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晋陵两县的乡绅耆老们果然纷纷作难,本来在宋代,当兵就是“小赤佬”。不仅要刺面,还为人所鄙视。普通的良家子哪里肯从军,都奔其他行当去。
只有像马雍这种,他是挑了勇敢兵,或者说效用士,以后代那种“士官生”的身份参军,才不需要刺字,而且俸禄兵饷都较一般军士高两三倍。
到了建炎年以后,宋军中禁军厢军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勇敢效用的数量一度占到军队的半数。当然啦,由于激烈的战事结束,宋金议和,这一占比很快就滑落到不足三成。
主要还是因为勇敢效用贵,一个兵能养四五个禁军,能养几乎十个厢军。当然战斗力也够强,往往都是攻城用先登,野战用先赴,捐躯不怕死,报国堪称忠。
现在勇敢效用也败坏了,因为官宦人家的子弟,往往贪图其丰厚的饷银和赏赐,空占兵额。以至于各州各军的勇敢效用,都成了少爷团。
你要是赵淮能够给足勇敢效用的军饷,那招募些良家子还不算难。偏偏在座的乡绅都知道,赵淮有个屁的钱,天天两顿干饭能管饱就不错了。
不肯花钱招好兵,那就只能商量著拉壮丁了呗。
第一次乡绅会议大致上算是不欢而散了,就算张巡家面子再大,也没有办法让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啊。
要是招募个五百弓手,在本地保境安民,那还可以商量。毕竟乡兵在乡,保卫桑梓,大家还乐意花钱。给宋朝廷养兵?那绝对没可能的。
能毁家纡难的,就那么几个,都青史留名啦。剩下的肯定要顾及自己的小家,谁还不自私呢。
马雍站在门外听著,也是无奈。七八年的蹉跎,早就把他那点心气给蹉跎掉了大半。要是搁以前,他就提著大斧进来,和诸位老爷好好比划比划啦。
出得门来,见他馁颓,张巡总不能一毛不拔。就对他说,让他招二百勇敢兵,先给他一千匹绢,兵到就给钱。务必要好好挑选,用那些真能打仗的。
总不能真说张巡自己掏钱去招募三千勇敢兵吧,我都要投降了,招这些勇士做什么?
闻听此言,马雍连连朝张巡拱手,全仗张二哥哥高义。嘿,别这么叫,叫的好像我是什么江东呼保义似的。
眼下这兵是张巡花钱招募的,那肯定就不能把他丢在城里面,张巡得把这兵攥在手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伯颜来了他是不杀人,但是架不住抢劫啊。又没说秋毫无犯的,自己有二百甲士,再有几百弓手,把家门给维护住总是必要。
这话没错,马雍也挑不出错来,于是便以浙西转运安抚使赵淮的名义,在晋陵和武进两县内张榜招兵。招勇敢效用,月给俸两贯,绢一匹,米三斗。而且按照朝廷的诏令,现在参军就是“军官”,升授三阶的嘛。
以后出门,你就是“尉官”。
在城内的李让原本在准备秋天的发解试,听说自己小老弟募兵,就跑回来凑热闹。按他的说法就是区区发解试,信手拈来,死读书不如出来活动活动。
然后马雍就又看上了李让的伴当李大和小李,李大那双手臂,只要肌肉露出来,就知道是个好弓弩手。小李和他爹见天的练习,当然也是猛人。
很可惜,连去重庆上任的李株,都没把李大父子带走,怎么可能便宜你马雍呢。这是之后李让去行在参加省试和殿试的保镖,没李大在,李株都怕好大儿李让走到半道,就给人劫了。
这让马雍很是叹了一阵气,看到个大斧兵,是个道士。看到个弓弩手,是个伴当。这也招不来,那也招不来,可不就是叹气。
唯一令马雍高兴的,就是谢拉并不排斥和他们这些军汉相处,甚至主动向他学些刀斧枪棒。三米长的大门栓确实骇人,可那玩意儿战阵上比较难挥舞开。
先带著,保不齐哪天把谢拉感动了,就跟著他去当兵了呢。
“怎么样?你家支一百人来吧。”张巡看李让兴致勃勃的,张口就问他要一百个壮丁。
“我家哪比得上你家,你自己拉三五千人都行,带上我做什么?”李让和张巡相处很随意,完全不把自己当大表哥。
而且他爸爸李株去重庆,带走了货真价实的三百多壮士,确实一波掏空了李家的人力。
“我还有大哥呢。”张巡当然要推脱。
朝廷到处爆金币,一旦张逞出守某州,老张家就算能拉三五千人出来,也得拉给张逞。比如张逞去守润州,张巡给不给自己亲哥爆兵?
“哎呀,我给家里去封信看看吧。”李让自然知道张巡在担忧什么,只能点头应下。
他也还有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呢,家里总不能全部抽空了,连个佃客弓手都没有。
“全赖表兄你了。”张巡还假模假样的作揖呢。
“去去去。”李让直接摆手不理张巡。
晒谷场上,此时已经支起了箭靶。李大擎著一张江东常见的竹制长弓,正在发箭。果真神射一般,箭箭红心。
下头来应募的地方弓手土团,那是惊呼连连。似李大这等老军,等闲也难遇著的。普通的弓手,十中五六就算极好。入营之后再行操练,能十中七八,便教能战。
除开赵大和赵二时代的宋军不提,之后的宋军,基本上七分习弓弩,三分习枪棒。这一点在宋军骑兵中也是一样,宋军的骑兵也是十分之七的弓骑兵,肯定玩不过金军和蒙军咯。
就眼前这状况,想在江东的民间,招募到习练长枪大棒的良家子很困难。所以马雍选择招募弓弩手,好的弓弩手,可以往枪棒上面带著教。但是好的枪棒手,未必练的出神射手。
约略是瞧见张巡都掏了钱出来,常州各家各乡,也觉得不能够一毛不拔,从这一日起,你十个我八个,接二连三送了三四百丁壮到朱夏墅来,归隶于马雍这个常州副统制的麾下。
草建一军,不过五百多人。
第41章 41.盗卖国资真好心
五百人,怎么练?
不教民战,是以为弃之。反正朝廷还没有明文说要去支援鄂州,那马雍这一营人马,就可以从容的教训。总不能真的塞一根烧火棍,就驱赶上战场吧?
马雍的想法很简单,招募来的二百勇敢,练强弓硬弩,先把弓弩完全练上,再兼习枪棒。本郡乡绅们送来的壮丁,只练站住阵脚。
幸亏大伙儿看在张巡,或者说老张家的面子上,送来的都是壮丁。要是送些十来岁的小孩,五六十的老头,那马雍就得骂人了。
怎么练站住阵脚呢?一人一面挨牌或者长牌,柱在地上,牌上搭长枪,累三层或者五层。既抵御敌方箭矢,也抵御敌方冲击。
别的事情一概都不练了,怕练得太厉害,把人给练死。
有道理,就那三百多壮丁的模样,确实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不过都是些佃客,寻常百姓,无可长处。
如果不是实在募集不到勇敢效用,马雍完全不想带这样的士兵上战场。上战场这些兵就是纯粹的消耗品,像个西洋棋的棋子似的,往棋盘上一丢,就让他在那儿自生自灭即可,多看一眼都算是统帅们输。
但没兵啊。
没兵怎么办,只能拉百姓上战场咯。这玩意儿别说本朝了,五代如此,唐代如此。后世吹得上天的魏博军,叫什么天下雄兵第一,貔貅十万。
其实纯开玩笑,全魏博镇一共十万男丁,从十五到六十五岁都算上的那种。精选了其中最壮的五千人,号为魏博牙兵。
说到底,就是二十个男人里面抽一个最强壮的罢了,加以武装,组成军队。庞勋之变就是诸镇兵马最好的“舞台”,丑态之百出,如同儿戏一般。
拉这种“军队”上战场,简直就是对自己开玩笑。
嗐,练著吧。张巡给了马雍五百斛粮食,权且充作军粮。勇敢效用一天两顿干饭,其他的一顿干一顿稀总是要的。不指望他们摧枯拉朽,征战沙场,能够在元军过境时保境安民,就足够啦。
唯一令马雍不满的,就是朝廷到现在也没有发下军械。等闲枪牌长弓啥的,地方上可以自造,甚至可以从民间购买,都不叫难事。但是神臂弓,或者说重弩,地方上是没有办法制造的。
一般这种军匠都集中在名城大镇内,或者简略的说,就在杭州、扬州、襄阳这些地方。朝廷一分钱不给也就罢了,军器总要送来点吧。
仔细算算,朝廷这任命,这募兵的诏令都下来不止一个月了,到现在别说盔甲、强弩了,连个枪头、箭矢都没见著啊。
尤其是弩,众所周知,南方潮湿,江东还好一点,要是去了广东,北方士兵习用的复合弓根本活不过梅雨季节。其层压角片的筋胶百分之一百会受潮脱胶,然后牛角就开片了呗。
天天搁那儿烤火烘干,都来不及维护的。是以平素地方弓手所用的都是竹制的,抑或是木胎制造的长弓。弓力确实差一点,射程没那么远,但胜在材料非常易得,价格便宜,不太受天气气候的影响。
真打起仗来,相比较于竹制长弓,马雍还是希望配神臂弓的。
张巡也希望啊,可是朝廷不发来能咋办?如果张巡是个野心家,这会儿应该就要开始打算,怎么把杭州军器监、匠作院内的那些工匠打包拐跑了。
毕竟全南宋最精华的一批武器工匠都在杭州,且他们并不特别受到南宋朝廷的重视。历史上伯颜的大军抵达嘉兴,尚未进入杭州境内,杭州就已经乱的根本没人管理了。
连皇宫大内守门的金枪班都悄悄跑路,各地集合到杭州的所谓官军,更是沿街打劫。后宫的妃嫔宫女太监,甚至盗窃珠翠珍宝,连夜走人。以至于有些时人笔记,记载有宫女后妃跑去服侍伯颜,谢太后还央人去找这个后妃,看看能不能吹伯颜的枕头风。
要是那时候野心家在城外有一标人马,不用多,千把来人,进城把工匠都给劫掠出来。只要有材料,那就等于坐上了宝山。
可惜,张巡不是野心家,还是只能从体制内想办法。
既然马雍和赵淮的上表不济事,那就只能从陆秀夫身上打主意了。他不是司农寺丞嘛,既然理论上掌管朝廷的官仓,你别告诉我没点什么特别的门道。
盗卖朝廷财产的事,怕是夏朝就有了吧,不对,可能三皇五帝那会儿,就有人偷公家的牛来肥自己。
卖的实在不像样了,就火龙烧仓呗。这一招很好用的,一烧之后,死无对证。
咱们也不是白要,给钱嘛。只要钱到位,挖一挖封建主义老赵家的墙角怎么了?现在盗卖给马雍,还有可能拿去抵抗蒙古人入侵呢。留在官仓里,那最后百分之百便宜了伯颜。
我去帮著盗卖,那是为了带宋好啊!
正好现在陆秀夫就在常州督催夏粮,张巡趁著他在家吃饭,就和他提了一嘴这个事。如果张巡是为了自己偷偷用,那陆秀夫肯定要大声的严厉斥责张巡。
偏偏张巡是要拿去武装宋军的,而且张巡说得很直接,武装好了才能去支援鄂州啊。你总不能指望常州兵拿著菜刀去和蒙古人对攻吧,那不就是送嘛。
陆秀夫一肚子的国朝律法,人伦道德,憋在嘴里还真不知道怎么和张巡说。盗卖朝廷资产百分之百是错的,可张巡的想法是好的,这到哪儿说理去啊。
沉吟了片刻之后,陆秀夫答应帮著问问。他在李庭芝幕府内,就执掌军务机要,其实这种事情早有耳闻。淮南也有盗卖朝廷资产的事,屡禁不止。士卒贫苦,不卖器械,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
有了他这个承诺,张巡感觉事情就成了一半。立刻招手让张喜进来,让他带著陆秀夫的“介绍信”去杭州。钱的话实在是太沉重,不方便携带,捎些银铤、金铤,并绢帛去即可。
悄悄滴干活,打枪滴不要。
第42章 42.我为姐夫跑个官
张喜还挺聪明,说这是去载运军械,得有张公文过检司钞关。军械是盗卖来的,但是接收单位是货真价实的军事机关。
最好再给船上插一支旗,表明军船的身份。方便张家的弓手能够直接上船,穿州过县。神臂弓要是被人劫了去,张巡连哭都没处哭啊。
另外反正都干了,多给我两支旗,公文上把一条船改两条船三条船都无所谓的。陆秀夫是咱们老张家的女婿,马雍是咱们老张家亲家的家将,横竖都是自家人,怕什么?
你也是算精,张巡早看出来了,张三这小子鬼精鬼精的,真能算。
这事张巡也不想如何管,只要能弄来二百具神臂弓就行,其他的一概不问。至于你是贩货也好,夹带也罢,那是你的事。
有了张巡这句话,张喜再看陆秀夫。正有求于张巡的陆秀夫只能眼睛一闭,在公文上多勾了几笔。能咋办呢,张巡自掏口袋武装朝廷的官军,难道大骂张巡要造反谋逆?想想也不可能啊,自己小舅子就不是个造反的料。
要是想造反,这会儿应该勾结太湖水匪,串联淮东盐枭,积蓄粮草,打造器械。
嘶……
陆秀夫回头望了望和张喜说说笑笑的张巡,把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念头给按了下去。不像不像,实在是不像。
最不像的地方就是张巡不招兵,手底下连几千老军都没有,如何造反?就算没有老军,几千老贼总是要的吧。杨秀清造反,那还拉上了几千烧炭工呢。黄巢造反直接拉的私盐贩子,朱元璋造反运气好,得了老郭家现成的人马。
没有老于行伍,惯于操练的兵马,如何造反?
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的。
公文签好,再让常州副统制马雍用印花押,签署行程,张喜美滋滋的到左右库里面去取金锭银铤了。
“还得有劳老弟你啊。”陆秀夫撇开了乱七八糟的念头,专管张巡要二万斛夏粮。
现在距离夏粮下来还有个把月呢,陆秀夫终于和常州以及润州两地的守令掰头好了,常州解五万斛去润州司农仓,润州解四万斛去健康司农仓。
按照如今带宋这个夏粮秋税的实际征收情形,肯定是大户们先预支,之后朝廷下公文牌票,由大户自行在乡保内收敛。
“我这就派人押船去润州。”姐夫刚帮咱们办了事,张巡自然得给面子,出来混花花轿子众人抬。
“你有船?”陆秀夫稍稍惊讶了一下。
“有,不多。”张巡差点说漏嘴。
自己确实在准备纲船,不过那是准备献给伯颜的征宋大军的。偷偷打造嘛,今天一条,明天一条的。伯颜少说要几百条,张巡得悄摸摸的暗中预备好。
“那仰仗你了。”陆秀夫没有追问,老张家有几条纲船也不稀奇。
本来就要帮著官府征收税粮的,那有几条二百石的纲船算什么?有几百条上千条才稀奇呢。
“大内兄办成这差事,不活动活动?”刚刚盗卖军器那个事,张巡发现有个管仓库的姐夫确实有好处。
现在陆秀夫把润州、建康的司农仓给添办了起来。那按理说,他进士出身,又办差勤勉,怎么著也得往上挪一挪吧。
最好挪去管军需仓库,那就完美了。张巡甚至不需要自己筹办,直接同他盗卖就是。杭州的军器还不是要啥有啥,留在仓库也是积灰。
再者如果历史不改变,这拨军器最后大抵是拿来武装了北方的汉世侯部队,以及南方的投降宋军。之后少部分的汉世侯部队,带著十来万投降宋军,一波去日本送了个干净。
等于军器先是便宜了伯颜和汉世侯,后是便宜了小日子。我要是不取,简直是没天理啊。
“嗯?”陆秀夫稍微迟疑了一下。
“国乱岁凶,朝纲不振,需要大内兄这般正人秉持纲纪啊。”张巡张嘴就来,夸陆秀夫还有什么不能夸的。
“话虽如此……”大概去干什么讨好,或者奉承,阿谀权贵的事,陆秀夫带点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