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428节

  为了安抚王之都,所以又给加了一个巡江差遣,结果现在就立了军功。

  想到这里,王司徒不由得疑神疑鬼,难道当时林妹夫已经预见到,后面还会有军功,所以才如此安排王之都去等着掉馅饼?

  听说这次造反的刘汝国,就是前年贼首梅堂的旧部。

  但无论如何,还得感谢林妹夫安排了王之都,这可真是老王家的大恩人啊!

  就是现在又要开始操心小老弟王之都的下一步安排了。

  按照官场规则,应该是大知府或者按察副使,但究竟哪条道路更好,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王司徒回到家中坐定,等到好侄儿王象蒙从都察院下班回来,就招呼着一起喝酒。

  今天喜事这么多,不喝就不尽兴。

  不过王象蒙略有心事,对王司徒说:“如今我监察御史的任期又满了,要考虑往外升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比较好。”

  王象蒙是万历八年的进士,万历十一年被行取为监察御史,按三年一任算,到今年万历十七年正好满两任六年。

  御史在官场的品流很高,当了御史再外调必定升官,只是升多升少的问题。

  虽然这也是好事,但让王司徒有点脑壳疼,怎么事情都撞到一起了?

  小老弟王之都要升,好大侄王象蒙也要升。

  只运作一个还好,但如果同时运作两个,未免就招人瞩目了。

  再加上好大儿王象乾升巡抚,王家三个人一起升官,那就很容易被眼红非议。

  斟酌了一下后,王司徒试探着对王象蒙说:“要不你再当一任御史?熬满九年?”

  王象蒙借着酒劲叫道:“三年又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如今我已经是九层大圆满御史了,不需要再熬三年了!应该去破境了!”

  王司徒疑惑不已,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虎狼之辞?

  王象蒙打了个酒嗝,主动补充解释:“都是跟林泰来学的词。”

  一般来说,官员三年一个任期,六年小满,九年大满。

  对御史来说,六年就是资深御史,九年就是真正的大圆满了,可以直接越级飞升。

  王象蒙虽然只当了六年御史,但三年前在林泰来协助下,挨了一顿廷杖,这对言官加成十分巨大。

  故而王象蒙明面只是六年后期,但加上廷杖,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九年大圆满了。

  九年大圆满御史外调的话,京官已经很难有位置了,只能外放为四品,这又和小老弟王之都完美撞车。

  王司徒脑壳又疼了,下意识的说:“毕竟你还年轻.”

  王象蒙反驳说:“我马上要四十了!”

  王司徒诧异的算了算,王象蒙真这么成熟了?平常看不出来啊。

  想想也是,王象蒙中进士都九年了,王司徒不由得叹口气说:“你也要感谢林九元,让你少而奋斗了好几年!”

  酒意上头的王象蒙说:“二伯你又何尝不是?若无林九元,当初伱也坐不上户部尚书的位置。

  还有在苏州的之猷叔父,若无林泰来,他又怎么可能升到苏州去,然后还能安安稳稳的熬功绩?”

  王司徒:“.”

  当上了户部尚书的自己,即将升任巡抚的王象乾,升到苏州的王之猷,捞到军功的王之都,九年大圆满的王象蒙.

  想至此处,王司徒突然有点麻了,他发现了一个华点!

  好像似乎仿佛林九元是王家所有在职官员的大恩人!王家全家都要感激林九元!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恩情,王家拿什么去报答林九元?

  此时此刻,王司徒又想起来了,三年前小妹王十五说过一句话——他日王家变成林氏附庸,你们别后悔就行,反正嫁入林家的我又不吃亏!

  当时王司徒只觉得这是笑谈,算上去年已故的象字辈老大王象坤,王家同时一门六进士为官。

  如此鼎盛的王家,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二十来岁官场新人的附庸?

  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话,似乎像是先知的预言。

  作为新城王家当代掌门人,王司徒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忽然看到王象蒙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往外走,口中道:“侄儿我回房安歇了!”

  王司徒说:“你的事情还没有商量,怎么就要走?”

  王象蒙随便指了个方向,也不知道是不是西北,醉醺醺的说:“与其自己琢磨,我看还不如派人去宣府送信,问问林姑丈的意见!”

  王司徒久久无言,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大势,但自己却没有力量去扭转。

  当别人的恩情大到根本还不起的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挣脱这个束缚?

  人已经不在京城,但却留下了无数都市传说的林泰来,出了京城后直奔居庸关。

  一直出了居庸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终于敢公然亮相了。

  因为居庸关外就是宣府镇镇区,只要他这个钦差的双脚踩在宣府镇镇区,那就没有违规。

  找了家最近的驿站,林泰来亮出了钦差身份,勒令管理驿站的百户官不许泄露自己行踪。

  然后就带着十多个随从,关起门来足足休息了一天一夜。

  毕竟从宣府城长驱京城,折腾一夜后又急速返回宣府,纵然是铁打的人也会万分疲倦了。

  等状态缓过来后,林泰来就不着急了,距离宣府镇城还有二百多里地,晃晃悠悠的慢慢走着,走到哪就是哪。

  等抵达宣府镇城后,林钦差却没贸然进城,只停留在南城门外的南关外城,然后派人去城里传唤王参政。

  听闻林姑丈归来,王参政立刻放下公务,来到南关会见。

  “幸不辱命,应该可以了,除非首辅背叛我。”林泰来淡淡的装逼说。

  王参政大喜,不过还是疑惑的问道:“你怎的不进城?”

  林泰来还是淡淡的说:“宣府镇区这么多城堡,我不能只在镇城逗留巡视吧?

  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转道其他城堡进行巡视。

  啊,我忽然想问问,那个疯批.三娘子还在宣府城里么?”

  王参政目睹过林姑丈嘴贱先撩、撩完了又玩不起的全过程,此时答话说:“我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小姑丈先听哪个?”

  “先好后坏!”林泰来不纠结。

  王参政说:“好消息就是,三娘子已经离开宣府,返回边墙去了。”

  林泰来立刻向着城门纵马而去,“那还能有什么坏消息?进城!对了,城中可有妓女否?”

  王参政追在后面说:“坏消息就是,宣府镇对面的北虏右翼喀拉慎部一个头领白忽台袭了都督同知封号。

  而北虏方面指名要你去张家口堡边墙外,主持册封白忽台为都督同知的典礼。”

  喀拉慎部是北虏右翼里影响力最大的部落之一,该部的老领主老把都乃是老顺义王俺答的弟弟。

  当初北虏最开始接受册封时,俺答被封为顺义王,在顺义王之下封了两个都督同知,其中一个就是喀喇慎部的老把都。

  所以对喀喇慎部相关头领的册封,朝廷向来都是很重视的。

  林泰来就是感觉莫名其妙,“这种册封典礼跟我有一文钱关系吗?这不是你们巡抚或者总督的工作吗?“

  王参政憋着笑说:“这是三娘子在离开宣府之前,亲自向朝廷提出的请求。”

  林泰来:“.”

  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还想强抢民男吗?

第461章 可以不出去吗?(求月票!)

  又过了数日,两道朝廷诏令传达至宣府镇城。

  第一道诏令是调山西右参政、分守口北道王象乾为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

  注意这是调,不是升。明面上看,王象乾似乎由一位从三品参政变成了四品巡抚,还降了一级。

  至于王象乾为什么还如此兴奋,只能说这就是大明国情,四品巡抚比三品参政更大。

  当然朝廷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王象乾刚升到从三品没半月,立刻又升三品,就有点太儿戏了,以后很容易升无可升。

  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巡抚似乎又非王象乾莫属。

  一帮老官僚们在这种问题上,总能想到折衷办法,就这样搞了个明降实升的操作。

  反正巡抚只是差遣,本官既可以是三品,又可以是四品,就先让王象乾回四品重造算了。

  第二道诏令就是,命巡阅宣府镇钦差林泰来赶赴张家口堡边墙,主持册封北虏右翼哈喇慎部酋长白忽台为都督同知的仪式。

  张家口堡距离宣府镇城距离只有六十里,纵马半个多时辰就到了,目前算是宣府镇最重要的关口之一。

  本来林泰来就想过,要去张家口堡马市那边巡视。如今得了朝廷主持册封的诏令,就更要早点去张家口堡看看。

  主要是先熟悉一下地理环境,万一有人自恃兵强马壮想强抢民男时,起码知道怎么撤退。

  这日,在已经变身为巡抚的王象乾的陪同下,林钦差前往张家口堡视察工作。

  张家口堡坐落在群山环绕的谷底,距离边墙只有七里。

  如果北虏想从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进入内地,张家口堡就是必经之地。

  张家口堡肯定也建有城墙,周长四五里左右,比宣府镇城小得多了。

  如果没有马市的话,这里可能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边堡,但有了马市之后,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在行政上,张家口堡归属于万全右卫,目前由一名张姓指挥同知为守备,在边堡守备中这绝对属于超高配了。

  正常情况下,普通边堡守备一般用千户级别的武官来担当,统称备御千户或者守备千户。

  此时的张家口堡只有东、南两座城门,东门叫永镇门,南门叫承恩门。

  关于边镇城堡的城门名字,大都是这种风格.

  负责守备张家口堡的张指挥就在南门外二里处,恭恭敬敬的迎接林钦差和王巡抚。

  见了面后,林泰来好奇的问道:“你也姓张?和这张家口堡有什么关系?还是巧合?”

  张指挥答道:“先祖为万全右卫指挥使张文,于宣德年间修筑了这座张家口堡。”

  林钦差尽职尽责的勉励了几句说:“原来是世代戍边的国之功臣,本官最敬佩的就是环境艰苦的戍边将士。”

  就是张文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哦,和自己的随从左护法撞名了。

  不过林泰来没有说出来,左右护法张家兄弟也装聋作哑,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随便调侃的。

  此后张指挥邀请大佬们入城,但林钦差停马不前,又问道:“城中可有钟金夫人否?”

  张指挥有点懵,钦差大佬你这是啥意思?

  林钦差又详细补充说:“先前闻说,北虏钟金夫人三娘子从宣府镇城往张家口堡边墙去了,如今可在城中啊?”

  张指挥还是懵,听不出大佬你这是到底盼着她在,还是盼着她不在?

  还是如实答道:“数日前她确实过境张家口堡,不过已经回了边墙外了,至今没有再出现在边墙内。”

  于是林钦差就放心了,跟着张指挥入城。

首节 上一节 428/5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