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535节

  只是看了一眼,韩瑜就勃然大怒,“竟敢说我儒学非治世之学!什么?盛世与我儒家无关!反而是……王朝覆灭我儒家罪莫大焉……好胆!”

  杨清面色铁青,“你看这里,在蒋庆之口中,我儒家竟成了祸国殃民的邪门歪道。这里……什么?儒家已死,有事烧纸!竖子!”

  呯!

  书房里传来了呯的一声。

  外面的随从面面相觑。

  “前宋三冗皆是我儒家的过错!一派胡言!”

  “冗官……读书不为官,所为何来?”

  “冗兵……天灾之下,难道任由灾民衣食无着?”

  “这是冗费……君臣相得,帝王赏赐臣子乃是天经地义!马原在作甚?竟然不敌!”

  里面的声音越来越小。

  突然就听到轰的一声,接着各种零碎跌落地面的声音传来。

  里面死寂一片。

  书房里,书桌被推翻,满地杂物。杨清站在杂物中看着那几张纸。“蒋庆之用一个鸡蛋阐述了墨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气乃本源之一……已然验证无错。”

  杨清抬头看着韩瑜。

  “那是奇技淫巧!”韩瑜怒道,他双手按着膝盖,喘息着,眼神凶狠,“邪门歪道,要灭了他!灭了他!”

  ……

  无逸殿内,嘉靖帝把那张纸递给黄锦,黄锦第一次按捺不住好奇心,飞快的瞥了一眼,然后才把纸递给严嵩。

  严嵩仔细看着,崔元顾不得规矩,站在他的身边一起看。

  二人飞快看完了内容,心中骇然。

  “从未有人把儒家如此剖析,从未有人如此诠释盛世的来由,从未有人如此剖析兴旺更替的缘由……”

  嘉靖帝觉得自己苦熬到现在不睡觉,值当了。

  他从蒋庆之的这番话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机会。

  一个帝王翻身的机会。

  原来,兴亡更替不是帝王的错。

  “原来,该向上天请罪的不是帝王。”嘉靖帝眸光冰冷,起身道:“你等以为如何?”

  “长威伯这番话如利刃,令臣大汗淋漓。”严嵩并未说假话,他看完了这番言论,只觉得字字如刀,砍在了儒学和儒家的要害处。

  崔元默然。

  朱希忠迫不及待的抢过那张纸,飞快看了一遍,“我就说庆之今日定然会让那些人好看,果然。哈哈哈哈!”

  老纨绔第一次在无逸殿内肆意大笑着。

  黄锦缓缓看向众人。

  严嵩面色如常,但眼中却能看到忌惮。

  墨家这一步走出去了,就在这一步走出去的同时,蒋庆之用这番话给儒学定位,也给墨家定位。

  儒学,落伍了!

  墨学,当兴!

  这位巨子未来会如何?

  他和墨家会对朝堂产生什么影响?

  嘉靖帝眸色幽深,但熟悉他的黄锦看出来了,道爷此刻的心情颇为激荡。

  没有哪位帝王愿意被儒家压制!

  但儒家一手遮天,帝王也只能妥协退让。

  如今霹雳一声响,蒋庆之带着墨家闪亮登场,让道爷看到了另一条出路。

  他听到道爷轻声道:

  “儒家已死,有事……烧纸!”

  从前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和儒家的地位就一直在蒸蒸日上。到了前宋时已然形成了压制帝王的态势。

  士大夫们用儒作为纽带,用科举和优待士大夫作为手段,把天下儒家子弟连成一体,导致前宋帝王威权前所未有的孱弱。

  到了大明,太祖皇帝登基后,招募天下士大夫出仕,却被抵制。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儒家的巨大威胁。

  嘉靖帝去了后宫,卢靖妃再度专宠,宫中再度多了些针扎小人的咒骂。

  “以太祖皇帝的性子,就该弃之不用。可不用儒家子弟能用谁?”

  嘉靖帝目光炯炯,仿佛年轻了十岁。

  卢靖妃给他送上茶水,“臣妾虽不知外界事,不过也曾听闻过南北榜。”

  “正是因为不得不用儒家,故而只能妥协退让。不过太祖皇帝何等人,这里退让了,自然会从别处找补。”

  “太祖皇帝找补了?”卢靖妃笑道:“臣妾愚钝,却从不知。”

  道爷喝了一口茶水,眸色幽幽,“太祖皇帝杀文臣如杀狗,你真以为只是为了肃贪?”

  卢靖妃悚然而惊,“您是说,太祖皇帝这是在报复?”

  “不只是报复,且是做给天下人看。”嘉靖帝说道:“儒家贪鄙,前腐后继。”

  “臣妾听闻太祖皇帝曾令剥皮实草……”

  “可这等酷烈的手段也拦不住那些文臣前腐后继。”嘉靖帝微微挑眉,“今日这场辩论令朕畅快淋漓,大快人心。”

  卢靖妃目光复杂的看着这位帝王,知晓在那看似平静的外表下,依旧蕴含着无数不甘。

  当年革新未果,被杨廷和等人联手压制。

  蛰伏西苑多年,卢靖妃本以为嘉靖帝的雄心壮志尽皆消散,没想到……

  “墨家这第一步走出去了,朝堂那边严嵩等人都能松口气。”

  ……

  “大胆如斯啊!”

  严嵩今日无心理事,而是在反复琢磨着蒋庆之的那番话。

  “爹,可蒋庆之说的那些几乎无懈可击。”严世蕃说道:“特别是盛世,从未有人从这等地方剖析出盛世的来由。不是什么儒家的功劳,而是顺势而为成的事。

  儒家功劳有没有?有,初期稳定天下,治理天下。但那也只是维持之功。

  盛世来自于王朝初期耕者有其田……来自于那支虎狼之师。诚哉斯言!”

  “哦!”严嵩含笑道:“我儿一向自视甚高,怎地,今日竟然对蒋庆之赞不绝口。”

  “我从未质疑过儒学与儒家,不,爹,我是从未想过去质疑这一切。可蒋庆之的这番话却令我想到了许多。”

  严世蕃声音低沉,“这个儒学……果真是治世之学吗?”

  “住口!”严嵩低喝,“此等话不可说。”

  “我知。”严世蕃叹道:“蒋庆之能说,那是因他身为墨家巨子。而我,以及爹都是儒家的受益人,若是说出这等话,便是忘恩负义。”

  “不过爹。”严世蕃眸中多了笑意,“蒋庆之这番话出口,他和儒家便再无转圜的余地。那些人会盯着他,寻机出手。而咱们这里就能少了许多麻烦。”

  严嵩淡淡的道:“甚至会多不少朋友。”

  严世蕃微笑道:“蒋庆之有句话,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有蒋庆之顶在前面,咱们就能从容施政。爹,其实儒家那一套虚无缥缈,真正治国之术,还得是自己琢磨……不过墨家有何治国之术呢?爹……”

  严世蕃听到了鼾声,回头一看,严嵩仰靠在椅背上,嘴巴张开,竟然睡了。

  室内无风,那斑驳的头发垂落在鬓角,和脸上的皱纹融在一起……

  严世蕃拿了一床薄被出来,轻轻为严嵩盖上。

  他走出值房,外面有人等候。

  “小阁老……元辅可在?”

  严世蕃轻声道:“有事晚上再说。”

  “是。”官员拿着文书走了,严世蕃看到赵文华急匆匆走来,便指指外面。

  二人走远了,严世蕃才问道:“何事?”

  赵文华说道:“有人弹劾王以旂图谋不轨。”

  “理由!”严世蕃淡淡的道,眼中有不屑之色。

  “兵部丢失了重要文书,事关对俺答部的谋划。”

  “文书丢了和王以旂何干?”

  “文书就一份,就在王以旂那里。”

  严世蕃蹙眉,旋即叹道:“王以旂是墨家大将,这一下……正中要害!”

第398章 徐渭的春天

  一场考试下来,蒋庆之亲自阅卷,最终录取了五十人。

  那位宁正竟然位列前十,倒是让蒋庆之有些意外。

  “伯爷。”

  孙不同带来了个坏消息,“有人弹劾王以旂。”

  “为何?”

  “说是在他手中丢失了重要文书。”

  “动作好快。”

  这才过了一日……蒋庆之吩咐道:“去问问老王。”

  王以旂此刻正焦头烂额的在值房里翻找。

  “尚书,伯府那边来人了。”

  孙不同进来,见值房里乱糟糟的,“王尚书,伯爷让小人来问此事……”

  “兵部针对俺答部可能的南下谋划了一番,从兵力配属,到粮草转运都很是详细。若是被俺答部拿到手……”王以旂觉得自己可以去死了。

  孙不同知晓此等事的厉害,倒吸一口凉气,“莫不是被偷了?”

  王以旂默然良久,“且容我仔细想想。”

  王以旂需要时间来回想,嘉靖帝接到消息后,当即令锦衣卫介入。

  “王尚书,此事还请配合。”朱浩一进兵部就径直找到了王以旂开。

  “本官知无不言。”王以旂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35/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