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88节

  【永晋帝微微皱眉:“此法虽可行,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临近州县也需储备物资以防万一。”】

  【这时,恒奕站出,恭敬地说道:“陛下,此次晋阳旱灾,晋王殿下已率先行动,积极组织救灾。他在奏章中提到了一些应对旱灾的长远之策,如修建水利设施、推广耐旱作物等。臣以为陛下可派遣朝中能臣前往晋阳,实地考察晋王殿下的举措,并给予指导和支持。这样既能解晋阳燃眉之急,又能深入了解晋王的能力。”】

  【永晋帝思索片刻后,点头道:“恒奕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派户部尚书前往晋阳,协助晋王救灾,并考察其治理能力。”】

  【数日后,户部尚书抵达晋阳。楚世昭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救灾的进展和后续计划。】

  【户部尚书在晋阳实地考察了一番,对楚世昭的能力和举措十分赞赏。】

  【回到京城后,户部尚书向永晋帝详细汇报,称晋王在救灾过程中,条理清晰,指挥得当,不仅稳定了民心,还为长远发展做了诸多规划。】

  【永晋帝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看来楚世昭确实有治理之才。”】

  这一次,恒奕通过实际事件展示楚世昭的能力,虽然得到了永晋帝的认可,但这还不足以让永晋帝立刻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

  看来,这太子谋逆之事,在永晋帝心中还是留下不小的阴影,若想更进一步,还是得先打消永晋帝心中的顾虑才行啊。

第197章 鱼和熊掌他都要,入局从抗洪开始

  恒奕在书房中,对着推演后的结果暗自皱眉。

  虽说没有得到完全满意的局面,但几次推演下来,那些失败的情况也让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总结出了不少关键的经验。

  为了自家夫君能稳稳当当登上太子之位。

  她一刻也没耽搁,赶紧写了封信,把朝堂上发生的大小事儿,还有那些推演结果,通过飞鸽传书,一股脑儿地发往晋阳给楚世昭。

  在晋阳的楚世昭,收到信后,立马把麾下的心腹都召集到一块儿。

  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

  楚世昭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将自己从恒奕那里得到的消息,跟众人简单叙述了一遍。

  “诸位,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今这形势,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原本,楚世昭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不过,在他看来,有些事情从他嘴里说出来是一回事,从面前这些家伙嘴里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是他自己说出来,说不定就会被人看成是功利熏心,直接将他跟谋朝篡位的太子殿下,划分成一丘之貉。

  可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内容,要是换一个人来说,立意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最后自己是否采纳,那都是别人说的,跟自己可半点关系都没有。

  楚世昭心里正想着。

  这是,一旁陷入沉思的谋士李风,却是突然抬头看向楚世昭。

  “殿下,依我看,如今朝堂上这局面,虽然看似危机四伏,实则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噢?”

  “此话怎讲,你具体说说!”

  眼见有人开口,楚世昭当即顺着对方的话锋,不着痕迹的引导道。

  “殿下,如今朝堂上,刚刚经历了太子谋逆的事情,陛下肯定心生芥蒂,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

  “这一点,从陛下婉拒了朝堂上众人的举荐就不难分析出来。”

  “可正是因为如此,看似没有一点机会,实则,却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啊!”

  “您想想,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有人帮助陛下排忧解难,获得对方的信任,那份量,不用我说,殿下也应该明白吧!”

  听着对方的分析,楚世昭装模作样的微微点头。

  “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只是……我那父皇本就生性多疑,如今,他又刚经历了最器重的亲生儿子的背刺,想在这个时候,获得他的信任,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听楚世昭这么一说。

  谋士李风却是眉头一挑。

  “殿下,这一点,我早就给您想好了!”

  “只要您按照我说的办,我保证,就算不能百分百获得陛下的信任,最起码也能让您在陛下心目当中留一个好印象!”

  “有了这一层铺垫,日后这太子的位置,迟早都是您的!”

  眼见李风这般自信。

  这一次,还不等楚世昭开口,周围的其他几个心腹,当即一脸期待的看向李风。

  “你这家伙,别卖关子了!”

  “你到底有啥计划,说出来听听!”

  眼见周遭的氛围被调动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楚世昭才微微点头示意。

  “李先生,本殿下也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奇谋妙计,竟让你如此自信!”

  “殿下,其实我的计划也很简单,只要您主动请缨,去帮助陛下处理一些棘手的政务,尽可能的让陛下看到您的能力和忠心。”

  “这样一来,陛下一开始可能不会说什么,可日子久了,他就算想不注意你都不行了。”

  “更何况,如今的朝堂上,本来就有不少重臣支持您当太子,如果,你再做出一些斐然的成绩来,那到时候,一定会有更多人举荐您的!”

  “有了这些成绩,再加上这些大人们的推荐……”

  李风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到时候,就算陛下不想立您为太子,恐怕都不行了!”

  听了李风的分析。

  其他几个心腹此刻也是纷纷点头。

  “殿下,李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事到如今,我们也觉得,殿下您也应该主动出击了!”

  “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只是……”

  听着众人的劝谏,此刻的楚世昭却是面露为难。

  “诸位,我知道你们这都是为我好,可我毕竟只是陛下的四子,就算是论资排辈,也轮不到我当太子啊!”

  “更何况,如今我大哥只是被父皇关押了起来。”

  “我可不想背上僭越的骂名!”

  眼见楚世昭这么说。

  此刻,一旁的李风顿时就急了。

  “殿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这里,我必须提醒您一下,莫要忘了,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

  “正是以为太子殿下如今只是被陛下关押了起来,所以您才得抓紧行动起来啊!”

  “以陛下对太子的器重,说不得什么时候,他就改变心意,把太子放出来了。”

  “您想想,太子这次之所以会失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殿下您的干涉。”

  “以太子那睚眦必报的性子,您觉得,如果他一旦咸鱼翻身,会顾念兄弟手足之情,放过您么?”

  “您虽然顾念兄弟手足之情,恐怕到时候,您的太子哥哥可不一定认你这个兄弟啊!”

  “所以,殿下,这事情您还是得早做决断啊!”

  听众人这么说,楚世昭虽然仍旧面露迟疑,可实际上他心底却早就乐开了话。

  只要自己谋划的好,什么鱼和熊掌,他都要!

  这些家伙,真是越来越上道了!

  原本他还在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既不损坏自己形象,又能顺理成章的让这些家伙为自己谋夺太子之位出谋划策呢。

  现在可好,都不用想了,这些家伙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心急呢!

  楚世昭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暗自点头,这和他之前自己推演的结果不谋而合。

  如今看来,这太子之位,就算他不想当都不行了!

  “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着吧!”

  “李先生,接下来我可就全仰仗您了!”

  “现在,您是不是可以跟本殿下透露一下你的下一步计划了?”

  眼见楚世昭妥协了。

  这时,房间内众人当即一脸期待的重新看向李风。

  “殿下,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最近这段时间,咱们晋阳地界的一些州县刚好爆发了洪灾!”

  “所以,殿下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

  ……

  就在楚世昭他们按照李风的计划,各自行事的同时。

  此刻,皇宫的御书房内。

  永晋帝正坐在龙椅上,满脸愁容。

  太子谋逆的事儿刚过去没多久,他心里还堵得慌,这会儿又收到地方奏报,说是晋阳地区突降暴雨,爆发了洪灾。

  永晋帝看着奏报,眉头皱得更紧了,心里烦得很,根本没心思管这水患的事儿。

  正当他一脸烦闷的思索着究竟要派谁去抗洪赈灾的时候。

  目光却不经意的看到一封来自晋阳的奏报。

  呈上这份奏报的,不是别人,赫然正是奉命镇守晋阳的四皇子楚世昭。

  奏报中。

  楚世昭先是言辞恳切地主动请求永晋帝准许他带人前往洪灾的重灾区治理水患。

  永晋帝正心烦意乱呢,看到楚世昭的奏报,心中却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四儿子,升起了疑惑。

  这家伙,前不久才刚刚派人帮助自己平定了叛乱。

  现如今,又主动请缨要去抗洪救灾。

  难道,这家伙跟太子那个不成器的家伙一样?

  都惦记上了自己屁股下这把椅子?

  心里虽然有些疑惑,可当他看到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时,再回想之前朝堂上众人对这个四皇子的推荐,永晋帝顿时计上心头。

  既然别人都说你怎么怎么能干。

  朕倒要看看,你这小子是否真像众人口中所说的那般!

  想到这里,永晋帝当即提起面前的朱砂笔,在楚世昭呈上的奏报中写了一个“准”字。

首节 上一节 188/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