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652节

  “可想过后果?”

  “想过、”

  “若那位巨子倒台,你最好的结局是去某个蛮荒之地。最差的结局是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那么身在儒家阵营,最好的结局是什么?用满嘴的仁义道德包裹着自己,行的却是无耻之事。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满嘴谎言,把江山社稷,把圣贤书丢抛之脑后。

  而最坏的结局是什么?江山倾,社稷亡……

  长威伯曾说,天下最不在乎大明死活的便是士大夫们,因为他们知晓,无论是谁粉墨登场,都得要用他们。”

  张居正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高拱,说道:“他们把圣贤书当做是了什么?当做是谋取个人富贵的工具。那么,谈什么道,谈什么江山社稷?

  别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我,我从未如此清醒过。”

  高拱叹道:“看来你被那位巨子潜移默化改变了不少。我倒是很好奇,你张叔大何等心高气傲的一个人,竟也有心甘情愿屈居人下的这一日。”

  “我转投墨家从不是为了前程。”张居正说道。

  “骄傲如你……我信!”高拱点头,“我越发好奇了,那是为何?”

  “长威伯打动我的是他对大明的看法和展望。”张居正想到了昨日突然变得亢奋,滔滔不绝的蒋庆之。

  “这个中原千年以来一直在治乱循环中不可自拔,有志之士一直在寻找跳出个循环的法子。但无论是文武之道,都无济于事。”

  “那么他有解决之道?”

  “向外!”张居正说道:“千年来,中原一直在这块地方打转。内部无数问题,其实都可以用两个字来解决。”

  “那两个字?”

  ……

  “发展!”

  书房里,蒋庆之对五个弟子说道:“历朝历代最大的矛盾,其实归纳起来便是钱粮短缺的矛盾。当底层百姓能吃饱饭,穿暖衣时,一切矛盾都能被掩盖下去。”

  景王举手,蒋庆之点头,景王说道:“表叔,可吏治呢?吏治糜烂会导致贪官污吏横行,同样会导致民不聊生。”

  “不。”裕王摇头,“当钱粮足够多时,贪官污吏有物可贪,如此便不会敲骨吸髓盘剥百姓。百姓只要能填饱肚子,便会高呼盛世……”

  “你这话的意思,贪官污吏和百姓竟然成了表叔所说的双赢?”景王讥诮的道。

  “哪朝哪代少得了贪官污吏?”裕王说道:“执政者应当要做的是,最大限度的去限制贪腐,而不是想着根除。那是妄想。”

  朱时泰忍不住加入了战团,“还有军队糜烂。再多的钱粮,若是军队糜烂,便是小儿持金过闹市……自取灭亡。”

  周夏微笑问马芳,“你如何看?”

  马芳记录完毕后,抬头道:“老师曾说,许多事需要这个大明的各阶层来推动,比如说贪腐,当贪腐到了极致,从朝中君臣,到乡野百姓,都会异口同声……都会人人喊打。到了那个时候,庙堂一声令下,自然万众一心。如此,贪腐无处容身……”

  景王和裕王看了他一眼,互相交换个眼色。

  是个人才!

  马芳话不多,但每每一语中的。

  蒋庆之旁观着他们争辩,无意间看到夏言在外面,便笑着走了出去。

  “今日翰林院传来消息,张居正当众说了,从此便是墨家中人。”

  夏言看着蒋庆之,“庆之,恭喜你!”

  蒋庆之对张居正的垂涎之意夏言早就看出来了,但张居正太聪明,若是用手段逼迫他加入墨家阵营,只会引来反噬。

  勋戚们想丢个投名状给儒家,却意外带来了这个好机会。

  如今大才到手,蒋庆之也难掩喜色,“我本以为他还需一阵子来适应,没想到这般果决。”

  “此人杀伐果断,加之聪明绝顶,目光敏锐,假以时日……”夏言突然笑了,“老夫倒是忘记了,你如今年不到二十,说接班人早了些。”

  张居正的果决让蒋庆之欢喜不已,进了书房后,拍拍桌子叫停了辩论,说道:“记住一句话,内部矛盾无法解决时,目光向外!”

  蒋庆之指着书房外,“譬如说大明当下人口膨胀,兼并土地越演越烈,失地的流民越来越多……这一切矛盾如何解决?”

  “打击土地兼并。”朱时泰说道,“还有开辟荒地。”

  “这不是长久之道,且打击土地兼并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须知天下土地就那么多,就算把那些人兼并的田地拿回来重新分配,也无法让每个流民都有地种。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依旧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流民。”周夏说道。

  蒋庆之颔首,“大明的边境有高不可攀的绝壁吗?”

  众人摇头。

  “这个世界很大,东南西北之外都有无尽的土地和矿产。大海之外有无数巨大岛屿,甚至比大明的疆域还大。那上面土地肥沃,遍地珍宝……”

  蒋庆之的声音中带着诱惑,“军队是用来干啥的?保家卫国。大明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算不算家国危机?”

  众人点头。

  “这个小子啊!”夏言在苦笑,“这番话被那些君子们听到,怕是会把你看做是妖魔鬼怪。”

  “亡国危机之下,军队该做什么?”蒋庆之双手按在桌子上,目光炯炯的对几个弟子说道:“该用自己手中刀枪,去为大明的犁寻找土地!去为大明的百姓寻找粮食,去为大明的商人寻找商路……”

  “不要被千年来那些所谓的君子言论所束缚,因此画地为牢,以天朝上国自居。宁可关起门来自生自灭,也不肯向外多看一眼。”

  “要未雨绸缪,在危机爆发之前就把目光投向外界,去外部世界寻找解决之道。”

  几个弟子在飞快记录着。

  “我说过,所有危机,归根结底便是钱粮短缺的危机。而外部世界遍地金银。为何不去攫取?”

  “二叔,先生们都说好战必危。”朱时泰说道。

  “腐儒!”蒋庆之想到了豆腐乳,不禁摸摸肚子。

  ……

  直庐的值房中,徐阶今日破例得了几份奏疏,他仔细看着,不是琢磨奏疏,而是在琢磨严嵩父子给自己奏疏的用意。

  奏疏是弹劾范重大的,内容五花八门。

  联想到范重大此次弹劾张居正引发的儒墨暗战,徐阶不禁微微蹙眉,心想严嵩父子这是想把自己推到双方中间吗?

  严嵩父子都在看奏疏,加上徐阶,值房里静悄悄的。

  “元辅!”一个小吏进来,垂手而立。

  “何事?”严嵩抬头。

  小吏说道:“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方才当着许多人的面说,从此转投墨家。”

  徐阶的右手微微一动。

  眼角的抖动被他控制住了,他缓缓吸气,把那股子冲天怒火给努力压制住。

  严世蕃愕然,“张居正是徐阁老的弟子吧?”

  徐阶默然。

  “记得徐阁老有个弟子转投了蒋庆之门下,叫做什么?”严世蕃捂额,随从微笑道:“周夏。”

  徐阶看着奏疏,轻声念诵着内容。

  “……范重大贪鄙,然臣以为,此人身后定然有权贵撑腰。为彰显陛下整顿吏治决心,臣请陛下一查到底……”

  声音很轻微,但值房里却渐渐安静了下来。

  “……张居正少有名,及长赴试,无有不中。此子乃大才,引来觊觎……”

  徐阶念完了,抬头看着众人,起身,“礼部有事,老夫回去看看。”

  他走出值房,身后传来了一声嗤笑。

  回到礼部,徐阶依旧很是和煦,见到人行礼便颔首微笑。

  进了值房,他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文书,见没有重要事项,便关上值房的门,回身,重重的靠在门上。

  他双拳紧握。

  闭上眼……

  “欺人……太甚!”

  ……

  “表叔说,大明内部的问题,不该只看着内部,而是该去外界寻求解决之道。”

  隔着一扇门,父子三人在说话。

  “去抢掠?”道爷问道。

  “不,是去讨伐不臣!”裕王说道:“父皇,这个天下还有许多未曾臣服于大明的势力,大明刀枪该磨一磨了。”

  “庆之在忙什么?”道爷从打开的半扇门看向外面。

  一片落叶被风吹着,飘飘荡荡的进了殿内。

  “表叔说最近要忙着弄什么宝贝,说是什么……能让那些异族能歌善舞的宝贝。”

第503章 葡奸,火枪

  御医去了冯家,揭开包裹着冯源额头的布,仔细查看了伤口,说道:“已经愈合了,此后注意些,当无恙。”

  冯源坐在床上,欢喜的道:“多谢官爷。”

  老妻送上茶杯,说道:“您喝茶。”

  御医摇摇头,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从明日起老夫就不来了,若有事可去新安巷。”

  “多谢了。”冯源起身,把御医送出门外。

  回到家中后,他让老妻准备干粮。

  “你这才将好,又要去哪?”老妻不满的道。

  “去新安巷!”

  “早说。”老妻麻利的去了厨房,没多久厨房上空炊烟就升了起来。

  ……

  “波尔见过尊敬的明国贵人。”

  波尔跪在地上,低着头,只能看到一双穿着布鞋的脚。

  自从在缅甸被俘后,波尔就被丢在牢中无人过问。这大概是大明京师第一个白皮肤的人犯,每日引得狱卒们围观,连那些人犯议论纷纷,死寂沉沉的狱中因此多了些生机。

  波尔在缅甸时就听闻过大明的许多事儿,在那些缅人的口中,大明就是个处处都流淌着蜜汁,遍地金银的地儿。

  这一路跟随着俘虏们北上,所过的那些城镇让波尔觉得那些话一点都不假。

  他甚至想到了自己的母国葡萄牙。

  “你来自葡萄牙?”

  “是。”

  “达伽马还活着吗?”

  年轻的贵人问道。

  这位年轻的贵人在沙场上给了缅人沉重一击,并俘获了波尔效忠的皇帝。对于波尔来说,他只想能在这个神秘的国度活下去,哪怕是行乞。

首节 上一节 652/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