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庞统见之,却又乘胜追击,脸上依旧是那副笑意道:
“至于刘牧与袁绍联合之事,此事天下共知,经年如此。”
“若是刘牧真是一心为公,之前袁术叛逆之时,刘牧为何不攻?”
“去年袁绍欲刺天子,刘牧知之,为何还要出兵响应?”
如此三个问题一一辩驳,他就不再说话,静待刘先回复。
刘先自然无法回复,只是看着庞统,一脸冷肃道:
“吾今日来此,乃为两家重归于好,亦使荆州不加兵祸。”
“汝亦是荆州之人,不思助我一臂之力,何故如此行事?”
见说不过,他自然要开始道德绑架,问问庞统是何居心。
岂不料庞统等的就是这一刻,当即指着他冷声喝道:
“吾虽为荆州士,亦为大汉民,今得刘景升僭越不遵王命,刘征东于此讨之。”
“吾为汉民,安得不为征东将军助力,反倒要助乱臣贼子?”
“现在刘表若知己过,便应退位让贤,上表朝廷自请其罪。”
“结果此人不仅不知罪,还出兵在此抵抗王师,让先生于此饶舌。”
“荆州便遭兵祸,亦是此人害之,先生亦是荆州士,为何不辨黑白?”
这样一番喝罢,直把刘先喝得指着庞统说不出话来。
刘备见得刘先如此,自是一阵得意,当下抚掌而笑道:
“庞先生此言在理,吾讨刘景升,非为私仇,乃为汉室。”
“还望先生回去转告刘景升,现在若是知罪,便即退兵,上表天子请罪。”
“待得天子治罪之后,吾亦不当继续追责,自可退兵。”
“若是执迷不悟,还望抵抗我麾下兵马,备誓死亦要讨之!”
这般表态之后,他便直接唤武士入帐将刘先送走。
刘先见状,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带着一腔怨愤离去。
等刘先被送走后,刘备便亲热的拉着庞统的手笑道:
“正是盛名之下无有虚士,先生之才果如凤雏之名!”
面对刘备的夸赞,庞统自是一阵自谦,随之便要告辞而去。
他一说要走,刘备便有些急了,急忙抓着他不放道:
“备方见先生,正欲夙夜请教,何以先生便要急去?”
庞统当然不会说自己是要欲擒故纵,直接便给刘备行礼道:
“在下年纪尚轻,岂可当得将军这般礼遇,方才不过是仗义执言,并非在下才学如何。”
“而今在下见了将军,便当往江东拜会黄公,还望将军应允。”
他这般言说,刘备自然说什么都不肯放他走,忙恳切道:
“黄公之名吾亦闻之,按理也当拜会,但今国事不定,岂可擅离?”
“先生既有国士之才,何不留在军中助我一臂之力。”
“待得除掉荆州之患,来日再行前往拜会亦是不迟啊。”
庞统看他言语如此恳切,不由心中一阵感动,当即拱手便拜。
“统本是山野之士,未得才名,蒙的将军看重,自无不报之理!”
一番言罢,他已是正是加入了刘备军中,成为了刘备麾下一员。
刘备见之大喜,又令人端来酒肉,置于帐中,与之详谈兵机。
只见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无论刘备问什么,都能应对自如。
刘备一番面试,便给庞统定下了一个结论,此子与刘晔只在仿佛之间!
一想到自己又得了一个大才,他自是殷勤相待,又向庞统问计。
现在他面前就摆着一个大问题,文聘和黄射合军有四万。
他虽然兵力占着优势,可对方却占据了西陵城准备打持久战。
这就使得西陵成了一块硬骨头,卡在他脖子里不上不下。
他也问过刘晔等人如何破解当前局势,刘晔等人给的建议是让秦瑱来两面夹击。
因为他们现在还被挡在荆州之外,秦瑱却在荆州的内部。
只要秦瑱断了文聘等人后路,文聘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长此以往,最多三个月,文聘就会坚持不住带兵撤退。
但刘备总觉得这个计策太缓,太过依赖秦瑱打出的战果!
倒不是老刘现在不信任秦瑱,而是他觉得秦瑱从投他开始,便忙前忙后从未停歇,打下江东又打交州,现在还帮他夺了荆南。
如果他连击破文聘都还要秦瑱帮助的话,那是不是太过偷懒!
他老刘自认才能不多,可冲锋陷阵,他却有着自己的骄傲。
现在如果机会靠自己能力打开局面,他也不想让秦瑱继续奔波。
而庞统作为荆州士人,又有军事才能,显然不会没有破局之法!
他这种想法自然正合庞统之意,思绪片刻,其人便分析道:
“眼下文聘在此,乃受刘表之令前来顽抗明公兵马。”
“但其人来之迅速,粮草辎重必然不多,故可断之粮道!”
“依在下之见,荆州之地多有水路,其粮道唯有两处,一则安陆,一则夏口。”
“而安陆乃是黄氏宗族所在之地,黄射之父黄祖亦在此地。”
“明公何不先以水军占住夏口,再奇袭安陆,挟持黄祖。”
“黄射此人历来纯孝,明公若以黄祖为质,黄射必然开城来降。”
“待得黄射一降,文聘便有大军,却也无法立足于此。”
“其人只能往北,明公只需在半道设一伏兵,便可擒得此人。”
通过抓住黄祖来夺取江夏打开通道,这是庞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可刘备一听这话,便是连忙摇头道:
“以父逼子,有违纲常,亦是不义之举,吾不愿为也!”
“卿若只有此计,备便停驻于此,也不愿行之!”
庞统见他直接否决,便是暗自点头,心道果是仁主!
“若是明公不为此计,吾亦另有谋划,余者皆可依方才之言。”
“唯独取安陆一事需在其后,可先伏一支兵马于道上。”
“再分兵假意西去夺取先攻安陆,黄射见此必要出兵救援。”
“依得此计,亦可擒得黄射,让文聘在此地孤立无援!”
看着庞统转眼便给出了变通之法,刘备顿时笑道:
“士元才干果真了得,不负凤雏之名也!”
当下他便任命庞统征东将军府参军,连夜依照其人之计行事。
先以魏延和张辽出兵埋伏道中,让甘宁夺取沙羡。
又以张飞领兵万余,朝着西边安陆方向行了过去。
第347章 失之东隅,黄祖之怒
江夏,西陵城内,却说文聘其人受刘表命前来抵御刘备。
一入城内,他便直接接手了城防,让西陵变得固若金汤。
此人说来也不简单,其本是宛城人,受命坐镇荆北多年。
在此之前,张绣只是刘表放在北方一道屏障,真正的防线握在文聘手中。
他虽然在进攻方面没有多少建树,但防守却是一把好手。
自入城之后,几次抵御刘备进攻,都让刘备无功而返。
江夏太守黄射见此,自也乐得放权,索性让文聘统领麾下兵马。
然则这种情况并未维持多久,随着庞统一入刘备军中,刘备便换了一种进攻方式。
与之前集结兵力猛攻西陵的策略相反,刘备开始分兵行事。
以水军朝着西边突破,又分一支兵马朝着西边急行而去。
消息一传回城内,文聘便令苏飞前往夏口防御甘宁,又让探子探查刘备军兵马去向。
如此探查之后,方知张飞正向着他们西边的安陆县前进。
自从黄祖被黄射顶替之后,其人告老还乡,归于安陆县内。
此时一听张飞要攻安陆,黄射便是大惊失色,忙对文聘道:
“眼下我父与家小皆在安陆城内,敌军如此,必欲往我父而去。”
“还望将军速速出兵救之,勿使我父置于如此险地!”
只见文聘其人身材高大,颇为魁梧,容貌严肃,闻之便道:
“此必敌军诱敌之计也,我军兵马不多,若是轻易前去,必被其败。”
“与其遣军救之,不妨以快马通报黄公带家小速去。”
“如此安陆虽然陷落,我军在此,敌军却不敢深入其后!”
他这人用兵历来极为稳重,甚少施展什么奇策诡计。
在他看来,现在应该以荆州大局为重,而不能以一家之人为主。
黄氏自然是荆州大族,可在这种外敌入侵之时,就该为荆州奉献。
现在只要他死死钉在此处,刘备根本就别想深入荆州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你黄家先迁居一阵,以后再搬回来就是。
反正你黄家家大业大,搬到别处也正好可以开枝散叶。
不过他显然高估了刘表在黄射心中的地位,与其黄氏家族相比,刘表算个der啊。
此时听着文聘如此说辞,黄射便有些恼怒的看着他道:
“我黄氏于安陆立足百年,先祖坟墓皆于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