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帝师 第208节

  与此同时。

  他陆地上进攻太平城的军队也被密集的地雷和燧发枪与子母炮给炸得人仰马翻。

  陈友谅整个人直接懵了。

  但他决定坚持一下。

  因为他早已做过心理准备,知道大同社的中华军肯定有更厉害的火器。

  而他本就打算的是用人海战术取胜。

  所以,陈友谅也就下令继续进攻,让大军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太平。

  为此,陈友谅还表示拿下太平,可以屠城十日。

  陈友谅这种不把别人当人看的地主思维的人,激励士气的方式,自然也是让士兵们不把百姓当人,让士兵们也变成没有任何仁心的野蛮人。

  但是,时代真的变了!

  一个农耕政权根本没有资格跟一个工业政权比谁更野蛮。

  比谁更文明更有正义,这样或许还能有胜算。

  所以,陈友谅这边依旧是即便有大量士兵伤亡也未能进入太平城。

  但陈友谅不愿意放弃。

  因为他是在用赌徒的方式在打仗,他等于把自己所有的宝都押了上去,现在的他是赌红了眼,自然不会轻易选择撤退。

  何况,陈友谅也没把自己的士兵当人,也不在乎伤亡,也就不停催促自己的士兵攻城。

  可太平城驻有中华军十万重兵,而且由冯国用这个熟稔守城曾在安丰挡住余阙二十万元兵的枢密副使亲自指挥,所以整个太平城即便遭受到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的昼夜攻城,也没有出现力不能支的情况。

  再加上。

  太平城现在工事完备,周围棱堡成群,且棱堡全是水泥浇筑的。

  陈友谅投入攻城兵力再多,即便如一江之水漫灌而来,也会被密集的棱堡分割成细小的人流,进而被持有燧发枪、抬枪以及子母炮的中华军给消灭。

  陈友谅的军队即便有火器,但还都是鸟铳,所以在拥有燧发枪和抬枪的中华军面前根本占不到便宜。

  何况,他们由于火器和铅弹制造能力有限,大部分都靠购买,所以大部分装备的还是弓箭刀矛,也就基本上是拿人命去填通向太平城的路。

  而中华军这边,由于太平城本就是一座由章诚亲自设计的工业城市,大型的炼铁厂和军械厂,大规模的工匠和学徒会源源不断的把火器送到前线,同时粮食和火药、水泥这些也可以通过铁路和水路源源不断地送来,而在陈友谅的军队即便真的用人命啃下一座棱堡后就会发现后面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棱堡。

  何况。

  陈友谅的军队本就不过是组织度不高的古典军队,是强征起来组成的军队,所以也没有多强的战斗意志。

  在受到几次挫败后,陈军就彻底不敢再攻城,什么可以屠城十日的诱惑,对他们也开始没有激励作用,哪怕是派督战队逼着上,也没有用。

  陈友谅也在自己前方军队发生几次营啸后而不得不下令暂停进攻。

  尽管他的数十万大军连营达数百里,前方的营啸,不足以波及到他的中军。

  但陈友谅也还是担心营啸会越来越频繁,乃至影响到他的中军。

  而陈友谅也因此开始有些认识到工业政权的威力。

  “他们的火铳不用火绳就能点燃?”

  “他们的火炮能连发?”

  “他们的战船能冒烟,把炮弹发射的很远,还能全身披甲?”

  陈友谅在听到自己麾下大将张定边于前线回来所禀报的内容后,整个人也一脸震撼地问起来。

  张定边则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臣不敢瞒陛下,他们不但船坚炮利,连堡垒墙体都没有砖缝,巨木撞不开,巨石砸不开,火烧水激都不行,炮弹也轰不开,而且建造的极快,一夜之间就能添造二三十座。”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他大同社就算火器优良、船坚炮利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朕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身边也有不少能人异士,鸿儒巨绅相请教,何曾听过奇技淫巧之术能挡住赫赫天威的!”

  “定然是你们畏死,不敢血战,朕要亲自前去督战!”

  陈友谅还是不愿意相信朱元璋这些人在选择以大同理念为治国思想后,而抛弃儒学为治国思想后,会在技术器物上发生这么大的变革这么快的变革,也就选择了亲自来前线查看。

  而陈友谅在来到前线的大楼船上,用望远镜看向江面上的太平城时,他自己也被自己震惊住了。

  因为他自己也看见了密集成云的大量堡垒和大量冒烟的铁制战船。

  陈友谅是知道造砖石类堡垒的工程所需要的时间的。

  所以,他知道,一般而言,没个几年功夫,太平城不可能造出这么多如石砌一样的堡垒。

  可朱元璋这些人没道理在几年前就知道防备他陈友谅,除非是这大同社真的能点泥成石,在短时间内造出这么多如石砌一样的堡垒。

  所以,陈友谅也不禁暗自惊奇大同社是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造出大量坚固堡垒的。

  至于铁制战船,更是让陈友谅感到不可思议。

  “传周先生来!”

  为此,陈友谅决定问问他身边比他更有见识和学问的儒士。

  (本章完)

第241章 朱元璋:越是看见工业革命的意义,就越是明白章先生的伟大!

  陈友谅口中的周先生乃是以见多识广著称的江西名士周闻孙。

  周闻孙本为元廷乡贡进士,后归乡后,受陈友谅征辟为官,并因此影响得陈友谅崇尚以儒表里法的方式治国。

  “周先生,那城墙后面的高烟囱密集之处是什么?”

  陈友谅在周闻孙来后,就又指着太平城的铁厂问起了周闻孙。

  周闻孙回道:“应是传闻中的大同社官营太平铁厂。”

  “这么多烟囱,看来这铁厂明显很大。”

  陈友谅因而自言自语了一句。

  周闻孙则继续说:“毕竟他们大同社的铁厂要供应自己的军械制造,和许多势力订购的军械制造,以及他们的铁路制造,还有铁船,所以,铁厂自然也就会造的很大,整个太平城想必不少人户都是以冶铁为生。”

  “朕仿佛已经听到了那不绝的敲铁声!”

  “如今看来,你们读书人中那个叫章诚的叛徒,是真的把奇技淫巧的价值,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朕要是朱元璋,在当初发现这人要宣传大同之主张时,就该剐了此人,而不是认此人为师!”

  陈友谅说着就咬紧了牙。

  周闻先则无奈苦笑了一下说:

  “陛下,这恰巧说明朱元璋也是个非同一般的奸贼!”

  “因为此人明显知道,对于章诚这种人,他当时若不能认其为师,就只能认其为敌。”

  “然而,他若认其为敌,则章诚必选他人以大同理念攻伐他朱元璋!”

  “偏偏他朱元璋出身布衣,不是陛下这样的豪强出身,他朱元璋能有今日,全靠昔日得郭子兴栽培,后也因其本人出类拔萃而又遭郭子兴猜忌!”

  “所以,他若不认章诚为师,则必为郭氏之弃子!”

  “因而,他朱元璋明显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只能跟着章诚一起宣扬大同理念,这样,他这个布衣才能真正的富贵起来,才能真正被人正眼相看。”

  “这么看来,章诚此人是故意选择了朱元璋,早就看准了朱元璋。”

  “这么一想,朕真是恨不得活剐了这個章诚!”

  “你说他有学问有才华,去哪里不能混个官当,去哪里不能为人上人?就算他去投鞑子,鞑子都会礼待他!”

  “可他怎么非得要宣教什么大同理念,让贱民如朱元璋之辈成了刁民!”

  陈友谅愤恨不已地说了起来。

  周闻先也怒容满面地说:“陛下恨他入骨,臣也恨他入骨,他章诚就是妖邪之人,蛊惑了天下之人只求富贵,不讲人伦道德,如今只求苍天有眼,灭此妖邪,正天下人心!”

  陈友谅则没有再说什么,只继续持起走私来的望远镜,看向了人烟阜盛的太平城,和连绵不绝的城外堡垒群。

  堡垒之间,已铺有大量陈军尸体。

  而这些尸体身上和周围所流的血,倒是已经干涸,似在无声的诉说着战事的惨烈。

  陈友谅也通过这些尸骸看得出来,太平城有多么难打。

  但他还是很想把太平城打下来,想彻底消灭大同社。

  他无法忍受如同一个怪物一样耸立在他面前的工业城市太平城。

  他只想把这里变成庄园与宫阙殿阁组成且以农商为主的城市。

  因为他清楚这样的太平城背后,必然是有大量不用被土地束缚的百姓存在着。

  而百姓一旦不被土地束缚,就会流窜,就会结社,就会两眼向上看,看见朱门酒肉臭,进而滋生出更大的欲望。

  这无疑是不利于他将来建立家天下王朝的。

  眼下正值晌午,所以陈友谅还通过望远镜看见太平城外的棱堡内,有许多中华军的官兵在领午饭,而让他大为惊诧的是,即便是普通士兵的午饭竟然都有肥肉!

  陈友谅早就听周闻先说过,章诚让大同社的粮食变得非常高产,进而让养猪养鸡养鱼等副业也变得非常发达,使得肉价很低,许多寻常之家都能经常吃到肉。

  现在看见中华军底层士兵也能被供应到肉食,他虽惊诧,但也没有感到多么不可思议。

  而且这进一步让他滋生出了夺下江南的野心。

  毕竟他没想到大同社统治下的江南竟已经富足到这个地步。

  但看着那密集的堡垒和铁船以及大量火炮,他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夺下江南。

  工业化的大同社就像是一长满獠牙、浑身披甲的怪物,让他无从下手,而空有想鲸吞天下的野心。

  冯国用此时也在观察陈友谅的大军。

  他神色非常凝重。

  但他不是因为眼前的战争而神色凝重,而是因为对眼下的局面感到不可思议而神色凝重。

  他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为了大同理念而与代表儒家治国思想的政权为敌。

  要知道,他本来也是儒教信徒的。

  他跟随朱元璋一起造反的初心就是重建礼教秩序!

  为此,他还在一开始想要杀了章诚。

  可谁能料到,他现在要指挥大量军人、工人、农民、商贾来反抗致力于重建传统礼教秩序的陈友谅大军,乃至将其斥责为反动者。

  “陈友谅代表的儒家不是真正的儒家,是曲解了圣人教义、欲奴役天下百姓的邪教!”

  “只有上位和章先生提倡的大同理念,才是圣人本义,所谓民为本,本就是要以庶民为本,大一统的胜利,只能是属于庶民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或者只能是失败,是中华文明的大失败!”

  冯国用现在只在内心里如此说服自己,让自己接受大同理念才是真正的圣人本义。

  反正自古以来,孔子、孟子这些死人的话都可以被随便理解的。

  毕竟这些人都已作古,成为了死人,而死人是不能为自己辩解的。

首节 上一节 208/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