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742节

  蒋庆之被簇拥着走出了大营,他回身交代,“随后火枪将会陆续发下来,你等不可懈怠,务必要尽快整训。”

  蒋庆之见众人肃然,很是满意的道:“明年必然会有大战,枕戈待旦!”

  “领命!”

  蒋庆之有一种预感,明年将会是这个大时代开启序幕的一年。

  而这个预感来自于大明的变化。

  沼气池能让农业增长一成,但遭遇了士大夫们的阻截。不过苏州府事件反而成了沼气池最好的广告。据闻工部最近接到了不少地方的催促,让他们赶紧派员下去指导建设沼气池。

  粮食增产一成,将会极大缓解大明的内部矛盾。

  有了这个空隙,大明才能把目光转向外界。

  俺答会感受到危机。

  这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大汗,必然会有所动作。

  而京师这边,虎贲左卫的火器演练瞒不过有心人,俺答部的密谍将会疯狂打探消息……当各种隐隐约约的消息传到草原上时,俺答还能坐得住,蒋庆之就能把鼎爷丢出来。

  想想成祖当年的五次北征,把蒙元残余彻底按了下去。

  否则,此刻的草原上必然会崛起一个全新的帝国。就如同当年的金国,而对面的是……比之当年前宋还要孱弱的大明。

  结局不问可知。

  蒋庆之目光转动,反密谍该是锦衣卫的活吧?

  但陆炳随侍道爷走了。

  东厂倒是还有几个人在边上观察群臣。

  芮景贤察觉到了蒋庆之的的目光,笑吟吟的过来,“长威伯可是有话说?”

  在见识了燧发枪的威力后,芮景贤也想示好蒋庆之。

  毕竟,这位年轻权贵在嘉靖帝那里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对他这等帝王家奴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本伯在想,俺答部的密谍怕是会闻风而至吧!”

  “此事交给我东厂!”芮景贤心想这不是压制锦衣卫的大好机会吗?

  陆炳跟着嘉靖帝回宫,这一路定然是各种溜须拍马……芮景贤心中冷笑,可他哪里知晓,在嘉靖帝心中,国祚才是最重要的。

  “东厂……”蒋庆之摇头,“老芮,术业有专攻!”

  “咱敢打包票……”

  “老芮,此事不可出错。”蒋庆之说道:“一旦燧发枪的机密被俺答部得知,开战后,他便有了准备。不妥。”

  蒋庆之准备用一次火器打击给俺答一个惊喜,但芮景贤精神可嘉,既然他示好,也得给颗甜枣不是。

  “不过,今日来的人杂,若是有人里通外敌……”

  “那便人人得而诛之!”芮景贤闻弦知雅意,阴恻恻的道:“咱回头就让人盯着可能泄密的那些人。”

  “静候佳音!”

  “好说!”

  芮景贤拱手走了,徐渭问道,“蓝臻那边该动手了吧?”

  蒋庆之摇头。“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降临的过程。”

  徐渭回头,就见蓝臻孤零零的从大营中走出来。

  不过是半个时辰,整个人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浑身都在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死气。

  这是一种折磨!

  他宁可此刻被弄死!

  而在新安巷,数十大汉堵住了巷子口,狞笑着。

  “只等那边一声令下,咱们就闹起来!”为首的大汉说道。

  “那府中怎地没动静呢?”有人不解问道。

  “蒋庆之落败,他们便是落水狗,落水狗人人喊打,如今他们多半在府中忐忑不安……”

  伯府中。

  夏言站在大门内,对家中的护卫们说道:“晚些一旦动手,莫要留情。要让那些人的惨嚎声传到皇城,传到那些居心叵测之辈的耳中。”

  老头儿发狠了,“要让所有人记住,新安巷,不可挑衅!”

第583章 谁是过街老鼠

  蒋庆之带走了五个护卫,家中留下的护卫有些捉襟见肘。

  但护卫们拍着胸脯担保,哪怕对方数十人,他们依旧能击溃对手。

  李恬此刻在宫中,让夏言无需担心有人潜入。

  “说实话,陛下最近出宫的次数多了些。”

  卢靖妃笑吟吟的看着李恬,见她小脸儿白嫩,仿佛在发光。双眸如点漆,幽幽且有神,不禁暗赞好一个小媳妇儿。

  李恬微笑不语。

  陈燕在旁束手而立,她知晓卢靖妃请李恬进宫,为的是景王。

  “不知景王殿下如何了?”当你不知晓如何扯起话头时,把话题转向孩子没错儿。陈燕适时提及了景王。

  李恬微笑看着卢靖妃。

  卢靖妃的眼中多了些无奈之色,“那个逆子……倒是麻烦你夫妇了。”

  李恬莞尔,“外子说,家中不差一副碗筷,只是不能白吃。每日清晨景王就得跟着出操,练的叫苦不迭,说这便是地狱。外子说,敢做那等事,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恬掩口,可那眉眼弯弯的娇俏模样,却令卢靖妃再度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韶华。

  “如今景王每顿饭至少三张饼,至于肉,有多少就能吃多少。早饭后就得读书,外子说既然你喜欢学医,什么君臣佐使,什么名方都得背熟了,倒背如流。如今景王整日焦头烂额,说伯府比之学堂更煎熬。”

  卢靖妃一怔,刚想说学医非景王本意,可李恬却饶有深意的道:“外子说,人若是能安静下来,铁定不是坏事。”

  李恬的话便是蒋庆之的态度。

  让景王安静下来,便是在暗示卢靖妃,莫要被人撺掇的忘乎所以,急吼吼的想着去夺嫡。

  ——此乃陛下家事,当由陛下一言而决!

  什么都比不过嘉靖帝的一句话,所以,您就别折腾了。

  越折腾越让人反感。

  可若是不争,按照规矩就该是裕王为太子啊!

  卢靖妃越想越魔怔,突然脑海中就浮现了一个画面:帝王驾崩,裕王高坐于上,而自己的儿子却憋屈的跟着群臣行大礼参拜,山呼万岁……

  “不!”

  卢靖妃脱口而出,旋即觉知自己失态了,便干咳一声,“我方才想起一事,此刻虎贲左卫那边应当结束了吧?”

  李恬微笑道,“差不多了。”

  随即李恬起身告退。

  她走在宫中,身边有黄烟儿,以及卢靖妃派来相送的一个女官,两个宫人。

  另外还有卢靖妃给的一些食材,陈燕送她出来时,说长威伯最喜的便是熊掌,这不北面刚送来了十余对,就给长威伯五对。

  李恬想到了蒋庆之某次在家吃熊掌,曾说什么……一把火,所长爱上我。又说什么,这是几级什么动物,至少三年起步……

  她缓缓而行,想到了此刻的虎贲左卫。

  蒋庆之在家总是一副轻松惬意的模样,但李恬从娘家那里得知此次儒墨大战的凶险。李焕令人传话,说若是失手,就让她劝说蒋庆之搬家。

  搬到哪去?

  李恬令人问。

  李焕令人传话:越远越好,最好是……海外!

  他没说为何,但李恬明白了。

  若是此次自己的丈夫失败,将在大明无立足之地。

  而卢靖妃先前的失态,也是一种姿态。

  若是蒋庆之远走海外,对于景王来说不是坏事儿。

  蒋庆之不在,裕王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而有着卢靖妃和卢氏帮衬的景王,必然能脱颖而出。

  李恬甚至在想,那些士大夫们若是够狠,可以一面倒的支持景王,让嘉靖帝后院起火,自顾不暇。

  果然啊!

  政治就没有干净的……这是蒋庆之的话。

  相较于堂堂正正的理想主义,用肮脏的手段去实现崇高的目标,这才是现实。

  眼看着马上就要出宫,宫门外大概是来求见卢靖妃的两个贵妇见到李恬,马上就笑了起来。

  那笑容看着恶意满满。

  “这不是华亭县主吗?”李恬认识其中的一个贵妇王氏,王氏乃是工部侍郎蓝臻之妻。往日二人曾在宫中赴宴时见过,王氏几次挤兑李恬,被李恬不动声色的反击。

  王氏笑吟吟的道:“听闻今日虎贲左卫人山人海,长威伯威风八面,想想就令人悠然神往呐!”

  她的同伴盯着黄烟儿手中的食盒,笑的浅浅,“我怎么听到有人说,此后京师会多一只过街老鼠?”

  王氏掩口而笑,“哪来的老鼠?”

  “人人喊打的老鼠。”同伴冷笑道:“不知华亭县主可做好了准备?”

  王氏叹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华亭县主想来有这个准备。”

  李恬双手交叠在小腹处,说道:“外子曾说,儒家最大的本事便是三寸不烂之舌。没想到二位夫人倒也得了这个精髓……”

  王氏面色骤冷,“今日蒋庆之若败,你夫妇将在京师无立足之地。”

  “天下之大,却处处都是儒家门徒。你夫妇能去何处?”同伴畅快笑道:“想当初蒋庆之当朝羞辱我夫君,天道好还,哈哈哈哈!”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边上,一个贵妇下车,急匆匆过来。

  王氏认识此人,往日在卢靖妃那里也曾和自己联手挤兑过李恬。

  “李夫人!”王氏笑吟吟的打招呼。

  李氏却对她视而不见,走到李恬身前,对这个本家蹲身,“见过华亭县主。多日不见,县主看着越发有威仪了。对了,这不年底了,家中准备了些年礼,回头便送去。县主万万不可嫌弃才是。”

  你不是和老娘一起挤兑过李恬吗?

  你家男人不是叫嚣着要让墨家成为过街老鼠吗?

  王氏和同伴怒了。

  李恬不知这是为何。

首节 上一节 742/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