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887节

  甚至可以说是国战。

  在这等时候,他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一军统帅,不但要能用兵,还得会用人,更得会调和麾下的情绪,统一他们的意志。

  这才是兵法!

  蒋庆之说道:“我军看似人马不少,可骑兵不多,其次,我军实力参差不齐。”

  他没说具体,但众人都知晓这话里的味儿。

  边军不能作为依靠。

  气氛顿时冷了下来,严嵩甚至感受到了些沮丧的气息。

  这不对吧!

  严嵩看了蒋庆之一眼,大战之前不该是鼓舞士气吗?

  你这反而给了众人当头一棍。

  “俺答南下最怕的是什么?”蒋庆之微笑道:“他最怕的是战事旷日持久!”

  蒋庆之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头在大同周边划了一个圈,“我军的目的便是尽力把敌军阻截于大同一线。时日越长,俺答就会越急躁。可知为何?”

  蒋庆之温声问道。

  “他粮草不济!”

  “那些部族不齐心!”

  “……”

  蒋庆之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开口的人。

  严嵩发现,气氛渐渐又变了。

  蒋庆之就像是个变戏法的,先抑后扬,把这些文武官员的情绪玩弄于股掌之间……

  后生可畏呐!

  严嵩心中喟叹。

  蒋庆之干咳一声,总结道:“看,俺答的弱点不少。”

  “那咱们可在大同以逸待劳。”赵文华说道。

  蒋庆之摇头。

  “我最不喜的便是挨打。”蒋庆之目光炯炯,“要主动出击!”

第707章 敌袭

  大军统帅的责任就是整合麾下的各种力量,审时度势,制定战略。

  蒋庆之的声音在总兵府大堂内不断传来。

  大堂外,徐渭和胡宗宪并肩而立。

  “主动出击,伯爷好气魄!”胡宗宪笑道。

  “那些人会慌。”徐渭不屑的道。

  果然,里面随即传来了反对的声音。

  “主动出击?长威伯,您也说了我军实力参差不齐,主动出击……这不是给俺答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是啊!”

  “要不,还是谨慎些为好。”

  “要么不动,要么就大军出城决战。”

  徐渭看了胡宗宪一眼,“如何?”

  “一群无胆鼠类。”胡宗宪模仿徐渭的语气说道。

  “照我说,此等事就该伯爷独断。”徐渭冷笑道:“至于严嵩,他若是从中作梗,伯爷干脆就撇开他。”

  “大同守军会支持伯爷,京卫至少大半也会如此,严嵩反对也无济于事。不过大战之前内部分裂,这个后果你可想过?”胡宗宪问道。

  “我知晓那些人会反对,所以才叫你出来,省得憋气。”徐渭从怀里掏啊掏,掏出了个油纸包,打开竟然是腌蚕豆。

  “你得多爱吃这玩意儿。”胡宗宪毫不客气的抓了一把。

  徐渭吃了一颗,笑道:“有酒就好了。”

  大堂内,蒋庆之冷冷看着众人。

  他的耐心在渐渐消散。

  看来还是徐渭说得对,这群人的热情来的快,但也散的快。

  他们对草原大军的畏惧早已深入骨髓,任凭你如何鼓动都无济于事。

  胡萝卜不吃是吧!

  蒋庆之冷着脸,“本伯出兵解救那些百姓时,你等也是这般反对。”

  呃!

  那些人一下愣住了,有人红脸,有人羞愧,有人恼火……

  “所谓术业有专攻。、”蒋庆之看了严嵩一眼,心想老严你这是要坐山观虎斗吗,“论治理地方是你等的专长,我不伸手。”

  蒋庆之说道:“可论用兵,恕本伯直言,你等……”,他摇摇头,“压根一窍不通!”

  “听伯爷的!”杜贺开口,“若是谁觉着自家用兵比伯爷更为了得,那便和我老杜比划比划。”

  “还有下官。”颜旭出来。

  “下官也认为伯爷所言甚是。”秦源出来。

  京卫指挥使们一个个出来,都站在了蒋庆之这一边。

  最后是大同总兵张达,这位众人口中的蒋门走狗说道:“长威伯指哪,本官打哪!”

  他甚至冲着那些文官微笑道:“莫非你等觉着自己用兵能媲美长威伯?谁若是能,站出来,本官和他辩驳一番兵法。”

  辩泥煤!

  武人支持,文官们挣扎了一下,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本行,很快就败下阵来。

  最后大伙儿都看着严嵩。

  该您了,严首辅!

  老元辅干咳一声,赵文华心想义父总得要拉拢这些文官一把吧!

  如此,和蒋庆之当堂辩论一番是免不了的。我该如何助拳呢?

  严嵩干咳一声。

  文官们默然期待。

  “长威伯所言甚是!”

  严嵩缓缓开口,目光转动,在那些文官不解的目光中说道:“老夫说过了,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群蠢货,只想到了风险,却把京师,把帝王抛之脑后。

  黄茂从头到尾都没说话,他看了有些惊讶的赵文华一眼,心中冷笑,心想就凭你这个蠢货也配拉拢老夫?

  他对看过来的严嵩微微一笑。

  这才是他要靠拢的对象。

  黄茂开口,“首辅所言甚是。京师空虚,若是敌军长驱直入,把君父置于何地?”

  ——都特么的只顾着自己,道爷呢?

  武将们第一次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文官们。

  一群窝囊废,只会窝里斗的蠢货。

  难怪伯爷会用棒槌来比喻你等。

  赵文华猛地醒悟过来。

  当初蒋庆之举荐严嵩统军,赵文华觉得义父该拒绝……若是战败了罪责难逃,还不如留在京师。

  身为秉政天下的首辅,为了那点儿军功冒险,值当吗?

  事后他问过严嵩,严嵩没回答。

  此刻赵文华却明白了。

  严嵩兴许不懂兵,但他懂政治。

  他对嘉靖帝的忠心一直没变。

  兴许说忠心不对,嘉靖帝更像是严嵩依靠。

  嘉靖帝在,严嵩就在。

  嘉靖帝没了,严嵩父子,包括严党众人都会成为牺牲品。

  反攻倒算的士大夫们能活生生吞了他们。

  所以,此次严嵩随军的核心就是:嘉靖帝需要什么,他就坚持什么。

  在严嵩心中,道爷至高无上。

  赵文华看向蒋庆之,见蒋庆之嘴角微微翘起,显然这厮早就明白了严嵩不会反对自己的谋划。

  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一战,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是玩笑。

  而是从嘉靖帝到两个统军大佬的共识。

  为严嵩和蒋庆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觉得没必要冒进。

  咱们徐徐图之不香吗?

  严嵩看着蒋庆之。

  蒋庆之微微摇头。

  不香!

  他轻声道:“此事,本伯坚持。”

  我坚持己见,老严,你何去何从?

  是支持我。

  还是反对!

  果然是年轻人,咄咄逼人呐!

  那些武将看着颇为兴奋,显然被蒋庆之一番话刺激到了。

首节 上一节 887/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