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站出来指责楚世虞:“三殿下,在之前的一些政务处理上,似乎有些拖沓,导致一些事情延误,不知是何原因?”】
【楚世虞急忙辩解:“这是误会,当时情况复杂……”】
【还未等他说完,又有大臣指责楚世仁:“二殿下,听闻您在某些物资调配中,有偏向自己势力的情况,可有此事?”】
【楚世仁脸色涨红:“绝无此事,这是污蔑!”】
【楚世昭在一旁假装调解:“各位大臣,可能有些误会,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好,还是以和为贵。”】
【实际上,却是在暗中推动着局势,让楚世虞和楚世仁彻底陷入被动。】
一路上无话。
没过几天,楚世昭就带着手下,踏入了京城。
只是,他们一行人刚来到城门口,便见三皇子楚世虞与二皇子楚世仁带着一众随从等候在此。
果然,一切跟自己推演的一样。
既然早就获悉了对方的心思,楚世昭当即便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
“二哥、三哥,我不过是奉旨回京述职,居然劳烦两位兄长在此等候,世昭实在过意不去啊。”
闻言,楚世虞却是一脸假笑的摆摆手。
“四弟说的哪里话,你此次救灾归来,大功一件,理应隆重迎接。”
楚世仁也附和道:“是啊,四弟辛苦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楚世昭心中清楚这二人的虚情假意,但还是感激涕零地说道:“托二位哥哥的福,一路顺利。”
“此次救灾能有成果,全赖二位哥哥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世昭一定铭记于心。”
“等我面见父王的时候,一定会为两个哥哥多多美言的。”
楚世昭这一番不痛不痒的恭维,着实让楚世虞和楚世仁微微一愣。
原本,他们以为楚世昭早就把这事情给忘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记得,一时间,这两人原本想好的说辞,只能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又是一番无关痛痒的寒暄。
之后,众人便一同朝着皇宫去了。
一路上,楚世昭虽然看似毫无防备的在与二人交谈。
实际上,他却一直在暗中却注意着身旁两个哥哥的一举一动。
……
皇宫,御书房内。
永晋帝依旧端坐龙椅上。
看到楚世昭几人到来,他这才冲对方微微点了点头。
“世昭,这一路上辛苦我儿了。”
虽然永晋帝嘴上说的客气,可熟知自己这个父王德行的楚世昭,却并未因为自己的这一点功绩就忘了礼数。
他当即跪地行礼。
“儿臣楚世昭,参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
“起来吧,此次晋阳救灾,你居功至伟,快,跟朕详细说说情况。”
看着下方一脸谦卑的楚世昭,永晋帝很是满意的笑着开口。
楚世昭站起身来,条理清晰地将救灾过程中的各项事宜一一禀报,包括洪水的情况、采取的措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等。
永晋帝听着,不时微微点头。
很明显,永晋帝对楚世昭这次的表现十分满意。
“此次救灾你能取得如此成效,朕心甚慰,不过……”
下一秒,原本一脸笑意的永晋帝,脸色突然变得阴沉。
“你在救灾过程中,手段着实太过强硬了,竟然不惜对世家大族动手,这事情,你作何解释?”
听对方这么说。
楚世昭却是丝毫不慌。
他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才一脸恭敬的将系统推演的说辞重新复述了一遍。
“父皇,当时情况紧急,洪水肆虐,百姓生命危在旦夕。”
“那些世家大族却仅仅是为一己私利,煽动百姓闹事,阻碍救灾进程。”
“这种情况下,儿臣若不采取强硬手段,恐怕就不仅仅是灾情失控这么简单了,万一把那些没了家的流民逼急了,就算是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
“事急从权,儿臣这也是不想辜负父皇和百姓的期望,才不得不这么做的。”
“儿臣深知此举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当时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若是父皇担心无法给这些世家大族交代,儿臣甘愿领罪!”
说完,楚世昭便直接双膝跪地,俨然一副任凭处置的架势。
见对方这样,原本还打算说教一番的永晋帝,瞬间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在他看来,虽然那些世家大族手中握着大周的经济命脉,但这也不是他们枉顾律法的借口。
再怎么说,这大周还是他们姓楚的。
那些世家大族平日里作威作福也就算了,如今晋阳爆发了这么大的洪灾,他们竟还想从中作梗,着实有些太不把他这个大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要是再不敲打敲打,这些家伙说不得还当真以为自己怕了呢。
想到这里,永晋帝这才沉声开口道:“我儿说的有理。”
“这事情的确怪不得你!”
“朕其实也觉得,那些世家大族如今是越来越过分了,也是时候该敲打一番了。”
“不过,这些家伙手中毕竟掌握着咱们大周的经济命脉,就算要动他们,也不能急于一时。”
“此事朕之后,自会再做考量。”
不得不说,这永晋帝还是有些手段的。
只不过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将这事情给翻篇了。
只不过,这一切早就在楚世昭的预料之中。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永晋帝虽然是大周天子,但他也有他的难处。
这事情能有如今这么个结果已经很是难得了。
正当楚世昭以为自己的述职要到此结束的时候。
这时,端坐在龙椅上的永晋帝却再度开口了。
“对了,朕听说,你在这次救灾中,事必躬亲,凡事都是冲在最前线,不知你在此次救灾中,可有发现其他问题啊?”
永晋帝此话一出,楚世昭不由得嘴角上扬。
来了!
以他的聪慧,又怎么能听不出来永晋帝的言外之意呢。
这分明就是在考察自己啊!
看来,这次亲赴救灾,着实让自己在永晋帝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不少。
要不然,对方也不会问自己这些只有帝王才会考虑到的问题了。
下一秒,楚世昭直接将提前准备好的奏报拿了出来。
“父皇,儿臣在救灾过程中,发现一些朝中大臣与地方势力勾结,谋取私利,导致物资调配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救灾进度。”
“儿臣已掌握了一些证据,具体情况和人员名单,儿臣已经全都写在奏报里了,还望父皇能彻查此事,以正朝纲。”
楚世昭此话一出,永晋帝不由得脸色一沉。
“竟有此事!给朕将奏报呈上来。”
永晋帝看着奏报上的名单,虽然面色严肃,可他心里却很是开心。
要知道以楚世昭如今手中的权势,惩治这些贪官污吏的小事,他一个封疆大吏,完全没有必要禀报自己,只要他想,就算是先斩后奏,自己估计也不能说什么。
可楚世昭不仅没有擅作主张,而是将这事情秘密禀报给了自己。
这说明,此子看待事情的眼光是何等的长远。
就这份对事情轻重缓急的拿捏,就不是自己几个儿子中,谁都能做得到的。
只是,如果要做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光有这一点,却还远远不够。
别看他永晋帝平日里一副不理朝政的昏君模样,可放眼整个大周,却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是一个无道昏君。
当初,他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继承大周江山,要说他一点手段都没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是,有的人喜欢在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有的人却是天生低调喜欢藏拙罢了。
恰好,他永晋帝就是后者。
更何况,如今的大周歌舞升平,一派祥和。
朝中大臣大多都能各司其职,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纰漏,但这都无伤大雅。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大周天子的永晋帝,培养一些自己的小爱好,追求追求长生什么的,貌似也没啥问题。
要不是之前太子突然谋反,他永晋帝此刻恐怕还终日过着流连后宫,不理朝政的完美生活呢。
自从永晋帝下令将太子囚禁起来之后。
原本他还在为没有人帮自己分担儿苦恼呢。
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四儿子的才能却一点都不弱于他那个精心培养了多年的好大儿。
若是这家伙做事再谨慎一些,把这太子之位传给对方,也不是不可以。
只可惜,这小子,还是缺乏历练,关注事情的点,终究还是差了一些火候,看来自己日后还得再提点一番才行。
正当他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提点楚世昭的时候。
这时,眼见永晋帝迟迟没有表态的楚世昭却是再度开口了。
“父皇,此次救灾儿臣除了发现奏报上的发现外,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不知该讲不该讲?”
闻言,永晋帝不由得眉头一挑:“哦?你且说来听听。”
“启禀父皇,通过这次救灾,儿臣意识到我大周在水利建设和地方治理上还有诸多不足。”
“所以,儿臣斗胆,想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望父皇恩准。”
“那你倒是说说到底有什么不足之处啊?”
很明显,此刻的永晋帝已经被自己这个儿子的话题彻底吸引住了。
见对方有了兴趣,楚世昭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才继续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