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147节

  侍卫不敢耽搁,谁也不知道贾蓉的事情是什么事情。

  “是!国公爷请进!快开门!”

  贾蓉继续躺着入宫。

  过了十多分钟到了太医院门口时,很快有人走到马车帘子前说话。

  “国公爷,小人是戴权,听闻国公爷找小人有事情,一早就在这里等着国公爷了。”

  戴权客气的笑着,有些巴结的过来讨好。

  贾蓉从马车里出来,看了一眼这个老太监,随后直接朝着门内走去。

  戴权带着太监们跟上,而太医院的太医御医等人也出来迎接。

  贾蓉站在太医院的正堂门口,回头看了一眼这老太监。

  “你回去吧,东西回来了就行,我也是替家里的姑娘们稍微问问,这大家手底下都管着很多人,我清楚有些人本性难移。”

  戴权依旧不清楚为什么魏太监怕这个人,但是更加疑惑的是这个贾蓉为什么敢对他们如此不敬?

  “是,多谢国公爷体谅,这下面的小崽子就是手脚不干净,我回头说说他们几句。”戴权客气的应付。

  贾蓉露出冷笑,“以后你还是多管管吧,打死几个都是小事情,免得到时候他们不死,死的是你了。”

  宫内掌权大太监戴权惊疑不定的看着贾蓉,“国公爷何出此言?”

  贾蓉笑了笑,“我不是记仇的人,也和你无冤无仇,只是你登门过来,我也就提醒你一句而已。这皇宫大内,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清楚,你若不听,大可一笑置之。”

  “送客。”

  贾蓉说了一声,留下完全不能理解,但明显害怕了的戴权。

  不光是戴权害怕,几个太医御医,还有附近的小太监们,都感觉到了寒冬的阴霾笼罩心头。

  这紫禁城,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第168章 钱多人不傻

  过了几天,连续换六个地方睡觉的贾蓉又回到了前院。

  又过了几天,正在太医院里健身锻炼的贾蓉被叫去了书房。

  “怎么来这么慢?”

  皇上在贾蓉进来后,就问了原因。

  贾蓉回答说:“今天是走过来的。”

  皇上皱起眉头,“怎么不骑马了?”

  骑马冻脚,贾蓉偶尔也会说点假话,“怕弄脏了宫殿外的地砖。”

  皇上吩咐说:“弄脏了就让人清洗,弄坏了就换新的,朕找你来是有事情和你商量,坐下说。”

  “谢皇上。”贾蓉看了一下,御书房这里还有几位大学士和一品大官,包括王子腾也在这里。

  王子腾本来不想和贾蓉打招呼,担心过分熟悉会引起皇上猜忌。

  他是这样想的。

  “宁国公!”

  “宁国公。”

  “宁国公,许久未见了,近来可好?”

  附近几位内阁大学士都主动和贾蓉打招呼。

  王子腾内心翻涌,这里是能随便说话的场合吗?汗流浃背了啊……

  贾蓉没说话,很快在太监搬来椅子后坐下。

  皇上看还有其余人在,说道:“赐坐,你们几个也坐下听听。”

  众人齐声说道:“谢皇上!”

  这大概是王子腾第一次在御书房坐着了。

  不过明显不是贾蓉的第一次。

  等大家都坐下后,皇上询问贾蓉,“如今国库充足,朕又不想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前十数日与百官也没有商讨出来好办法。”

  “贾爱卿,你觉得国库里的钱应该做点什么好?”

  贾蓉回答说:“自然是加固京城要地,以一地而制天下,方为常稳之道。”

  皇上来了兴趣,果然有些事情还是要找贾蓉过来商量才行。

  “爱卿继续说,如何加固京城,是修城墙?”

  贾蓉回答说:“不是城墙,臣最近卖煤的时候听人说铁匠铺都在用煤炼铁,用煤比木炭省钱多了,而且炼出的铁也多了许多。”

  “有了足够的铁,就可以制作更多武器军备,京城附近四个州的产量就可以应对一切问题。”

  皇上说:“如今天下太平,有太多铁器反而不是好事。”

  贾蓉清楚这个皇上一直都是统治者的思维。

  “可以做更多农具开荒,提高粮食产量,种植高产作物。”

  皇上摇了摇头,“那些高产作物朕知道,若是流民在山间大肆种植这些,反倒是成了祸害。”

  皇上早就知道有高产量的作物,但是不想推广。

  人吃饱了就容易造反,尤其一些高产作物还容易在山间林子里那种管不到的地方发展,一旦人口多了形成规模,就会出现一次次的造反。

  贾蓉知道皇上是什么都懂的,也不傻,就是坏了一点,从驾驭人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那就建造水库饮水,如今城中井水都是苦的,臣和很多王爷家里的用水都是从山里拉泉水,城中百姓吃喝都是用的脏水,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瘟疫鼠疫。”

  “不如在远处山里建个水库,再建造专门的水泥下水道排水,将城中污水统一排去专门的河道,沿江而下入海,免得沉到京城地下水脉里,脏了龙脉。”

  “臣读过史书,历朝历代王朝末年时,大部分情况都是皇家子嗣稀少出了问题,想来是百万之多的人数百年来不断脏了水脉,致使所有人都逃不掉影响。”

  皇上听到后,面露沉思之色,“爱卿言之有理,就花钱在引水排水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贾蓉说:“皇上圣明!”

  皇上又继续说:“可还有花钱又造福社稷的进谏,快说出来。”

  贾蓉说:“城里土地紧缺,不少人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臣建议修建水泥楼房,这样可以容纳更多人住下。”

  皇上摇了摇头,“爱卿你也说了如今城中人吃马嚼,把水脉龙脉都弄脏了,再多盖房子让人进来,岂不是更严重?”

  贾蓉仔细一想,发现自己其实也不喜欢住楼房。

  楼房上下太麻烦,不如大宅院住的舒坦。

  贾蓉换了个角度劝说。

  “让人上楼住着挤在一起,把多余的地方拆了修建商铺或者馆所,一来是水泥楼可以防火,烧起来不容易蔓延,二来只是把一盘散沙的人堆在一起,腾出地方给更需要的人。”

  “或者种些树木花草,免得城里光秃秃的显得不美。”

  皇上觉得可以,又有些不放心,“人都聚集起来的话,闹事了怎么办?”

  贾蓉回答说:“京营子弟懒散惯了,正是练兵的时候,而且很多宗室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又因为没有爵产家产可以继承,过得反而不好,皇上这次大兴土木,各处都是需要人的,何不趁此机会造福宗室闲人。”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京城人,正是军中最需要的良家子,个个忠不可言。”

  “臣提议,让太子殿下负责此事,也好熟悉几万人的工事运作,了解各个差事同时进行时要注意事情,也学会应对手下贪污和无能之辈。”

  皇上点了点头,“太子能力不足,他做事情我不放心,爱卿先把三王的葬礼事情妥善安排好,再去辅助太子引水建渠,高楼林立之事。”

  “臣遵旨!”

  贾蓉又有得忙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一到夏天就会定期休假,到时候谁爱上班谁上班去,反正撂下就走。

  皇上略微想了想,“这几件事情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去年时国库有银八千万两,如今四周异族降服,无力再战,各地土地人口也重新入册,国泰民安。”

  “贾爱卿,你再想想,还有没有花钱的地方。”

  贾蓉实在很难,各种利国利民的提议对这个皇帝来说又不是好事情,最重要的时这个人也不傻,对他统治不利的事情他就不听,总能讲出来符合他皇帝身份的道理,从屁股出发去看待问题,不利于统治的就不推广。

  贾蓉说:“臣不知道,臣这些年也没有怎么花过钱。”

  皇上笑道:“继续想!朕和几位爱卿商讨别的事情,你就坐一边继续想!”

  皇上有留贾蓉吃饭的意思,可贾蓉不喜欢和他一起吃饭。

  贾蓉说道:“那不如给百官一些钱,规定必须要花光,我们去城中吃喝花出去,这样那些做生意的人有了钱,更多的人也有了营生,是为以赏代赈,国家补贴,促进消费。”

  “下面人有了钱,以后征税还是会回到国库,那些钱在国库里始终都是一些石头,流通之后就是皇上的皇恩浩荡,大臣们吃饱喝足的底气,商家百姓辛苦所得,今后征税的时候手里有钱,自然不会拿命抗税。”

  皇上思索着贾蓉的提议。

  王子腾感觉奇怪,不是应该有人站出来斥责贾蓉胡闹吗?

  怎么贾蓉说什么,大家都乖乖听着,没一个大学士出来指责他?

  大家都不敢的事情,王子腾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这个时候乱说话。

  “爱卿所言甚是,让朕想通了很多事情。”皇上点了点头,欣慰的看着贾蓉,笑道:“你去内务府领一万两银子,花不完,不许回家。”

  贾蓉迅速说:“一万两太多了,臣一年的俸禄都没有一万两,也想不到怎么半天花一万两。”

  皇上挥了挥手,“自己想办法去,别在这里吵闹,快走。”

  贾蓉无奈出去,领了一万两后去教坊司买了二十个八岁到十二岁的漂亮小丫头。

  这钱很快又回去了皇上手里,毕竟这些人都是皇上抄家所得。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太监宣读圣旨,给朝廷大员按照品级发钱。

  一品大员王子腾,拿到了五百两银子的额外补助。

  朝廷众人纷纷在拿到现银之后跪地叩谢。

  “谢皇上隆恩!皇恩浩荡!”

  五品工部郎中贾政也拿到了八十两银子,不禁面露欣喜之色,这月有米下锅了。

  不光是发钱,还给所有京官都涨了工资,彻底振奋了因为皇上杀人如麻而慌乱的人心。

  涨官不涨爵,皇上觉得官可以随便换,爵位世代流传问题太大,需要从长计议。

第169章 大撒钱

  热闹的正月就要过去了,正月最后一天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尤二姐尤三姐也和尤氏一起过来吃饭,贾蓉反倒是不在。

  贾元春坐在主座上说:“今天太子身体不适,老爷下午过去为太子诊治,晚上吃完饭再回来,我们先吃。”

  尤氏点头说:“好,先吃吧。”

  贾元春和尤氏带头拿起筷子,其余人也都陆续拿起筷子吃饭。

  除了贾蓉在的时候可以吃饭时说话,别的时候基本上吃饭的时候不聊天。

首节 上一节 147/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