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481节

  如果三年期满却没有做出成绩,或者境内出现反叛事件,一律将官员取缔。

  而除了明面上的考核之外,游离于七司之外的监察司,还负责暗地里巡查工作。

  一旦发现有那种贪官污吏,鱼肉乡里的状况,便直接查处交予有司进行处置。

  再次便是针对兵马司的改革,秦瑱提出恢复耕战制度,即采取军功授田制。

  因为在他们掌握了半壁江山后,像是淮南、南郡等腹地将逐渐恢复秩序。

  在此之前,混乱的局势,会让百姓为了一口饭吃就加入军队之中去拼命。

  而恢复秩序之后,仅仅只是一口饭食,就很难再让这些百姓去为你拼命。

  这种时候,就需要采取新的制度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耕战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制度。

  秦国统一六国的根本,就在于将战争和土地、爵位挂钩,百姓可以通过战争或许阶层跃迁。

  现在他们治下掌握了无人耕种的耕地,正是通过耕战体系来扩张的好机会。

  除此之外,耕战体系不仅适用于对内战争,也同样适用于对外侵略的战争。

  秦瑱已经想好了,先用耕地调动积极性,等到耕地不够之后,再以奴隶调动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外界利益被全部夺取之前,大汉这一个恐怖的战争机器就不会停止。

  不过这也只是改革的一环,针对汉律已经不再适用的情况,秦瑱便以刑罚司牵头制定律法。

  通过依照增删秦汉旧律,他和陈群、伊籍、刘先等人,共同制定了一部《法科》。

  用新的律法,规定法高于人,取缔了汉律之中人情大于天的治理观念。

  针对当前他们麾下工坊难以管理的现在,秦瑱以工技司牵头,设置专门管理部门——工商处。

  以此处为单位,分别将各大种类的工坊集中管理,负责人才安置、资源调配。

  此外,工技司还负责搜罗各地奇人异士,组建科技所,专职进行工艺改进和研究。

  针对当前财物状况没有规划的情况,秦瑱以刘巴负责审计工作,来对他们麾下的钱财进行专项管理。

  审计司也是八司之中可以直接调动钱财的部门,其他司需要调用物资,都需要先经过审计司。

  最后便是教育司、卫生司,这两个部门的建立,完全便是源于秦瑱的个人意志。

  其实老刘对于其他六司的安排都颇为满意,可见秦瑱设立教育司和卫生司之时便是一阵疑惑。

  毕竟教育司和那六司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压根不需要独立成为一个部门。

  还有卫生司,老刘甚至不知道这个部门有什么职能,又能带来什么好处!

  对此,秦瑱还是给刘备解释了一番,设立教育司乃是因为教育才是国家之基。

  这途中,自然免不了对各家经典和事例的引用,直接给刘备讲明了一个道理,教化百姓,国家才能强盛。

  如果能普及教育,人人都能识字,那他们寻找人才也不需要像现在这么费力了。

  至于对卫生司的解释,秦瑱只说了一个作用——防瘟疫,刘备便没了任何意见。

  笑话,如果连防瘟疫都不算大事的话,那他麾下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去重视了。

  而老刘这边没意见,也使得秦瑱得以直接施行各项改革之策,让刘备军上下官吏一片忙碌。

  当然,对于秦瑱的改革方案,众臣也不是没有提过意见,比如陈群就来找到秦瑱,推荐了一个新的选才制度,九品中正制。

  这一个方案,老陈可算酝酿已久,考虑了各方利益方才提出来,但秦瑱一听就给否了。

  不仅如此,他还给陈群直接表示各司分置就是为了保证职权分明,你是一个管刑罚的,吏员司轮不到你插手。

  这也是他特地把陈群调去管刑罚的目的,就是防止这些士族子弟来插手他们的用人。

  除了陈群,尚有不少人质疑刑罚司、兵马司的各项政策,都一一被秦瑱反驳了回去。

  如此定下改革基调,秦瑱也终于忙里偷闲,享一享独属于他的天伦之乐。

  这一次迁都,不仅迁来了刘备的臣属,也将秦瑱的家小给全部迁了过来。

  此时秦瑱一家,早已不再是之前那般人丁不兴,在其子禾儿诞生之后,今年年初大桥也帮秦瑱生了一个儿子。

  那个时候,秦瑱还在荆州打仗,收到这个消息自然大喜,随之为其命名为阿念,意为思念家小之意。

  这两个儿子的诞生,自然也让秦家上下多了不少欢声笑语,也了却蔡琰的心愿。

  然则这二子的出现,却也惹得秦瑱的另外两个媳妇小桥和蔡瑶多了一丝幽怨。

  毕竟自从秦瑱再娶之后,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小桥已然年满二十,蔡瑶也到了十八。

  可由于秦瑱时常在外,二女甚至还未与秦瑱同过房,都还是黄花大闺女。

  这种事在这个时代显然是有些离经叛道的存在,故而二女嘴里不说,心中自都有些幽怨。

  可偏偏少女的羞涩又让她们有些难以启齿,见秦瑱毫无知觉,便只能暗自神伤。

  得亏蔡琰这个大姐足够知心,见二女闷闷不乐,便来到秦瑱跟前说了一阵小话。

  此时秦瑱正抱着儿子,一听便是一愣,心想时间过得也太快了一些,不知不觉他竟然已经三十二了!

  在这个三十岁便已经可以称为老夫的年代,他也算是步入了中年期了,不由道:

  “若非夫人提起,吾几乎忘此事矣,然则此事终究难以启齿,又当如何?”

  别看他在外一言九鼎,可对于家中事务,却有些疏于应对,随着年纪渐大,竟有些不好意思。

  而蔡琰见他这般,不由捂嘴一笑道:“固知夫君不善此事,妾身自有安排。”

  “妾已与大桥妹妹商量完毕,今夜都不准夫君入屋,但叫夫君往别处睡去!”

  秦瑱一听她有安排,心中便是一安,可一听只是闭门,不由便皱眉道:

  “如此,珂儿和瑶儿可知此事,为夫突然前去,吓到她们可如何是好?”

  现在的状况其实不是他不肯同房,只是因为长时间分居,他怕自己突然前去,会吓到了小桥等人。

  但蔡琰一听此言,便是笑面如花道:“谁让夫君让两个妹妹独守空闺?”

  “如今两个妹妹生怨,正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夫君自己哄去,叫妾身前去算何事?”

  如此说罢,她便咯咯一笑,抱着儿子径直离去,独留秦瑱立在原地,暗自叫苦。

  但他终究也是过来人,想着反正也是自己媳妇,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还怕这个?

  当下他便准备去找二女交流交流感情,结果就在这时,管家却来报道:

  “主君,征东将军让人前来传唤,言说有要事寻主君入府商议!”

  听着这话,秦瑱顿时眉头一皱,犹豫了片刻,还是朝着将军府行了过去。

  PS:实在赶不及了,今天晚上只有一章,抱歉。

第362章 北伐之机,张松入荆

  在离开府内之后,秦瑱便朝着征东将军府方向行来,一路上城内各处都显得十分繁忙。

  这是因为眼下的荆州到处都是达官贵人,为了容纳麾下臣属,刘备便下令扩建城池。

  城墙是不可能直接拆的,所以在内城之外,便需要建立外城,大量百姓都被雇佣来修建城池。

  而这一座城池,首次采用了江东运来的水泥,民夫只需要搭建框架随后浇筑即可。

  除此之外,刘备军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少来自江东的商人。

  商业的繁荣,使得城内人来人往,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秦瑱照例出门还是车接车送,直到将军府内,方才下得车来。

  通报之后,进入府内,便见刘备正抱着小儿子刘白豚玩耍。

  就和他一样,老刘现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白豚,次子刘捷,但长子为庶出,次子反倒为嫡子。

  不过嫡庶并不影响刘备的偏爱,小家伙才两岁多,刘备便整日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秦瑱见之,就上前行礼,刘备见状,便抬头一笑道:

  “吾还道子瑄还需许久才来,不料竟来得如此之速!”

  说着他便令侍女将其子抱走,又拉着秦瑱来到了正厅之中。

  待得二人在正厅坐下,秦瑱这才询问老刘唤他前来之意。

  刘备一听,自也不废话,当即便对秦瑱说出了自己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探子探到了袁绍与刘璋的使者将至,想要问问秦瑱的看法。

  秦瑱听得两家使者将至,不由神色一异,对刘备笑道:

  “此必是彼等将我军势大,意欲先前来交好我军。”

  “不过刘璋便罢,袁绍主动遣使,却是少见得紧。”

  “由此可知,袁绍今年冬天日子恐怕也不太好过!”

  在他看来,刘璋遣使是正常现象,毕竟原本历程中老曹夺取荆州,刘璋就曾经示过好。

  虽然现在夺取荆州的变成了他们,但刘璋显然是不敢和他们交战的。

  相反,袁绍不同于刘璋,这一次官渡之战,青州、兖州有相当一部分领土被他们占据。

  这就好像袁绍吃了一个哑巴亏,但现在却特地遣使前来示好。

  反向就能说明,袁绍这一战也伤筋动骨,已经惹不起他们了。

  而老刘听得此言,便是自得的一笑,拿出一纸信报道:

  “袁绍何止是不好过呀,据我军细作来报,袁绍麾下已然粮尽。”

  “今年秋收之前,袁绍麾下兵马少食,便以桑葚度日。”

  “若非现在秋粮将至,袁绍兵马恐怕要四处生乱矣!”

  “故他此次派遣使者前来,多半是准备联系我军休战。”

  秦瑱听着刘备之言,不由看了一眼纸上军报,顿时微微一笑道:

  “袁绍即已粮尽,今冬多半不会再战,此乃我军北伐之机也!”

  北伐,这是秦瑱在与刘备汇军之后,给其定下的战略目标之一。

  主要就是夺取南阳、颍川、陈留等曹操麾下的主要粮食产地。

  因为现在曹操虽然兵败,但兵马却没有多少损伤,尤其是陈留和颍川两郡陈兵十万,这对他们来说威胁极大。

  同样,这三个郡也是曹操麾下现在的主要人口聚集地,三郡有超过两百万百姓。

  只要能夺取三郡,那曹操便会只剩下凉州、雍州、司隶与一个上党郡。

  剩下的地方由于常年战乱,早已衰败,总人口甚至不到两百万。

  不到两百万的人口就很难养起成规模的骑兵,对他们以后得战略有极大好处。

  这个战略刘备自然也知道,当即便点了点头,指着桌上的情报道:

  “此亦是吾唤军师前来之意,袁绍并无进军之力,乃是我军北伐之机。”

  “然则曹操麾下总兵力尚有二十余万,除去防备袁绍兵马,光是颍川、陈留等地便有十万大军。”

首节 上一节 481/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