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00节

  “算起时间,此次吾出使已计月余之久,便是孙策再不敏,也当知道我军将联合荆州水军之事!”

  “然则现在孙策方面毫无动向,黄祖又如此松懈,此乃取败之道也。”

  “为今之计,吾欲先派一人北上联系主公南下,使人前往庐江知会桥蕤监视孙策动向,不知何人愿为此二事?”

  听得秦瑱担忧孙策的动向,甘宁不由奇异道:

  “军师之意是说,江东水军可能会主动出击,攻打江夏?”

  虽说他也看不上荆州水军,但他们现在毕竟在沙羡,这可是江夏腹地。

  孙策军即便出兵,应该也不敢出兵沙羡才是!

  但秦瑱一听,却是一脸严肃之色道:

  “此虽深入敌后之举,却是周瑜愿为之事!”

  “周瑜此人用兵,万不可以常理度之!”

  “一旦松懈不备,必备其人所趁!”

  他和周瑜也算打过两次交道,知道周瑜用兵之能,自然不会松懈。

  而且,原本历程中的赤壁之战,就是江东兵马主动出击,硬生生从江夏打过三江口,直接打到了江陵边上。

  现在虽然局势不同,但不排除周瑜会主动前来的可能性。

  甘宁听着这话,自是暗自点头,心中只觉热血沸腾,而诸葛亮见此,便对秦瑱道:

  “若依先生之言,我等不可不备,学生自从先生之后,未曾得立寸功。”

  “今当为先生分忧,愿往庐江之地策应!”

  王粲和裴潜见状,互相对视了一眼,便对秦瑱道:

  “我等愿往寿春去为先生报信!”

  见得几人这般,秦瑱点头一笑道:

  “既如此,孔明汝便往庐江前去,我虑子龙、文向应该已经受命以待!”

  “仲宣便往寿春方向,通报主公全军南下。”

  “文行便暂随我身边,静观其变,此番我将让叔至率兵护卫尔等前去!”

  “还望尽快行事,休要耽搁!”

  众人闻之,当下便领命而去,由王粲、诸葛亮、陈到三人分兵三百余人朝着庐江行去。

  秦瑱则是带着裴潜、魏延、甘宁继续留在沙羡。

  而正当秦瑱在这边安排之时,茫茫江上,正有一支水军,在朝着江夏进军当中。

第222章 江东动向,周瑜军至

  和秦瑱担心的事情一样,江东方面实际上早就已经出兵。

  事情如此发展,还得溯源至当日庐江之战。

  却说三月之时,秦瑱带兵消灭了陈策、刘勋等部,在鲁肃的配合下夺取了刘勋的水军。

  但在周瑜的谋划之下,这支水军被挡在了巢湖之内,连带刘勋麾下部分水军船只也被孙策所获。

  孙策得胜之后,便准备消灭太史慈和祖郎等部。

  结果还未动手,太史慈又听从了秦瑱的命令南下豫章,由是孙策只得息兵止战,带着兵马朝着吴郡返回。

  如此将歇月余时间,便听细作来报,言说刘备已经出兵北上,准备消灭袁术。

  听到消息之后,孙策便是大惊,又闻刘宠遇刺,便召集了麾下群臣前来商议道:

  “如今吾闻刘备与刘宠交好,不料刘宠竟被袁术所刺。”

  “而今刘备麾下势力如此壮大,若是再得陈国,我军如何抗之?”

  听着孙策这话,众臣自是议论纷纷,他们没想到这两年天下事情会这么多,一桩桩一件件简直应接不暇。

  但思考了一会儿之后,陈端便对孙策谏言道:

  “如今陈国局势如此,恐怕也在刘备谋划之中,吾闻秦瑱此人善刺间等事。”

  “此事或是由秦瑱主谋也未可知,我军现在若要与刘备相抗,当出兵奇袭九江,必其退兵,不可作视其人夺取陈国!”

  孙策闻之,自是思虑了一会儿可行性,还未决定,便见张纮出列道:

  “主公,子正此议不可,莫说我军现在连战数月,未曾休整。”

  “便说刘备北上,也未动用多少兵马。”

  “如今庐江、九江边界皆陈重兵,防备未曾松懈,即便我军突袭,亦无甚大用!”

  听闻此言,孙策自是一阵犹豫,说实在的,自从去年六月开始,他麾下兵马就没怎么歇过。

  几乎一直都在打仗,粮草也消耗了大半,虽然现在能靠着商税收点钱财,但也是严重入不敷出。

  现在张纮这话也是他心中所想,即便有机会,他们也难以北上。

  可眼见刘备即将被缠在中原战事中,他只能眼睁睁刘备壮大,心中又有些不忿。

  想了一会儿,他又看向了周瑜询问周瑜的看法,而周瑜听此,便直接对孙策表示道:

  “如今我军之患不在其外,而在其内,当趁此机会尽快南下,扫平南方群贼!”

  “而后尽快操练水军,以防刘备今秋南下!”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惊,心想他们兵马虽然疲惫,可刘备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从去年六月开始,就一直在南征北战,现在北上中原,哪里还有南下的精力?

  一时间孙策便一脸笑意的看向周瑜道:

  “公瑾莫非是被秦瑱吓到了不成?此人虽有治国理民之能,但也不能枉顾民生之事!”

  “淮南本就破败,兼之刘备南征北战,兵马疲惫,其人如何南下?”

  周瑜听了这话,自是一脸深沉的摇了摇头道:

  “兄长只知刘备北上,岂不知刘备不似我军,其兵马并非连战,而是轮战!”

  “远在寿春之时,其本部兵马就分为三部,一部刘备、一部关羽、一部徐庶!”

  “讨伐寿春之时,所动用则为刘备所部,进犯淮南之时,乃为关羽所部。”

  “而今北上中原,多半也是动用关羽、徐庶等部。”

  “算下来,刘备麾下主力自讨伐庐江之后,便再无动作。”

  “直至今日,已经休整两月有余,若到秋日,便能休整半年之久!”

  “半年征战一次,言何疲惫?再者秦瑱非常人也,今水军被我军所制,岂会坐视不管?”

  “其人退兵而去,必是在等待时机,或是松懈我军,或是等待外援,早晚皆要南下!”

  “而今我军疲惫如此,便是刘备南下的最好时机!”

  “即便今秋缺粮,秦瑱多半也会力主刘备南下!”

  “我军现在若不准备,待得刘备南下之时,如何抗之?”

  “故而小弟断定,中原之战不会持续太久,刘备一定会快速回军,筹备南下江东之事!”

  周瑜算是孙策麾下少有的拥有全局战略观的人才,别人只是看着秦瑱辅佐刘备四处征战。

  可他却一直关注秦瑱对于兵马的调动信息和其他安排布置。

  在他知道秦瑱只让刘备带数千兵马北上之时,他便意识到了秦瑱在想什么!

  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觉得几千兵马就能解决陈国的问题,而是在为以后的事情准备。

  毕竟陈国还和曹操接壤,兵马是怎么也不嫌多的。

  秦瑱情愿扛着曹操的压力都坚持只带数千兵马北上,就说明在秦瑱心里有什么战略比陈国更重要!

  再通过一系列的兵马布置来看,他几乎便能肯定,秦瑱是在为讨伐江东做准备。

  这种时候一旦他们这边松懈了,那等刘备南下之时,那他们就要吃大亏!

  众人听着周瑜之言,顿时便不再多言,唯有孙策皱眉道:

  “似若公瑾之言,那我军为何不立即止战,养精蓄锐,还要继续南下除贼?”

  实则在严白虎授首之后,江东的乱象就平了大半。

  只有少量山越宗帅和贼寇各聚山头,四处分散。

  如果刘备要南下,那现在他们就不该南下了。

  不然一旦继续作战,等刘备南下之时,他们的兵马就会处在一个极度疲惫状态中。

  但周瑜一听此言,便坚定的一拱手道:

  “内乱不除,无以攘外,秦瑱手段非常人,来日南下之际,必然还会教唆我军麾下生乱!”

  “现在若不将乱除尽,定会后患无穷,顾此失彼。”

  “故而即便我军现在已然疲惫,也当以雷霆之势扫平诸乱,方可应对今秋之战!”

  孙策听得这话,自是再无犹豫,当下便决定再次出征南下。

  其以水军之助,先从娄县登船,一路直杀会稽,相继击破各地贼乱十余处,会稽由此而定。

  为了彻底平定后方乱象,孙策平定会稽之后,又从周瑜之际,领军突入山越腹地。

  连战月余之久,大破山越宗帅数十部,斩杀山越人累积上万,俘获钱粮奴隶无数。

  直至六月初时,北方传来消息,言说刘备与曹操停战。

  孙策听罢,就是一阵后怕,心想还好没有趁机北上,不然一旦主力被刘备咬住,那战事可就无休无止了!

  看着周瑜成功预测了两方战争,他便又对周瑜问道:

  “公瑾,而今我等已平定后方乱象,料尔等山越短期不敢再叛!”

  “既是刘备今秋可能南下,那我军又当如何防备?”

  周瑜闻之,思虑片刻,便对孙策建议道:

  “刘备若是南下,必从历阳、襄安等地出兵,眼下太史慈已归刘备麾下,必是已入豫章与华歆联合!”

  “现在我军水军占据了春谷水道,刘备兵马难以大举入侵。”

  “当防止此人联合刘表,从豫章出兵,从陆路进攻我军丹阳!”

  “故依小弟之见,我军不当回军吴郡,而当调集主力兵马前往丹阳静待敌军动作!”

  孙策听罢,便依照周瑜的计策,开始调动各处兵马。

  除了各地驻守兵马之外,又亲率三万大军入驻了宛陵,使吴景、朱治守备石城,孙贲坐镇吴郡,贺齐、孙暠等人驻守会稽。

  至此,孙策便布置好了新的防线,亲自挡在江东三郡的西线。

  不想时间来到了七月下旬,便听北方传来消息,言说刘备请得郑玄上表,诏令刘表一同讨伐江东。

首节 上一节 300/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