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事,也可以跟他说。正好有件事我还打算找他问问。说起来,我自己也有些心焦啊。”
……
……
李孜省府宅。
临近黄昏时分,府上的人正翘首以盼。
作为当事人的李孜省当天闭门谢客,只把自己最信任的幕宾庞顷留在身边,负责对外联络,探听消息。
“道爷,今日一早,赵玉芝就进到邓常恩府上,他们已在暗中筹备,以给事中参劾道爷编撰天机,混淆视听,甚至干涉天家大事,现在他们都留滞邓府没出来。
“山东那边,已派了几波人前去打探消息,现在回报的乃截止昨日午后,未见有地动发生……”
赵玉芝,擅长扶鸾术,以方士被太监高谅引荐到皇帝面前,得到宠幸,论地位远不如曾经的继晓以及现在的李孜省和邓常恩。
正因为继晓失势后,李孜省成了皇帝跟前首屈一指的宠臣,导致皇帝身周一圈方士都以之为劲敌,联合起来打压他。
李孜省怒道:“我也是扶乩算出泰山地动,他们不服气,自个儿推算去,作何要来攻讦我?”
庞顷和沈禄都用尴尬目光望了过去。
他二人都很清楚李孜省根本不是自己推算出来的,而是从张峦那得悉的,他们都在想,李大人怎么在我们面前还装起来了?
“他们是什么人自己不清楚吗?会有言官听从?说要参劾我,哼,他们确信能找到人帮忙?不会连带他们一起给参了吧?”
李孜省又连番怒问。
庞顷回答:“道爷,这事已查清楚了,具体负责参劾的乃兵科都给事中张善吉。此人颇有手段。”
李孜省听到张善吉的名讳,顿时咬牙切齿。
这个张善吉曾任兵科左给事中,因事被贬谪,干过一件很不要脸的事情。
《明史列传一百九十五》记录:
“……兵科左给事中张善吉谪官,因秘术干中官高英,得召见,因自陈乞复给事中,士论以为羞。”
自被成化帝起复后,张善吉靠着跟中官也就是太监的良好关系,还暗中巴结邓常恩,很快便升到兵科都给事中的位置,现在更是跟邓常恩联合起来参劾李孜省。
这让李孜省感觉自己正在被人针对,恼怒至极。
“锦衣卫不是也派人去查了?现在回报消息了么?”
李孜省突然想到,皇帝也关心泰山是否发生地震,而那边算是“官方”渠道,消息比较保真。
庞顷道:“相继有人回报,不过都言没发生地动,负责此事的听说是锦衣卫千户牟斌,此人并不结交内外臣,现在尚未回京。”
“啪!”
李孜省猛地拍了一把椅子扶手,霍然站起。
旁边坐着的沈禄也赶忙起身。
李孜省来回踱步,半晌后侧目看向沈禄,厉声喝道:“看看你举荐的都是什么人啊!他到底有何神通?竟敢以泰山地动之事造次?”
沈禄面带苦涩笑容,心想,这是您非要听他的话,还鬼迷心窍般上报皇帝知晓,我想拉都拉不住,这事能怪到我头上吗?
庞顷劝解:“道爷,事情远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昨日泰山发生之事,或还不及传至京师,先且放宽心。”
“哼!”
李孜省冷笑不已,“泰山又不是宁夏,随便一点消息,需要走个一天一夜吗?眼看都已入夜了。”
沈禄急忙宽慰:“李侍郎稍安勿躁,事只要发生了,哪怕延迟个一两日也很正常。”
庞顷附和:“正是如此,只要泰山发生地动,就算时间不契合,也不算什么。”
“哼哼!”
李孜省突然有点无语,瞥了两个手下一眼,摇头道,“那何时发生,才算是被我准确言中?再去探,我要知道确切的消息!”
第82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庞顷急忙又去找人问询情况。
他不用亲自出府门,所有的讯息都由派出去的各路人马收集整理,然后有专人快捷地把归类好的消息汇总到他这儿,他再挑重点传报给李孜省。
“李侍郎,要不要把来瞻叫过来问问?”
沈禄这会儿也有些慌张,开始胡乱出主意。
事到临头李孜省反倒镇定下来,拒绝道:“不必了,先且沉住气。就算事情真的没有发生,想来陛下也能理解,自古以来谶言地动,还能准确命中的除了我还有谁?”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其实张来瞻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从不居功自傲……我现在也只能相信他了。”
“是,是。”
沈禄赶紧应声。
就在此时,李府下人过来,对李孜省道:“老爷,外面有自称沈府的人,说是有位张老爷请沈老爷过府一叙,乃有要事相商。”
“是来瞻。”
沈禄说完望向李孜省。
“什么事?”
李孜省皱紧了眉头,抚着下巴若有所思:“难道这节骨眼儿上,他又有何说法不成?”
“那……”
沈禄有些迟疑了,问道:“在下是否该过府去问问?”
“不必了。”
李孜省断然否决,摆手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见与不见有何差别?”
沈禄这才对前来通报的人道:“那劳烦通传一声,就说我这边事忙,等回头闲下来再去见他。”
“是。”
这头李府下人刚走,李孜省正坐立难安,另一边庞顷急匆匆而来,脸上全然不见喜色,整个人表现得很紧张:“道爷,有新消息传来了。”
“快说!”
李孜省立即出言催促。
庞顷郑重地道:“锦衣卫北镇抚司派去山东公干的千户牟斌快马返回京师,入城后疾行入宫去了。”
沈禄瞪大眼问道:“只是入宫么?难道就没旁的消息?”
“没有。”
庞顷笃定地说。
李孜省凝眉思忖,旋即脸上浮现灿烂的笑容,道:“看来泰山地动之事,八九不离十了。”
说完整个人都松弛下来,神情泰然自若,给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沈禄和庞顷面面相觑,一时没搞清楚李孜省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疑惑之余,沈禄忍不住问道:“这中间有什么说法吗?”
此时李孜省眉眼都舒展开了,嘴角上翘,用胜利者的口吻反问道:“这个时辰,牟斌算是提前回来的吧?”
“啊!?”
沈禄想了想,依然不明白李孜省话中深意。
“对对对!”
庞顷思维灵活,瞬间会意过来,猛一拍大腿,连声赞道:“道爷果然不凡,观察入微,于细节处见真章……以牟千户快马所行时间来看,他应该是昨夜子时前就从泰山之地动身,不然绝无可能这时辰就赶回京城。”
李孜省笑道:“那便是了,若无地动发生,他作为朝廷派去亲眼见证的使者,岂敢在午夜不到的情况下就贸然返回?”
沈禄就算再迟钝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脸上带着几分惊喜:“难道说……泰山之地真发生地动了?”
李孜省对庞顷吩咐道:“还等什么?立刻调派人手去打听,咱派去泰山的人就算迟一些回来,也不会晚太久。”
“是!”
庞顷瞬间热情高涨,一路小跑出门去了。
……
……
不过一炷香时间,更多的消息陆续传来。
通政使司左通政陈政,匆忙而来,到了李府却没被准许见李孜省,只是见到了庞顷,汇报完情况后便离开,返回通政使司衙门继续坐镇。
庞顷前来通传:“先前陈大人来访,说是有一份济南府上奏,刚送至银台司,乃说地方地动不止,有声如雷,系昨日临近日落时分发生的事情。”
“哈哈。”
李孜省已经忍不住放声大笑,一脸振奋之色,“我说什么来着?牟斌提前回京,这就说明地动已发生!”
沈禄作为当事人,听到此消息后,整个人都有些恍然失神。
他满脑子都是一个想法,那就是来瞻兄怎么知道泰山要发生地动的?
“汝学,你也觉得此事难以置信,是吧?”
李孜省此时已经把沈禄当成宝贝一般看待,用非常信任且热切的目光望了过去,“你是否觉得,你那位内兄乃旷世奇人?哈哈,我也如此认为。”
沈禄道:“在下的确是衷心希望来瞻能一语中的,但真言中了却如何也弄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他心中非常期盼张峦能成功。
但现在一切都如其言发生,又觉得很不真实,那还是妻子口中只会做白日梦,不思劳作的大舅子吗?
李孜省此时已乐不可支,不管沈禄说什么,他都觉得此人蔼然可亲,道:“还等什么?赶紧让人准备一份厚礼,给来瞻送去!”
沈禄这才想起什么,赶忙出言提醒:“他先前不还特意派人来邀我过府一叙么?”
“哎呀!”
李孜省恍然般猛拍了一下自己大腿,急声道:“汝学,伱提醒我了,岂能如此怠慢国士?这事是我疏忽了……
“这样,礼物赶紧备好,一定要是厚礼,我与你一同前去。”
庞顷虽然也很高兴,但保持了冷静,建言道:“道爷,现在事已发生,皇宫那边只怕会随时召见,您恐不适合此时出门。”
“不不不!”
李孜省连连摆手:“陛下骤闻此消息,必定心绪不宁,想来会闭门思虑得失,谁都不见。”
庞顷这才明白李孜省为何如此放心离开自家府宅,转而问道:“那……要准备什么礼物?”
“从府库中挑选最贵重的捎上,价值怎么也要撑得住场面。哦对了,汝学,你那位内兄,府上现在缺什么?”
李孜省高兴之余,已经准备对症下药,按需送礼了。
沈禄笑答:“来瞻勤学苦读多年,惜未有一官半职傍身,这都快成他的心魔了……”
李孜省点头:“他进太医院的事,基本上可以定下来了,我说的话绝对算数!还有呢?”
沈禄道:“还有就是他刚来京师,未有合适的宅邸居住,手头相当拮据,当初来京听说还是因治病救人临时凑了些盘缠才勉强成行,此番在京为人种药,也没拿朝廷一分一毫的俸禄……”
李孜省打量庞顷,问道:“咱在城北还有一栋宅子空着吧?”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