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虽然,赵侯籍也学着魏国进行了一些改革,提拔了许多平民出身的人才进入朝堂,但在地方上,仍旧让许多公族贵人,分封立藩。
在赵籍看来,自己这么做,既提拔了人才,又照顾了族人,实在是两全其美,可在贵人眼中,却是觉得,那些平民贱人,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若是没有他们,自己既能享有封地,又能在朝堂上掌握权利,岂不美哉?
于是,
西门豹初上任时,曾经写信给武公,想和他约在两城之交的地方见一面,以叙三晋之好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武公的回复。
武公还不屑的对使者说,“可鄙之人,我和他有什么好谈的呢?”
而对方的骄狂,也是西门豹担心,赵国会利用白狄,偷袭邺县的原因之一。
毕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啊!
“那你怎么知道我们会来呢?”那说雅言最利索的白狄哼了一声,显然不信。
西门豹指着他的脸,说道,“戎狄和诸夏之异,何其大也?”
“难道你们认不出我诸夏,我诸夏还认不出你戎狄吗?”
邺县也在太行群山的覆盖之下,也有一些人,为了获取资源,而进山打猎。
这些白狄既然已经来到了武城,那么一不小心,被跑的远点的邺县人看到,也是正常的。
而如何一眼就看出白狄来?
且说,
诸夏先人,对四周蛮夷的态度,素来是鄙夷的,因此在为其取名时,也不会考虑太多,浪费自己的精力,有什么便叫什么。
赤狄之“赤”,是因为其人原本喜欢在面上,涂抹赤色,彩绘其容,以彰显其凶恶,故而得名。
不过等和诸夏往来密切后,赤狄也渐渐改了这风气。
而没有了那涂面,赤狄看上去,和诸夏之人,其实没什么不同。
因此在晋景公时,赤狄中的潞氏之主婴儿,还曾迎娶了晋景公的姐姐。
在民间,随着赤狄衰落四散,和诸夏之民婚姻的例子,也有不少。
只要“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也不琢磨着建国争霸,那诸夏其实也不会过于追究。
而白狄之“白”,却有些不同。
也许是其原本生活于诸夏西北的地区,其人肤色,相较诸夏之民,要白上许多。
且不是健康的白里透红,而是一种让人诧异的惨白。
日照之下,还不太清楚。
但在阴暗之地,诸夏白狄两两相望,对方的白肤,就有些显眼了。
当初那发现白狄踪迹的猎户,便是因此断定其来历,然后向西门豹举报,当地有一伙不明踪迹的戎狄出没!
谁让西门豹此前颁布了法令,说只要有利于诸夏打击戎狄,增加邺县的奴隶储备,便可以给予赏赐呢?
白狄啊白狄,
邺县之民无钱,苦甚,只能借你人头一用了。
听了西门豹的话,那几人哑口无言。
所以说,这次双方的碰面,是全然的巧合——
西门豹这边,只是简单猜到了武城的谋划,并且打算主动出击,以防不测。
就算不能遇见白狄,通过一番武装巡查,彰显力量,也能震慑对方,让其绕开邺县。
但因为行动太迅速,便和才行动起来的白狄,正好撞到了一起。
甚至西门豹还理直气壮,“诸夏听闻戎狄的消息,本来就该兴致勃勃的出击,难道还要占卜吉时吗?”
打你就打你,
不用讲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听闻戎狄的踪迹,就会自动触发诸夏的攻击!
当然,如果打不过,或者发现蛮夷有些实力,华夏族骨子里的务实就会觉醒,然后道德底线便会灵活起来。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周初的情况了,诸夏面对戎狄,很多时候,也不会再退让。
……
白狄沉默了一阵后,突然说道,“我们祖先说,从秦国往西去,那里的人比我们还要白。”
西门豹心想:你们已经白得不同于诸夏了,如果秦国以西的蛮夷还白一些,岂不就真成了游荡在世间的鬼魂?
不过他想起喜,又觉得:指不定比鬼魂还要可怕一些。
“秦西之地,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把他们拖下去,处置了!”
解释完了,西门豹便对卫士说道。
这几个戎狄若是不乱讲话,西门豹还会考虑留着他们的性命,充当奴隶。
但既然冒犯了诸夏,还说自己“不讲周礼”,那西门豹就留他们不得了!
只是可惜,
这趟并没有抓住太多白狄。
如果邺县人口再多一些,他又何必顾忌,武城有可能的偷袭呢?
想到这里,西门豹遗憾的叹了口气。
而等到他率领队伍回城后,还没来得及和刘平询问城中之事,鬼神又上门拜访。
“为什么没有越过界线,去武城那边,继续攻击白狄呢?”
西门豹由此可知,鬼神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行动。
“因为担心赵国。”
“哈!”何博笑出了声,随后把自己在武城看到的情况,告诉给了西门豹。
西门豹顿时后悔起来。
“我和这样的人比划智谋,实在是不应该啊!”
要是知道这情况,直接追着白狄跑到武城去,西门豹指不定还能用大义逼迫一下武公。
起码故意驱赶戎狄去祸害邻国的事,不符合魏国提倡的“三晋之好”。
消息传给国君,又可以拿出来,压一压赵国。
“谨慎一些,还是好的。”何博笑道,“如果那位武公的才智再高一点,也许你我,就要在漳水之中见面了。”
西门豹唏嘘,“我的脾气的确有些急躁,遇到大事,虽然知道应该警惕,却总忍不住去做。”
当初扔巫婆到水里,便是西门豹个性的显露。
这样的性格,
控制得当,便是果断坚毅,可以震慑一些阴谋小人。
但若是过于上头,就容易堕入他人所设的陷阱中了。
这也是西门豹说自己不善军事的原因之一。
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
一旦不小心,就要连累国家,
因此要万分慎重。
当年被白狄所俘的晋将观虎,便是因为大意,成为了晋国的耻辱。
何博点点头,又道,“城中的那些人,你打算怎么动手呢?”
西门豹说,“我原本是想借白狄之事,试一试他们对邺县的忠诚。”
“但他们显然并无太多心意,我也只好忍痛,将其去之了。”
“我请求刘公,在城中之时,注意他们的动向。”
若是不仅不愿出钱,连防守城邑都不上心,那过两日,西门豹就要替他们写《告土伯书》了。
因为忠诚不绝对,
就是绝对不忠诚!
西门豹不能在邺县这么重要的地方,留下一些可能通敌卖国的虫豸!
何况,处置这些人,也是和鬼神早就说好的。
何博只道,“安稳久了,他们忘了你当初扔人的风采了。”
记吃不记打,
这是太多人的通病。
而西门豹来到邺县后,做的事情太多,每次出去抓野人戎狄,也都要他们出一些钱,这让城中富户们,有些高估自己的地位。
却没想过,抓来的奴隶,西门豹会直接分给他们一些,以为酬劳,各家的财富,也因此增长了一些。
当然,
也有部分何博的原因。
鬼神不再找上他们,在梦中给他们惩罚,自然给了这些人“此事揭过”的错觉,认为只要祭祀得好,确保庙宇之前香火不断,鬼神还要庇护他们。
因此,西门豹这“河伯代言人”的危险性,在他们眼中,也降低了一些。
大家都是侍奉鬼神的人,
怎么可能互相攻伐呢?
“好了,既然武城和邺县,没有出现大事,那我也不用太担忧了。”
何博这次出来暗中观察,就是因为西门豹之前提过的,对赵国的担心。
毕竟目前为止,邺县是他香火的最大来源。
他和西门豹的私交,也值得鬼神多往这边看上两眼。
如今无事,他就又要去皋狼之地,继续刷进度了。
第48章 皋狼之地
何博同西门豹告别,便来到了皋狼之地,润回关河水中,趴在水里晒太阳,舒服的半睡半醒。
原本,
应当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人打扰,等到香火抵消殆尽,何博自己就会返回,或去铜鞮游山,或去平阳玩水。
如果心思浮动了,就润到黄河那儿去,挨上母亲河的两巴掌,再精神抖擞的滚回漳水中,开始冷静的学习当世的各类文章典籍。
直到,突然有一支箭矢,朝着何博射来,落在他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