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716节

  陈燕一溜烟回到后宫卢靖妃处。

  “娘娘,陛下说,就按照长威伯处置的法子。”

  “陛下不罚老四?”卢靖妃作为最了解道爷的女人,觉得着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莫非听错了?”

  “奴听的真真的。”陈燕说道:“陛下还说,让那个王侍读……滚!”

  “阿弥陀佛!”卢靖妃双手合十,随即睁开眼睛,眼中闪过异彩,“此次亏了长威伯,若非他,老四的名声就完了。上次陛下来要护肤的脂粉,后来听闻是给了长威伯?多准备些送去新安巷。”

  “娘娘,这东西……不合适吧?”陈燕嘴角抽搐。

  “什么不合适?他不用给华亭县主用也是一样。这男人的功劳,让自家女人享用天经地义。赶紧。

  对了,长威伯就喜欢吃,最近北边不是送了些熊掌来。给新安巷送几对去,告诉那府上,但凡吃没了,只管开口。”

  “哎!”陈燕喜气洋洋的去安排。

  走到殿外,陈燕回头,就见那些内侍和宫人都在笑,喜气盈腮。

  “真好!”陈燕由衷的道,脑海中却浮现了蒋庆之的身影。

第560章 内鬼和逼宫

  “苏州那边来人了。”

  天冷,杨清把打谱的地儿换到了书房。

  韩瑜坐在对面,二人隔着一张桌子,一人打谱,一人看书。角落里香炉上袅袅青烟,高品质的熏香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味儿。

  “说了什么?”杨清抬头,“当初他们信誓旦旦的说此次定然要让蒋庆之折戟苏州,可转瞬间,十余颗头颅就挂在苏州府府衙大门之外。

  蒋庆之用这等凶悍的手段向天下展示与我名教不共戴天的姿态,京师士林闻讯一阵叫骂,可也只是叫骂。有人甚至把此事与大同城外的京观相提并论,说蒋庆之这是在威胁我等,准备用我儒家子弟的头颅筑京观……”

  韩瑜默然片刻,“苏州府那边来人说,如今在苏州府但凡提及蒋庆之,百姓皆交口称赞。提及墨家也是赞不绝口。杨公,那是苏州府啊!我名教的根基之一,竟然成了墨家和他蒋庆之的地儿。”

  “你还不明白吗?”杨清说:“愚民无知,但凡谁给了些好处,便交口称赞,眼中只有利益。不过这一切何须在意……”

  “嗯?”韩瑜不解。

  杨清淡淡的道:“若是蒋庆之身败名裂,什么交口称赞,时日久了,谁还记得他?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可别忘了还有一句话……”

  杨清用力拍下一子,棋子在木制棋盘上猛地一击,发出呯的一声。

  “成王败寇!”

  ……

  工部。

  姜华召集了一些官员们议事。

  大堂里官员们站的整整齐齐的,鸦雀无声。

  姜华看了一眼下属们,淡淡的道:“方才本官去了直庐,元辅说,此次苏州府所谓天罚之事,经过三司合议,与长威伯所说一致。”

  蒋庆之的奏疏到了京师后,引发了一阵争议。有人说蒋庆之在苏州府用屠刀弄到的证据不公。

  于是道爷便让三司合议。

  随后苏州府的消息不断传来,而东厂的证据也不断传来。

  芮景贤在南方拿了不少人,特别是苏州府,那些证据被交给三司后,令人触目心惊。

  “兼并田地就不说了,吸纳人口也不说了,可为了打击墨家,竟装神弄鬼,弄了一出所谓的神罚大戏。知晓苏州府那些百姓如今对官员和豪强是什么态度吗?”

  姜华说道:“他们说的话,连屁都不如!”

  姜华猛地一拍桌子,下属们身体一震。

  知晓这位脾气好的老大人怒极了。

  “屁都不如!当官府的话在百姓眼中连屁都不如,这个官府存在有何意义?你说东,百姓定然会以为西边才好。你说种桑,百姓定然会狐疑,说是不是想坑咱。”

  一个官员忍不住说道:“尚书,那是苏州府的事儿。”

  和咱们没关系啊!

  “苏州府的事儿?”姜华冷笑道:“有人交代,此事与我工部某些人相关。知晓何意吗?便是有人和那些豪强勾结,那人……便在我工部。否则那些豪强如何能轻而易举的知晓我工部官吏的行踪?更是对沼气池了如指掌,弄出了神罚之事。”

  众人低头。

  但心中都在猜测那个内鬼是谁。

  “那人是谁,老夫不得而知。不过老夫在此引用长威伯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天不罚,人罚!”

  老大人看了一眼下属们,“散了!”

  蓝臻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内,默然呆坐良久。

  叩叩!

  “进来。”

  门开,一个男子走了进来,反身关门。

  “蓝侍郎。”男子拱手。

  蓝臻幽幽的道:“当初你信誓旦旦的说,我这里只要能提供那些官吏的行踪,提供沼气池的底细,此事就万无一失。可如今三司合议,神罚之事乃是作伪,此事板上钉钉……哪来的万无一失?反而让蒋庆之用十余颗人头彰显了自己的威严,让墨家声势大振。”

  男子坐下,微笑道:“苏州府之事一言难尽,当地豪强轻视了蒋庆之,加之府衙那边有些畏手畏脚,这才导致功败垂成。

  不过此事也并非一无是处。苏州府那十余颗头颅看似彰显了蒋庆之的凶悍之名,可也激起了公愤。毕竟唇亡齿寒呐!”

  蓝臻默然。

  “另外,快年底了,蒋庆之所谓的宝贝一直未出。”男子讥诮的道:“这都快半年了吧!什么宝贝需要这般久?”

  蓝臻眸子微亮,“是了,当初蒋庆之也曾说过,年底之前定然就有结果。”

  “可结果呢?”男子轻笑道:“他从苏州府挟势而归,一时间京师士林竟然为之噤声。若是能给他当头一棒……”

  “信诺乃是立身之本。”

  “无信则不立。”

  “何况他乃是墨家巨子,不说一言九鼎,可也不能毁诺。当初在朝堂上,本官挤兑他,若是他弄出来的宝贝果真是利国利民,那么他要的工匠,我工部倾力支持。可若不是……”

  蓝臻笑的眼角多了三条皱纹,“工匠自然是没有的。没有工匠,他蒋庆之就算是对机械之术无所不精,可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才是咱们一直盯着的事儿。”男子眼中有得意之色,“墨家要想振作,就必须源源不断推出自家的东西。也就是蒋庆之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宝贝。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工匠。此事……”

  男子看着蓝臻,“蒋庆之回京后咱们一直不动,便是想让他以为咱们是慑于他风头正劲,想避其锋芒。这是骄兵之计,此刻出手,正当其时!”

  蓝臻默然。

  男子呵呵一笑,“有人托我转告蓝侍郎,南边正好有出缺,那空缺正适合蓝侍郎。

  先在地方磨砺几年,南方乃是我名教根基所在,要政绩有政绩,要什么有什么……

  数年后蓝侍郎名满天下,谁能阻止您入阁?就算是政事堂没有空缺,六部尚书必然也有您的一席之地!”

  蓝臻的眼中多了异彩,男子趁热打铁,“熊浃那边据闻已经能起身溜达了,若非陛下令他多歇息几日,此刻定然去了吏部,他一旦坐镇吏部……别忘了,蒋庆之可是救过他。而您……却和蒋庆之不和。”

  蓝臻深吸一口气,“本官这就准备。”

  男子起身拱手,“如此,我便静候佳音。”

  “一定是佳音!”蓝臻点头。

  等男子出去后,蓝臻闭上眼,双手抱胸,良久睁开眼睛,眼中已然是疯狂之色。

  “什么忠心,什么兢兢业业,可却换不来一个尚书之位。而严嵩此等佞臣却居于庙堂之高俯瞰我等。凭什么?”

  蓝臻面色涨红,“什么忠心,什么大明……既然忠心换不来回报,那就别怪本官……”

  他闭上眼,仿佛是在告别着什么。

  ……

  第二日,道爷就令黄锦来蒋家问话。

  “燧发枪不复杂,就是打造得精细些,刚开始必须是有经验的工匠,随后培训一批人出来就是了。”

  “就那么简单?”黄锦不敢置信,“咱看着那些东西眼花缭乱,长威伯竟然说不复杂?”

  “是不复杂。”蒋庆之心想若是让你看到后世那些机电气一体化的大型设备,乃至于人工智能操控的设备,那你不得疯了?

  “那就好。”黄锦准备回去,突然想起一事,“快年底了,陛下问家里可缺了什么。”

  蒋庆之想到了昨日卢靖妃令人送来的熊掌,就笑道:“回头我就进宫。”

  这是要去洗劫一番的意思。

  黄锦本想嘲讽这厮一番,可转念一想自己刚抄没了蒋家的腊肉,便没脸开口。

  蒋庆之说进宫就进宫,第二日大清早,他带着几个护卫,外加一辆空荡荡的马车就准备出发了。

  “娘子。”

  “我出门了。”

  “哦!”

  李恬出来,见他一副要去打家劫舍的架势,不禁就笑了起来。

  “严肃点,别笑。”蒋庆之说道:“家中差了什么,回头你想起来就让人去告知我。我去宫中拿。”

  蒋庆之浩荡出发。

  到了西苑之外,他见到了老纨绔、

  “庆之。”老纨绔见到他就叫苦。“昨日不知陛下为何……把咱们叫了去,又是问诸卫操练之事,又是说武勋和武将们无能,那精神头从未有过。直至先前陛下才放咱们出来吃早饭。

  严嵩饿的面色煞白,看着一阵风都吹得倒。严世蕃扶着他,父子二人进了值房,一人拿着一个饼子啃的狼吞虎咽,吓的那些官吏以为是哪来的流民……”

  蒋庆之知晓,道爷这是被燧发枪给刺激到了。

  燧发枪的出现,必然会引发一场军事革命。

  而这场革命将会引发大明军队的构架的一次彻底革新。

  武勋,将门,传统武将们……都将在这次变革中经受一次洗礼。

  忠于大明,忠于道爷的,将会青云直上。而站在对立面的那些人,将会沦为此次革新中的祭品。

  这将对大明的政治格局造成一次颠覆性的改变。

  操作好了,便是道爷和墨家的绝大助力。

  操作不好,便会引发许多不测的变故。

  所以蒋庆之宁可慢一些,也不肯贸然行事。

  今日有小朝会,众人见本该歇息的蒋庆之竟然出现,难免猜测了一番这厮的来意。

  其实是蒋庆之进了西苑后,脑子里想着事儿,竟然跟着群臣就进了大殿。等发现不对时,他想退出也晚了。

  “长威伯不在家歇息?”有人问。

  “国事要紧。”蒋某人一脸正气。

  却没发现蓝臻正在盯着自己。

首节 上一节 716/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