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254节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老曹这一次存心弄死杨彪立威,让酷吏满宠进行问询。

  在杨彪入狱之前,孔融与荀彧皆三令五申,劝满宠只需审问,不要拷打。

  结果杨彪一放出来,几十岁的人了,出狱只剩了半条命,还没拷问出什么东西。

  这可把孔融气得够呛,多次在大庭广众表示,秦瑱昔日之言没错,你老曹迎奉天子之后,就越来越像董钟颖!

  按他原话就是:“杨公四世享有清德,为海内士人所瞻仰,如今无罪却亦构陷,与昔日董卓害袁太傅何异?”

  “幸得杨公清誉,未曾屈从拷打,如若不然,必枉杀忠臣矣!”

  “昔日秦子瑄远见卓识,必见今日之果,方才离去!”

  秦瑱离去之事,可谓老曹心中不能提起的痛,孔融用这个话语嘲讽,自是让老曹大为恼怒。

  一气之下,差点没效仿构陷杨彪一般,把孔融也给下狱。

  还好荀彧、荀攸等一众臣子苦苦哀劝,方才止住老曹下手。

  可孔融却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一听曹操想对自己动手,大冬天的,衣服一脱,换上白衣,赤着脚板就来到司空府门口叫嚣道:

  “今闻公欲治吾罪,也不需公擒之,吾自来也!”

  他就一个态度,我听说你要动我,有本事你就来动,我就在门外等着!

  这可把老曹气得够呛,头疼三日不绝,疼得榻都下不去。

  许是孔融也怕把老曹给气死,闹了这么一出之后,便偃旗息鼓了一阵。

  但经此一事,曹操和这群汉室老臣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就连荀彧也有些看不过去,劝曹操先退一步,别搞这么多事了!

  而荀彧越是如此,便越让曹操觉得秦瑱昔日一定是给荀彧灌输了什么观念,忌惮越来越深。

  于是整整一个冬天,老曹也没干其他事,就光是和这群人斗了。

  这些事情郭嘉自也知道,但知道他也没办法。

  眼见曹操对陈国之事不太在意,他也只得暗自增派细作,严密探查陈国的动向。

  由此便探到了袁术向刘宠求粮被拒之事!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郭嘉顿时就明白了秦瑱之意!

  原来秦瑱把刘晔留在陈国,不是一招闲棋,而是为了防备袁术!

  当下他便再度带着消息来找到了曹操道:

  “明公,吾知秦子瑄之计也,彼人留刘晔在陈国,乃为防袁术袭击陈国刘宠!”

  说着,他便将自己推测给曹操说了一遍,其大意便和秦瑱给刘备说的意思差不多!

  现在刘宠是他们的屏障,无论如何刘备都要保住陈国。

  偏偏陈国又是一块战略要地,放在刘宠手上刘备极度不安,这才会派刘晔停留在陈国之中。

  曹操听到了郭嘉的推测,这才提起了重视之心。

  可他细细一想,便发现了其中逻辑不通之处,沉声道:

  “虽说陈国之地重要,可袁术未必会对陈国动手!”

  “即便袁术要动,刘备于沛国、汝南皆有驻军,袁术一动,刘备便能动作!”

  “如此,只让刘晔驻于陈国之内又有何用?”

  “难道只是为让刘晔于陈国传递消息不成?”

  郭嘉听到这话,自是埋头苦思,想不通这个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就如曹操所言,袁术要对刘宠动手,刘备自有驻军。

  只要探知袁术出兵,刘备自然可以及时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刘晔又有什么作用?

  毕竟刘晔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刘备的谋士之一。

  即便地位比不上秦瑱,对于缺少谋士的刘备来说也十分重要。

  如果只是为了警戒传递消息的话,也没理由留下刘晔!

  是什么理由会让刘备将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留在陈国几个月呢?

  思虑了许久之后,郭嘉心中猛然一颤,忙对曹操道:

  “主公,刘备此举,或有夺取陈国之意!”

  “须知陈国之地乃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袁术真欲对刘宠动兵,则我军必然出兵!”

  “刘备将刘晔留在陈国,非为防备袁术,乃是为防备我军!”

  “因为袁术不是刘备对手,我军方是刘备大敌,他若将刘晔留在陈国,便能在袁术动手之时稳住陈国之势。”

  “如此,刘备只需趁机灭了袁术,便能稳住陈国大势!”

  这般说着,他自是心惊于秦瑱这货的阴险,若非他们探得严密,谁知道秦瑱已经将一只手提前伸到了陈国境内。

  他们若是等袁术出兵才动手,那就真的毫无机会了!

  如果更阴险一点,秦瑱设计再对刘宠下个黑手,那陈国之地多半会被刘备所取,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曹操听着郭嘉之言,顿时恍然大悟,随之又是后怕道:

  “若非奉孝明言,我军恐中刘备之计也!”

  要知道陈国距离许县极近,如果陈国被刘备所取,那刘备的兵马就能直接威逼许昌!

  一旦被刘备得手,那他老曹以后睡觉都恐怕不安稳了!

  但想到这里,曹操又对郭嘉皱眉道:

  “然则袁术如今并未对刘宠动手,我军即便知道此事,又能如何施为?”

  郭嘉听得此话,便一脸正色道:

  “明公须知,秦瑱设计,历来人未到,谋先到!”

  “我等不知此事便罢,若知此事,岂可任由刘备施为?”

  “吾观袁术如今被拒,必然生怨,或会用些阴险之策!”

  “我军当趁如今事情未起之前,调集兵马,一旦收到消息,便以增援之名出兵!”

  “不然若叫刘备取了陈国,许县一地,便再难为都!”

  现在这个局面,老曹要是不想迁都,就必须把陈国夺取作为屏障!

  不然有刘备在后面守着,他们根本就别想率军远征!

  曹操听得这番话语,自是不再多言,当下便悄悄调动了麾下兵马。

  随着刘晔那边对敌袁术,曹操这边便不再犹豫,率领三万大军,以荀攸、郭嘉为谋主,以夏侯惇、乐进、李典、于禁为将,直接杀入了陈国境内。

  结果才至新汲,便听细作来报,言说袁术已然兵败陈县,关羽正率兵进军平舆。

  闻得此言,曹操便即笑道:

  “果如奉孝所言,刘备果有侵吞陈国之意!”

  “眼下让关羽进军,岂非声东击西之举?”

  郭嘉闻此,心中便松了一口气,之前屡屡让秦瑱占尽先机,这一次总算轮到他们了!

  当下思虑片刻,便对老曹建议道:

  “如今袁术新败,刘备未至,可先取长平、扶乐,再与刘备纠缠!”

  曹操一听这话,自是欣然从之,又率军朝着长平进发而来。

  而在这时,刘备的兵马,也正在朝着宋国方向靠近之中。

  一时间中原之地,四家齐动,场面逐渐变得混乱。

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胜之策

  自不谈那边曹刘进军之事,且说自从秦瑱投靠刘备之后,袁术的人生就像是迎来水逆期一般干啥啥不顺。

  他自没有曹操麾下强大的情报系统,直到现在还没搞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是因为他袁术真的没有天命,擅自称帝招至天谴?

  还是因为刘备这货吸取了他的气运,使得他越发衰败?

  亦或是当真运气不好,导致刘备事事抢先?

  说实话,原因到底是什么,袁术想不清楚。

  但他知道一点,每次自己兵败都会出现刘备的身影!

  面对刘晔的突然出现,袁术再度大败一场,一万五千大军,最终跟着他撤出的只有五千不到。

  因为怕遭到刘晔的追杀,袁术一夜之间带着兵马狂奔三十余里。

  由于麾下士卒士气已经跌落,士兵一路走一路逃。

  直到天明之时,已然只剩两千人不到,辎重尽失,已无再战之力。

  眼见此状,袁术不由悲恸大呼道:

  “袁公路岂至于此乎?”

  恍惚之间,他似乎能看到昔日于洛阳城内,初任校尉,鲜衣怒马,当街而过,无一人敢与他直视。

  而如今却是兵衰马颓,穷途末路,四处不见生机。

  他袁术一个顶级豪门子弟,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大呼声中,他眼眶变得模糊,留下了两行清泪。

  似杨弘等人见得此状,无不悲切哀伤。

  可将士看着他如此,却是一脸麻木和冷漠。

  幸得现在初春之时,天气不燥,如此喊完之后,袁术到没有求蜜水。

  只是下令麾下士卒原地休整,庖厨做饭。

  然而这时尴尬的事情便出现了,他们沿途逃脱,辎重已散,又何处来粮食用?

  不得已下,军士自得四散求食,挖些野菜草根将就。

  士兵皆是苦寒出身,即便草根亦能吃下,袁术过惯了奢侈生活,哪能下咽,刚吃一口便吐出骂道:

  “何来此物,端的苦涩,可有肉汤?”

  而他一吐出来,便见周围士兵纷纷朝他看来,依旧毫无表情。

  唯有杨弘在一旁端着野菜汤就着粟饼苦笑道:

  “似今荒郊野岭,何处去寻肉汤?”

首节 上一节 254/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