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05节

  多米尼加联邦忽然想到了什么,他从枪盒中拿起冲锋枪,若有所思的说:“我明白了,它的射速太快,一扣扳机25发子弹全打在第一个人身上,接著就只能等死!”

  夏尔手指在虚空中一点,似乎是说“就是这意思,你说到点上了”。

  “还有一种情况。”夏尔补充道:“敌人有可能面向我们‘一’字排开,你认为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这往往出现在两军面对面互相冲锋时,或站在战壕边缘居高临下的面对敌人的那一刻。

  多米尼加联邦考虑了一会儿,端著冲锋枪左右摇晃,接著惊呼出声:“我们应该打出一个扇面,是吗,将军?这样才能将正面的几个敌人击毙。但如果射速太快,还没等我们来得及打出扇面,子弹已经打完了,它们依旧集中在一两名敌人身上!”

  夏尔点了点头,总结道:“所以,我们的射速应该以这两个战术动作为基础设计,扣动扳机一次点射,打出的子弹应该是6到7发,这样可以完成击毙一个目标,这应对的是第一种情况。”

  多米尼加联邦兴奋的接嘴:“扣著扳机作扇形扫射,弹容量和射速应该至少能完成一个横扫动作,这应对第二种情况。”

  夏尔“嗯”了一声表示赞同,接著他又指著冲锋枪垂直竖在枪身上的弹匣说:

  “它会遮挡射手的视线,特殊情况下不便瞄准射击,我们最好把它改到侧面。”

  “弹容量吧,25发还是略显不足,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弹鼓。”

  弹容量对冲锋枪很重要,往往就差那几发子弹,就决定了它是否能一口气将敌人歼灭。

  如果不能,打完子弹的枪手就只能等死,因为敌人不会给你换弹匣的机会。

  多米尼加联邦听著目瞪口呆,他原以为自己的冲锋枪已接近完美,谁想夏尔轻轻松松的就揪出了一大堆缺点,而且还是严重影响作战性能的缺点。

  现在被夏尔这么一改,才能说是一把接近完美的冲锋枪!

  但是,夏尔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就是自己与天才的差距?

  (上图为MP18冲锋枪,射速为400发每分钟,每秒6发左右,这射速很符合实战,因此被称作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冲锋枪)

第362章 转圜的余地

  沈比利这段时间大多都在靶场练枪。

  这不是他凡尔赛想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他的枪法,而是确实有这需求。

  一直以来沈比利用的都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他已经习惯了它的手感、它的射速以及它的后座力。

  但很快沈比利就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使用这款步枪。

  这是法兰西军队,周围所有人用的都是勒贝尔步枪,虽说英国是盟友部队能轻易搞到李恩菲尔德的7.7MM口径子弹,但如果在战场上呢?

  如果在战壕中且远离英军防区呢?

  或者是深入敌后作战而后勤只送勒贝尔步枪的子弹呢?

  深思熟虑后,沈比利最终决定将步枪换成勒贝尔。

  这差点让沈比利崩溃,因为他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不是一种枪,虽然手里抓著的只有一把,实际上却是八种不同的枪。

  勒贝尔每打出一发子弹后,重心的改变都会让手感出现变化。

  如果这种变化有节奏、有规律也就算了,偏偏是第一枪变化最大,之后逐渐减小,最后几乎没有。

  (注:这是由子弹远近决定的,管式弹匣内最远的那发子弹对重心的影响最大,反之最近的那几发子弹影响最小。)

  虽然这变化总体而言很轻微,它对一般射手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沈比利这种要求到极致的狙击手却是致命的。

  “难怪狙击连总体水平不行。”练习的间歇,沈比利收起枪坐在简易椅子上休息时,忍不住对著自己并不满意的成绩皱起了眉头:“这种枪正在人为的给我们增加难度。”

  就在沈比利思考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时,多米尼加联邦神秘兮兮的提著枪盒走到他身边打招呼:“嘿,沈。”

  “教官?”沈比利疑惑的望向多米尼加联邦,当他看到多米尼加联邦手中的枪盒时就笑了起来:“您是打算来报仇的?”

  他以为多米尼加联邦是惦记著上回输了打鸽子的赌局。

  多米尼加联邦摇了摇头,把枪盒摆在沈比利面前,说:“准备好了吗?一旦您打开这个枪盒,狙击连就要处于隔离状态下受训了!”

  沈比利撇了下嘴:“我无所谓。”

  沈比利的确无所谓,他单身一人在法兰西,没有家、没有亲人甚至没有朋友,他一直处于隔离状态。

  “很好!”多米尼加联邦打开枪盒,转了一个方向后推到沈比利面前。

  那是一把枪,像是勒贝尔却是短枪管,还有一个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单筒望远镜。

  沈比利兴趣索然,只要是勒贝尔都无法勾起他的兴趣。

  然而,沈比利马上就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他拿起步枪一看,疑惑的望向多米尼加联邦:“竖式弹匣?”

  “是的。”多米尼加联邦回答:“这是贝蒂埃步枪,勒贝尔的骑枪版,将军认为它更适合狙击连,您怎么看?”

  沈比利端著步枪感受了下,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当然,我们需要这款步枪。”

  夏尔很了解我们,沈比利想。

  短枪管相比长枪管会损失一些精度,但总比每次击发后重心不一样强得多,后者不只是损失精度的问题,还让枪手无所适从。

  弹匣只能装三发子弹,这对普通步兵或许少了点,但狙击手却要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可以趁著转换阵地时装弹,对容弹量没有太高的要求。

  更何况,短身管步枪在战壕战中还有许多便利。

  多米尼加联邦补充道:“这是‘圣艾蒂安’兵工厂为狙击连特制的,我们从三千多把中精心挑选了两百把,子弹也是精选的。往后还会有,你们可以放心使用。”

  “谢谢,多米尼加联邦。”沈比利喜形于色。

  多米尼加联邦摊了下手:“不用谢我,这还是将军的意思。”

  沈比利“呵呵”笑著,心下感叹,有一个懂狙击的将军是个好事。

  但他心下依旧带著一丝疑惑,因为这就要将狙击连处于“隔离状态”下训练?是不是有些过了?

  接著沈比利注意到步枪上的滑轨,再看看依旧躺在枪盒里的“单筒望远镜”,他猛地反应过来,取过它装到了步枪上。

  接著沈比利就“哇哦”了一声,迫不及待举著枪试了试,视线透过“望远镜”将两百米外的胸靶看得一清二楚。

  沈比利眼神里满是震惊,扭头望向多米尼加联邦:“这……”

  “当然。”多米尼加联邦点头:“依旧是将军的意思。”

  沈比利服气了,这才是狙击连真正需要的东西,它能瞬间将狙击连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新的层次。

  但这只是开始。

  多米尼加联邦说:“记得之前你提到过的观察员用枪吗?我们正在生产,相信很快就会出来了。”

  夏尔给的改造方案近乎完美,几乎可以跳过长时间的试验和测试环节,多米尼加联邦预估两周后就能列装狙击连。

  沈比利感动的点了点头。

  狙击连如此受重视,几乎所有外在需求都由夏尔一手解决,这使狙击连能放心、专心的训练并把它们用到战场上。

  他还能要求什么呢?

  士为知己者死,不把狙击连带好,他对不起夏尔对他和狙击连的认同!

  ……

  夕阳下的罗马显得庄严而辉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新鲜的面包味,街头每一座建筑仿佛在诉说著千年的故事。

  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在清脆的蹄声中穿过闹市停在市中心的罗德威酒店前。

  从车上走下一位身著西装头戴礼帽的中年人,他匆匆瞄了两侧一眼,在几名助手的簇拥下快步走进酒店,似乎担心被人发现。

  这位中年人就是温特将军,他本应在加利波利指挥作战,此刻却身著便服出现在这里。

  意大利外交部长桑理诺在会议室内焦急的等待著,直到温特将军安全进门他才暗松了一口气。

  “欢迎您,将军!”桑理诺热情的温特将军握了握手。

  “非常感谢,阁下。”温特将军说:“我相信这次谈判会使双方都感到满意。”

  “希望如此!”桑理诺点了点头,让开身请温特将军上方桌对面坐下。

  会谈之所以秘密进行而且是外交部而不是军方人员,原因是意大利不希望同盟国知道。

  只有这样,意大利才有转圜的余地。

第363章 我们需要一场胜利

  “您知道的,我们正在取胜!”温特将军说,但声音略显空洞。

  从一开始,温特将军就做好从三个方向说服意大利加入协约国的准备:

  一、意大利与奥匈帝国有利益冲突,比如奥匈帝国一直占著意大利的特伦蒂诺省。

  二、协约国将承认意大利所有在战斗中拿下的德国或奥匈帝国的土地。

  三、同盟国正在多线作战,西线、东线、海上、还有加利波利,这使其狼狈不堪败像微显。

  前两点没问题,桑理诺很大方的表示认同。

  但第三点……

  “我们对此还有疑虑,温特将军。”桑理诺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同盟国的确多线作战,但他们却稳住了西线并在东线占上风,至于加利波利方向……”

  桑理诺收住了嘴,他知道温特将军是加利波利战役的前线指挥官,而它此时正陷入困境。

  “一旦贵国参战马上就会改观。”温特将军胸有成竹的说:“这几个方向已经耗尽了同盟国的兵力,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奥匈帝国在与贵国交界处只布署了不到10万的兵力,你们可以轻松击溃他们进而使其崩溃。”

  意大利至少能动员起上百万军队,100万打10万,哪还有不胜的道理?

  温特将军想,这将会是推倒同盟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但桑理诺依旧迟疑,这不是桑理诺对意大利军队没有信心。

  再没信心,10倍的兵力优势也不会有问题。

  问题在于,如果意大利这边赢了而加利波利或东线输了,意大利就会因为加入协约国而遭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疯狂反扑,这可不是意大利所乐见的。

  思虑再三,桑理诺回答:“我同意您说的,但我们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将军,我会尽力说服他们的。”

  典型的外交辞令,温特将军心下一叹,这意味著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他们依旧决定观望。

  ……

  回到“伊莉莎白女王”号后,温特将军将谈判的经过如实向海军大臣报告。

  他忍不住在电报里抱怨了声:“我不明白他们在等什么,参战然后获得胜利,如此简单,可他们就是不愿意。”

  “恰恰是因为他们担心无法获得胜利,将军。”海军大臣回复:“他们想知道自己没有站错队。”

  海军大臣很了解这种政治上利益关系。

  “他们当然没站错队。”温特将军回答:“这难道不明显吗?”

  海军大臣没回答。

  温特将军这话带著主观性,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此时胜负依旧是未知之数。

  最后温特将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请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继续与其谈判?”

  海军大臣考虑了一会儿,回答:“不,谈判不会有用,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胜利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放弃摇摆下决心加入我们!”

  “可是……”温特将军为难的说:“我们各个方向都处在僵持状态。”

  温特将军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加利波利战场也是如此。

首节 上一节 205/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