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成本很大,超乎想像的大,报社的成本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百两银子。
但驿站现在仅仅只是前期成本投入,已经高达三四千两白银了,而且前期还会源源不断的烧钱!
不管在后世还是在古代,快递行业都是个烧钱的行业。
每天烧出去的钱唐寅和刘洪都心疼。
这样才将山、河京畿等地的驿站网给打通,后面还有江南等地,不知还要投入多少钱财。
幸好报社有不菲的收入,可以反哺给驿站上。
至于江南等地驿站的铺设,只能以后徐徐图之。
……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二十八这天,万众瞩目的顺天驿站终于在这一天开业了!
第176章 盐引滥觞
今日顺天府很是热闹,澄清坊大街,正阳大街,梁门清水街等几个顺天府主干道,包括大不限于大兴、通州等县。
所有百姓此时尽数聚集在驿站门前。
驿站开门那一刻,百姓们蜂拥拥挤著上去投递快递,维持各驿站网点不得不派人维持秩序,告诉他们不必这么著急,随时可以邮寄。
陈策和杨玉振、朱厚照站在澄清坊大街前看著这人山人海的一幕,不由红了眼。
杨玉振讥讽的道:“呵呵,这个傻鸟东家。”
杨玉振虽然将自己祖产买回去了,不过交给他父亲自己经营了,他现在依旧在报业工作。
“我这个商业天才,只是稍微给他盘一下,就知道他开的这个行业多么愚蠢。”
陈策侧目看他一眼,道:“看人家生意好?这是嫉妒了?”
杨玉振平静的道:“还真不是!”
“这都是昙花一现,生意好有什么用?用不了多久必倒闭,杨某人将话放在这。”
“一个月,如果这个顺天驿站不倒闭,我愿认作你义父。”
杨玉振对朱厚照说道。
朱厚照呵呵道:“不好意思,我不缺你这儿子,虽然我的想法和你不谋而合……诶不对,什么叫认作我义父?”
杨玉振挥手道:“不重要!”
“首先我们不妨试著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顺天快递经营思路多离谱。”
“他在顺天府、保定、通州、大兴等京畿地区投入了许多站点,这些站点的住屋租赁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其次他要雇佣许多力工去送货物,每个力工的雇佣劳务费要不少成本。”
“还有那些车马骡等运输工具就不提了,每一担货物收的价格还那么便宜,最离谱的是信件这种东西也送?”
“一个信件收一文钱,给送出去,还不抵一个脚夫来回跑的成本,这能赚钱?”
“亏到尿血啊!”
杨玉振振振有词,仿佛已经看到了顺天快递一个月后的悲惨命运。
陈策眯著眼,反问杨玉振道:“一个信件去往一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总不会只有一件货物吧?送信件不是顺带的事,总不能单独算收入成本换算吧?”
杨玉振:“啊这……”
好像有道理诶。
杨玉振道:“反正总而言之,以杨某人的看法,肯定会亏,这个顺天快递的东家,就是个傻子!”
“这毋庸置疑!”
“他这是看到我们报纸薄利多销的红利后,也想东施效颦,简直可笑可笑!”
陈策想了想,对杨玉振道:“做个赌注,一个月顺天快递要活著,伱输我五两银子,要关闭,我输你五两。”
杨玉振哈哈一笑,道:“那么,不好意思了,这个钱,杨某人吃定了!”
……
下午的时候,朱厚照随著陈策折返回槐花胡同。
关于顺天快递是自己产业的事,陈策没对朱厚照提及。
今日也完全是去看个热闹,回来后朱厚照便不再关心顺天快递的事,他问陈策道:“小老弟,咱们继续说一说盐引泛滥的事吧。”
“你有办法解决么?”
这次朱厚照实在没办法嘴硬了,以前还能嘴硬两句,面对这个局面他实在嘴硬不起来。
老槐树的石凳上,陈策端著茶,笑著对朱厚照道:“我先对你说说怎么破开中制崩坏的局,然后再探讨怎么破盐引滥发之局。”
这是陈策解决危机的第二步,很关键。
全盘都需要朱厚照参与进来,没有他,陈策的计划实施不了。
朱厚照一脸惊愕的看著陈策,道:“你,你好像真能解决?”
陈策:“?”
什么意思?不能解决我之前为什么要对你提出这个概念?
看你的表情好像很惊讶,我好像没说这局面解决不了啊?
“开中制被太祖提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运输困难。”
“开中制本质是南粮北送,朝廷给盐引,到现在商人兑换不了盐引,选择不与朝廷合作。”
陈策三言两语将问题本质点出来,听的朱厚照连连点头。
“现在契机出来了。”
朱厚照下意识的问道:“什么契机?”
陈策道:“顺天快递。”
啊?
朱厚照不解的道:“什么意思?”
陈策道:“这个快递行业恰好满足运输的需求,朝廷可以和它谈,指定他们运输粮食来九边。”
朱厚照:“……”
“人家又不是傻子,朝廷也不能强买强卖,你也说了,商人们都不要盐引了,朝廷总不能给顺天快递钱,本来朝廷就没钱给。”
陈策笑道:“也许对方的需求未必是钱和盐引呢?”
“他们这个行业才搭建起来,目前只将运输的网络铺在北边,江南还有大部分没有建设发展。”
“朝廷出官府的力量,将他们在南方的网点路线铺设出来,以此代价换取未来十年的南粮北送任务,也未尝不可。”
朱厚照狐疑的道:“可人家未必会同意啊。”
陈策道:“不试试怎么不知道?”
南方的网络线实在太大,江南地区太多,单单靠陈策的财力,压根兜不住,如果朝廷能帮他把前期建设完成,给朝廷免费运粮怎么了?这不就是快递的任务之一吗?
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陈策赚了。
那个时候全国快递网络将会彻底铺开,而陈策的投入仅仅只是北方的这些成本而已!
惠人惠己嘛,一边解决了开中制崩坏的问题,一边又给自己健全了快递的全国商业网络。
用自己的商业,在未来彻底取代罢黜大商人在开中制的主导地位。
让自己成为那个最大的商贾,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那些大商贾继续壮大了。
在山西晋商强大之后,小商人再想投入到开中制,就已经被他们设置了门槛,换句话说,他们吃饱了,还不让别人吃,他们富裕了,还不允许别人富裕。
长此下来,这些蛀虫将会世代影响著大明未来的格局!
陈策看了一眼朱厚照,微微叹息道:“不过我们也就是在纸上谈兵,这事儿啊,还需朝廷高层出面,需要有拿的定主意的人来谈,顺天快递那边我可以帮朝廷谈妥,我有这个信心,就是不知朝廷那边会不会答应了。”
第177章 陈策布局
第二步已经走出去了,至于朝廷会不会同意自己的请求,陈策觉得对方应该会意动的。
现在开中制已经名存实亡,几乎已经没有商人愿意将粮食运输到北方,因为盐引兑换不到盐巴,商人们手里本就堆积了很多陈年盐引,现在也不可能继续要一张兑换不到盐巴的白纸。
朝廷自己运输粮食去北方,消耗的军队力量和财力实在太多,这不划算。
九边的粮食还需要运输过去,所以朝廷需要一个替代品。
陈策不需要朝廷给他盐引,还会免费将粮食运输到北方,条件仅仅是官府给陈策在江南铺设快递网络。
所付出的不过只是各地方的场地牛驴骡马等运输工具,甚至人工成本陈策都不会让朝廷出。
陈策觉得朝廷没理由会拒绝自己。
……
“为什么啊!”
唐寅不理解,道:“我们为什么要免费给朝廷运输粮食去九边?”
“江南的网络线我们可以自己铺设啊。”
当陈策将这些事告知唐寅后,唐寅显然不能理解的意图。
“缺钱么?”唐寅问道。
缺钱那就等等,等有钱了再经营江南等地的驿站生意么?哪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慢慢发展就是。
陈策想了想,对唐寅道:“确实也有这方面因素。”
想要把整个江南快递网络给铺设开来,目前陈策的财力做不到,朝廷可以做到,付出的代价也不高。
只是顺天快递要负责未来十年给朝廷南粮北送的任务。
唐寅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不过陈策也有自己的考量,开中制和盐引泛滥的事要替朱厚照提前解决掉,他时间不多了,没办法等下去,要等快递全国网络铺展开,还不知要等多久。
第二方面因素也是因为快递本就负责运输的,在运输粮食的同时,也能承担一些信件物品的运输,未必不能回本。
最主要的,在运输粮食的同时,朝廷肯定会派遣一部分官面的人负责保护安全,江南那一片地带他们人生地不熟,有朝廷的人护送,倒也安全许多。
综合各方面来看,虽然快递可能会亏,但不会亏太多,可接受范围之内。
“成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后续你就莫要出面,让刘洪出面全权和朝廷谈吧。”
既然陈策都已经这么决定了,唐寅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京畿一代快递算是正式开始运营了,量很大,前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会尽可能避免。”
“就目前的体量来看,前期想要赚钱可能会有点难,不过货物每天都在增长,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应该可以开始出现盈利。”
唐寅给陈策分析。
陈策点头,道:“成,我知道了,有问题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