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265节

  “然则眼下我军横跨五郡六十余县,难保所举之人皆清廉可用。”

  “须知我军仁名获取不易,似督邮巡县之举,难免贪腐成患,致使麾下官员作奸犯科。”

  “明公如今以州郡事烦,难以观之民间疾苦,便须设立监察部门,以保证下层清廉。”

  “不求尔等一粟不取,只愿彼等不坏我军之名!”

  “如若不然,我等居于此地,不知下层官吏如何,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别看现在他们的领土不是特别大,但中原人口密集,麾下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五十万。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权力必然会逐渐下放。

  他们能保证上层官吏的清廉和效率,可下层官吏就不能保障了。

  常言道灭门知府,破家县令,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流民这么多,如果官府配合士族隐匿人口,那就会导致他们实力越来越弱。

  因而情报固然重要,监察同样重要,现在先把监察工作做好,等到以后稳定大局,才能凭借这股势力去反腐和制衡士族。

  刘备听其言语,沉思了片刻便即点头道:

  “军师言之有理,督邮巡县之制确实陈旧,设立此部正可行事。”

  若秦瑱用其他理由的话,老刘或许还有话说,可一说起督邮巡县,他就没话了。

  因为督邮官确实已经失去了其该有的职能,若非如此,他刘备也就不会愤而鞭打督邮了。

  而随着刘备这一点头,其麾下监察司正式开始建立。

  为了保证监察司的顺利建立,秦瑱亲自担任了第一任监察使,以简雍和董乾分别担任监察副使。

  在其指挥下,大量资源被投入了其中,简雍负责派出细作前往各大主城布置情报网络。

  董乾则负责招募和选拔人手,建立内部的情报网络。

  秦瑱以新设立的巡查部,开始对寿春进行细作清除。

  常年做情报工作,让他的眼光极为毒辣,寻常细作,像是袁绍、孙策、吕布等人派来之人,只需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唯一困难的,就是曹军的细作,这些人接受了秦瑱的间谍教育,会混在难民与臣属家中。

  对此,秦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排查,而是先排查那些工坊之内的工人。

  结果不排查还好,一经他排查,才发现寿春已经被老曹的细作给渗透了个遍。

  几乎每个工坊的外围人员,都存在曹军的细作。

  仅是第一轮排查,就让秦瑱逮到了二十余人,其中还包含刺客以及死士。

  这个结果不仅老刘吓了一跳,秦瑱也给吓了一跳。

  心想郭嘉你小子可真不够意思,你派点探子查消息,偷点技术要点就算了。

  这安排刺客和死士在这里是几个意思?

  是准备刺杀老刘,还是刺杀我啊?咱们之前可是好兄弟啊!

  因而在发现之后,秦瑱便将这些细作抓捕,进行了一一盘问。

  在这个时代的严刑拷打,还是各种棍棒上场,而秦瑱盘问却不一样,类似水刑、老虎凳等刑罚上了个遍。

  最终将寿春城内潜伏的一共七十余个细作全部抓捕归案。

  其中不仅包含各个高官府内下人,就连刘备府内都有探子混入。

  只有秦瑱由于府内下人数量不多得以幸免。

  在知道此事之后,凡是发现了探子的高官,无不上门向刘备请罪。

  刘备则是一一安抚,表示没事,人抓了就好。

  如此说着,他心中自也颇为忌惮,由是又暗中加强城内的防卫。

  而另一边,秦瑱巡查的消息传入了许昌之后,郭嘉自是喟然长叹,将消息报给了曹操道:

  “今秦子瑄亲建监察司,以巡查卫减除我军细作,日后再想探知寿春信报便即难矣!”

  曹操听闻此言,也是一阵哀叹,心想秦瑱这小子越发不留手了!

  各种阴谋诡计也就算了,现在埋藏在寿春的细作都给端了。

  但他对此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秦瑱是搞谍报专家。

  要是秦瑱想反间,除非郭嘉亲自去布置,不然凭他手下这些情报人员,谁能是秦瑱的对手?

  思虑之间,他自是照例对郭嘉叹气道:

  “早知如此,当初就当依程仲德之言先行刺杀,即便不可,也当尝试。”

  “如今彼等一概未用,着实可惜啊!”

  实际上那些刺客和死士不是郭嘉派的,而是程昱写信给老曹建议。

  自当日被秦瑱逃脱之后,程昱杀秦瑱之心就从未断绝。

  于是在知道秦瑱投入刘备麾下之后,程昱便写信给曹操道:

  “今闻秦瑱投入刘备麾下,久之必成我军之患!”

  “其人用兵了得,实难擒之,不妨遣人刺杀,或可一劳永逸。”

  老曹见状,便从麾下亲自挑选死士和剑客前往寿春潜伏。

  只可惜对于自身防备十分谨慎,自从身份暴露之后,基本车来车送,即便出门,也是一堆卫士随行,导致他们一直没机会。

  没想到还没等机会到来,这些人就被秦瑱一锅端了。

  要知道这些死士极为珍贵,需要大量钱财培养,死一个少一个。

  若是不管有没有机会都直接动手,那样起码能创造机会!

  现在这样被秦瑱给抓住铲除殆尽,饶是曹操也有些肉疼。

  郭嘉闻得此言,自是暗忖秦瑱要是这么好杀,那早就死在颍川了。

  程昱的想法是很好,只可惜刺杀终究是下乘手段。

  如此暗中想了一会儿,他又对曹操请示,现在秦瑱抓得紧,准备暂时撤出寿春周边的细作。

  曹操在犹豫了许久之后,决定还是将寿春周边的细作先撤出。

  不然若是再被秦瑱给端了,那他们就亏大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寿春周边大量细作被撤出,同一时间,各家细作纷纷离去。

  一时寿春城内为之一净,再也不像之前那般四面透风。

  时间由此来到了七月份,寿春城内也迎来了两桩喜事。

  第一个是在华佗的调理下,刘备的夫人糜氏和甘氏竟然双双怀上了孩子;

  第二件事,便是寿春城内的秦某人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终于要将二桥娶回家中。

第197章 糜竺的谢意,红颜易老

  君主有嗣,对一个势力来说算是大喜事。

  两个夫人同时有喜,自然不是老刘发挥得力。

  实际上远在刘备出征之前,甘夫人就已经受孕,当华佗发现的时候,甘夫人已经有三个月身孕。

  这件事甘夫人自己也知道,在发现有孕吐之后,就准备告诉刘备。

  结果刘备刚一回来,秦瑱这边就把华佗领了过来看病,便查出了糜夫人的问题。

  别看甘、糜两位夫人以姐妹相称,实际上正妻和妾室的差别极大。

  饶是刘备先娶的甘氏,糜氏后娶,论地位甘氏也得叫糜氏一句夫人。

  眼见糜夫人不能生育,甘氏即便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怀孕,也不敢此刻说出来。

  于是一拖就拖到了七月份,还是刘备发现了甘夫人身体不适,寻来了华佗诊治,这才发现甘氏已经怀孕三个多月。

  经此一事,刘备欣喜的同时又感觉一阵难过。

  欣喜的自是自己小妾怀孕,难过却是因为他的特殊性,导致甘氏连怀孕都不敢说出来。

  一时间他又是心疼,又是感慨,自是越发爱护甘氏,把心都放在了甘氏身上。

  但甘夫人见状,却是劝解刘备道:

  “妾虽有孕,自是喜事,但夫人身体有恙,正值感伤。”

  “夫君岂可独爱妾而枉顾夫人?”

  “妾自有侍女服侍,无须夫君看顾,当趁如今神医在此,多伴夫人才是正道。”

  “不可因妾为重,而使夫人以为夫君偏爱!”

  甘夫人贤惠,那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昔日刘备刚纳甘氏之时,便因甘氏美貌,肤如白玉时常以玉人誉之。

  这时有一中原商人送给刘备了一尊玉人。

  刘备见此,就将玉人放在甘夫人闺房,每次宠幸都要把玩玉人一番。

  若是其他妾室见此,必然是欣喜主君爱之。

  但甘夫人不同,见此就有意将玉人毁坏,并且劝谏刘备这事一种荒唐事情,君子不屑为之。

  刘备听此,自是大为惭愧,由此搬走了玉美人,不再沉迷此事。

  此时怀孕对甘夫人来说也是如此,她之所以隐瞒,就是希望和糜夫人和睦相处。

  现在刘备的这种行为看似是在偏爱她,实际上是在害她!

  刘备听得这番话语,不由一阵感慨道:

  “夫人惜哉不为大族女!”

  实际上在他看来,甘夫人这种才是当正妻的女人,只可惜出身太过贫寒。

  不然的话,有甘夫人当正妻,他后院之事不知会少多少。

  如此感慨一番之后,他也不再偏宠,又将心思放到了糜夫人身上。

  而在这时,糜夫人那边却也传出了好消息,原来在刘备耕耘之下,糜夫人也已经有了身孕。

  虽然只有一个月,可还是被华佗给探了出来。

  这个消息一出,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甘夫人知道自己总算可以怀孕了,方才前去探望糜夫人。

  糜夫人自也是大家闺秀,知道甘夫人的忍辱负重,一时越发敬之。

  这才导致两个夫人同时怀孕的消息被传了出来。

  不知道内情的人,都是暗道华佗是神医,一时间不论远的近的,大量达官贵人纷纷前来寻找华佗治病。

  知道内情的,不由都是感慨王侯之家不自由。

  唯有糜竺在知道此事之后,亲自选了一对玉璧,一颗价值千金的珍珠来到秦瑱家中道谢。

  道谢的理由很直白,秦瑱算是救了他一家老小的命!

首节 上一节 265/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