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65节

  玛德,自己不过是给搅了搅浑水而已,可千万不能阻止皇甫坚那边的人马。

  “你为何拦着?方才不是你说,凉州大军有可能在范阳军那边设伏吗?”

  “不拦下他们,难道真的放他们过去,和那些凉州边军来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

  楚世煦眉头紧皱,很有些不耐烦的看着王槐。

  “非也,殿下误会臣了……”

  王槐心里暗暗擦了一把冷汗。

  脑子里想着怎么把这事儿圆回去。

  “那你究竟是何意?”

  王槐立马拱手回话,“殿下千万别急,也别拦着他们,您想啊,那皇甫坚不论是有何目的,他们去了,能存活的概率极低。”

  “我们范阳大军可是十万大军啊,您细想一下,就算我们猜测的没错,凉州大军确实在前面设伏,可您想啊,那么大一支队伍,我们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提前发现?”

  若是凉州大军全体出动,断然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而现在,他们猜测其在前方设伏,这想来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此时,楚世煦被王槐整的越发的一头雾水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怎么红的白的都让你说了。

  一会儿说大军在前面设伏,一会儿又说不太可能,你是拿本殿下的脑子在地上摩擦吗?

  当本殿下是傻子吗?

  这时,东宫其他的人也有些不满意了。

  一个个眼神阴狠的盯着王槐。

  王家的人更是起不到一处来。

  上前悄悄的拽了拽王槐的衣袖,忍不住小声的提醒,“你疯了?这个时候不要随便表态,你不想活,也不能连累我们王家啊!”

  王崇等人恨不得给王槐一个耳光。

  要知道,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能随便站出来表态,万一你的推断有误,最后败了,这责任落在你头上,咋办?

  这不是没事找事呢吗。

  况且,还是这种无脑的无端猜测。

  王家人觉得,这王槐平时看着挺精明的,怎么这次这么愚蠢呢?

  这种关头,站出来凸显他自己?

  这不是脑子有泡吗?

  关键是你说的话,倒是符合逻辑一些啊,说的那是什么呀,一会儿扯东一会儿扯西,给殿下都说烦了。

  王槐不动声色的冲一旁的王家人点点头。

  然而他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他还得接着忽悠呢。

  王家?你王家完了就完了吧,反正你们也没人在乎过我王槐,我现在是在为自己谋生路。

  王槐压根没打算搭理王家人的劝告。

  他继续上前一步,缓缓开口。

  反正已经说了,也不在乎再多说一些什么。

  “殿下,臣的意思是,凉州军可能在前面设伏,但是设伏的人数应该不多,他们只需要派出一小只队伍,去打乱范阳军的进度即可、。”

  楚世煦深呼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爽。

  顺着王槐的话,一分析,这么说的话还是说得通的。

  毕竟人多容易引起注意,但是若是只派一小只队伍的话,自然不会引起注意。

  “如果如你所说,那本殿下为何不能让人将皇甫坚的人拦下呢?难不成等着他们和那一小只队伍汇合,去搅乱范阳军的进度吗?”

  楚世煦现在感觉越来越看不透王槐了。

  总敢这家伙哪里不对劲,但是他说的话吧,分明有些扯淡,但又不是完全没可能。

  让你不得不重视。

  这就让人很无语。

  王槐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继续拱手答话。

  “殿下,臣说的只是一种可能,就算对方有小只队伍在前方设伏,对于十万范阳大军来说,也不足为惧啊,顶多是干扰一下,臣认为,就算如此,那也是范阳大军第一个抵达皇城。”

  王槐这么一说。

  楚世煦也总算是听明白了。

第182章 马溯安的忽悠

  这货的意思是说,不用拦截皇甫坚的人,就算他们想和对方汇合,一起阻挠范阳军。

  就以他们那点人马,根本不足为据。

  所以,就让皇甫坚去把,到时候让范阳军的大军去收拾皇甫坚和恒奕那帮家伙。

  最好是提他们的头来皇城,到时候,自己亲手将那两人的头颅,甩给永晋帝。

  试想一下,皇帝会有多崩溃。

  最好等晋王赶到的时候,将恒奕的头给他看,晋王那小子估计得当场崩溃。

  楚世煦已经开始幻想了。

  可惜的是,楚世煦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卢毅那边到底是不是对他绝对忠诚。

  到底会不会站在他这边。

  ……

  与此同时,皇甫坚和恒奕率领着几百人马,正朝着范阳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走了一段后,这一路顺利的很。

  没有出现楚世煦的人马干扰。

  这让皇甫坚有些纳闷。

  不应该啊,他们这边的动静,自然都在楚世煦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这次出动,明显就是冲着范阳军区的。

  楚世煦竟然会放任不管?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这点人马,估计连楚世煦都看不上吧。

  知道他们去了也是送死去的。

  因此,压根都懒得拦截干扰了?

  这么一想,皇甫坚越发的心塞。

  看看自己身后那零星的一个小队伍,心里很是难受。

  再想起自己带到皇城来的那五千精锐,惨遭不测,越发的心堵。

  恒奕一听见皇甫坚唉声叹气,就知道他准是又想起那五千凉州守军的事了。

  恒奕安慰了一番。

  自古以来,打仗讲究的就是兵不厌诈。

  不管是算计也好还是背后搞小动作也罢,输了就是输了,当年诸葛孔明草船箭借,你能说人家卑鄙吗?

  目的达到了就行啊,说到底,还是自己计谋不够呗。

  兵不厌诈,还是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也总结经验教训,了解敌人的手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一直在一个问题上纠结,还总是埋怨敌人狡猾奸诈,这是不对的。

  皇甫坚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这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就是不痛快,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次的损失找补回来。

  给五千精锐报仇,也给自己找回面子。

  “恒奕,你确定这个计划可行吗?”

  皇甫坚骑在马上,面露担忧之色,“我们这点人,还不够范阳军塞牙缝的。”

  恒奕:“放心吧,皇甫将军。我心里有数。”

  “可是……卢毅和马溯安都是老狐狸,他们会轻易上当吗?”

  其实,对于皇甫坚来说,他认为目前最佳的办法,就是直接去皇宫先保护好皇上,和皇宫里的那些武德司的卫士一起,抵挡住范阳军的第一波攻势,为凉州军和晋阳军争取更多的时间。

  可恒奕态度很坚定,弄得皇甫坚也不好说什么。

  此时,在前往皇城的路上,不足二百里地的地方,一支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的朝着这边进行。

  这支军队正是来自范阳的范阳大军。

  马尹率军走在最前面,在前方开路,他父亲马溯安紧跟其后。

  总督卢毅这一路都心里隐隐不安。

  倒是马溯安一副神色淡然的姿态。

  见卢毅讲神色紧张,马溯安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早已看出来了。

  他知道,这一趟出师皇城,那是天地动荡的局面。

  他们这些人,都是奔着皇城打乱,前去镇压的态度。

  但是这镇压的是哪一方,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范阳总督卢毅是不会把话说透的。

  就是要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去,才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他们这些人,一方面命令大军快速前进,一方面又防备着晋阳军和凉州军的人先一步赶到。

  那自然是要全力以赴,先以最快的速度赶去皇城,从而助力东宫那边。

  但如果出现意外,被凉州大军先一步赶去,局势发生反转,他们还可以有退路可走,不至于给自己陷入绝境。

  马溯安知道卢毅的想法,但是他卢毅有心要投靠东宫的事,早就传开了,现在惺惺作态还有必要吗?

  而他马溯安就不一样了。

  他从始至终都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偏向任何一方,就算出事,他也来得及再重新战队。

  或者说是随时可以重新战队就y

  亦或者说,他可以随着局势的变化,选择帮助谁。

  就算任何一方战败,他都不用担心。

首节 上一节 165/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