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一怔,心中狂喜。
她回头看了一眼,只看到一个晃荡的背影,手中拎着酒葫芦,不时仰头开一口。
这个时节菜蔬越来越少,能吃的也就是肉和豆制品。
杨招娣的生意不错,大清早一把屠刀挥舞的虎虎生风,几下把排骨剁成均匀的小块,几乎无法分别差异。
接过铜钱,有妇人说:“来一副心肺。”
杨招娣看了此人一眼,见她穿的破旧,就知晓是囊中羞涩,于是便把秤头悄然压了压,少算一些。
妇人低头说:“家中养了……”
“其实心肺是个好东西。”杨招娣的身边多了个人,一边熟练的用草绳把心肺捆了,打结,一边说:“心肺多洗几次,加点酱油涂抹晾晒,或是炒制,或是炖煮,那味儿……且心肺还是大补。以形补形知晓吧?这人多吃心肺,对身体大有裨益……”
妇人脸上多了光彩,“是呢!回头我试试,若是好,此后就在这里买了。”
“我学过医,必然不会错。”
妇人的面子得到了维系,欢喜走了。
杨招娣捋了捋飘开的长发,“你……何时回来的?”
“昨日。”这时有客人指着一块五花肉,说是来一斤。
徐渭从杨招娣手中夺过屠刀,抬头问,:“这等好肉可不多,这天也冷了,能放。不多要点?看,四指厚的肥膘,一嘴下去都是油,家中的小子最爱……”
“那就,来两斤。”
“好勒!”
徐渭麻溜的一刀斩断五花肉,称了一下,“两斤……旺旺的。”
杨招娣拿出了从家中带来的早饭,坐下缓缓吃着。
“天冷,就该弄一锅大骨汤,随意弄些干菜,加些豆腐,一大锅煮了吃,一家子围着,吃的热乎乎的,这才美。”徐渭又在忽悠人买大骨头。
隔壁摊子的老头冲着杨招娣挤眉弄眼,低声道:“这位可是难得啊!”
杨招娣默然。
她不是傻子,也不是那等喜欢吊人胃口的女人。
徐渭这人给她的第一印象是轻浮,浪荡子。
衣衫不整,且有污渍。看着似笑非笑,带着一种不屑一顾的姿态,仿佛世间就没有谁能入他的眼。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平庸简单?
杨招娣觉得自己和徐渭之后不会有任何交集,没想到的是,这人他竟然锲而不舍。
一次两次,杨招娣觉得徐渭是图新鲜。
时日久了,特别是徐渭不顾身份,竟然帮自己卖肉,让杨招娣暗自动容。
刚开始杨招娣觉得徐渭是新安巷那位伯爷的管事。
陛下的表弟,近臣,墨家巨子……大明名将,蒋庆之的风头比裕王还盛,连市井女子都能如数家珍。
伯府的管事,若是要想娶妻,只需开口,多的是好人家的女人愿意。
一旦和伯府攀上关系,以后家里就多了一个靠山,谁不愿?
所以,杨招娣觉得好笑,甚至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直至后来才知晓,那个看似浪荡子的白胖子,竟然是长威伯的幕僚。
那就更没戏了。
她平静下来,心中波澜渐渐平息。
如此,徐渭该不来了吧?
前阵子徐渭消失了。
就在蒋庆之出征的同时,这厮消失了。
杨招娣觉得这是好事儿,可每当闲暇时,总是会觉得有些茫然,仿佛生命中少了些什么。
她不肯承认自己挂念那个男人,故作若无其事。
隔壁摊子的老头儿人老成精,看出了她的心思,便劝她放下那些顾虑,只管听天由命就是。
——这是老天爷给你的缘分,不接,那就是逆天。姑娘哎!逆天那是人能干的事儿?老天给你的,是好是坏你接着就是。就算以后他嫌弃你,咱也算是享受过了不是。
杨招娣茫然中,竟然有些懊悔。
兴许,我该去接受这一切?
但她想到了自家的情况。
老父行动不便,母亲在家照顾,她在外抛头露面挣钱养家……
我若是嫁人了,爹娘咋办?
在这个时代,独女的人家几乎就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
人的骨子里都有欺软怕硬的本能,许多人喜欢借着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来彰显自己强大的本能。
所以,从小杨招娣就把自己当做是男人看待。街坊来闹事,她出头。有人上门想占便宜,她提着菜刀豁出去了,没头没脑的劈砍……
要么我死,要么你死!
就是靠着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头,她护住了这个家。
人说养女不如儿,她便想让世人看看,自己这个女人也能支应门户。
但爹娘呢?
女人终究要嫁人啊!
当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时,媒人开始登门了,说的男方大多条件不好。
爹娘不满,媒人叹息:“老哥哥老姐姐哎!你们也不看看自家的模样。这娶妻娶妻,吃饭穿衣,这吃饭穿衣就一人吧?可娶了招娣……难道你两口子以后老迈了,女婿能坐视?这就是娶一个,带两个。一般人哪里会愿意?”
爹娘愧疚,但没多久,母亲悄然寻到她,说有人愿意上门。
上门,也就是赘婿。
赘婿没地位,就是女家的狗……这是此刻市井对赘婿的评价。
杨招娣也心动了,于是悄然去打听了一番那个男子的情况。
——好赌,把家业输光了,爹娘气死了,就剩下几间破茅屋。
杨招娣看过那个男子,双眸贼溜溜的,看人习惯性的看那人的腰间……那里有钱袋子。
杨招娣心凉了半截。
回到家,她对母亲说了此事,母亲叹息,“可你……总得要有个人吧!”
母亲的意思,最好是赘婿。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招娣啊!咱们家就这模样,别挑三拣四了。
杨招娣不服,争执了一下,母亲气恼了说:“若是生个儿子,今日哪会……”
若是有个儿子,怎会如此艰难?
杨招娣默然良久,从此,在家中的话就越发少了,只是起得越来越早,回来的越来越晚。
原先一天卖半片猪,渐渐的,一天能卖大半头,乃至于一头猪。
她不再争执,唯有个念头:爹娘生养了我,我就该回报他们。我,要养着他们。
直至他们天年。
杨招娣就是靠着这个信念支撑着自己走到今日。
心,恍若死水。
徐渭的出现,就像是往水里丢下的一块石头,打破了死水的沉寂。
一次两次,多次……死水微澜。
“看什么呢?”此刻没了客人,徐渭把屠刀放下,蹲下来,搓搓手,“你也该弄个烘笼,不但能取暖,还能热热饭菜和水不是。回头我弄一个过来,别拒绝……”
“你……”杨招娣看着徐渭,犹豫了一下,“你就不嫌弃我吗?”
徐渭一怔,抬头看着这个女人,“我是个不祥之人。”
蒋庆之常说徐渭是毒舌,又说这厮若是想忽悠谁,保证能把对方忽悠的被他卖了还茫然不知,帮他数钱。
杨招娣默然,她觉得自己更为不祥。爹娘都曾不经意说过,头胎是女儿,后面生儿子就没戏了。
也就是说,她把爹娘的儿子给弄没了。
这是何等的不祥。
她把自己彻底舍弃了,其实就是抱着偿还爹娘生养之恩的意思。
我弄丢了你们的儿子,那么,我用一辈子来偿还。
“我爹早逝,我娘是妾被驱逐,我嫡母接着去了……”
在徐渭的口中,自己就是个天煞孤星。
“……虽说兄长对我……可好歹也供我读过书,所以我不恨他。”徐渭看着这个外表坚强的女屠户,轻声道:“伯爷曾说负负得正。两个不祥之人凑一块儿……就是吉祥,就是如意。大吉大利啊!”
“负负得正?”
“就是否极泰来。”徐渭趁热打铁,“人若是一直倒霉,那是老天眷顾,可你看看我,如今不就那啥……咸鱼翻身了吗?”
“我……”
“你和我相识便是缘分,这是上天给的缘分,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徐渭鼓吹道:“别说什么不祥,我一看你就觉着……”
“觉着什么?”杨招娣摸摸有些粗糙的脸,觉得有些脸热。
“旺夫!”
第798章 表态
蒋庆之回来了,京师士林哑然许久,没人吭气。
秋季层林尽染,落叶纷飞,长空万里送那个啥……对此可以酣高楼。
秋季正是开趴梯的好时节。
后世开趴梯玩的是酒池肉林,再请些那啥模来烘托气氛,一群自觉是人上人的家伙就此嗨了,玩得不亦乐乎。
大明的趴体必须得有个名头,比如说庆贺我家母猪下了一窝崽子,或是我家新房上梁……但虽多的还是诗会。
诗会,一听就是高雅活动。
没事儿去诗会走几步,不但能吃喝玩乐,还能听听曲儿,听听诗词。若是喝多了李太白和苏仙附体,突然蹦出一首半首名篇。
那你就发达了。
今日休沐。
朱希忠就在家里办了个诗会,主题是为大捷庆贺。
老纨绔为人八面玲珑,交游广阔。国公府多年下来的关系网密密麻麻,比特么蜘蛛网都密。按照老纨绔酒后的说法:许多人八辈子都不走动,见个面一提,好嘛!竟然是国公府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