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267节

  所以我万般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来文华殿。

  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上殿参加朝议,应该怎么才能装作很熟悉的样子?”

  “你这玩世不恭的浪荡语气,简直像林泰来!”王司徒忍无可忍的训斥了一句。

  王象蒙吓了一跳,真的有这么明显吗?伯父不会看出是林泰来教的吧?

  王司徒还想再继续问什么时,王象蒙却大步走开,来到了礼部尚书沈鲤面前。

  这位沈尚书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当今清流的核心,历史上也是未来东林党的领袖,以后也入过阁的。

  王御史直接开口说:“大宗伯!今天是不是要议论武科殿试的事情?

  若朝廷思虑不周,那就要靠大宗伯纠正了!”

  礼部沈尚书纳闷的问道:“你是何人?”

  朝廷里外这么多官员,沈鲤不可能都认识,对王象蒙这种小透明确实没什么印象。

  王御史便自我介绍说:“在下乃户部大司徒之侄,监察御史王象蒙。”

  听到这个身份来头,沈尚书秒懂。一句话归纳就是,这御史肯定是屁股坐在林泰来那边的人!

  政治中,永远是屁股决定立场,知道对方屁股坐在哪里,就看透了一大半了。

  至于王御史为何找自己搭话,沈尚书猜出了几分,冷笑道:“怎么?想让我为林泰来火中取栗?”

  王御史连忙否认说“不,大宗伯不要误会!在我看来,林泰来能不能获取武状元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郑国泰夺得武状元啊!”

  沈尚书只觉得对方欲盖弥彰,阻击郑国泰,不就相当于为林泰来铺路吗?

  “可笑!还说不是为林泰来火中取栗?”

  王象蒙用着最拙劣的演技,说着最痛心疾首的话:“我说这些,真是为了大宗伯着想!

  朝廷礼乐制度皆是礼部职责所在,殿试制度也不例外,大宗师不可推辞责任。”

  沈鲤不动声色的说:“武科殿试以兵部为主,我们礼部只是参赞。”

  王御史却仿佛开始东拉西扯:“往年平民武试第一皆授正五品实职,今年状元只会高不会低。

  难道大宗伯就没想到过,郑国泰得到武状元后,会有什么后果?”

  王御史说的这些话也没错,按制度,武状元肯定要授官的,而且待遇超出其他武进士一大截。

  沈鲤不以为意的回应说:“故弄玄虚,给他一个武职,又能如何?”

  不是沈尚书自大,而是在大明当今体制下,一个武职确实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不过按往常惯例,武试第一和其他人区别很大。

  如果是平民考生,武试第一可以直接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而其他武进士就只能从百户级别武职、幕僚赞画、营中教头做起。

  王御史忽然掏出一张纸看了几眼,答道:“那也要看什么位置,如果中状元的郑国泰被安排在大内禁兵呢?”

  京师官军体系十分复杂,但大体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京营,一会三大营一会十二团营,一会又改回三大营,主要任务是保卫京城。

  第二部分是皇帝亲军,就是直属皇帝指挥的二十二卫,包括特殊的锦衣卫在内。

  第三部分就是大内禁兵,由御马监太监提督指挥,负责守卫皇宫各处宫门,精锐程度最高。

  王御史继续说着:“举个例子,如果郑国泰获取状元,不得不授予实职时,天子让郑国泰掌管东华门,大宗伯敢想象后果吗?”

  听到这个设想,沈鲤忽然虎躯巨震!

  东华门就是皇宫宫城的东门,东华门里面就是文华殿,往北就是太子东宫,距离都很近。

  今后如果立了皇长子为太子,又有郑国泰这样一个对皇长子不善的人掌管东华门,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不是沈鲤脑补多了,主要是大明皇宫的东华门出事有先例。

  一百多年前英宗复辟的夺门之变,夺得就是东华门!这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其实穿越者还能再补充一个案例,晚明三大宫廷奇案之一的梃击案,就是有人手持木棒从东华门进宫,然后一直冲到了太子东宫打人。

  只能说,幸亏这人不是林泰来,不然太子可能就被打没了。

  王御史反问道:“现在大宗伯还觉得,武科殿试与礼部关系不大吗?国本问题,与礼部关系大不大?”

  沈尚书皱眉不语,就算不让郑国泰掌管东华门,但这样一个皇三子的舅舅,随便掌管皇宫哪里都可能是麻烦。

  至于说天子会这么干吗?沈尚书敢肯定,只要有机会有理由,天子肯定会这么干!

  就算天子一时没想到,也肯定会有人提醒!

  毕竟天子皇三子当太子的心思,已经满朝皆知了!如果有机会扶植郑家,天子没有道理不做。

  王御史趁热打铁添油加醋的说:“大宗伯!须知史笔如铁,你也不希望后世史书上记载,因为你在礼部尚书位上无所作为,导致外戚郑国泰势大,影响国本吧?”

  礼部尚书沈鲤除了官位外,还有一个重要政治身份就是清流领袖,这是以正统礼教和崇尚道德为根基的政治势力。

  郑国泰中状元会导致后患无穷影响国本的意见,如果没人说也就罢了,沈尚书还可以装糊涂。

  但今天已经有人明确告诉,郑国泰中状元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沈尚书还故意不当回事,那么对于位居礼部尚书的清流人物而言,就是巨大的道德污点了。

  你一个礼部尚书又是清流,连涉及到国本的礼教大事都不出面,那士林还要你何用?

  看着陷入久久沉默,不再出声的礼部尚书,王御史忽然感觉,政治真好玩。

  而且王象蒙总算明白,林泰来为什么一直不肯揭穿郑国泰替考了。

  留着一个成绩优秀的外戚郑国泰,就能绑架本来站在林泰来对立面的清流啊。

  林泰来果然有十八种方法去拿武状元,说不用王家就不用王家,王御史现在真信了。

第297章 上朝很没意思

  大明的制度设计初心,是想同时防住权臣、权阉、后宫、外戚的,属于典型的既要又要。

  总体上来说,站在巩固皇权的角度,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不过既要又要的结果往往是有轻有重,以上四种人里,现实里完全被防死的就是外戚了。

  文臣也好,权阉也好,甚至于后宫的太后,还能时不时就能有一两条漏网之鱼在大明政治中发光发热,唯独外戚一直是摆设。

  制度进入稳定期后,大明的外戚凭借皇恩最高封到过侯爵,都督、指挥使之类的数不胜数。

  但是有一点,坚决不给外戚实职,不能直接掌兵,只能供着当吉祥物。

  理论上郑国泰借着状元,以及优待状元的武科制度,可以拿到要害地方的实职,

  但在文官眼里,只要想象力能放开,这就可以算是外戚之祸,尤其是还能牵涉到国本问题,更是意识形态方面大事。

  又,既然是意识形态问题,那专门负责意识形态事务的礼部就不能装聋作哑了。

  在皇帝御殿升座之前,大臣们都是在殿外等候的。

  王象蒙与礼部尚书沈鲤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旁边人都能听得见。

  当然这也是王象蒙的目的,清流人物以道德为标榜,私下里不管怎样想的,但一定会在意公论,不然人设就立不住。

  申时行看了眼王司徒,话里有话的说:“你这个侄儿,也很厉害啊。”

  王司徒叹道:“想必这就是申相所说的代言人吧?”

  申时行微笑道:“不,代言人不是你这个侄儿,而是沈礼部。”

  被挤兑到了这个份上,作为清流领袖,沈鲤不玩命反对郑国泰都不行了。

  不多时,皇帝御文华殿,宣召大臣觐见。

  鸿胪寺官员开始引导大臣们排列班位,然后趋步上殿。

  山呼万岁后,万历皇帝开口道:“数日前兵部进奏武科殿试章程,有阅卷和比武两种。

  朕深思熟虑之,决意以阅卷为殿试章程。

  殿试当日,兵部和礼部呈上武试前二十名策论墨卷,朕亲阅之,随后按照名次唱名觐见。”

  这等于是把文科考试的殿试和传胪典礼混在一起举行了,而且只召见前二十名。

  比起文科真是简单省事,当然大臣们对省钱省力没什么意见,武科的事情糊弄一下就行了。

  只是在当今这个形势下,天子这种选择,很明显是有“黑箱作业”的想法。

  如果只靠阅卷决定武状元,那还不是天子想点谁就是谁?

  纵然某考生写了七千字,但皇帝说你不行伱就不行,行也不行。

  正当大臣们正在琢磨皇帝的心思时,又听到万历皇帝说:

  “先前武试第二郑国泰上书,近日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愿请其父郑承宪代为出席殿试大典。

  同时可让郑父享受金殿唱名的荣耀,以彰示孝心。”

  大臣对此都莫名其妙,不太明白郑国泰在殿试之前,为何突然出这样的幺蛾子。

  只有申时行和王司徒这样知道郑国泰替考的人,能猜测的出来其中涵义。

  无论真假郑国泰,只要在殿试上直接出现在皇帝面前,那就是板上钉钉、罪不可赦的欺君之罪。

  如果郑国泰不出现在殿试,没有直接“冒犯”皇帝,就像普通作弊一样还有回旋余地。

  掩耳盗铃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里就是一个笑话,但在政治中却是非常有用的。

  听皇帝说完后,大臣们却没表态,都看向礼部尚书沈鲤。

  一般情况下,只有首辅有这种待遇。

  沈尚书沉吟片刻,只能站出来说:“臣以为,若让郑国泰继续参加殿试,就不得以武科成绩授官。”

  万历皇帝稍稍感到诧异,沈尚书这个角度是他没想到的。

  他原本以为,百官可能会反对殿试章程,也可能反对郑国泰让父亲代替列席殿试,就是没想到有人从授官这个角度切入。

  万历皇帝反问了句:“为何郑国泰不能以武科授官?”

  沈尚书奏答说:“为防外戚干政之祸也!”

  万历皇帝脑子一时间没转过弯来,怎么就外戚干政了?

  沈尚书又解释说:“按惯例,武科第一名皆听其自选任职地方,授予实职,此乃国家对第一人的优待。

  比如愿意在京营的就在京营任职,愿意回原籍的就回原籍任职。

  设若郑国泰被取中为状元,求掌大内禁兵,为宫门守卫,陛下又当如何面对?

  若不许,寒了皇亲报效之心,坏了优待武状元的惯例;若准许,又会造成外戚干政之隐患,陛下在宫中能安睡否?”

  万历皇帝心里吃了一惊,还能有这种操作?

  先前他只是想着,给郑国泰一个状元,壮大郑家的声势。

  至于以后更具体的安排,还没有想那么多,更没意识到还有郑国泰守宫门这种任命。

  故而万历皇帝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帮文官居然想到了自己前面去。

  在郑国泰问题上,这帮文官居然想得更细致,更深入。

  沈尚书还在苦口婆心的劝道:“陛下!列祖列宗之成法,不用外戚直接掌兵,实乃未雨绸缪之计也!

首节 上一节 267/5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