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说:“说来小红来到这里也两年多了,记得是年后过来的,应是比史大姑娘早了不到一年,到现在是在老爷这里待了两年半了。”
贾母点了点头,低着头叹息道:“荣国府的牌子,也被摘了两年半多了。”
小红不会说安慰人的话,记性好反应快是没错,但不代表在安慰人和转场应变能力上比得过身经百战的王熙凤。
这种事情很累人,王熙凤在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讨好这个老太太后,也越做越烦,索性及时抽身回去自己院子里管家。
她现在管家不需要老太太的支持,贾蓉支持就行了。
再说贾家那边是姐妹,尤氏院子里的也是啊!
东院的,才是宁府真正的长辈,贾元春不过去伺候就算了,还要王熙凤带东院的人天天过来请安不成?
没了王熙凤这个活宝,贾元春当家虽久,但是某些方面根本不需要奉承人,自然经验少,安慰人的话也就是那样。
好在老太太自己走出了悲伤,笑道:“如今荣府还是贾家的就行了,本儿怎么没过来?”
贾元春说:“贾本又淘气了,我罚他在屋子里写字。”
老太太又询问:“那贾术呢?”
贾元春说:“贾术和弟弟们在玩,那一大群小孩子,都进来的话又闹闹哄哄的。”
老太太笑着说:“热闹点好,我就喜欢热闹一些,小孩子不热闹一些,那才不像话呢!等下都喊来我看看。”
见老太太这么说,贾元春答应说:“好,我让厨房切点水果过来,有东西吃才能坐的住,不然进来又和猴子一样乱跑乱翻。”
老太太笑了笑,“好。”
王夫人说:“十几个孩子,我到现在都记不清楚所有名字,就知道我外孙贾本贾术贾柊、秦氏的贾朴贾机、抱琴的贾杜、还有两个女孩贾棠、贾杏,还有贾英贾巧姐。”
贾元春回答说:“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孩子还小,不常过来,还有几个前几年都在奶妈照顾,也不怎么出来,鸳鸯平儿没赶上好时候,这几年总是遇到事情,等这次老爷出来就好了。”
王夫人提醒说:“你呢?你趁着年轻,也要多生几个。”
老太太也跟着说:“是啊,你们两个身子都好着呢,小孩子就是要多点才热闹,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那些孩子。”
贾元春点了点头,“好,这个还要看老爷。”
史湘云很快悄悄出去玩了,没有加入贾家老中青三代人的日常闲聊。
林黛玉等人也陆续的跟着出去园子里散步。
史湘云吐了口气,“她们说的话我都插不上嘴。”
薛宝钗拿着扇子摇着,尽管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还是有些闷热的厉害,要等到七点后太阳落山才会凉快一些。
薛宝钗笑着说:“老太太喜欢孙子,想让宁府的哥儿姐儿知道她这个老祖宗,你就不要在那里碍事了。”
史湘云听不明白,哼着说:“我早就全都认识了,几个小孩还天天找我玩呢!”
她的得意表情只能说明她没听懂,林黛玉听的明白。
老太太不是喜欢孙子孙女,是要维持老祖宗的形象。
贾蓉对老太太和王夫人有时尊重,有时不尊重。
老太太和王夫人感动不了贾蓉,但也不是人人都像贾蓉那样暖不热,贾蓉的孩子们都是听话的小孩子,又有贾元春这个一家之母在维护着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地位。
林黛玉隐约察觉到了,东西院正在分庭抗礼。
林黛玉迅速询问说:“今天惜春她们三个也没过来,是怎么了?”
薛宝钗是园子里的百事通,直接说:“惜春去她嫂子那里玩了。”
惜春去了,探春迎春自然肯定会跟着过去。
林黛玉轻轻叹了口气,这园子里又分起了派系。
史湘云一边看池子里的鱼儿,一边笑着说:“你怎么不过去看看?”
薛宝钗没好气的说:“那一屋子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我看你们两个过去,保准受欢迎,说说不完的话。”
林黛玉露出微笑,没有忍住。
原来不是没去,是去了之后说不上话,被人家无视了。
史湘云说道:“我们去看看吧,正好看看袭人。”
林黛玉点头说:“好。”
薛宝钗自然没有意见,三人很快带着丫鬟们走去尤氏的院子。
尤氏的院子在荟芳园东边,原来的仆役房拆了重新扩建一个更大的院子。
这里少了些花草树木,也没有溪水河流,只有普普通通的干净地面和一个像是皇宫阁楼一样的大殿建筑。
大殿门口的屋檐下有老婆子坐着守门,看到几人过来后忙下来问好。
“林姑娘、史姑娘、薛姑娘。”
史湘云笑着说:“我们来找凤姐姐玩,她在吗?”
“在,都在里面。”老婆婆迅速带着几人进去。
薛宝钗拿着扇子跟上,脸上一点也不高兴。
进去没走几步,王熙凤就出来了。
“稀客啊!你们三个来了。”
穿着白色漂亮衣裙的王熙凤出来后笑着打招呼,身后还跟着五个丫鬟。
史湘云笑着说:“什么稀客,一个月见了一百次还不行啊?过来看看你,你瞧,这就嫌弃我们了。”
王熙凤笑道:“这不是想你们多来来吗?你看一听到你们来了,就出来迎接,鞋都没穿好。”
史湘云和林黛玉低头看去,发现王熙凤穿的是一个很奇怪的鞋子。
“这是什么鞋子?不像是布做的,像是石头玻璃?”
王熙凤走到一边坐下,“这是高跟鞋,又叫水晶鞋,我穿着一点都不舒服,就是我叔叔在外做官得了这个东西,就给我送来了,穿着显得个子高,我就是在家里穿穿,出去谁穿这个啊。”
史湘云看着地上的鞋子,直接伸手从王熙凤脚下比划了一下,震惊道:“这一指头多高了,走路踮着脚走路。”
史湘云很快踮着脚走路,好奇道:“感觉也没多高啊?”
林黛玉看到史湘云伸着脖子踮着脚走路的样子,迅速低头捂着嘴笑。
薛宝钗也用扇子挡住嘴,弯着腰笑了起来。
就连王熙凤也是用手捂着嘴笑了起来。
林黛玉笑着说:“快别丢人了,像是一只呆头鹅。”
史湘云可不觉得有什么,“这鞋子肯定不好,穿着多别扭,外面女人穿着这种鞋子,多遭罪。”
王熙凤说:“这你可说错了,西洋的男贵族就喜欢穿这鞋子,显得个子高,从国王到大贵族小贵族,都喜欢这个。”
史湘云好奇了起来,正想要试试的时候,就见袭人带着丫鬟进来了。
袭人高兴说:“你们来了,我平时也不好去找你们,怕遇到了太太她们,你们要是想我了,以后多来看看我吧。”
史湘云拉着袭人的手坐在一边,关心说:“你没事吧?在这里过得可好?”
袭人笑着说:“好多了,二奶奶和太夫人对我很好,给我安排了屋子住处和丫鬟伺候,还给了我衣服和各种用的东西,就是不能回去看宝二爷,我现在只能等着国公爷出来后再说。”
史湘云询问:“宝玉和太太怎么说的?”
袭人叹气道:“他能怎么说,什么都没有说,在老太太眼里我们就是丫鬟,鸳鸯也好,平儿也好,都是这样,鸳鸯和平儿现在不是荣府的丫鬟了,我还是。”
说着说着,忍不住就哭了。
虽是姨奶奶,可还是签了卖身契的丫鬟,至今的身份依旧是丫鬟。
王熙凤安慰说:“行了,不要哭了,都和你说过了,等老爷出来了,让他说说就成,这事情你磨破嘴皮子,膝盖跪出血,脑袋磕坏了也求不成,但咱们老爷说话了,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花袭人哭着说:“谢谢二奶奶!”
王熙凤又看向史湘云和林黛玉,“你们不用安慰她,这事情又不是大事情,老爷既然说了就肯定会帮,别整天瞎想了,过来我这里玩就开心些,我给你们看看老爷今年从南边买来的西洋画。”
王熙凤很快带着姑娘们去参观,花袭人也不哭了,跟着一起进去玩。
没多久三春和尤氏三姐妹也过来一起汇合,喊来秦可卿一起吃酒作诗行酒令,热闹了一晚上。
相比起贾元春和爱热闹的老太太那里,尤氏这边更加自由一些,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属于没规矩的热闹,自由的热闹。
第124章 事到临头
老太太舒坦日子过了一个月,西边又出事情了。
“太太!宝二爷又病了!”
为什么说又呢……
不过老太太等人也没有觉得这话奇怪,概因贾宝玉也不是一次两次犯病了。
王夫人迅速说:“怎么病了?”
小斯说:“二爷今天一早就不见人,找了半天发现去了大院那里,在一个石头上面看到了他,二爷哭了,说大家都不理他,也让我们回去不要理他了。”
王夫人听到这话,只能站起来说道:“我回去一趟,让人备轿,去和大奶奶说一声。”
丫鬟小厮都出去忙活,大热天两三点钟,开始折腾了起来。
王夫人自己先出发去安慰宝贝儿子,贾元春很快得知事情后让人去通知了王熙凤。
王熙凤屋子里一大群人时常聚会,正玩闹的时候就得到了丫鬟的传信。
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三人自然也听到了贾宝玉又犯病的事情,都是深感无奈。
王熙凤看向袭人,“袭人,你就先回去一趟吧,有事情就派人过来和我们说。”
袭人已经站起来了,忙说道:“好,我先去看看宝二爷。”
王熙凤又喊道:“坐我的轿子过去,赏钱回头我给就行。”
“谢谢二奶奶!”袭人已经出去了。
等袭人走后,尤三姐说:“那贾宝玉多大了,怎么还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王熙凤说:“别管了,都是老太太宠的,以后这儿子可不能多大了还搁女人堆里养,就得和咱们老爷一样,小时候吃点苦,管的严一些才好。”
尤氏说:“我记得以前太太管贾珠的时候就管的很好,严格一些小孩子才有出息,李纨也是可怜,本来嫁的丈夫多有出息,十四岁就进学,比咱们老爷都好,可惜就是命短一些。”
秦可卿说:“老爷不喜欢她,说她自私自利,为人冷漠无情。”
史湘云好奇道:“真的?”
秦可卿笑道:“自然是真的,不过你可不要乱说出去。”
史湘云点了点头,“好。”
秦可卿笑着说:“来,给云妹妹一个鸡翅,你们有空常到我屋子里玩,我平时一个人怪无聊的。”
史湘云和林黛玉等人点头答应。
三姐笑着说:“等老爷出来了,你们就别去了,免得打扰了老爷和可卿姐姐的兴致。”
秦可卿白了她一眼,又对着三人说:“别听她胡说,想去就过去。”
林黛玉和史湘云都在这里受到了友好的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