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郭谦下落很明,那我楚世昭也得等到平定了天下再还。
到了那个时候,楚世昭自然是能还上的。
别问还的速度快不快,你就说还没还,守没守信。
要是郭谦在乱世之中恰好跟了楚世昭混,那就更不用担心还不还的问题了,咱老郭八成直接认为这是家族投资。
郭谦看着脸上忽然变了神情的晋王。
突然感觉眼前之人和永晋帝有几分相似。
“殿下.你想借多少?”郭谦犹犹豫豫地开口问道。
“郭君.你有多少。”楚世昭再度正色道。
?
郭谦感觉自从这晋王殿下喊他郭君开始时,味道就很不对了。
果真对方这一出口,就有永晋帝当年的风范了。
英果类父。
第27章 再次模拟,这次定要干碎匈奴人!
郭谦最后给了500两银子。
作为武德司指挥使,正经的俸禄里,500两银子,几乎是郭谦十年的积累。
但是,怎么可能有大臣.是靠俸禄过日子的呢。
可惜的是,郭谦又不可能将俸禄以外的其他收入借给楚世昭,这种来源的收入不明。
再者,借太多了,被陛下知道了,郭谦又能作何解释,他能拿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已经是他的态度,他的善意。
500两银子,放在一个人的身上还是很多的。
可是放在一个群体,放在一个想养军队的亲王手上,那就极不够用,不过拿来接济百姓,蓄养名望,也足够了。
不管怎么样,郭谦能拿出来500两银子,楚世昭还是很感谢的,至少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郭谦出了力。
所以,不管怎么样,只要楚世昭有能力,他或多或少都可以保一下郭谦的后人。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楚世昭盯着自己脑海里的【大帝成长计划】,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模拟推演。
没办法。
以他现在这个地位,他很难了解、认识朝中的大臣,甚至没有认识的渠道。
只有【大帝成长计划】的模拟功能,可以带着楚世昭认识到更多的人。
现在楚世昭遇到过有名有姓的人物里,【郭谦】算一个,【桓盛】也算一个。
可永晋帝拿来维持统治的大臣,又何止这些人,甚至于后起之秀,后来崛起的【桓盛】,在永晋帝一朝也是一个受气包。
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显然有了更成熟的计划,对于上一次模拟推演也有了新的认知。
外放就藩是真有机会。
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军队,是立足前期的最大关键。
节度使里,人心可用,并非全部都是和大周王朝对着干的,有很多举棋不定的将领,这些人都是可以拉拢的,只要他们没被部众的利益捆绑,被迫当推土机。
南方起义军千万不能给他们发育的时间,一旦发育起来,割据南方会让局势非常难打,很被动。
大周王朝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北有匈奴人,南有起义军。
起义军会给匈奴人拖发育,匈奴人也会给起义军喘息的机会,大周王朝疲于奔命,首尾难顾,就会滋养节度使这样的势力,让他们拥兵自重。
在北方四镇里,能力最强的是李瑾为首的晋阳李家。
马溯安如今来看是必反的,早有反意,异族身份让他对大周的忠诚度非常低。
上一次模拟推演里,楚世昭没有击碎匈奴人,这次模拟推演,他要直接让对面知道什么叫残忍。
前三次模拟推演,楚世昭都是输在没兵权上,在京城憋到能拿到兵权的时候,大周早崩完了。
第四次的联合晋阳李氏。
这一次,楚世昭决定继续联合晋阳李氏。
道理很简单,因为她强!
要强度有强度,要人口有人口,要综合能力有综合能力。
娶个李凤宁,送仨猛男。
金卡岳父,紫卡弟,还有一个蓝卡守门员。
借助李氏吞并北方,我都不知道怎么输。
【永晋二十九年四月,你变卖了全部的家产,换得781两白银,又有郭谦‘借’给你的500两白银,使得你手上有白银2190两。】
【你离开了府邸,前往了长安之外,决定微服私访,体恤民情。】
【你来到了渭城县。】
有着上一次模拟推演,差不多能说是半成功的例子,楚世昭的思路就清晰了不少。
首先是好名望的作用非常高。
它最大的特征是聚拢民心。
言简意赅地说,你想要取信于民,想要更好地推行政策,那么你作为官员的好名望必须要高。
记住,必须是好名望。
而不是通过杀人、立威、屠城获得的名望。
这种名望固然高,但没办法聚拢民心。
楚世昭上一次是通过【治安疏】,给自己加了接近200点的好名望。
这个好名望带来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说大同后来的节度使杨柱庭,就是贫民出身的将领,因为楚世昭的名望好,又有【高祖遗风】的词条加成,他和大同其他的中层将领直接兵谏架空了原大同节度使的徐皓。
后来一直效力于楚世昭,为楚世昭稳定大同的局势,还在匈奴人冲击边疆的时候,完全听命于楚世昭之前的指令,死守边塞,跟匈奴人打到底以至于全军覆没。
正是杨柱庭的死守,给楚世昭缓和了很多时间出来,也让匈奴人很是忌惮大周王朝。
主要是正常人谁不怕这种啊?
而【治安疏】最厉害的一点是,它是无条件增加200点好声望。
声望值是越高越难提高。
这就让楚世昭没必要起手就放这种杀招,他先通过微服私访等等方式,不断地蓄养名望就好。
特别是楚世昭现在意识到了【大帝成长计划】里的模拟推演和现实息息相关。
再加上模拟记忆,楚世昭很难不对这些身处于水生火热的百姓产生同理心。
【一进入渭城县,你就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啼哭声。】
【“你要拿半个月的粮去葬咱们的娘,你是疯了吧,那可是我们半个月的命啊,你不要禾儿的命了?”一妇人的哭腔。】
【“那可是咱妈啊,咱不能让她死了以后当个孤魂野鬼,至少得给她备个家啊。”汉子略带急促的声音响起,“你给咱生了三个累赘,全是女儿家的,给她们吃饭又有什么用,能下地干活吗?”】
【说到这里,汉子也知道一时失语,说了不该说的重话,却也不肯认错地沉声道:“粮的办法.我去想办法.我会去找人去借,肯定饿不着禾儿她们的。”】
【然而话音刚刚落地。】
【“喂,交粮交粮了。”】
【踉跄声,提刀声,衣袖摩擦声,声声作响。】
【屋里的汉子语气闻讯立刻低声下气了起来,“官老爷,前些日子不是把今年的粮交了吗?”】
【“去年、前年,渭城县遭灾了,咱们官府老爷厚道,准你们灾年不交粮,延期三年,到了丰年再补,今年日子到了,就得补交。”】
【“可咱们前年不在这渭城县啊?”汉子听后.立刻是着急地解释道:“我是刚从其他地方过来的。”】
【“我不管,你们种的地,之前是顾家的,他们跑了,那欠了朝廷粮税的就是你们,你们就要给他们补上。”】
【“哪有那么多的话要讲,你只管交粮便是,再这样拖拖拉拉,可别怪官爷不讲道理了。”】
【请进行你的选择。】
【1:静观其变,暗中紧随。】
【2:出言阻止,表露身份。】
【3:了解情况,再做打算。】
【恭喜你——触发《高祖遗风》的词条效果。】
【“是谁让你们动手的?”】
【你沉声开口,踱步走来,右手搭在了左腰间上的剑鞘,旋即森冷的目光顿留在身前几员耀武扬威的军士身上。】
第28章 迟来的正义从来都不是正义
楚世昭其实并不喜欢这农户欺软怕硬的模样。
但他更清楚,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人,才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
因为种地的农夫不能忍气吞声,他们是真会造反,真拿起武器跟你干的。
这种豁得出去,不要命的,是最可怕的。
而相比起这奴颜婢膝的农户,楚世昭更痛恨的是那些掌握权力却毫无作为甚至是光明正大尸位素餐的官吏。
【那数位收粮税的军士见到你的模样,毫不犹豫地跪拜在了地上。】
【在大周王朝,拥有佩剑的人,势必地位显赫,寻常百姓,甚至是官员都是不能持有佩剑的。】
【“下官拜见大人,我等正奉县官的命令,向渭城县的百姓收粮税,以充填历年的欠税。”】
【“也不知道大人是何来历,为何要掺和我渭城县的公事。”】
画面上,领头的军士在跪拜过后,很快就起身,开口就将事情说得一清二楚。
虽然这帮人对着百姓凶神恶煞,可是这不代表他们真的是一群蠢物。
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将锅甩给了渭城县的县官,第二句话就是询问楚世昭的来历,第三句话就是将事情定性为这是县城的公事,你无权干涉。
这三句话都很有营养。
而楚世昭知道大周王朝的吏治稀碎,几乎到了封建王朝中后叶的处境,官员们大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能做到官官相护的地步,可谁能想到,就连最基层的这些收税的军士,处事都圆滑到了这种程度。
但是显然还不够聪明。
后两句话里,大有咄咄逼人,以势相压的态势。
【“本王乃是泗水郡人,周高祖之后,当今天子正是家父,也不知道此等身份,能不能掺和你渭城县的公事?”】
【你冷哼一声,高昂头颅道:“收税是公事,可有你们这样收税的道理。”】
【收税的军士顿时低头,不敢辩驳,毕竟亲王的身份没人胆敢冒充,何况楚世昭手持佩剑,气度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