓉迅速说:“贾兰,跟着你二叔出去散散心。”

  “是!”贾兰迅速跟着出去。

  他年纪也不小了,当年都可以开弓杀人,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李纨看到贾蓉让她儿子做事情,更加高兴了。

  如今儿子科举无望,只有依靠着贾蓉的强大关系才能有出息!

  贾政看着离开的儿子孙子,叹气道:“家门不幸啊!出了这种不孝子!”

  贾蓉安慰说:“吃饭吧,今天明明是我被赐了国姓的大好日子,明天我还要去孝灵县一趟,那边可不能光靠女人处理事情。”

  尤氏笑着说:“凤丫头派人回来好几次了,她哪里有本事处理几万人的大场面,求着老爷快点换人让她回来。”

  尤三姐笑道:“她吃了不少银子,现在吃的都怕了,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肥差。”

  众人笑了起来,如今身份地位和权势今非昔比,完全不在乎贪点银子这点小事情。

  贾蓉看着大家都笑了起来,忽然感觉少了点什么,认真想着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总是从皇上那里传递压力太无聊了,贾蓉突然反省自己。

  明明都是她们自己的问题,我却总是找皇上出气,是不是对皇上太过分了?

  皇上委屈不委屈,贾蓉其实不关心,只是突然觉得自己在家里受了委屈却不直接反击,反而是去外面发泄,实在是有些像是那个入宫行刺皇上的刺客一样,太不是男人了。

  薛宝钗一直都在注意贾蓉,看贾蓉在想事情,轻声询问说:“老爷,凤姐姐那边是不是出了问题?”

  贾蓉说:“今天有人说让一个女人处理那些事情不合适,我是名义上的主持人,自然要过去一趟。”

  被薛宝钗打岔,贾蓉很快也忘记了刚才的事情,继续说起了三王葬礼的安排。

  他什么时候想起来,别人就什么时候危险起来。

  充满了不确定性。

  皇上和太子还有京城内外的王爷都在小心翼翼的防备着刺客,不知道刺客什么时候会出现。

  刺客自己也不知道。

  刺客每次都是比别人提前十几分钟有了念头,有时候甚至是就早几分钟。

  吃完饭后贾政就回去了,李纨陪着老太太和王夫人在这里继续闲聊,晚上也住下来。

  贾蓉不喜欢坐太太老太太那桌,吃完饭就和姑娘们坐一起闲聊。

  三春正在忙着制作风筝,各自的丫鬟们聚集在桌子附近帮忙。

  因为之前做过的关系,今年做起来也简单。

  林黛玉也把心思放在了制作风筝上,没有和贾蓉说笑淘气。

  鸳鸯、平儿、袭人坐在了一起。

  袭人拿着手绢擦着眼泪,已经当了姨奶奶的鸳鸯和平儿则是在安慰这个好妹妹。

  平儿看向贾蓉,“老爷,袭人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贾蓉摇头,“别想那么多了,当了姨奶奶不就好了,反正也不是所有姨奶奶都有儿子女儿的,其实我认识很多大官的姨奶奶都没有子嗣,咱们家例外,碰到了我这个好男人。”

  林黛玉本来不想说贾蓉的,听到两米外的地方贾蓉又在自夸后忍不住笑了。

  薛宝琴正在帮忙做风筝,看到林黛玉的表情后就规劝说:“黛玉妹妹,老爷说的又不是假话,为何发笑?”

  黛玉忙说道:“没有,蓉大哥那么好的男人,我怎么会笑他呢。”

  薛宝钗打圆场说道:“黛玉这丫头年纪还小,不懂得好男人的好,等过几年就懂了。”

  史湘云烦闷道:“你们快别说了,赶紧干活,整天嘴里就知道说男人的事情,下流!”

  林黛玉笑眯眯的看着史湘云,“好,史大姑娘都发话了,我们赶紧干活。”

  几人很快干活。

  贾蓉也继续和丫鬟们闲聊。

  聊着聊着,也不知道哪一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想起来之前忘了的事情了。

  对了!现在家里一点紧张意识都没有!

  该来的始终躲不过去,这就是命吧。

  贾蓉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这一次就没有找外人算账。

  “元春,过来一下。”

  贾蓉喊了自己老婆,堂堂国公夫人过来。

  贾元春很快走了过来。

  正在安慰袭人的鸳鸯和平儿迅速站起来,和袭人一起让出了座位。

  贾元春没有坐下,询问说:“老爷有什么事情?”

  贾蓉说:“坐下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差不多也该放一批丫鬟出去了。”

  贾元春坐下来,附近的丫鬟赶紧铺上御寒的毯巾护住双腿。

  附近的丫鬟和小姐们,也都安静的听着。

  贾元春说:“去年和今年已经放走了不少丫鬟了,老爷您忘记了吗?年前腊月尤老娘下葬后放出去了十几个,年后也又放了不少。”

  “皇后娘娘来的时候是外面媳妇进来帮忙,这次凤妹妹出去帮忙,也是找亲戚们借了不少人跟着去,我还想着今年多买点丫头进来伺候。”

  原来距离上次罚家里人也就过去了一个多月。

  贾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我忘记了这茬,最近好久没有去二姐那里了,今晚就去二姐三姐那里。”

第175章 有钱大家一起赚

  贾蓉虽然暂时放弃了搞事情的想法,但他话都说出来了,贾元春也不好继续收人进来。

  不光是贾元春,各个院子里的丫鬟们也都要小心翼翼了。

  宁府待遇极高,机会也颇多,丫鬟们都不想出去。

  在贾蓉摆驾去征战尤二姐和尤三姐时,姑娘们在大厅里讨论着事情。

  贾元春坐下对着姑娘们询问:“你们房里有几个丫鬟?”

  林黛玉看了看众人,首先回答自己房里的数量。

  “我那里三十六个丫鬟,八个嬷嬷,其中一个是我的奶妈,外面的小厮仆从轿夫加起来十二个。”

  王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听到后露出疑惑的表情。

  “怎么那么多?”

  林黛玉站起来让出座位。

  “舅妈请坐,我也和蓉哥哥说过太多了,蓉哥哥说皇后丫鬟五六百人,我这二十几个不算多,没有精简下去。”

  林黛玉实际上也不想要这么多丫鬟。

  贾元春知道林黛玉那里的丫鬟数量,对着母亲说:“母亲,坐我这里,黛玉妹妹坐下说。”

  等王夫人坐在贾元春身边后,贾元春帮林黛玉解释事情。

  “之前老爷觉得我和几个姨奶奶房里丫鬟太多了,就让我们减少一些,我们当时就放了一些人在姑娘们院子里。”

  “如今我那里十多个人用着和以前二十几个没区别,老爷的本意大概是不想惯着孩子们,如今孩子们都大了,老爷当年一直到有了功名才开始逐渐用丫鬟伺候。”

  “人太多并不是好事情,姑娘们多一些丫鬟伺候是好事情,我们大人和小孩子有时候自己做点事情挺好。”

  王夫人点了点头,也想起来贾蓉以前的事情了。

  “记得以前国公爷身边就英莲一个丫头,就连结婚后也好多年都是这样,怪不得能有出息,你弟弟就是被惯坏了,我就应该像是对珠儿那样对他严一些。”

  贾元春安慰说:“母亲不要伤心,宝玉如今衣食无忧,也不指望他多有出息,安安稳稳的就是。”

  王夫人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贾元春又看向薛宝钗。

  薛宝钗知道是继续刚才的话题,不继续聊贾宝玉的事情。

  “我和黛玉妹妹一个院子里的,丫鬟不如她多,只有二十个,别的都差不多。”

  史湘云跟着说:“我也是夏院的,和黛玉一样,平时十多人伺候,别的就是帮忙做衣服和整理屋子,养鸟送饭之类的。”

  丫鬟最多的并不是林黛玉三人。

  迎春说:“我那里丫鬟多一些,差不多五十多人。”

  贾元春点了点头,其余人也都知道迎春的情况,没有开她玩笑。

  探春说:“我也四五十人,平常管钱管账,嬷嬷们的工钱,还有检查院子都是我带人看着,所以人多些。”

  探春手下的丫鬟不包括看门的嬷嬷,也不包括住在外院和后院大门附近的媳妇婆婆,只算是平常到屋内院外的那些人。

  每天差不多两三个班的人聚集在春院等待吩咐,探春实际上把迎春和惜春的手下一起管了。

  薛宝琴说:“我们院子里的也差不多,三家都加起来一百五六十来人。”

  贾元春感觉不解,林黛玉史湘云的夏院人多点很正常,三春作为自家人多一些也正常。

  薛宝钗主动解释说:“妙玉师傅有不少嫁妆,进来后看我们家丫鬟不少,就自己也打算买些丫鬟,老爷知道后就把甄家那些人安排过去,宝琴和岫烟也不能吃亏,都给足了丫鬟。”

  李家姐妹里的李纹说:“我们院子里是我们和母亲住,我父亲早死,母亲也没别的去处,老爷给我母亲也配了丫鬟嬷嬷,加起来六十多人,以后若有姐妹进来的话,可分些过去。”

  贾元春点头说:“我记得巧儿是跟着你们住。”

  林黛玉回答说:“有时候那边不方便让小孩子在,巧儿和灵儿还有嬷嬷就都在冬院住。”

  鸳鸯说:“我们前院的少不少,丫鬟也就十多个,包括我们五个的丫鬟和老爷的丫鬟。”

  贾元春等人很快仔细算了算,又问了尤氏那边的丫鬟数量。

首节 上一节 153/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