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169节

  可现在,却告诉他们,他们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温师,我等不服!”

  这时,一个落榜的考生,站出来对温体仁说道。

  “哦?你是汝宁府何瑞徵吧?”

  温体仁看着这个考生,淡淡的问道。

  他对这个何瑞徵还是很看好的,这次的殿试答卷也算是中规中矩。

  但不知为什么,陛下就是铁了心要黜落对方。

  朱由检之所以不顾温体仁等人的反对,非要黜落这位成绩还算不错的何瑞徵。

  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此人是标准的“三朝元老”。

  先是在大明中进士为官,然后又投降李自成,在大顺为官,再之后又在满清为官。

  这样的读书人,一点节操都没有。

  当然,这些读书人中,像何瑞徵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但只能怪他倒霉,谁让朱由检对他这个名字有印象呢?

  何瑞徵见温体仁还记得自己,当即也是躬身道:“学生正是何瑞徵。”

  “学生苦读十数载,自问学识渊博,远超此次中榜的许多人,可为何学生却落榜了,而那些学识不如学生的人,却中了榜,学生如何能服!”

  何瑞徵大声的说道。

  他的话,也引起了其他落榜考生的共鸣,纷纷附和道:“我等也不服!”

  “不服?”

  温体仁闻言,眉头微挑,目光中透出一股威严,“你们有何不服?”

  何瑞徵上前一步,拱手道:“学生以为,此次殿试评判不公,我等学识与文章,皆不弱于那些进士,何以落得如此下场?”

  其他落榜考生也纷纷附和。

  温体仁听着他们的抱怨,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尔等可知,殿试所有考卷,皆是陛下亲阅,你们难道认为陛下是在舞弊吗?”温体仁沉声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

  他们可以批判主考,批判阅卷官,但却不能批判皇帝。

  所谓科举,就是为皇帝,为朝廷选才。

  皇帝根本就没有舞弊的动机。

  不过,如果就这么算了,他们又着实不甘心,何瑞徵咬牙道: “可学生等确实心有不甘,若是不给个说法,我等宁死也不服!”

  温体仁看着这些激动的考生,心中也是无奈。

  他知道,若是不给他们一个交代,只怕这些人不会轻易散去。

  “也罢,本辅就给你们一个交代。”

  温体仁叹了口气,转身对身后的书吏道,“将陛下御批的试卷取来。”

  书吏闻言,连忙从身后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叠试卷,恭敬地递给了温体仁。

  温体仁接过试卷,找到何瑞徵的答卷,将之递给对方道:“这是你的,陛下御批,文章虽好,但内容空洞,于治国无益。”

  说着,他又翻看了几张其他落榜考生的试卷,每一张上面都有朱由检的御批,或是指出文章不足之处,或是批评其方略不合实际。

  众考生看着温体仁手中的试卷,脸上都露出了惊愕之色。

  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亲自批注他们的试卷。

  何瑞徵看完自己的卷子,又对温体仁躬身道:“温师,学生想看看前三甲的大作,还请温师成全。”

  温体仁看了对方一眼,摇头道:“不行。”

  “为何?”

  何瑞徵当即对其问道。

  见他这个样子,温体仁也有些不满起来。

  他没有回答何瑞徵的问题,目光扫过被黜落的这五十名考生,轻叹一声道:“本辅最后劝你们一句,我辈读书人,不可皓首穷经,还是得多看看民间疾苦。”

第225章 效仿前宋张元

  “你们心中不服,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学识文章胜过他人,可你们是否想过,国家取士,并非只看文章学识,更重要的是看治国安邦的方略。”

  温体仁的声音,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你们之中,有许多人文章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更有甚者,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只知埋头书海,这样的读书人,与国何益?”

  众考生闻言,皆是默然。

  何瑞徵显然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温体仁却是不给他这个机会,继续道:“此次落榜,对你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你们的学识已经够了,回乡之后,多看看民间百姓们的生活,了解大明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如果能有所获,定能高中。”

  听他这么说,一众考生皆是不说话了。

  温体仁轻叹一声,挥手道:“好了,都回去吧,且回乡继续苦读,等待下次科举。”

  何瑞徵见温体仁要走,再次躬身道:“温师,学生想看看前三甲的考卷,还请温师成全。”

  温体仁闻言,心里顿时恼怒不已。

  自己身为首辅,亲自出来安抚你们,你何瑞徵竟是一再逼迫,这是何意?

  “何瑞徵,本辅也是科举出身,知道功名得来不易,你莫要自误。”

  温体仁的声音,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柔和。

  何瑞徵登时一愣。

  “温师!学生只是想看看……”

  “通知礼部,褫(chi三声)夺汝宁府何瑞徵功名!”

  温体仁也是真恼了,本辅已经给足了你面子,你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本辅的面皮,是谁给了这个胆子?

  真当本辅不知道,刚才就是你一直在上蹿下跳吗?

  听到温体仁的话,何瑞徵的面色瞬间变得惨白。

  其他学子也都是满脸的惊愕。

  温体仁看了这些人一眼,冷哼一声旋即离去。

  众人一看,也都作鸟兽散。

  唯有何瑞徵失魂落魄的瘫倒在地。

  两名和其交好的学子见状,忙是将之扶起来,踉跄着向远处走去。

  而这次科举发生的事,也迅速的传遍了整个京城。

  许多有心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是夜。

  已经在客栈,枯坐了整整一个下午的何瑞徵终于是清醒过来。

  见其眼中重新恢复了光彩,他的两名同窗也终于松了口气。

  “五玉兄,事已至此,就不要再多想了。”

  一名叫李拯的学子轻叹一声,对何瑞徵劝诫道。

  “我不服!”

  “就是说破了大天,我也不服!”

  何瑞徵咬牙说道。

  因为太过用力,嘴角竟是渗出了血迹。

  李拯见状, 忙是劝道:“五玉兄,莫要如此,伤了身体就不好了,此次不中,那就下次再考就是。”

  何瑞徵看了眼房间内的两人,凄惨一笑道:“我已经被褫夺了功名,哪里还有再考的机会?”

  “当年前宋之时,朝廷为什么会取消殿试黜落考生这以规矩?”

  “前宋能出一个张元,大明难道就不能有一个何瑞徵吗?”

  “五玉兄!慎言!”

  听他这么说,李拯顿时大惊失色。

  另一名叫郭景昌的学子, 也是脸色骤变。

  也不怨两人的反应这么大,实在是何瑞徵说的这个张元,实在是太过有名了。

  此人原本是宋人,但殿试的时候,却是屡次不中。

  张元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后来干脆投了西夏的李元昊。

  在他的谋划下,李元昊率领的西夏,给当时的宋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以至于宋仁宗亲自下旨,但凡贡生参加殿试,皆是全部录取为进士。

  这样的规定,一直持续到科举制消亡。

  但没想到,历史到了朱由检这里,愣是拐了一个弯儿。

  大明重新开始在殿试中黜落考生。

  何瑞徵心下做了决定,眼神中闪过一道狠厉之色。

  他看了眼明显有些慌乱的李拯,以及郭景昌一眼,沉声问道:“两位同窗,朝廷如此轻视我们,难道你们就甘心吗?”

  李拯和郭景昌对视一眼,前者深吸一口气,对何瑞徵拱手道:“五玉兄,你这边既然没事了,那李某就先告辞了。”

  说罢,李拯便转身离去。

  他虽然也是心有不甘,但让他效仿张元,他还是不敢的。

  他害怕被父老唾弃,害怕死后不得安宁。

  何瑞徵看着李拯离去的背影,眼中波光闪闪,不知在想些什么。

  郭景昌见状,却是没有离开,而是坐到了何瑞徵的对面,开口问道:“五玉兄,你想好了?”

  何瑞徵轻轻点头,语气有些萧索的说道:“仙岩兄,何某寒窗十数载,现在一朝丧尽,你说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朝廷如此轻视我等,我何瑞徵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让这些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治国安邦之才!”

  郭景昌沉默半晌,这才压低了声音道:“五玉兄可是要去东边?”

  何瑞徵点头。

  “张元的家人可是被前宋朝廷拿了。”

首节 上一节 169/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