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陈策。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一眼朱厚照,道:“陈策说的不错,你要好好和他学,记著他的话,他能教你的不多了。”
说到这里,弘治皇帝忽然戛然而止。
朱厚照也愣住了。
弘治皇帝没说,他甚至都没觉得时间的流逝,更忘记了其实陈策能活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
是啊,小老弟能教我的东西真的越来越少了,他快没时间了。
想到这里,朱厚照忽然感觉心里有些堵得慌,红著眼问弘治皇帝道:“那父皇你还罢了他的官?!”
“你只要让他在东宫,在我身边,他总能教我一点东西的。”
弘治皇帝无奈叹口气,想了想,道:“父皇好好想想吧。”
杨廷和是不能继续在东宫待著了,弘治皇帝给了他许多机会,也明里暗里都暗示过他,让他不要和陈策树敌,和平相处。
可没用。
杨廷和似乎根本没将他这个皇帝的暗示放在眼中,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这些事你不要插手,也不能去找杨廷和麻烦。”
以后陈策若是走了,东宫这些教师都是朱厚照未来的依靠,弘治皇帝可以对杨廷和这些人动手,但朱厚照不能。
……
持续半个月的暴雨还在依旧下著。
张家兄弟大清早便来到槐花胡同,还带了两屉包子过来。
“陈策啊陈策,你说说你啊,怎么就被罢官了呢?”
“太可怜了啊!”
“你说你没事去忽悠太子做什么?这下好了,被杨廷和那个畜生弹劾了吧?”
“哎,你瞧,这天上还在下著暴雨,哪里像是停歇的样子呢?”
“你又不是神仙,还能让上天听你的话吗?”
“这样吧,你给我们五千两银子,我们帮你在运营一个官出来,咋样?”
这两个家伙,可真是……人才啊!
这是对钱财多么执著啊,现在还要来坑钱?
“这个包子你吃了吧,怪可怜的。”
陈策噢了一声,接过包子,微笑道:“你两兄弟还怪好的。”
张鹤龄道:“那可不,咱们兄弟其实都是关心你的,你的病咋样?什么时候死?”
陈策:“……”
他一口包子差点吐出去。
张延龄问道:“你死了,那顺天快递可以让我们继承吗?”
原来打的这个主意。
陈策无语道:“你们又不是我儿子,怎么让你们继承?”
张延龄微笑道:“如何不可呢?我们可以认你当爹啊。”
张鹤龄一巴掌就扇了过去,愤怒的道:“你放屁!”
“咳咳,陈策,咱们作为你的长辈叔叔,对你如何,你也都看到了。”
“这样吧,你要么现在写个遗书,只要你死了,把快递给我们,我们让你再去东宫当官咋样?皇上很听我们的话!”
陈策微笑道:“不必了,罢官就罢官吧。”
“对了,雨停了。”
陈策指了指外面。
卧槽?
两兄弟回过头,呆呆的看著外面的天空,不知道何时,这雨……还真停了!!!
第405章 弘治谈心,杨廷和懵了
雨停了。
张家兄弟呆怔的望著天空,忍不住浑身打个哆嗦。
雨真停了啊!这陈策,他莫非真是神仙?
还真能料事如神的吗?
完了完了,之前杨廷和弹劾陈策的原因就是陈策瞎忽悠太子,让太子在民间瞎祈祷雨停。
现在雨真停了,那陈策还是忽悠太子吗?这分明是帮著太子累积民间声望啊!这是于太子有大功啊!
如此一来,皇上还不给陈策官复原职?
皇上这下也没理由罢免陈策的官了吧?!
张家兄弟本来还觉得陈策可怜,现在忽然觉得陈策不可怜了,张延龄赶紧伸出手,对陈策道:“你吃我们的包子还没给钱呢,给钱!”
陈策:“……”
……
东宫,靳贵才到值庐前,蓦然发现持续半个月的暴雨,停歇了。
他忙不迭走进值庐。
杨廷和还在悠哉的喝著茶,现在他只觉得神清气爽,东宫没有陈策了,就连空气中的雨腥味都少了许多。
这可是陈策自己作的,谁让他陈策抢功劳?他陈策真以为自己很聪明吗?还大言不惭的要教导太子,让太子在民间祈什么雨停,想给太子累积声望也不是这么做的!
虽然你陈策认为这是在帮太子,但我杨某人为何不能用此事来做文章,弹劾你教太子胡作非为呢?
就在此时,靳贵匆忙走了进来。
讲道理,杨廷和还是要感谢靳贵的,若非靳贵给自己出谋划策,他也不至于想到怎么对付陈策。
“杨大人,雨停了!”
杨廷和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微笑著道:“什么雨停了?”
“外面的雨啊!停了啊!”
“陈策料中了,说两日停雨就停雨!他没乱说,非但没有胡乱教太子,还真给太子立下很大的声望!”
杨廷和:“???”
他猛地起身,急促朝外走去,抬头看著天空,惊愕的喃喃道:“停了,怎么就真停了?为什么今天停了?”
嘶!
杨廷和忍不住浑身微微一颤,倒吸一口气凉气。
太子在郊外百姓面前祈祷的是两天停雨,现在大雨真的停了,那郊外那群百姓还不将皇太子奉为神明?
前日杨廷和以陈策胡乱让太子在百姓面前承诺为弹劾借口,延伸出陈策没有师德,蛊惑太子,令太子在民间失威失信。
可现在雨停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啊,他陈策这就不是蛊惑太子了,也没有让太子在民间失威失信,反而给太子在民间树立了很大的威望!
如此,他弹劾陈策的一切……都站不住脚,杨廷和心里五味杂陈,他真想不通,为什么雨就停了啊,为什么偏偏就在今天停了,明天不好吗?
……
户部、工部。
当秦纮和徐贯看到今日暴雨停歇后,两名尚书也震惊到瞠目结舌,纯简……你真是,真是人才啊!
说两天后暴雨停歇,还真就停了!
与两位尚书一样震惊的,还有内阁和其他四部尚书,前日杨廷和弹劾陈策的事还历历在目,陈策也被罢官了。
可这才仅仅过了两天,暴雨真停了,那陈策带著太子在郊外的祈福,就不能说明陈策在蛊惑太子啊!
暖阁,弘治皇帝也有些吃惊的看著外面的天气。
怀恩忙不迭从外跑进来,激动的对弘治皇帝道:“皇上,太子封地的郊外,百姓们相互庆祝,全都铺天盖地的跪地虔诚感谢皇太子,他们还说太子殿下乃麒麟下凡,未来真龙。”
很明显,这一次朱厚照的名望算是彻底在民间给打开了。
弘治皇帝沉默片刻,对怀恩道:“你去找史官,让他将此事和百姓的反应、传闻等,要原封不动的全部写到史料中去!”
没有什么比这种天人感应、鬼神之说,更能增加皇权的!
陈策无疑帮了他儿子很大的忙,这件微不足道的事,在弘治皇帝看来,恰恰是对朱厚照未来登基最有用的大事。
它将给朱厚照这名未来天子增添许多神秘色彩,让民间对这名未来天子更加敬畏!
弘治皇帝说完后,又对怀恩道:“去召杨廷和来。”
“喏!”
当杨廷和听闻弘治皇帝召见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情变得很是凝重,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无所谓了。
大不了让陈策重回东宫为官便是,不是甚大事。
至于自己当初弹劾陈策,这又算什么呢?他是文官,东宫属官,出发点都是为太子考量的,不涉及私人恩怨!
杨廷和拱手对弘治皇帝拜谒道:“臣参见皇上。”
弘治皇帝呷了口茶,和蔼的笑著对杨廷和道:“介夫,太子最近在东宫表现的还好吗?”
杨廷和不卑不亢的道:“回陛下,可圈可点。”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又问杨廷和道:“最近东南倭寇糜烂,介夫你有什么看法?”
“此前朕总会召纯简过来询问,倒是忽略了介夫你。”
杨廷和愣了愣,不过很快他就道:“东南倭寇之乱,乱不在倭而在汉,治倭首治汉!”
这些事,杨廷和早就对朱厚照说过,他一直认为东南倭寇乱象的根源在汉人身上。
弘治皇帝叹口气,对杨廷和道:“你知道这些道理,东南的官场也知晓这些道理,可为什么倭患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乱了?”
杨廷和耿直的道:“启奏皇上,臣以为东南官场不作为,才导致如此乱象!”
弘治皇帝点点头,他了解杨廷和的性子,知道杨廷和肯定会这么回答。
杨廷和太自大了,总以为别人都不如他,凡事都觉得自己可以比别人做的更好,这是他性格的缺陷。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的道:“介夫你此言,也正是朕想说的,东南官场不作为,可朕能信任的人又没有。”
“既能让朕信任,又能治理好东南的人才,此间天下,唯有介夫也。”
杨廷和忙不迭拱手行礼道:“皇上过誉,臣愧不敢当。”
弘治皇帝摇摇头道:“不,介夫你不必谦虚了,朕打算调介夫去浙江备倭指挥司担任总兵官,将白弘给调去福建,介夫啊,浙直是大明赋税重地,朕要仰赖你了,切勿让朕失望。”
杨廷和:“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