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29节

  在这些人眼里,你把桓氏的人送到长安受罚是天经地义的,你不送过来就是违背他们的意志。

  楚世昭觉得自己的骨头还没有软到这种地步。

  何况他和世家大族本身就玩不到一块去,就大周王朝现在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世家大族没有当一把推手,他是不信的。

  不过桓节入京,确实是给大周王朝的崩塌提速了。

  这也侧面论证了一件事情。

  楚世昭的父皇永晋帝虽然不是一个字面意思上的明君,但是他的表现实际上对得起他的能力。

  能把这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暂时缓和,加以压制,这已经是顶级和稀泥了。

  但大周王朝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就正常而言,想要做到和稀泥以外的事情,在一棵烂掉的树上想办法枯木逢春,这还不如推倒重来。

  【广威三年八月,你立刻是在刚刚接纳的地盘上申明禁令、严肃法纪。】

  【徐育昌和赵政己本来就是为图自保,这才选择归顺了在鲁郡势大,百姓心中颇有贤名的你。】

  【面对你的政令推行,有很多人认为过于严苛,不过他们二人充耳不闻,按照你发布的政令如序进行。】

  【地方上的治安得以强化。】

  【广威三年九月,河北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蚁贼起义,从众者数万,沧州被蚁贼攻下,不多时,时任横海节度使的程广兵败为蚁贼所弑。】

  【同月,沧州被蚁贼攻占,此地的起义头目姓窦名戾,自称麾下的将士为乞活军,如今叛乱只为一条活路而来。】

  【窦戾的父亲和祖父在沧州一个乡野之村中都是私塾中的老师,可惜从未当过官。】

  【但是在当地,他们的地位很重要,以致能和本地家世出众的豪强联姻。】

  【广威三年十月,范阳节度使马溯安以平定叛乱的名义,攻打沧州,在他看来,蚁贼大多都是没有军事素养的农夫,一时拿起兵器又如何能自称是兵。】

  【沧州犹如囊中之物,随时可取,不如趁机借助平叛的名义,直取此地。】

  【马溯安发动了对沧州的进攻。】

  【由于沧州地区连年饥荒,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窦戾所率领的大多都是饥民,为了生存下去,他们的战斗意志极其坚定。】

  【窦戾深深厌恶那些身居高位却无作为之人,在打下沧州之后,立刻屠戮了当地家资颇丰的士族门阀。】

  【但同时窦戾安抚沧州里的士民百姓,很多人愿意跟随他,很快就又有了三千多人马。】

  【在马溯安攻打过来的时候,窦戾不慌不乱地设立严密的防线,他使用诈降计,与自己的部将高鹫里外配合。】

  【起初窦戾和高鹫假装互相之间不满对方在攻打沧州之后的所得不均,高鹫假装跟窦戾闹矛盾而叛离他,于是窦戾宣扬说高鹫叛逃,还拉出来一名俘虏来的女人诈说成高鹫的妻子,当着留守部队的面杀掉。】

  【这让马溯安更加相信高鹫的有意归降。】

  【在高鹫献上沧州的防线图纸后,马溯安就更为相信了。】

  【结果马溯安刚率领部队准备接纳高鹫部众的归降,就遭到了窦戾的伏击,归降而来的高鹫立刻反扑。】

  【两人大败马溯安,杀死俘获四千多人,得到战马一千多匹。】

  【马溯安不得不骑马奔逃。】

  【在击败了范阳节度使马溯安的来犯,窦戾与其部众信心大振,兵力得以增长。】

  【他们探讨之下,认为马溯安虽然大败,但他的根基命脉仍在,贸然进军范阳,实为不智,何况马溯安生性勇猛,又是异族出身的将领,未必不能向外借兵。】

  【不如倒过头来,攻打济南。】

  【一是如今主事济南府的,并非是那些久经战事的将领统帅,而是一位不懂战事的藩王——楚世昭。】

  【二是鲁郡经过了连年的经营,民生安定,地方繁华,若是能打下来,就能汲取极好的资源。】

  【三是马溯安刚刚大败,他不可能有反攻沧州的可能性,反而山东这边一直不声不响,要是一意孤行攻打马溯安的范阳,这位大周亲王麾下若有能人,必然反过来攻打沧州,那样一来,他们既要陷入和马溯安的鏖战之中,又要被楚世昭包夹。】

  【权衡之下,攻打楚世昭所在的济南,马溯安势必要图谋自保,恢复实力为重,在吃了他们诈降计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谨慎,不敢再起兵锋。】

  看到上面的模拟内容。

  桓奕顿时意识到盘踞沧州的这股蚁贼不简单。

  马溯安他哪怕再不堪,统率能力再差,他也是一个紫色品质的战将,高达八十七点的武力值,在桓奕眼里,于武力一端已经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然而窦戾和高鹫直接就瓦解了马溯安想要进一步扩张的欲望,并且立刻找到了当前局面的薄弱点。

  要知道上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也是一点一点才打出来的。

  他是在晋阳先当一个校尉,不断地和匈奴人打游击,带领李瑾的一支部曲,经过数年南征北战的磨砺,才有优秀的领军作战能力。

  眼下的晋王,就是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只侧重于内政发育的贤王。

  这一上来的第一场战役,其强度就已经是上满了。

  你说楚世昭怕吗?

  他没在怕的。

  有了上一次模拟推演的记忆,又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典故,什么样的大场面楚世昭没见过。

  窦戾和高鹫攻打他。

  这种战略上的判断是正确的。

  就大局而论,他们这么打也是收益最大的。

  但是窦戾和高鹫低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楚世昭在这块地方早已运营了四年之久,统治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牢固。

  既然想要攻打楚世昭,就要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

第41章 临危不乱楚世昭!桓奕磕疯了

  这个本的难度,明显是比上一次要难打。

  主要是大周皇室的神操作比较多。

  如果说要挑选出全场最猪的队友,楚世昭觉得可以全票投出他的那位兄长殿下楚世煦。

  先是让凉州节度使桓节入京。

  入京又不能控制住凉州士族和关中士族的关系,最终衍变成凉州集团和关中集团的激烈矛盾。

  桓节入京,显然是带着自己的政治诉求,没有完全想当反贼的心,这一步一步都是被人为激化出来的。

  楚世煦不仅是没有满足桓节在政治上的诉求,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放任关中世家和凉州集团的矛盾。

  矛盾激化的下场,就是一方失控。

  桓节的失控显然是灾难性的,直接让大周皇室的天子权威一扫而空,再无皇威这一说。

  后面楚世昭的七皇弟楚世驹怎么发挥都不重要了,他就是大臣手上的工具人。

  然后更神的操作来了。

  为了先平定朝廷内部的变动,平叛的中央军不平叛了,先来打桓节。

  这主要是中央军的中高层将领大多数都是世家出身的,他们的家在关中,家被偷了,回去是情有可原的。

  问题是还没打过。

  卢恩没打过病死了,中央军打不进去,最终不得不请外援,让其他地方的节度使和藩王勤王,这进一步让中央‘被迫’放权给了地方,造成了更多的割据政权出现。

  桓节的凉州集团内部又瓦解了,两个凉州高级将领自己打自己,但楚世昭根据两人前面的表现来看。

  皇甫坚和桓节其实都是忠臣。

  没有奸臣。

  只不过桓节的政治诉求比较大,想要为凉州人取得在中央更高的政治地位,还想要实行变法,根本上改变大周王朝的现有问题,试图颠覆旧有的政治阶级。

  要是桓节是真反贼,他就该像董太师一样.把不该干的事情全部干了一遍。

  死之前,人桓节都没火烧长安。

  故此,楚世昭对桓节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皇甫坚显然就是保守派。

  他入京勤王,是真不想匈奴人把长安给打下来,反对桓节,至少也是拿命在捍卫朝廷的最后尊严。

  只是政治水平太低,给关中大族拿来借刀杀人了。

  这两人都属于是用的人不对,最终在形式的推动下,不合适的时间做了不合适的事情。

  桓节这种人,遇到一个强势点又有能力的君主,那就是一把利剑,嘎嘎给你当黑手套,各种乱宰乱杀的。

  现在这种情况,就是各类矛盾激化下的具现化。

  楚世昭没办法,他只能硬操作。

  但,蚁贼起义有个好处。

  那就是能重新分配利益。

  有些事情,楚世昭是不方便干的,可是蚁贼能帮他干。

  而看到窦戾和高鹫从沧州朝他发起进攻,楚世昭愣了一下,接着不慌不忙地调兵遣将。

  赵政己和徐育昌,楚世昭直接让他们俩往后微微一退。

  微操一手。

  主要是让两个白卡顶在前面,不犯错倒还好,犯错那不是纯在搞自己。

  到时候局势不对就投降了,坑的还是楚世昭。

  【赵政己和徐育昌感激你的深明大义,他们本就对战事心存敬意,长久的安逸生活,让他们不愿意亲赴战场。】

  【广威三年十一月,你亲自赶到了第一战线,与你同行的还有桓盛。】

  【窦戾看到你身为主帅,却敢于上阵,有些意外你的勇气,但心中更多的是惊喜。】

  【济南易攻难守,他们在进攻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百姓非常反感他们起义军拿出来的‘诚意’和‘告示’,各地县城都是积极备战的状态,连着几次进攻,都遭遇到了鲁郡士卒的激烈反抗。】

  【你主动迎击的表现,却给了他一次擒贼先擒王的机会。】

  【然而窦戾全然没有想到的是,这四年来,你观天下局势大变,日日夜夜勤修武艺,早非昔日晋王,在桓奕的认真提点下,极善骑射。】

  凉州人的特性就是骑术、武艺。

  桓奕是不精通武艺,但身体素质倒也不赖,武力也有60点的基准线。

  而桓奕的两个哥哥都非常能打。

  君子六艺,要学的不光有经学,其实还有武艺。

  桓节早在之前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能够轮流接战而不颓,最后输也是输在连战之后,军力疲惫,败于同为凉州出身的段琦。

  人段琦,还是凉州三明之后,属实是名将后人。

  桓节打的还都是精锐。

  这桓盛,表面上是一个军师的形象,实际上桓盛从军多年,是正儿八经的弃戎从文。

  最早在凉州出名的时候,桓盛领的是武职。

首节 上一节 29/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