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385节

  “是。”

  随后韦泰出去,把李孜省、李裕和几个太医院的人都叫了进来。

  周太后见到众人后,皱眉道:“耳朵不好使吗?哀家说的是把所有人都叫进来!太子不进来,这御旨给谁宣读呢?”

  韦泰一怔。

  还要叫太子来?

  那邵妃叫不叫?

  皇后叫不叫?

  不过他现在也服软了,毕竟被周太后踢了一脚,虽然觉得这老太太很过分,不过想到如今皇室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这老太太,他也不敢抱怨什么,主要是因为韦泰从来就没有大权独揽过,以前只不过是怀恩和覃昌身边的跟班。

  这会儿让他出来挑大梁,他自问没那能耐。

  ……

  ……

  不多时,朱祐樘终于见到了他心心念的老父亲。

  “父皇!”

  朱祐樘冲到榻边,“噗通”一下跪下,神色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且没任何人怀疑朱佑樘的表现。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质疑朱祐樘的能力,也担心他是否能担当起太子的职责,但唯独孝顺这一项,没有谁会非议……

  有见过这么傻的蠢孩子不孝顺的吗?

  朱见深听到声音,只是睁开眼看了儿子一下,微微点头,似乎在说朕听到了,随后又闭上眼。

  周太后道:“不要打扰你父皇休息……乖孙,你父皇重病在身,无法理政,但朝事又不能耽搁,这不……你父皇给了你一道御旨,让你先担任监国,未来这几天,朝中事务一律都由你在文华殿处理。”

  “皇祖母,孙儿自认无此能力。”

  朱祐樘出言婉拒。

  周太后摇摇头:“你是太子,是你父皇最倚重之人……当下你父皇重病,你不出来顶着,你是想让你父皇连养病都不安心吗?”

  “孙儿遵命。”

  朱祐樘主打就是一个听话懂事。

  你让我干,我先说我不行,但你非要坚持的话,我就听你的。

  谁让我本来就没什么主见呢?

  周太后道:“这几个月,你父皇大概也考虑到有些事迟早会发生,且也是为了锻炼你,早早就让你去文华殿听政,现在也算是有了一定经验……万安,你能辅弼好太子,是吧?”

  “臣自当尽心竭力。”

  万安听到这里,心中那叫一个激动。

  内阁两人,只让我来辅佐太子,却不叫上刘吉,说明从太后到新皇都打算把刘吉给赶走,那我就是头一号辅政大臣。

  就算我先前站错队,但现在我已经站回来了,照样得到器重。

  周太后皱眉不已,道:“可是,哀家有些不放心……皇儿啊,你能听到吗?你给拿个主意,让谁来协同万安,帮助太子呢?毕竟都是在替你分忧,让你能安心养病。”

  朱见深没睁眼。

  “皇帝的情况,你们这些做臣子的都该看到了吧?”

  周太后道,“孜省,你认为呢?”

  李孜省一听,不是让我辅弼朝政,而是询问我的意见?

  我总不能毛遂自荐吧?

  这意思很明显了啊……

  老太太也是个聪明人,既是问我意见,那肯定是已经把我怎么说的都给布置好了,我还能选择别的说辞吗?

  李孜省恭敬地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如今能真心实意帮太子,且做事条理有度,能随时进入宫门,既能帮太子问询陛下意见,又随时能照顾太子所想……”

  听到这里,众人都一阵疑惑,你李孜省现在怎么也啰嗦起来了?

  却听李孜省在那儿侃侃而谈,道,“臣认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峦,恪尽职守,在病榻前能照顾陛下龙体,主持治病等事,应该由他来协同万安。”

  “这……”

  周太后皱眉,似乎对这人选不太满意。

  旁边的李裕急忙道:“太后明鉴,辅政之事,当由朝中资历深厚的大臣来担当才可,张峦出身监生,甚至不是举监,只是个乡贡,以他来协同太子,只怕会令朝臣谤议,令人心不安。”

  周太后本来只是做个样子,此时她心生不悦,不得不看向万安,问道:“万卿家,你觉得张峦是否有此能力?”

  本来周太后对万安有成见,只是现在出现朝中两大重臣意见相左的情况,她不得不询问万安,且她觉得,万安现在应该知道怎么站队吧?

  果然。

  万安脸不红气不喘地说:“张峦虽入朝时间短,且只是贡生出身,但只要有能力,就该多为朝廷做事。

  “老朽无资格决定谁人入阁,但协同太子办事,不过只是个由头,又不是授予具体的官职,难道在太子身边走动,也需要经人同意吗?”

  周太后点头道:“此话倒也有道理,只是让哀家这侄儿在太子身边走动,他乃太子的岳父,在太子茫然无措时,有自己的亲人从旁协助,又有何不可呢?孙儿,你觉得呢?”

  朱祐樘听到在场诸人对话,心中也在纳闷儿。

  这怎么涉及到我岳父了?

  朱祐樘道:“孙儿听从皇祖母的吩咐。”

  “你是储君……储君也是君,照理说,哀家也是你的臣子,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用听我的。”

  周太后摆明了一个态度。

  天老大,皇帝老二,太子老三。

  谁说就该听我这个皇祖母的?

  你自己决定用不用张峦。

  朱祐樘看了张峦一眼,道:“岳父为人谨慎,能力突出,孙儿遇到事情,愿意跟岳父商议。”

  “那就不再等了。”

  周太后道,“来瞻,领命协同太子做事吧。”

第400章 不是太监,胜似太监

  张峦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辅政大臣”。

  虽然他出身低微了点,入朝的时间短了点,资历也浅了点,甚至在朝中还没什么人脉,做事也马马虎虎……奈何就是能撑得起大局,连周太后都觉得这个“大侄子”本事超群,一定能辅弼好她的孙子。

  关键是,在这种时候,除了张峦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会全心全意帮太子。

  指望李孜省?

  还是墙头草一般的万安?

  周太后决定让张峦上位,主要是看在张峦跟自己关系不错,且一心帮太子的份儿上,且也因为周太后看得上张玗,觉得太子妃是自己亲手选出来的,那肯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

  太后马上就要当太皇太后,总要为自己的将来筹谋一下,要是新皇后的娘家人太过斤斤计较,把太子给拿捏了,很可能会把自己这个皇祖母给丢过墙,所以一切还是得小心点,提前做好收买人心的事。

  ……

  ……

  众人退出殿外。

  李孜省凑到张峦跟前,一脸激动之色:“来瞻,我早就说过你行的。现在你还不在内阁,但我觉得,你快了……”

  “这怎么可能呢?”

  张峦叹息道,“我不过是帮陛下治病,再就是帮太子出谋划策,要说我能入阁……这也太不现实了。”

  李孜省点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一定是怕朝中那些臣僚说三道四吧?尤其是所谓的清流。

  “来瞻,你看今天那姓李的……我是说吏部尚书李裕,看起来他是在反对你,但我却知道,他其实就是站在你这边的。”

  “啊!?”

  张峦很惊讶。

  他很想问,你是咋看出来他站在我这边的?

  就因为他公然反对让我当辅政大臣?

  “陛下的病情……”

  李孜省没有解答张峦的疑问,继续问道,“现在是彻底没辙了,是吗?”

  张峦摇头道:“我不知道。”

  李孜省本来想笑,但最后忍住了,小心提醒:“你留在这里,一会儿保国公和英国公就要来,肯定还得跟他们巧妙周旋一番。

  “咱这位太后可不是什么善茬,你小心着点为好。”

  张峦心说,不用你来提醒,我早就看出老太太是个狠角色。

  这种时候,一介女流主动站出来稳定大局,说她没野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什么是我女儿通知到她的?

  难道乾清宫这边,她就没安插个眼线什么的?

  “来瞻,过来过来……”

  此时周太后刚出殿门口,回头朝张峦招手。

  张峦用征询的口吻道:“你看……?”

  李孜省道:“快去快去。这边你不用管,反正今儿我是哪里都不去,怎么我都要守在这边。除非有人把我架着硬抬出去!”

  说完,困倦不堪的李孜省打了个呵欠,连忙跑去找韦泰,让韦泰给他找个地方暂时休息一下。

  ……

  ……

  周太后把张峦和朱祐樘叫出乾清宫门口。

  “孙儿,哀家不是非要替你做主,但你是大明的储君,有些事就应该由你出来承担重任。”周太后道,“你可知晓,其实在你来之前,邵妃也曾来过?她是想替她儿子筹谋。”

  朱祐樘回道:“孙儿知道了。”

  周太后问:“你知道当下是什么状况吧?”

  “知道。”

  朱祐樘道。

  周太后白了孙子一眼,道:“就怕你不知道……我让来瞻跟你说,他是你的岳父,如今朝廷上下,真心实意帮你的,除了你岳父外,应该没旁人了。当然,还有我这把老骨头,但在朝中,我根本说不上话。”

  朱祐樘看了眼张峦,好似在问,我这岳父似乎也说不上话吧?

  周太后似乎能洞悉孙子的内心,道:“你岳父入朝是没几天,但他有一点好,就是在朝中人脉广泛……你看那万安和李孜省,现在就很支持他。并不是说他与那二人是一党,而是靠自身的能力折服他们,让他们不得不听话。”

首节 上一节 385/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