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23节

  “鱼啊鱼啊,你不仅要在水里快乐,还要找人一起分享快乐吗?”

  小孩高高兴兴的等着大鱼过来,他瞪着眼睛,充满期待。

  然后,

  何博估摸好了距离,

  猛地一张嘴,一吸气,然后再一吐!

  “噗呲!”

  大鱼滋了小孩一脸的水。

  小孩被滋的往后一倒,结结实实的摔了个屁墩。

  哼!

  让你对鬼神不敬!

  报复成功的何博得意的甩起尾巴,游去了其他地方。

  母亲慌张的走过来,把孩子扶起。

  “为什么?”

  小孩一脸震惊。

  被滋倒在地那一瞬间,他幼小的世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问母亲,“大鱼不是想和我做朋友吗?”

  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母亲也很无奈。

  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

  但面对慌张无措的孩子,母亲还是尽力去安慰他。

  于是母亲拍了拍孩子的头,对他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的想法呢?”

  “它刚刚好像是逆流而去的,可能正好游的很累,趴在水里休息,结果却听到你说它很快乐,所以生气了。”

  “是这样吗?”

  小孩攥着拳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母亲微笑,没有再说话,转身又去洗衣服去了。

  等洗完了衣服,

  母亲带着孩子缓缓离去。

  家里,父亲高兴的向妻子宣布,“我去找朋友借了些钱,周的束脩终于凑齐了!”

  “先让周去读书,然后慢慢还钱就好了!”

  七八岁才启蒙,

  其实已经有些晚了,

  所以父母不想再拖下去。

  母亲很高兴,抱着孩子说,“那明天就送周去裘师那里!”

  然后,

  她又想起之前河边遇到的事,于是就和良人说了起来。

  父亲听了哈哈大笑,摸着儿子的脑袋说,“人和鱼可是有差别的,以后可不要再去乱猜鱼的心思了!”

  “哦!”

  孩子应下,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不过还是忍不住去摸自己的屁股。

  之前摔了个屁墩,他其实摔的挺疼的。

  孩子想:

  以后有机会就去濮水边钓鱼吧,万一能够把那条大鱼钓上来,拷问一下它当时的想法呢?

  对此,

  何博一无所知。

  他只是继续在此前从未到过的地方乱润。

  因为大河南岸的水系,比起北岸要复杂一些,而且南岸群山,多源于秦岭,气势雄浑,压迫感强大,何博才啃完太行山不久,目前腮帮子还疼着呢,没有去那里撞墙的打算,遇见了难以跨越的高山,便直接绕过。

  最后绕着绕着,何博一探头,发现自己不仅没有靠近洛邑,距离那边还更加遥远了。

  听河边的人说,这里是靠近鲁国小国,邾国。

  于是既来之,则安之。

  何博打算在邾国上岸,休息一下。

  虽然南岸的河流比起北边来,水多且润,但在不属于自己的河流中,时刻感受着排挤游动,何博也是很辛苦的!

  他当然要为自己放个假!

  拍了拍自己幻化出来的身体,何博摆出一副“难得放松”的姿态,忽视受限于地域阻碍,举手抬足间产生的凝滞之感,慢慢向着不远处,那生机盘踞的城邑中走去。

第112章 邾国

  邾国之源流,

  相传是身为颛顼后裔的陆终迎娶了鬼方氏妹,遂生六子。

  其中第五子名曹安,为曹姓之祖。

  武王灭商后,大封功臣、先贤之后,封曹安后人挟于邾,史称“邾挟”或“曹挟”。

  不过邾挟初建,地位犹如非子受封于秦,要等到真建国为诸侯,还要等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

  齐桓公初霸,邾君积极支持,为其奔走联络各国。

  僖王二年鄄地会盟后,齐桓公霸业终成,为报答邾国,便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国君始称“邾子”,邾国始得位列诸侯。

  时至今日,

  诸多宗庙覆没无存,但邾国却因为小而弱,又长期依附于邻近的齐、鲁,从不搞事,所以稳稳的流传到了今天,小日子过得比周天子还要舒服。

  何博行走在其城中时,就忍不住感慨,“齐鲁之地,倒是比起三晋要安稳许多。”

  齐国本善于经商,而要想将商贾之事做好,维持社会稳定是很重要的。

  而这,也是田氏代齐的一大重要原因。

  田氏表示:虽然我要改朝换代了,但生意该做还得做啊!

  至于鲁国,

  其国本弱,待在齐国边上动都不敢动,更不敢侵吞邾国了。

  毕竟要真兼并了邾国,那就给了齐国一个兼并鲁国的绝妙理由。

  有赖于齐鲁大地上的稳定食物链,邾国虽然没几座城,但战乱是少有经历的。

  城邑中的行人,也大多神色从容,仿佛自己仍旧生活在春秋之时,而非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

  因为齐国带头经商赚钱,邾国这边的商贾之风,也吹得有些起劲,市场看起来十分繁华。

  市中的摊位中里,有售卖粗麻布匹的,也有售卖珍贵吃食的。

  正巧,

  何博初来乍到,手边并没有邾国,或者齐国的货币。

  他打算去打听一下当地的物价,好从河流中捞鱼出来,以为交换。

  虽然不能吃喝,但好不容易来了这边,何博总要带点纪念品回去。

  贼人尚且不走空,

  更何况鬼神乎?

  而当他一凑过去,肉铺老板便十分热情的招呼道,“君子要买肉?”

  何博摇了摇头。

  他还没有询问肉价,老板就拿起刀子,又说了,“正好要杀猪,君子想要的话,我直接给你割最新鲜好吃的那块!”

  “啊,可是我没有带钱。”

  老板爽快的笑道,“没钱也没关系!”

  “反正猪马上就要杀了,君子哪天想吃肉,记得找我铺子就行了!”

  说完,老板就让儿子把肉铺守好,自己要去后面杀猪。

  何博好奇的跟了过去,也没谁阻拦他。

  而这时候的铺子,建的也简陋,只隔着一堵土墙,后面就是令无数禽兽感到热血沸腾,乃至飞溅的场所了。

  除了已经被摁住的猪之外,何博还看到有人正在抓鸡宰鹅。

  老板提着价格不菲的铜刀进去,然后就招呼别人,“来,杀猪!”

  于是几个学徒立马过来,捧盆的捧盆,提水的提水。

  其中有一个,看上去还没十岁,长的又瘦又小,跟屠户们站在一块,感觉就像其他人手中待宰的鸡鸭一样。

  然后,

  何博就看到有个屠户学徒伸手,提起小孩的衣领,将之滴溜到了一边。

  “别挡道啊,不然等会这猪挣扎起来,给你一脚,那可不好了!”

  小孩乖乖的被拎起来、放置好,站在旁边也不说话,只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何博蹭过去,问他,“你这么小就出来做事啊?”

  人还没猪大呢,

  胆子却是够够的,

  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我来学习。”那小孩说。

  何博看他穿的简陋,心想被父母送来学一门手艺,是很正常的,便没有多说什么。

  他拢着手,蹲下来,跟小孩一块欣赏屠户杀猪的画面。

  肉铺老板是个老手,动作非常利索,没多久就将一头猪分解成了一堆肉,用火烧去毛发,又用水冲刷干净,就堆放到了肉摊上,招呼着别人来买。

  小孩跟出去,也学着吆喝。

  何博看他喊的很卖力,声音也大,又问他,“你要是喊来人,卖出去肉了,师傅会给你分点吗?”

首节 上一节 12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