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文武官员再度聚集。
蒋庆之正在看着远方的烟尘,他缓缓回身。
仗刀而立,说道:“土木堡之败,是大明与草原攻守易势的转折点,也是大明国运的转折点,由此北方就成了大明的一道伤口,持续不断让大明流血。”
因为攻守易势,大明必须在北方维系一支庞大的军队来抵御草原异族,必须维系一套庞大的防御体系,每年光是花在修葺长城上的钱粮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更遑论还得养着庞大的边军。
可以这么说,大明的国祚,就是被草原异族活生生拖垮了。
“大明的国运在那一战后渐渐衰微……”
文官们目光不善的看着蒋庆之。
在他们的眼中,大明的国运从未衰微过。只要士大夫们还能掌控这个大明,他们就觉得这是盛世。
至于外敌,与我等何干?
灭了一个大明,会有第二个大明出现,咱们依旧是人上人,依旧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无冕之皇。
所以,你仔细看史书中的那一笔笔自豪的宣言。
——当今乃盛世!
你会迷惑不解,明明国势式微,明明危机四伏,古人怎地那么蠢,竟然看不出来。
就在你优越感油然而生时,古人已经悄无声息的抽了你一巴掌。
舆论掌控在士大夫们的手中,他们说这是盛世,这便是盛世。
但盛世的标准是什么?
后世人会说:经济,军事,政治,文化……都能雄踞当时。且无人敢挑衅中央王朝!
这才是盛世。
不!
那些古人会告诉你。
那些士大夫会告诉你。
所谓盛世,标准就一个。
——这个庞大帝国是谁在掌控?
是帝王!
那么你会看到各种记载中异口同声的说危机四伏。
是士大夫,那么你会看到什么众正盈朝,什么盛世来临。
在这个时代,盛世的唯一标准就是:士大夫们掌控天下!
而在土木堡之前,是帝王执掌着这个大明。
所以你会不解,明明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统治时期的大明国力昌盛,各方面更符合盛世的标准。
可为何各种记载中都不曾提及呢?
因为那两位帝王压制住了士大夫们!
“大明的国运自土木堡之后,便一路下滑。颓势难阻。”蒋庆之的声音渐渐高昂。
城头的将士们看着远方,在那里,孙重楼一人一刀冲杀进了敌军中,他在咆哮着,在呼喊着,在回首看着城头……
他不喜欢动脑子,但从昨夜自家少爷半夜醒来就再难入眠中知晓。
“今日,有我无敌!”
“万胜!”
三千明军骑兵咆哮着杀了过去。
苍穹之上,紫色染红了云彩。
云彩静静的漂浮在空中,仿佛在凝视着这一场厮杀。
“今日之战,败,大明将会一蹶不振!”
蒋庆之的声音在城头回荡,“别和我说什么众正盈朝,别他么和我说什么盛世。被异族打成了狗。还特么有脸说什么盛世。”
黄茂面色铁青,却发现严嵩神色肃然。
作为元辅,作为秉政大明的重臣,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个大明的现状。
这不是盛世。
更像是衰亡的前期。
就如同……夕阳。
“跟着我!”
蒋庆之指着城外,指着北方,“用勇气,用鲜血,用尸山血海……去把它抢回来!”
号角声中,远方出现了烟尘。
“敌袭!”
呼喊声中,蒋庆之看着严嵩,“元辅,城中就拜托了。”
严嵩微笑道:“为大明国运而战,岂能少了老夫?”
蒋庆之看着他,突然微笑道:“好!”
他看着那些武将,文官。
随即大步走下台阶。
严嵩随后。
张达留守。
赵文华一跺脚,“义父慢些。”
武将们余贯而下。
一个文官犹豫了一下,“城中戒严,无需本官……哪有刀?”
没人回答他。
文官大怒,把身边军士的长刀拔出来,就这么提溜着,跟在武将们的身后。
“土木堡!”文官回头冲着同僚们挥拳,“那是我辈的耻辱!今日,当雪耻!”
“刀来!”一个文官伸手。
“当年老夫曾练过弓箭。”
一个个文官走下城头。
“土木堡!”
“土木堡!”
“土木堡!”
苍穹之上,紫云之下,突然撕开了一条裂缝。
仿佛是苍天睁开了一只眼。
“土木堡!”
城头,无数人的脑海中回荡着这个令大明痛彻心扉的地名。
第754章 破釜沉舟,见证
无边无际的大军在行进。
中军,俺答被数百人簇拥着,他红光满面,目光敏锐,有一种即将创造宏大的感觉,令他仿佛年轻了十岁。
“令勇士们轮番冲击。”俺答指示。
“领命!”
将领轰然应诺,士气如虹。
“大汗,蒋庆之若是不出城呢?”有人问。
“那就南下。”俺答毫不犹豫的道,然后他微笑着,“这是宿命的一战,本汗有预感,蒋庆之一直也在等着本汗。”
十余骑疾驰而来,为首满脸是血,“大汗,阿修罗带着三千明军骑兵出击了。”
“那是蒋庆之的心腹,他既然出来了……”俺答身体一振,“蒋庆之果然没让本汗失望。告诉后军,不必准备南下了。”
“领命!”
俺答看着众人,神采飞扬的道:“这一战,必将载入史册。”
孙重楼带着三千骑击溃了对手,他回头喊道:“可还有力气厮杀?”
“有!”
“那就……一往无前!”
孙重楼策马疾驰。
晨风在脸颊上掠过,带来了阵阵冷意。但年轻的热血不断上涌,把冷意化为热情。
“杀!”
孙重楼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数百敌骑掉头就跑。
没法不跑……此刻的孙重楼浑身浴血,活脱脱就是个血人。
“阿修罗来了。”
前方烟尘大作,正杀的酣畅淋漓的孙重楼看到了。
他犹豫了一下,“敌军多少?”
“五千……”
“那就杀过去!”
孙重楼毫不犹豫冲了上去。
“是阿修罗!”
敌将冷冷道:“此乃蒋庆之心腹,不惜一切绞杀了他,令蒋庆之在决战之前心神不宁。”
敌军蜂拥而至,孙重楼不忧反喜,一头就冲了进去。
“跟紧了。”后续明军一拥而入。
孙重楼就像是一直箭头,在前方不断破开口子,随后的明军从这口子冲进去,不断两两侧扩大。
这便是有猛将兄的好处。
只需以他为箭头冲杀,猛将不死,此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