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唐宋兴起不能称为革命,只是人事变动,最多只能称之为是变法。”
“可是元代之乱,就非革命不可了。”
“它和汉唐宋不同。”
“在元代,可以说一切主权在蒙人和色目人,打倒蒙人和色目人,就是达到消灭某个族群在我汉家政治上的一种特权的目的。”
“我们不能说汉代的一切主权在刘家,唐代的一切主权在李家。中国传统政治,自汉以来,很少有元这种一个少数族群之人的特权存在。”
郭子兴接着在看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时,倒是更加叹息不已起来。
俄然。
郭子兴又陡然变色,将该书往案上一拍,看向李梦庚等文臣幕僚,而心道:“如此看来,这些人从未教咱如何立制度,而只教咱如何用法术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不是让咱成就一代伟业,是让咱忘记眼下需要的是革元廷的命!”
郭子兴在如此想后,就对参议李梦庚和知州张冕等吩咐说:“传令,对儒户免役以及设免税田之恩撤销,只开科举。”
李梦庚和张冕等听后大惊,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拱手称是。
“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这郭子兴从和州回来后没几天就突然改变恩待我士子之初衷?”
张冕甚至因此问起李梦庚来。
李梦庚也很是失望地摇头搓脸道:“不知啊!”
张冕对此只能叹气,而找到了宋朝用,说:
“上次在和州,没有成功除掉朱元璋,只怕已经因此让大帅已经对我们这些身边的文臣幕僚见疑,也可能对你们这些身边的武将已经见疑,所以,眼下他才直接取消了恩免儒户的旨,只怕接下来,就要暗查出我们这些人的事来,就算他不查,那个朱元璋也帮他查,所以,当速速除之。”
宋朝用颔首:“可要怎么除之呢?”
“找到他身边服侍他的人,最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张冕回道。
宋朝用听后点了点头。
而郭子兴因为之前气闷太久而早已有病在身,所以,他在回滁州后没多久,就彻底疾病加重,而行动越发困难,只能依靠人扶着。
郭子兴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强撑着写了一封遗书藏在怀里,而道:“速速请章先生让他们来,就说咱郭子兴想在走之前见他一面,还望他给咱一个机会,另外,让各地总兵都回来见咱最后一面。”
张氏含着泪答应了下来。
……
章诚这里没多久,就收到了来自滁州的使者,因而得知了郭子兴的请求。
他倒是没想到郭子兴会想见他一面。
一想到郭子兴对自己还算诚恳尊重,章诚也就没有拒绝,带着朱文正和宋濂等回了滁州。
在章诚回滁州后不久,因得知郭子兴病重的朱元璋也回了滁州,且也恰好在南城门处相逢。
正因得知自己父帅大渐而落落寡欢的朱元璋,在与章诚久别重逢时,就立在了马上,而不禁泪水模糊了双眼,咧开了嘴。
他早已视章诚为唯一的先生,知己,以及朋友。
再一想到,父帅郭子兴,在自己还没将其改变到,足可能得天下的地步,就要离开人世,而滁州等地义军的前途无疑只会更加迷茫。
故而,在这时,喜忧参半的朱元璋也就没办法控制住自己情绪。
(本章完)
第122章 郭子兴去世,遗命诸事宜听章诚言!
章诚还是第一次看见朱元璋瘪嘴欲笑又泪眼模糊要哭的样子。
这让他很难想象到,眼前这个情绪丰富的大汉,会是将来历史上那个杀人成河的狠辣君王。
“请上位放宽心,郭大帅吉人自有天相,一切会好起来的。”
章诚这时也安慰起朱元璋来。
朱元璋依旧在给章诚俸银续约。
所以,章诚依旧还是对朱元璋以上位称之。
朱元璋则向章诚拱手作了一揖:“多谢章先生愿意拨冗来见看望我父帅!”
“义军豪杰相邀,我怎能推辞。”
“何况,他还是上位父帅呢。”
章诚笑着说了一句。
朱元璋听后也很是感动:“元璋何德何能,能得章先生青睐。”
说罢。
朱元璋又行了一礼。
章诚则回了一礼,然后说道:“上位!有话以后再找时间叙,先去看令翁吧,令翁的时间要紧。”
朱元璋点了点头,便与章诚一起疾步往郭子兴的元帅府而来。
章诚对郭子兴的病重倒是不感到意外。
因为熟知历史的他知道,郭子兴会在至正十五年的三月去世。
但是,章诚唯一没想到的是,这才二月,郭子兴竟已开始病重,而急着招他们来滁州看他。
章诚不知道是历史本身存在着误差,还是自己改变了历史。
但无论如何,郭子兴这一代豪杰的命运,快要画上休止符了。
而朱元璋,则对郭子兴还是有感情的。
毕竟,郭子兴在他最难的时候收留了他,也在他起事的初期大力提拔了他,肯定了他的价值。
尽管,这里面有他自己本身能力突出的原因,但郭子兴愿意承认他有才能还因此重用他,乃至把他也很喜欢的义女马氏嫁给他。
无疑算是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也是对他一种的尊重。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
对于朱元璋而言,郭子兴算是给过他感动的知己。
所以,朱元璋即便在理智上承认郭子兴是有私心的人,也对郭子兴的一些行为有埋怨,但在感性上,朱元璋还是愿意相信郭子兴对他是好的,也愿意相信郭子兴是把他真家人看待,而郭家给他的羞辱,皆不是他故意的,是他家人蒙蔽了他。
毕竟,像朱元璋这种父母亲人离开的早,所尝到的人间善意本就少的人,对于生活中一些给予过他一定温暖和善意的人,也就会特别珍惜,进而本能地希望,这些人还会继续给他温暖和善意。
而正因为他对郭子兴有感情。
所以,他也就对郭家其他人更加失望与愤恨,他相信自己父帅走到现在这一步,跟他身边的人不无关系。
但朱元璋没有将这份失望与愤恨写在脸上,只在陪着章诚来到郭子兴这里,看见郭家的其他人后,用沉默掩盖了自己内心的不满。
章诚倒是没有朱元璋这么复杂的情绪,他只好奇为何郭子兴要让他来。
可郭子兴此刻最盼望来看自己的就是章诚。
所以,郭子兴在见到章诚来,还回光返照地笑了起来:“章先生,难得你真愿意来看咱,看来咱没有白活这一世。”
郭子兴知道章诚内心里对他肯定是瞧不上眼的,要不然也不会在他来滁州后选择离开,无非就是内心里觉得他是不如朱元璋的。
郭子兴一开始因为章诚这样的行为,而内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的,乃至对朱元璋也有些嫉妒的。
但现在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的他也释怀了,没再计较章诚以前对他的轻视。
而且,郭子兴知道章诚愿意来,说明他还是瞧得上自己的,说明自己在其眼里也并非一无是处。
所以,郭子兴才说章先生来看他,让他觉得自己没白活这一世。
章诚听了郭子兴这话,内心也颇为酸楚,故而笑道:“章某何德何能,竟得一代豪杰如此看重。”
章诚的确没觉得自己够资格。
因为郭子兴再怎么说也是在元末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是在历史上慧眼识珠,在朱元璋还在很底层时就发现其价值而因此后面被明朝封王而累世受官方祭祀的人物。
而他昔日选择离开滁州,完全是出于对时局的把控,如果说私心,也只是不想卷入郭子兴和朱元璋的内斗,并不是对郭子兴有轻视鄙夷之意。
自从在李善长家里的那一天看见李善长、徐达和花云的优秀之处后,他就没敢轻视任何一位古人。
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庶民面前多数是比较高傲的,皆视其为草莽,所以,庶民出身的人,都会觉得读书人对他们不怎么瞧得起。
郭子兴也就会本能地觉得章诚是没瞧得起他才要离开。
但其实作为现代人的章诚对起义者都是抱有一丝敬意的,就算有起义者最后会叛变,但那份敢争天下的心,就足够让章诚一个来自现代的谨小慎微者不敢再有轻视的心。
“章先生自然值得!”
“毕竟章先生是真正的智者,也是真正的君子。”
“咱郭子兴只恨没能早遇见章先生,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才看懂一些道理,知道原来自己那么糊涂,章先生这样愿意开启我等草莽智慧的人那么可贵!”
郭子兴笑着说了起来。
随后。
郭子兴就抬起自己的右手,从自己衣襟里摸出一封遗书来,颤颤巍巍地递给了自己身边的张氏:“你念给大伙听!”
“是!”
张氏接了过来,就念道:“诸事宜听章先生言。”
张氏念后,郭氏家人和诸将皆大为惊愕。
朱元璋和朱文正等倒是面色淡然。
且说,李善长和冯国用也因为他们早就认过朱元璋为主,然后还和朱元璋、章诚在商业还有合作,乃至火器还靠着滁州供应,所以也还在明面上接受着郭子兴的领导。
所以,李善长和冯国用在闻知郭子兴病重后,也带着一些子弟回了滁州看望郭子兴。
这时,李善长和冯国用在听到郭子兴的遗命后,倒也很意外,且神色复杂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而郭子兴这里,这时也笑着解释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咱也不例外,而咱知道举世真将百姓放心上者,唯章先生也!”
郭子兴说后就扫了朱元璋和郭天叙、张天佑等一眼:“所以,咱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留了这么一封亲笔遗书。”
“要你们,你们诸事当要先听章先生怎么说后再行,不可妄动!也不可任性而为,以免如我这般,而最终因此功败垂成,以致于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
“元璋!”
郭子兴突然唤了一声。
朱元璋这时已泪流满面,而走到郭子兴身边来。
“只可惜,你非我亲生。”
郭子兴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笑着看向了马氏:“姑娘,这些年委屈你了,咱对不起你父亲马公。”
“义父不要这么说。”
“女儿只恨未有在您身边多尽孝。”
马氏哭着说道。
郭子兴道:“元璋是有大志的人,很多琐事难免有所疏忽,你要替咱多规劝他,也替咱照看一下伱的干娘和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算咱求你。”
“义父别这么说,女儿遵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