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看著朱厚照的样子,嘴角微微扬起,他的目的达到了!
第346章 退后,我要装逼了
九月十四,天气渐凉。
秦府的中厅内,茶水氤氲冒著白气,陈策坐在太师椅上,端著茶水在品茗。
秦纮有些疑惑不解,半个月前的大朝会上,他提出过开海的事,不过因为反对的人太多,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现在陈策又请自己明日主动上书开海事,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秦纮不理解陈策为什么还要坚持,他对陈策道:“纯简,老夫知道你的拳拳之心,这段时间老夫查了史料,诚如你说的那样,大明的瓷器、丝绸卖到朝鲜和西域等诸国,价值固然能翻倍。”
“从洪武开国到现在,我们在朝贡贸易上也有巨额利润可赚。”
“若是开海,固然可以让国库丰盈,但祖宗成法难以破除,元日时老夫只是提了一嘴,便招来许多同僚反驳。”
“明日纵是老夫再提开海之事,这海依旧开不了,为何你还要坚持?”
陈策将茶盏放下,他问秦纮道:“大人,我们暂时不考虑其他阻挠因素,如果抛开一切阻力,单论开海究竟能否给国朝带来利益,那你认为此海开得还是开不得?”
秦纮思忖片刻,笃定的道:“开得!”
陈策道:“那就可以了,试一试吧,若是实在不行便算了,最起码我做到问心无愧。”
秦纮深深叹口气,看著陈策道:“纯简,其实有时候治国也未必需要那么快,就和盖房子一样,地基不夯实,即便最后建成了高楼大厦,一股强风过来依旧会倾塌。”
“我知晓你身子不好,很著急,但有些事急不得。”
陈策点点头道:“我都懂的,所以我先将种子给播下去,以后我不在了,兴许还有后人可以灌溉发芽。”
秦纮怔怔的看著陈策,此时又有什么理由拒绝陈策呢?他点头道:“好,明日老夫会在大朝会上再提一遍开海的事。”
陈策拱手道:“多谢秦尚书。”
……
刘健坐在轿子中,正在去往紫禁城的路上,沿途随意打开了轿帘,瞥到秦府前离开一名少年,他也没放在心上。
刘阁老有些想不明白,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想弘治皇帝为什么会私下去见陈策。
“先去一趟槐花胡同。”
刘健吩咐轿夫,等轿子抵达槐花胡同后,他恰好看到不久前从秦府离开的那名少年,此时拖著长衫进了胡同。
“是他?”
他就是陈策?
刘健眯著眼,心中不由更加惊愕,看这样子这小子不仅和陛下熟稔,和户部尚书那边的关系也匪浅。
联想到此前户部做出来的一系列事,这让刘健不得不怀疑户部的许多财政改革都和这小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在张家兄弟口中又听到是陈策推动周家办的学校。
而学校的建设也是在商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渴求之后。
当一系列事窜连起来,刘阁老不由倒吸凉气。
刘阁老的轿子渐渐远去,他又忍不住掀开轿帘朝后看了一眼,再看到皇太子也进入槐花胡同后,刘健老脸的表情更加扭曲。
怎么,太子也去了那里?
他已经开始有些糊涂了。以前他总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大明做出改变。
最近大明的种种改变,刘健可都看在心里,如果这一切都是那个年轻的小子在做……
还有皇太子的改变,此前的顽劣太子,这段时间却渐渐变得越来越令人刮目相看,之前他们最开始怀疑是杨廷和教导有方,后来是焦芳,最后他们不得不怀疑是皇帝亲自在教导太子,给太子铺路。
可如果以上都不是,真正教导太子的是槐花胡同这个小子呢?
只是这么想想,刘阁老就不由倒吸凉气!
……
九月十五,望日朝参,大朝会。
今天在大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户部尚书秦纮再次提出开海的议题。
刘健双目复杂的盯著秦纮,昨日陈策才见了秦纮,今天他又一次提出开海之议,刘健不得不朝陈策身上去想。
秦纮是户部尚书,他不是不知道开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为什么今天还要提出这个议题?
还是在昨天见了陈策之后?
除非这开海议题就不是户部尚书提出来的,而是陈策!
天呐,一个民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他在操控朝廷局面不成?这如何不让刘阁老不吃惊!
大朝会上科道御史的反对声音依旧掷地有声,尤其以右都御史刘大夏为首的言官们反对最为激烈。
刘大夏今年才起复右都御史,他拱手出列,反驳秦纮道:“秦尚书明知祖训‘片板不得入海’,却三番五次祈求开海,不知存了什么目的?”
秦纮无言以对,然而就在这时,大殿外却传来一阵略显稚嫩的声音。
朱厚照嚣张的跨步进入大殿,身后的太监急忙跟著朱厚照,劝阻他入殿。
毕竟朝廷在开大朝会,你太子这个时候进来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规矩。
但朱厚照可不管那些,一脚给太监踹翻,怒道:“本宫是太子!国事本宫怎么就不能参与啦?”
太监冷汗涔涔,还要阻止,弘治皇帝无奈的挥手道:“让太子进来听政吧。”
朱厚照笑呵呵的走了进来,昂头看了一眼刘大夏,问道:“我大明哪条祖训说过‘片板不得入海’呀?”
让开!本宫要开始装逼了!
秦纮倏地一愣,当看到朱厚照出现在大殿的时候,秦纮忽然想到,皇太子是否就是陈策手中的剑?!
只是就算皇太子出面又能如何,漫说皇太子,就连皇帝都对祖训没办法。
秦纮微微摇头。
刘大夏拱手对朱厚照行礼,然后才淡淡的道:“回太子,实录和祖训都记录过洪武四年,大明和日本交恶,太祖遂定下‘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朱厚照哦了一声,道:“你说这个啊,这是禁海么?太祖爷爷只是定下不得私自出海而已,后面三宝太监不是还下西洋了吗?”
听到三宝太监下西洋,刘大夏微微愣了一下。
很快刘大夏便道:“既是不得私自出海,也说明了太祖对海禁的方针策略,三宝太监下西洋是太宗彰显国威的体现,并非就说可以开海禁,濒海之民依旧不得出海。”
“请太子殿下明鉴!”
秦纮心中微叹,刘大夏是都御史,最擅长引经据典,太子想要辩赢刘大夏几乎没可能。
第347章 一辩惊全殿
秦纮不确定皇太子是否是陈策的后手,但无论如何,这个太子看起来似乎都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朱厚照看著刘大夏,背著手,气定神闲的道:“好么,姑且算你说的对吧。”
“本宫再给你说几份史料吧。”
“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闽,禁民入海捕鱼;二十三年,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国朝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不许出番……”
刘大夏微笑道:“太子殿下的史料上,通篇都是在说海禁之事啊。”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是啊,通篇都是海禁,但随著年限的增加,这其中的变化想必你也听出来了吧?”
刘大夏微微一愣:“什么变化?”
还不得他仔细思考,秦纮却豁然道:“海禁政策在放松!”
从洪武四年,到十四年,到十七年,从不得入海,到不得私通海外诸国,再到不许入海捕鱼,到二十四年不许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出番。
实际到二十四年,洪武朝的海禁政策就已经开始放松了,不是不许出海,而是不允许敏感的物品出海交易。
秦纮说完后,整个人有些瞠目结舌起来。
难怪陈策昨天找到自己,让自己再次提出开海的政策!
原来他真有后手,他的后手就是皇太子!
而皇太子这一番史料说的有理有据,辩驳的明明白白,一时间竟让刘大夏都哑口无言起来!
震惊的何止是秦纮。
刘阁老怔怔的站在原地,他不惊讶皇太子为什么忽然变得如此聪明了,不用说,这肯定是有人教他的。
教他的那个人还是陈策!
先是户部出列开海禁之议题,而后朱厚照出来负责有理有据的辩驳,这一切都是陈策在做推手。
那个年轻人,正在操控朝廷?他的目的是为了开海?!
弘治皇帝眯著眼,脸上依旧面无表情,也没开口说什么,静静的在等著刘大夏的反击。
刘大夏是御史,能言善辩,可这个时候他竟无言以对,皇太子的说法固然没错,从史料上总结来看,整个洪武朝的海禁政策就是越来越宽松。
如果洪武皇帝活的足够久,兴许到后面还真可能开了海禁。
刘大夏沉默片刻,拱手道:“太子殿下固然说的不错,可祖制上毕竟没有命令说过开海,既如此那便依旧是禁海。”
刘大夏这很明显是有些耍无赖了,明眼人都知道皇太子殿下的论据更加充足,你要么拿出史料来辩驳,要么就承认皇太子的言论。
说这话显得很没水平。
朱厚照淡淡的道:“敢问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为何还能支持百年?”
秦纮出列道:“回殿下,乃南宋朝廷攫取海上之利,海上丝绸之路打开后,南宋朝廷每年从海外获取的利益足以支撑南宋朝廷的财政。”
朱厚照淡淡的道:“这不就对了吗?既然知道海上能有巨额的利润存在,为什么还要迂腐的不去开海呢?”
“父皇,你说呢?”
秦纮双拳在袖笼内紧紧握住,内心有些激动,如果真要开海,他自然也没意见,户部的国库会丰盈起来。
原本他以为不可能的事,现在居然变成了可能!昨天他还信誓旦旦的对陈策说祖制破除不了,今天陈策就用朱厚照狠狠给他上了一课!
这还只是他让朱厚照来辩论的,如果他亲自来,那该多么精彩啊!
讲道理,秦纮现在真期待有生之年能看到陈策在朝堂上舌战群儒的场景,那一定会很精彩!
陈纯简啊陈纯简,你真的让老夫一次又一次刮目相看啊!
弘治皇帝听了朱厚照的话,他没有当即表态,反而问内阁三阁老道:“你内阁以为呢?”
内阁的分量很重,刘健沉默了片刻,出列拱手道:“启奏皇上,太子殿下说的固然有理。”
“但臣窃以为,现在却不是开海的时机,国内正在发展商业,商业尚且没有成熟,如果开了海,朝廷则要应对更多的麻烦,与其如此,倒不如稳扎稳打,等国内商业发展成熟后,再议开海之事。”
刘健并没有去说朱厚照和刘大夏谁对谁错,无论怎么说,都会得罪其中一方的人,他是个老持之臣,说话没有丝毫漏洞。
而且刘健其实还有自己的一点私心在,他不想陈策在朝廷只手遮天,他始终认为在控制管理大明的,应该是他内阁,而不是民间一商人。
等刘健开口后,秦纮又愣了一下,不解的看了一眼刘健。
刘阁老这话说出来,基本就给这件事定性了,原本他以为这海应该已经可以开了。
但谁会想到半路杀出个刘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