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请住手 第384节

  而被他询问的男子一脸络腮胡,双眼混沌,但是在开口的一瞬间,眼神仿佛瞬间焕发了神采:“现在离素城还有多远?咱们明天能不能到?”

  “……”

  这一队黑压压的军队,自然是十余万北疆重骑兵团,而说话的两人,一个是重骑兵团的最高将军忽颜达,一个则是忽颜达的副将,叫做喀木信烈。

  喀木信烈回答道:“将军,现在距离素城只剩下二十里的路程,咱们这次已经日夜兼程,连续赶了近五天路了,属下担心再不休息的话,大军恐怕将不负重担,坚持不下去了!而且就算连夜兼程赶到素城城下,恐怕也没有多少战力,适得其反!”

  忽颜达闻言,说道:“好,那就传令下去,在此地安营扎寨,休整一天,明天直奔素城!若是条件允许的话,那咱们就顺势攻城!”

  “是,将军!”

  随后,喀木信烈便将消息传达下去,而那些将士听到原地休息的命令后,皆是长舒一口气。

  北疆重骑兵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所有超过十万的重骑兵团集结起来,一起打仗!

  而且十多万重骑兵团,几乎是连夜赶路,连续奔波四五天,哪怕他们都是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到现在都有点吃不消了。

  毕竟重骑兵团可不是普通骑兵,不仅每个士兵身上披着重重的铠甲,就连战马身上都同样披着一层重甲,这种情况下奔袭数日,不仅士兵的负荷不小,那些战马也同样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因此他们全部跳下马来,直接躺在地上,整个大地便变得乱糟糟起来。

  这时,喀木信烈已经重新回到忽颜达身旁。

  “将军,咱们拿下素城之后,还要继续打吗?”

  这个时候,喀木信烈问了一个他好奇的问题。

  忽颜达瞥他一眼,冷笑道:“你觉得,若是只打一个素城的话,大王会让我等带着所有重骑兵团来这里吗?”

  “……”

  喀木信烈没有说话,因为这跟他想的一样,只不过他不是最高统帅,所以具体安排和计划,他并不清楚,只能问忽颜达了。

  “将军,那如果继续打的话,咱们再打哪里?云城?还是直接在这里等着,等南楚给咱们送粮草?”

  在喀木信烈看来,素城是大梁最北之境,而离素城最近的大梁城市,就是云城了,攻下素城之后再打云城,几乎易如反掌。

  “云城自然是要打的。”

  忽颜达举起一个酒壶,喝了一口烈酒,这才冷笑说道:“至于南楚的粮草,他们要给也好,不给也罢,你觉得咱们都打进大梁了,还缺粮草?”

  “将军,可南楚那边?”

  “管他娘的南楚!”

  忽颜达不屑笑道:“你还真天真的以为,咱们这次出兵素城,是为了南楚?”

  “这…”

  喀木信烈直接懵了,因为据他所知,他们这次对素城大举动兵,就是因为跟南楚达成了协议,南楚每年冬天向北疆输送充足粮草,帮助北疆军队和老百姓安全过冬,所以北疆才出兵的!

  结果现在听忽颜达的意思,他们出兵素城并不是因为南楚,那是为了什么?

  喀木信烈突然觉得,他的脑子不够用了,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是副将而不是将军的原因。

  这时,忽颜达又灌了一口烈酒,而酒袋子在他喝完这一口后也见了底,忽颜达直接随手一丢,冷声说道:“南楚的意思,是让我们攻打素城,这样大梁就会抽调兵力支援云骑卫,毕竟倘若咱们北疆重骑兵团出手的话,单单一个云骑卫,是完全抵挡不住咱们的!”

  “而大梁现在的军力本就薄弱,能拿的出手的军队无非两支,那就是云骑卫和平溪卫了,到时候大梁皇帝势必会派平溪卫以及其他军队来支援,大梁内部则空虚无比!”

  “那个时候,南楚若是从南面对大梁发动进攻的话,大梁恐怕会自乱阵脚——咱们在北面拖住云骑卫和平溪卫再加上几支其他军队,那抵抗南楚的便只剩下一些平庸军队。”

  “别忘了,南楚的锁甲骑兵可是跟咱们北疆重骑兵团齐名的存在,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而大梁没有了云骑卫和平溪卫,其他军队不可能挡住锁甲骑兵的攻击!”

  “那个时候,江陵失守,南楚便会命令锁甲骑兵一路北上,直至京都!以南楚的兵力和决心,恐怕大梁会被完全吞并,以后这天下就再也没有大梁,只有南楚了!你说,到时候南楚还会按照之前谈好的约定,每年给咱们粮草吗?”

  “……”

  听到最后,喀木信烈好像明白了忽颜达所说的意思,南楚现在答应给北疆输送粮草,而且粮草数量巨大,能够充分保证北疆过冬,可是南楚一旦把大梁完全吞并,到时候兵强马壮,他们还会遵守之前的约定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毕竟那个时候的南楚版图和疆域将会史无前例的巨大,再加上南楚的兵力本就强盛,一个兵强马壮的南楚将会是第二个盛世大梁!

  曾经的大梁每年冬天都不可能给他们那么多粮草,更何况到时候南楚比大梁强上数倍,他们怎么可能履行承诺,任北疆提条件呢?

  想到这里,喀木信烈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好像掉进了南楚的陷阱,他们做的,顶多就是为南楚铺路而已,若是真听信南楚的,通过攻打素城牵扯大梁的兵力,到头来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还会为南楚做了嫁衣!

  这时,忽颜达拍了拍喀木信烈的肩膀,然后指了指他的腰间,喀木信烈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赶紧把腰间的酒壶递给了忽颜达。

  忽颜达再次举起酒壶,一饮而尽,然后道:“南楚想得倒美!他们真以为咱们北疆好骗?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做梦!”

  “若是大王听信了南楚人的谎话,打下素城之后就按兵不动,牵扯大梁兵力,那好处便全让南楚人给占了,所以大王才会让本将带了十万重骑兵团出来,你以为只是攻打素城那么简单?”

  “难道将军是准备攻打…”

  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喀木信烈突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而忽颜达仰天一笑,说道:“对,我们要打的可仅仅是素城、云城,在大王的眼里,这整个大梁都在我们的铁蹄之下!”

  “你可以好好想想,几年之前,为何大王要突然招兵买马,将重骑兵团扩展到十万之多?这几年内并没有任何战事,难道大王会无缘无故扩军?”

  “……”

  此话一出,喀木信烈再次震惊,同时脑海里也有些事情开始具体起来,比如因为北疆也就跟大梁接壤,除了几十年前曾经跟鼎盛时期的大梁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以外,这些年最多也就小打小闹,并没有再发生过大战。

  而北疆气候恶劣,经济自然比不上大梁、南楚亦或是东齐,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军队数量比起其他国家要少上许多。

  无论大梁还是南楚,他们的军队动辄数十万之多,而那时的北疆却只有四万重骑兵团,好在重骑兵团骁勇善战,一人可以顶两三人,这才让他们上了战场也不会惧怕对方。

  只是北疆养这四万重骑兵团已经吃力,结果大概五年之前,北疆大王突然下令全国招兵买马,将四万重骑兵团扩军至十万之多,整整多了一倍半!

  那个时候,包括喀木信烈在内的许多北疆子民都不知道北疆大王为何要这么做,就因为这十万北疆重骑兵团,北疆子民的生活更是大不如前,因为他们每年都要多上交许多物资才能养的起那么庞大的军队,甚至有北疆子民对此怨声载道。

  这也是为何靠近素城这里的北疆子民会选择到素城生活,甚至加入大梁国籍的原因,因为在北疆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

  而现在,喀木信烈突然懂了,北疆大王在五年之前就未雨绸缪,提前养出了十万精锐之师,为的就是这一刻吧?

  于是他感慨道:“将军,大王在五年前扩军的时候就想到对大梁开战了?”

  忽颜达点头笑道:“你说的不错,这五年大王为了扩军,甚至背负骂名,许多忘恩负义的北疆人都以为大王是在喝北疆子民的血,殊不知,大王这是在为无数北疆人谋取以后长久的生活!”

  “一旦北疆重骑兵团攻破素城,挥军南下,那大梁军队将会不堪一击,到时候,大梁那么多好地方都会成为北疆人的领土,而你我乃至所有北疆子民的家人,也不必再忍受北疆的寒冷和饥饿,你说大王是不是很伟大?”

  这个时候,喀木信烈眼神坚定的点头道:“大王英明!大王宁愿自己身背骂名,也要为所有北疆子民谋取幸福,所有北疆子民欠大王一声道歉!”

  忽颜达摇了摇手,说道:“道歉这种事,等我们把大梁都打下来,相信北疆子民会懂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先拿下素城!”

  “若是咱们只是为了配合南楚,只派两万重骑兵团过来便可以牵扯大梁,何必兴师动众,把十万重骑兵团全部集结?”

  “……”

  喀木信烈听到这话,心中暗道,还是自己的反应太迟钝了些!

  若是真的只是牵扯大梁兵力,为南楚攻打江陵提供便利,确实没必要把十万重骑兵团全部拉到前线来,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十万重骑兵团从集结到来到这里,那每天耗费的粮草都是不计其数的,而且他们这次出动,就只带了六七天的粮草,若是在素城外面僵持的时间久了,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他应该早就想到才对!

  而且十万重骑兵团既然全部出动,那他们就没有回头的可能,先打素城,再拿云城,然后把这两座城池的所有粮仓都抢了,那么他们就不用再担心后续的粮草问题!

  以这两座城池为根基,十万重骑兵团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休整之后,可以继续长驱直入,直接朝着京都进发。

  而这个时候,南楚应该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朝着金陵发起进攻了,京都的大部分兵力也已经去了江陵支援,那京都留下的军队,最多也就剩下左右二卫,这两卫的军队在十万重骑兵团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所以,当南楚拿下江陵的时候,或许他们北疆重骑兵团已经占领京都了,到时候就可以跟南楚上谈判桌了,若是谈的好,那他们就可以瓜分大梁,若是谈的不好,那就再打一仗,毕竟粮草充足的北疆重骑兵团可不惧怕任何国家!

  不过,喀木信烈觉得,最佳结果还是上谈判桌为好,毕竟南楚跟大梁不一样,南楚的锁甲骑兵跟他们的重骑兵团一样骁勇善战,而已南楚这几年一直在增强兵力,一旦开战,估计会两败俱伤。

  况且大梁的疆域那么大,北疆恐怕也不能一口吃下,再加上大梁疆域南北跨度很大,北疆处在最北面,对于南方领土有心无力,倒是不如把大梁一分为二,北疆只占北方的土地,把南方的土地全部留给南楚好些!

  “所以这一次,我们对大梁是志在必得!”

  忽颜达看着南方的天际,信誓旦旦的说道。

  ————

第447章 他们来了!

  随着天色逐渐昏沉,北疆重骑兵团已经在原地安营扎寨,架起火把,炖起肉汤。

  这段时间,他们几乎是昼夜兼程,就算中途休息,也只是随便在原地一趟,自然是休息不好,而且从今天早上赶路开始,他们中途没有停歇过,因此所有人都赶了一天路,早就乏了,喝完肉汤吃完肉,除了在外面站岗放哨的士兵,其他人都三三两两挤进一个帐篷里睡觉。

  虽然帐篷小,人多,显得拥挤,但好在这个时候天气非常冷,又不可能在每个帐篷外点燃篝火取暖,人多挤挤倒是暖和多了,不多会,军营里便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在营地的正中央,是一个比其他帐篷要大了几倍的大帐篷,篝火直接在里面点燃,而忽颜达和喀木信烈则坐在帐篷里,围着火炉吃着肉。

  喝了一口酒之后,忽颜达放下手中切肉的锋利小刀,问道:“素城那边还没有消息?”

  喀木信烈也放下了手中的骨头,回道:“将军,也并非没有一点消息,只不过云骑卫大营那里没有任何消息,那些平民百姓倒是有消息传来。”

  “尼昂永新也没有消息?”

  忽颜达皱着眉头问道。

  素城城内有许多北疆奸细,而这些奸细对北疆重骑兵团最有用的,莫过于在云骑卫里的奸细,毕竟他们接下来会跟云骑卫直接对战,而那里面的奸细可以第一时间把云骑卫的动态反馈回来。

  由此看来,其实北疆想要攻打素城,或者说攻打大梁,早就计划许久了,要不然那么多北疆奸细也不会那么早潜入素城之中,并且在这么多年的生活中取得了大部份人的信任。

  作为重骑兵团的最高统领,忽颜达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北疆奸细,这些事情都是副将喀木信烈在负责,他只知道在云骑卫里官职最高的北疆奸细,他的名字叫尼昂永新。

  而这个尼昂永新,自然是五营校尉范永新,只不过他在北疆的真正姓名叫尼昂永新,后来到了素城之后,为了入乡随俗,也为了掩人耳目,他才改成了这个名字。

  所以忽颜达第一时间找的不是别人,只有尼昂永新,毕竟他在云骑卫里的官职最高,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最全,这也是北疆重骑兵团这些年费尽心血培养他的目的。

  喀木信烈闻言还是摇头,说道:“将军,包括尼昂永新在内的所有在云骑卫里的人,到现在我们一个都联系不上。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在素城守军里的人,叫做张强,是一个守军都尉,他原本是大梁人,是被我们发展起来的,不过他那边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

  “为什么会这样?”

  忽颜达听了是既气愤又疑惑,气愤的是,他们培养了那么多奸细,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快要打仗了,结果他们全部没了消息。

  而疑惑的则是,为何会都没了消息?难道全部被发现抓了起来?不过忽颜达很快就把这种情况给排除了,毕竟这些北疆奸细平时行事小心,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也就只有尼昂永新一个人掌管全局,而尼昂永新又接受过训练,不可能轻易把其他人供出来,其他不会把所有人供出。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于是他又问道:“在这之前,尼昂永新有没有说过他被人怀疑之类的事情?他不是被抓了吧?”

  “没有。”

  喀木信烈摇了摇头,说道:“将军,尼昂永新这人一向小心谨慎,从来没人怀疑过他!而且这次他们应该不是被抓起来了!”

  “因为这两天没有联系到他们,我就联系了一些他们的家人,结果得到的信息是,这几天云骑卫包括素城守军都开始封闭训练,所有人都待在军营,这才导致咱们联系不上他们!”

  这里就不得不说秦亦的高瞻远瞩,他提前想到北疆重骑兵团会联系这些奸细,若是联系不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所以秦亦故意让宁莞言放出消息,就说云骑卫和素城守军都开始封闭训练,这样即使北疆重骑兵团联系不到他们,也不会怀疑。

  果不其然,忽颜达听闻之后,紧绷的脸色终于舒展一些,随后说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呵呵,他们真以为,封锁训练几天就能想出跟咱们打仗的办法?简直天真!”

  说完以后,忽颜达又问道:“那在这之前,可否听说过大梁派了多少援军、派了哪几只援军过来?”

  在忽颜达看来,大梁必然是要派援军的,毕竟云骑卫无论多厉害,也只有两万人罢了,而素城一旦失守,后果是大梁所不能承受的。

  而且以忽颜达的经验来看,大梁必然会派出另一支精锐之师,也就是定国公之子,魏宏平所率领的平溪卫,当然了,只有这两卫肯定不够,大梁应该还会再派出三到四卫军队,大概十万余军队才能在人数上跟北疆重骑兵团持平。

  不过忽颜达却完全不怕,因为北疆重骑兵团的实力他是非常自信的,一个重骑骑兵的实力约等于两三个其他骑兵,更何况,当重骑兵团一起冲锋陷阵之时,那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的存在!

  不过,喀木信烈却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直到现在,末将得到的消息依旧是,大梁那边从未往素城派出支援部队!”

  “什么?”

  忽颜达直接惊了,他们明天就要攻打素城,结果素城的援军还没到,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于是忽颜达分析起来:“难不成,是因为南楚那边提前动手了?所以大梁自顾不暇,先把所有军队都派到了江陵那边?他们准备战略性放弃素城?”

  忽颜达这么想倒也没问题,毕竟从战略位置以及经济位置上来看,江陵都是素城不能比的,所以大梁弃车保帅的做法并没有问题,除了这种可能性之外,他想不到大梁不祥素城派援军的其他任何理由,这简直是自取灭亡。

  喀木信烈也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末将也是这么想的!若真是如此的话,那素城城里的这两万云骑卫,这次是真的视死如归了!他们除了死,似乎再没了其他选择!”

首节 上一节 384/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