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230节

  火焰再次猛然跃动,

  几点火星飞溅到地上,灼烧出几个字来: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今天三章,感谢大家支持!

  我加更!*^◎^*

第198章 吕不韦

  “好一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当秦国祭天时发生的异动传遍天下时,诸国再次对秦人恐惧起来。

  先前高兴得太早,

  现在秦国的天命得到了认可,自然让诸侯们感到了更大的悲伤。

  他们没有反思自己在位时的所作所为,只是心中抱怨祖先——

  列祖列宗在上,

  为什么不保佑自己的儿孙呢?

  为什么自己的父祖在位之时,就不知道奋发图强,革新国政,强大国力呢?

  不然的话,自己现在的情况,肯定能更加轻松!

  指不定迁移九鼎,承接新天命的人,

  就是自己了!

  只有一小撮人对这样的情况,拍案叫好!

  卫国来赵国经商的吕不韦在听说这件事后,便认定天下的未来,必然在于秦国。

  而他的事业想要更进一步,

  就必须找到秦国权贵的门路,通过背靠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才可以做大做强!

  反正,

  年少经商到现在,吕不韦早已通过生活的磨砺,懂得了一个道理——

  有钱没权,

  只是肥羊!

  而只要有权,

  自然会有钱财滚滚而来!

  权力,

  即是一切!

  所以想要在这世道中活得潇洒肆意,钱财远远比不上权力的重要!

  随着被各国的权贵肆意找理由盘剥敲诈,辛苦赚来的钱财大半落入这些人的口袋,吕不韦对权力的追求,也更加饥渴。

  他就像一个饿极了的野兽,

  想要大口吞吃自己的猎物。

  只是,

  秦国的权贵,又岂是好攀附的?

  卫国距离秦国也颇为遥远,他凭什么结识秦国的贵人,又说服他们和自己分享权力呢?

  吕不韦想的很清楚:

  如果只是简单的去求见一名贵人,那他最大的可能,就是从谁都能伸手掏的钱袋子,变成独属于这位贵人的钱袋子,被对方视为走狗罢了。

  分享权力?

  谁会傻乎乎的把权力让出去?

  这是世间最诱人的毒药,只有死亡才能让人放手。

  吕不韦因此日思夜想。

  直到他听闻——

  秦国王孙嬴异人,要来到赵国作为质子!

  在诸侯大喜大悲之后,秦王为了安抚他们,以免狗急跳墙,做垂死挣扎,便跟播种似的,开始到处派质子。

  正好,

  他的儿子多,孙子也多。

  把这些家伙扔出去,也好给国家做贡献。

  而嬴异人,

  正是秦太子柱的子嗣!

  吕不韦当即大喜!

  秦国距离他遥远,但赵国他却是常去的!

  而且因为常年在赵国经商,他在那边有着不错的人脉关系,足以让他想办法结识这位贵人了!

  但欢喜过后,

  吕不韦又冷静下来。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样的时候,前去拜访嬴异人。

  因为眼下秦国势大,赵国畏惧他,嬴异人又是新来的质子,待遇并不会太差。

  自己一个普通的商贾,只怕无法吸引到嬴异人的目光,成为他的臂膀。

  必须要在嬴异人落魄的时候,他以救主的身份出面,才能获得对方最大的感激,取得最大的利益!

  如此想着,

  吕不韦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深深呼吸几次,坐回书房,开始看起书来。

  他曾经因为读书不多,被人嘲笑过,

  也在接触了许多贵人后,知道他们对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十分看重。

  因此,吕不韦为了更加靠近权力,便努力学习起来。

  他先学了此时身为世间两大显学的儒墨之说。

  对于墨家“尚贤”的主张,吕不韦十分认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有才能的人,只是缺少伯乐的赏识,无法登入庙堂罢了。

  但“节俭”却是不行。

  因为世人一旦节俭起来,他那些昂贵的商品又怎么能卖出去呢?

  应该人人崇尚奢华,恨不得不断借钱,享受当下才好!

  反正背债的又不会是自己,

  自己只会通过对方借贷的行为,赚取更多钱财!

  而对儒家的仁义,吕不韦也有些赞同,觉得世道稳定,才适宜让他这样的商人赚钱。

  如果遍地都是强梁,他的生意也会不好做。

  但太过仁义,又让吕不韦觉得不舒服。

  因为他是要赚钱的,岂能跟人谈感情?

  最后兜兜转转,

  吕不韦找到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

  《杂说》!

  这本从齐国流传出来的书,并没有只记录一家之言,而是包容万象。

  可能上一篇还在讲兼爱,下一篇就在讲“独善其身”了。

  很多学者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内容飘忽不定,文章来源不明,无法判断它究竟是哪一家的著作。

  如果说是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齐国那边学者也早就站出来否认过了,说从未写过这样的书册。

  稷下诸子的言论,都是由他们自己整理成书的。

  毕竟,

  在这样的时代,知识是非常宝贵的。

  稷下学宫不会那么随便的,去窃取他人的思想成果,更不会像《杂说》这样,一写一大本。

  是故,

  

  要想了解百家诸子之言,要么直接跟诸子辩论,要么就要花费大量的钱财精力,求取相应书册,才能一窥其道理。

  但《杂说》却像丝毫不在意里面珍贵的文章道理一样,写得多记得杂,将诸子之言统合于一书之中,而且文章之间,文字幽默风趣者有之,互相驳斥者有之,朴质实务者有之……

  一书而已,

  便能使人大开眼界!

  吕不韦因此想着:

  诸子之言,多只论其一家,然而一家之言,岂能言及天下之事?

  只有将百家杂糅起来,才能博采众长,以成一字无需再改的传世经典!

  但著书这样的神圣之事,

  他一个商贾,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有了足够的权势,到时招募文士客卿,替我著书,还有可能!”

  吕不韦忍不住幻想起自己获得权力之后的事,然后便期盼起秦赵之间,能很快爆发冲突。

  因为只有秦赵交恶,嬴异人的处境才会变得艰难起来,他才有机会,成为对方最大,甚至唯一的倚靠!

  他安静的蛰伏下去,耐心的等待时机到来。

  ……

  而在另一边,

  何博看着面前的九鼎,很是无奈。

  “既然不能还回去,那就收入我的宝库之中吧!”

首节 上一节 230/2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